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自2012年出版以來,深得各方好評。本次修訂以“營改增”的相關法規為主要依據,也反映了其他稅種的新修訂情況,如消費稅稅目、稅率的一些變化、行郵稅的改革等。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提供的稅收法規基本知識及稅務籌劃思路和大量案例對于對稅務籌劃感興趣的學生和實務界人士,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的突出特點:理論與案例相結合,體系新穎,結構合理,內容緊湊,科學、實用。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既可作為會計、財務管理等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高年級、工商管理碩士(MBA)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財稅部門、企業的培訓教材及廣大企業界人士日常參考用書?!抖惙ㄅc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自2012年出版以來,深得各方好評。本次修訂以“營改增”的相關法規為主要依據,也反映了其他稅種的新修訂情況,如消費稅稅目、稅率的一些變化、行郵稅的改革等。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提供的稅收法規基本知識及稅務籌劃思路和大量案例對于對稅務籌劃感興趣的學生和實務界人士,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的突出特點:理論與案例相結合,體系新穎,結構合理,內容緊湊,科學、實用。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既可作為會計、財務管理等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高年級、工商管理碩士(MBA)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財稅部門、企業的培訓教材及廣大企業界人士日常參考用書。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還配有教學多媒體課件和各章自測題參考答案,教師可到經濟管理出版社網站下載。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
一、納稅人的權利
二、納稅人的義務
三、健全的稅收法制是保障納稅人權利、開展稅務籌劃的條件
第二節 稅務籌劃的概念與特征
一、稅務籌劃的概念
二、稅務籌劃的特征
三、稅務籌劃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第三節 稅務籌劃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一、稅務籌劃的基本思路
二、稅務籌劃的基本方法
第四節 實施稅務籌劃的前提條件和基本步驟
一、稅務籌劃的前提條件
二、稅務籌劃的基本步驟
思考練習題
第二章 稅務籌劃預備知識
及時節 稅務登記
一、稅務登記的作用
二、稅務登記的種類及管理規程
三、稅務登記證件的使用管理
四、法律責任
第二節 賬簿、憑證管理
一、賬簿、憑證概念的界定
二、賬簿、憑證管理
三、銀行賬戶管理
四、稅控裝置
五、法律責任
第三節 發票管理
一、發票管理的意義
二、發票管理辦法
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管理
第四節 納稅申報
一、納稅申報的定義
二、納稅申報的基本要求
三、納稅申報的受理與審核
四、納稅申報的法律責任
第五節 納稅減免管理
一、稅收減免管理的意義和作用
二、減免稅的申請和審批
三、減免稅的管理
思考練習題
第三章 增值稅稅務籌劃
及時節 增值稅法簡介
一、增值稅納稅義務人
二、增值稅征稅范圍
三、增值稅稅率與征收率的確定
四、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征收管理
六、增值稅稅務籌劃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一、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劃分的法律依據
二、選擇增值稅納稅人身份應考慮的因素
三、兩種納稅人稅負的定量分析方法——增值率判定法
第三節 企業分立與合并的稅務籌劃
一、企業分立的稅務籌劃
二、企業合并的稅務籌劃
第四節 日常經營業務的稅務籌劃
一、特殊銷售方式下的銷售額確認及稅務籌劃
二、銷售和買斷銷售的選擇
三、混業經營的稅務籌劃
第五節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的稅務籌劃
一、減免稅政策的合理利用
二、典型案例分析
第六節 納稅期限的稅務籌劃
一、增值稅納稅期限的相關規定
二、注意進項稅額申報抵扣時間
三、利用購進扣稅法進行進項稅抵扣的稅務籌劃
四、利用納稅義務發生時間進行籌劃
……
第四章 消費稅稅務籌劃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稅務籌劃
第六章 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
第七章 土地增值稅稅務籌劃
第八章 關稅稅務籌劃
第九章 企業設立與組建的稅務籌劃
《稅法與稅務籌劃(第3版)/高等院校“十三五”經濟管理類課程系列規劃教材》:
及時節 稅務登記
一、稅務登記的作用
稅務登記又稱納稅登記,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設立、變更、歇業以及生產、經營活動情況進行登記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也是納稅人已經納入稅務機關監督管理的一項證明。
稅務登記是整個稅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首要環節。建立稅務登記制度,對于稅務機關依法征稅和納稅人依法納稅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稅務登記,一方面,可以使稅務機關、及時掌握本地區從事工業、商業、交通運輸業、飲食服務業、建筑安裝業等各行各業的納稅人戶數,掌握稅源的分布情況,科學、合理地調配征管力量,有效地組織稅收征收管理工作,減少稅收流失。另一方面,可以明確稅收征納關系,增強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觀念和權利保護意識,維護國家利益和納稅人的合法權益。稅務登記既是納稅人必須履行的法定手續,也是納稅人享有稅收權益的證明。納稅人依法辦理了稅務登記,就可以憑其領取的稅務登記證件向稅務機關申請領購發票和有關稅收票證,并可依法享受減免退稅等稅收優惠,其正當的生產、經營活動受國家法律保護。因此,加強稅務登記管理,無論是對稅務機關還是納稅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稅務登記的種類及管理規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條規定:企業,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持有關證件,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應當于收到申報的當日辦理登記并發給稅務登記證件。
稅務登記包括設立稅務登記、變更稅務登記、注銷稅務登記、外出經營報驗登記以及停業、復業登記等。稅務登記的主管稅務機關是縣以上(含本級,下同)國家稅務局(分局)、地方稅務局(分局)。
國家稅務局(分局)、地方稅務局(分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實施屬地管理,采取聯合登記或分別登記的方式辦理稅務登記。有條件的城市,國家稅務局(分局)、地方稅務局(分局)可以按照“各區分散受理、全市集中處理”的原則辦理稅務登記。采取聯合辦理稅務登記的,應當對同一納稅人發放同一份加蓋國家稅務局(分局)、地方稅務局(分局)印章的稅務登記證。
國家稅務局(分局)、地方稅務局(分局)之間對納稅人稅務登記的主管稅務機關發生爭議的,由其上一級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共同協商解決。
1.設立稅務登記
(1)辦理設立稅務登記的對象。設立稅務登記,也稱開業稅務登記。根據現行法規規定,下列納稅人應按規定辦理稅務登記:
1)企業,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
2)有獨立的生產經營權、在財務上獨立核算并定期向發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費或租金的承包人或承租人。
3)在中國境內承包建筑、安裝、裝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勞務的境外企業。
4)除國家機關、個人和無固定生產、經營場所的流動性農村小商販以外的其仳納稅人。
(2)辦理設立稅務登記的地點和時間要求。《稅務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各類企業,企業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場所,個體工商戶和從事生產、經營的事業單位,應當向生產、經營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1)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應當自領取工商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發放稅務登記證及副本。
2)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但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應當自有關部門批準設立之日起30日內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發放稅務登記證及副本。
3)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也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30日內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發放臨時稅務登記證及副本。
4)有獨立的生產經營權、在財務上獨立核算并定期向發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費或租金的承包人或承租人,應當自承包承租合同簽訂之日起30日內,向其承包承租業務發生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發放臨時稅務登記證及副本。
5)境外企業在中國境內承包建筑、安裝、裝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勞務的,應當自項目合同或協議簽訂之日起30日內,向項目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稅務機關發放臨時稅務登記證及副本。
……
遇到問題聯系發信息很不及時后面找到當當網的客服才解決感謝當當網的客服
發貨速度快,不錯
一本新出的書,講稅務籌劃講得很清楚,很方便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