本書收錄了最著名的101個心理學實驗,涉及心理學的各個方面。
通過這些妙趣橫生的實驗,你會知道,生活中那么多的道理都是有據可依的。
心理學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智者,在別人還在問"為什么"的時候挺身而出,站在真理的一邊。
心理學可以增長你的談資,在你佩佩而談的時候,為你贏得羨慕的眼光。
心理學可以讓你理解世間萬象的本質,看透人生的真諦。
心理學有多重要?
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與心理學息息相關。
心理學不僅是我們生活的調味品,也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學的科學領域已深入到每個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會有心理學。
這些歷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既有現場實驗,也有實驗室實驗。涉獵了較廣泛的心理學分支領域,有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通過這些妙趣橫生的實驗,不僅可以了解心理學一百年的發展歷程,更可以學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學知識。通過閱讀本書,你會理解心理現象,從而領悟人生真諦。
法老的設想
感覺的差異
一目十行并不難
現代心理學的誕生
流口水的狗
揭示遺忘的規律
迷籠
阿爾伯特和彼得
整體大于局部
金錢并非萬能
孿生兄弟的競賽
大腦中的地圖
聰明的猩猩
小雞啄米實驗
身教重于言傳
玩具不見了
心中的三座山
顛倒的世界
小鵝找媽媽
斯金納的箱子
隱秘的觀察者
戀上布母猴
和大家保持一致
熱情的魔力
神奇的身體控制術
小心懸崖
隨時間沉淀
擺事實,講道理
左右分工的大腦
慢慢來,不要怕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戰勝棋王
嚇唬人有用嗎
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通向雙贏的道路
記憶七組塊
控制你的情緒
親和戰勝恐懼
挨打的芭比娃娃
及時步:模仿
發揮你的創造性
心理的及時道閘門
不到黃河不死心
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圖像在心里旋轉
人多力量小
知人知面不知心
笑到,笑得好
不以一眚掩大德
來而不往非禮也
身不由己地服從
說你行,你就行
我能讀懂你的表情
注意的自動加工
直覺判斷易出錯
專家反應慢嗎
無情的命運
請不要說謊,
驚訝的肯格
睡眠與做夢
不許做夢
失去感覺,失去生活
磺渡大西洋
及時印象最重要
不知不覺感染你
緊張的"執行猴"
大腦也需要運動
人山人海釀惡果
長子俱樂部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注視小屋中的發現
你會伸出援助之手嗎
想象的空間
得寸進尺好說服
游戲不僅是娛樂
和心臟賽跑
不經意間的記憶
與生俱來的氣質
積極反饋促進步
防微杜漸顯成效
監獄中的人性
烏合之眾
這兒,誰是瘋子
一俊遮百丑
音樂的力量
側耳傾聽
加薪非必然
日常的記憶
照見心理的鏡子
我的地盤我做主
感同身受
龍生龍,鳳生鳳
如何加工知覺
什么是難題
環境塑造人
他們為什么內疚
求愛上上簽
努力未必有收獲
一心二用可能嗎
一心二用也危險
看上去很美
005 流口水的狗
伊凡·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
發現條件反射現象
巴甫洛夫本來是一位生理學家,而且是及時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生理學家。他的最著名的研究是關于消化問題的。
巴甫洛夫曾經把狗的食道經過手術切斷,把切斷的食道兩端縫在狗脖子的皮膚上,這樣,無論它吃多少東西,食物都不會進入胃里。但是,這只狗徒勞地吃了四五分鐘后,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在通向狗胃的一根橡皮管里流出了大量的胃液。通過研究,巴甫洛夫發現胃液的分泌是狗的第十對腦神經——迷走神經的沖動引起的。巴甫洛夫對這只狗的迷走神經做了手術,在上面引出一根絲線。只要他稍微提動一下絲線,就切斷了腦與胃之間的聯系。結果,實驗狗盡管還是在不斷地吞咽鮮肉,但胃液卻停止分泌了。這就是著名的"假飼"實驗。
在"假飼"實驗的過程中,巴甫洛夫的研究逐漸從消化系統延伸到高級神經活動。他給另一條狗動了手術,在狗的腮部開個小孔,把細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當狗吃東西流唾液的時候,一部分唾液就通過導管流到了外面。巴甫洛夫通過實驗發現,只要食物落到狗的口中,它就會分泌出唾液,如果食物是濕的,分泌的唾液就少些,食物是干的,分泌的就多些。
可是有24小時,實驗狗突然無緣無故地分泌出大量唾液。巴甫洛夫調查后發現,的變化是在那個時間里狗的飼養員曾經進來過。巴甫洛夫開始想可能是腳步聲的原因,于是他讓一個助手在外面走動,但狗并沒有什么反應。他又想可能是送食時狗可能有什么預感。他又讓助手拿著食物在外面走動,但仍沒有作用。讓飼養員在外面走動,令人驚奇的是這時狗開始分泌唾液了。這證明,飼養員的腳步聲是狗分泌唾液的原因。
巴甫洛夫認為,一定有什么原因來解釋這一現象。一個最為明顯的解釋就是:狗"意識到"進餐時間快到了,正是這個念頭刺激狗分泌唾液。于是,從1902年開始,他開始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而他的整個后半生也就用來研究這個現象。
巴甫洛夫設計了這樣的實驗:在喂食之前先搖鈴,鈴聲結束以后,過幾秒鐘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觀察狗的反應。起初,鈴聲只會使狗豎起耳朵來,但不會分泌唾液;如此反復幾次,狗聽到搖鈴會產生一點唾沫;經過30次重復后,單獨的聲音刺激可以使其產生很多唾沫。經過許多重復聯系,僅僅聽到鈴聲1~2秒后,狗就開始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這種反射行為稱為"條件反射",把鈴聲稱為分泌唾液這一反射行為的"條件刺激";而把食物一到狗的嘴里,唾液就開始溢出這種簡單的不需要任何培訓的純生理反應稱為"非條件反射",將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物稱為"非條件刺激"。
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們變換了各種形式來驗證"條件反射"的存在,比如在喂食前使燈光閃動,或者在狗可以看見的地方轉動一個物體,或者某個可以碰觸到狗的物體,或者拉動狗圈上的某個部位,結果都證明條件反射的確是存在的。
研究中,巴甫洛夫還發現,如果施加1000赫茲聲音時喂食物,形成條件反射后,再施加不同的聲音,比如800赫茲的聲音,狗也會分泌出少量唾液。這表明,對于狗來說,即使聲音稍有不同,也認為有食物送來,即有"擴大化"的意義,稱為條件反射的泛化。而如果在三天內只有鈴聲沒有食物或只有食物沒有鈴聲,那么原來存在于鈴聲和食物間的聯系將減弱。
心靈智慧點滴
條件反射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大腦活動方式,是高等動物和人類對環境刺激的一種適應性反應。學習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記憶是條件反射的鞏固,所以說,條件反射建立與鞏固的過程就是學習記憶的過程。因此,在實際生活中和教育實踐中可以有意識地通過訓練而建立條件反射來改變身體的反應,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有益的興趣與愛好,或者消除不良的嗜好。
人物志
伊凡·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1936),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1875年畢業于彼得堡大學,1883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4年起在軍事醫學研究院任副教授、教授等職。1923年發表《動物高級神經活動(行為)客觀研究20年經驗:條件反射》。他不愿意把自己當作一位心理學家。但是鑒于他對心理學領域的重大貢獻,人們還是將他歸人了心理學家的行列,并視其為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