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實驗心理學著作中,有兩本堪稱20世紀美國實驗心理學教材的代表之作:一本是伍德沃斯與施羅斯伯格合著的《實驗心理學》,而另一本就是坎特威茨等人合著的《實驗心理學》。兩本書都以其集時代之大成而在實驗心理學界享有盛譽,更由于實驗心理學在整個心理學科中的特殊地位而影響巨大。如果說伍德沃斯的書是集行為主義之大成,像一本實驗心理學的大百科全書,雖已布滿歷史的塵埃,仍不失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里程碑的耀眼光環,那么,坎特威茨的書則代表了當代認知心理學的發展水平,像一套精心編撰的講義,將知識和方法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讀者,使其能把握實驗心理學的時代脈搏。
本書作者致力呈現一種兼容并蓄的實驗心理學,盡力實現方法和內容的有機融合。本書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前5章構成了及時部分"研究的基本問題",向學習者介紹需要了解的一些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識:科學與理論建構的一般問題;觀察法、相關法和實驗法(重點介紹了一種)的特點(以及差異);研究中的道德問題;以及如何閱讀與撰寫研究報告。
其余的十章構成了本書的第二部分"實驗心理學的基本原則與實踐",作者以實際的研究問題為背景舉例說明了一些方法上的問題,使得及時部分所介紹的理論知識變得有血有肉。這些章節都以其內容為標題(如,知覺),其中所涉及的一些內容是由于其本身的需要,但這些章節編排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在實際研究的背景中介紹有關的研究方法。這樣的組織方式也反映了編者的一種理念,這就是讓學生掌握研究方法的好方式是將其結合到研究的實際問題之中,希望在一些重要的研究背景下介紹研究方法能夠幫助學習者認識到方法選擇的重要性。
坎特威茨(Kantowitz,B.H.),心理學和工業與運營工程學(Industrial and Operational Engineering)教授,美國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交通運輸研究所(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前主任。之前,他曾在西雅圖的巴特爾研究所人的因素交通運輸研究中
及時部分 研究的基本問題
及時章 什么是科學心理學
對大千世界的探索
社會惰化
好奇心:科學的源泉
知識的來源
信念的確立
科學解釋的性質
什么是理論?
歸納與演繹
從理論到假設
評估理論
中介變量
徜徉于心理學理論中的"狐貍"與"刺猬"
心理科學
心理學與現實世界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第二章 研究技術:觀察與相關
自然觀察法
我們觀察什么?
反應性
個案研究
調查研究
自然觀察法的優缺點
相關研究法
列聯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系數
復相關
原因:一個注解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實驗室資源
第三章 研究技術:實驗
什么是實驗
實驗的優點
為什么做實驗
變量
自變量
因變量
控制變量
變量命名
多個自變量
多個因變量
實驗設計
被試間設計
被試內設計
小樣本設計
混合設計
控制條件
陷阱
準實驗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做實驗
從問題到實驗
數據
獲得數據
分析數據
報告數據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第四章 心理學研究的道德
以人為被試的研究
知情同意與欺瞞
退出的自由
免遭傷害的保護和研究通告
消除有害后果
保密
以動物為被試的研究準則
反對以動物作為研究對象的觀點
支持以動物作為研究對象的觀點
研究中使用動物的指導原則
科學欺騙
道德實踐的監督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建議閱讀材料
課后練習:理解并記住知情同意協議
第五章 如何讀和寫研究報告
如何進行文獻檢索 論文的各部分 題目和作者 摘要 引言 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善問的讀者使用的核對清單 引言 方法 結果 討論 核對清單的小結 期刊論文的樣例 研究報告撰寫 格式 文稿樣例 文風 文章發表
小結 重要術語
網絡資源
實驗室資源 課后練習:文獻檢索
第二部分 實驗心理學的基本原則與實踐
第六章 心理物理學
測量感覺
6.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操作定義:閾限
變量介紹
6.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量表:費希納定律和史蒂文斯定律
6.3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小樣本設計:心理物理法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鴿子有視覺閾限嗎?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課后練習:韋伯定律
第七章 知覺
知覺問題
直接和間接知覺
意識和知覺
變量介紹
7.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言語報告:無意識知覺
7.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會聚操作:無意識知覺和有意識知覺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顏色-距離錯覺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實驗室資源
課后練習:斯特魯效應
第八章 注意和反應時
反應時ABC
8.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因素混淆:單純嵌入
變量介紹
8.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因變量的選擇:速度-性權衡
8.3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交互作用:認知控制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測量注意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課后練習:速度-性權衡
第九章 條件反射與學習
條件反射的類型
經典性條件反射:能憶起巴甫洛夫的名字嗎?
工具性(操作性)條件反射
變量介紹
9.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被試內與被試間設計:刺激強度
9.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平衡:同時對比
9.3 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小樣本設計:兒童的行為問題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部分強化消退效應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課后練習:對強化結果的了解
第十章 記憶與遺忘
艾賓浩斯的貢獻——當記憶還年輕的時候
記憶的類型
變量介紹
10.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量表衰減效應:通道差異
10.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結果的普遍性:加工水平
10.3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交互作用效應:內隱與外顯記憶測驗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讀優于聽嗎?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實驗室資源
課后練習;記住9•11恐怖襲擊
第十一章 思維和問題解決
兩種思維方法
桑代克的嘗試與錯誤學習
柯勒的黑猩猩的頓悟
11.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信度與重復:類比推理
變量介紹
11.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實驗控制:功能固著
11.3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言語報告:判斷中的過于自信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問題解決中的醞釀期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課后練習:證真偏見
第十二章 個別差異與發展
個別差異的研究途徑
個別差異的方法學途徑
引起個別差異的變量
變量介紹
12.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測量信度:智力與發展的研究設計
12.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操作定義:人工智能
12.3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回歸假象:教育評價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動機與情緒在智力活動中起什么作用?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網絡資源
課后練習:回歸假象演示
第十三章 社 會 影 響
社會心理學的起源
13.1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實驗控制:服從
變量介紹
鼓勵服從的條件
13.2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要求特征和實驗者偏差:催眠
13.3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現場研究:旁觀者干預
13.4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
選擇因變量:測量刻板與偏見
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
其他人在場如何影響個體在某一任務上的成績?
小結
重要術語
討論題目
實驗心理學的創立使心理學脫離了哲學的附庸地位而成為一門獨立學科。自馮特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創建及時個心理實驗室用實驗的方法研究感知覺問題以來,實驗方法已經滲透到了心理學領域的方方面面。而且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與理論的突飛猛進,心理實驗在適用范圍與研究手段上都有了長足進步,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對推動心理學科的蓬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實驗心理學的主要變遷
在馮特建立實驗心理學伊始,由于受到當時自然科學尤其是物理、化學以及生理學的影響,馮特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個體的直接經驗,可以通過元素分析與創造性綜合以內省的方式進行研究。因此實驗心理學的內容僅限于研究個體的感知覺問題,而象思維、想象、情感這些高級心理過程則被排斥在實驗方法之外。盡管馮特的實驗心理學更象是感知覺生理學和心理物理學,但卻為其后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學科基礎。20世紀初葉產生于美國的行為主義為心理學帶來了一場革命,由于以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者按照"刺激(S)—反應(R)"的公式試圖將心理學發展成一門類似物理、化學那樣的自然科學,強調在控制條件下觀察人和動物的行為,并否定對意識的研究,從而使實驗方法在心理學中的地位獲得了質的提升。盡管行為主義的主張在今天看來過于偏激,但是當時心理學界公認的研究成果,至少就方法論來說,絕大多數是在行為主義觀點的指引下取得的。而且行為主義者所推崇的客觀性、可驗證性原則也對今天的科學心理學不無裨益。20世紀50年代前后,行為主義的邏輯實證哲學基礎、嚴格的環境決定論以及人和動物不分的觀點遭到了越來越多的反對。許多心理學家開始放棄行為主義的立場轉而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而這一時期心理語言學以及一些新興學科如通訊工程、信息論、計算機科學的出現更加快了這一進程。終于在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誕生了一個全新的流派——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把人看作信息加工系統,以心理結構與過程為研究對象,探討人類認知的信息加工過程,即信息的獲得、儲存、加工和使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反應時和作業成績為指標進行實驗、觀察被試的外部行為、聽取被試的言語報告以及把計算機當成實驗工具,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
在認知心理學的框架下,心理實驗的方法與技術獲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由美國心理學家斯珀靈(Sperling)在1960年創造的部分報告法,證實了感覺記憶的存在;信號檢測論的應用使研究者對個體內部的心理分析更上層樓;反應時新法使認知心理學大展宏圖;而間接測量法則導致了內隱記憶的新發現。這些無不說明了實驗方法在揭示心理與行為規律中無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學發展到今天,爭論的問題已不再是實驗方法對心理學的研究是否適用,而是如何使心理學的實驗方法更加完善、更加自動化以及如何用在實驗室中發現的心理規律來解決實際問題。如今,醫學影像學技術和神經電生理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心理實驗中,而心理實驗設計也出現在了更多的研究領域內,心理學家正與其他科學家一起在從宏觀與微觀兩個方向認識人類自身的心理與行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實驗心理學教材的發展
作為在心理科學研究中運用實驗方法的總結與反映,實驗心理學教材也在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完善。實驗心理學教科書的出現始于20世紀初鐵欽納(Tichener)四卷本的《實驗心理學:實驗綱要》,隨后,伍德沃斯(Woodworth)與施羅斯伯格(Schlossberg)、奧斯古德(Osgood)、安德伍德(Underwood)、坎特威茨(Kantowitz)等人也先后出版了各自的《實驗心理學》。在眾多的實驗心理學著作中,有兩本堪稱20世紀美國實驗心理學教材的代表之作:一本是伍德沃斯與施羅斯伯格合著的《實驗心理學》,而另一本就是坎特威茨等人合著的《實驗心理學》。兩本書都以其集時代之大成而在實驗心理學界享有盛譽,更由于實驗心理學在整個心理學科中的特殊地位而影響巨大。兩書的主要作者都是杰出的實驗心理學家。伍德沃斯是20世紀非常有影響的美國實驗心理學家,哥倫比亞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早年曾在哈佛大學學習兩年,并受到詹姆斯的教誨,以后又到哥倫比亞大學師從卡特爾攻讀博士學位,還曾拜讀于英國利物浦大學著名生理學家謝靈頓門下,后回到哥倫比亞大學工作。他活躍于心理學界長達70余年,并于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坎特威茨則是新一代實驗社會心理學家,1969年在威斯康星大學獲得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1969年到1974年任教于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197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研究員。還曾在挪威以及瑞典從事過研究工作,撰寫和編著的心理學著作超過了12本,現仍活躍于美國心理學界。
在內容上,兩書都系統、地介紹了所處時代的實驗心理學進展情況。伍德沃斯與施羅斯伯格的《實驗心理學》反映了行為主義思想的影響,內容側重于感知覺和學習記憶。書中所引的實驗絕大多數采用行為主義推崇的實驗方法,盡可能把各種現象的觀測置于實驗室的控制條件下,并以精心規劃的系統方式來探究行為過程的原因,借鑒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實驗技術與方法獲取數據。盡管作者也將行為主義的經典公式S-R修正為S-O-R,但受當時的實驗重點和研究水平所限,該書還是側重于刺激與反應之上,而對有機體心理與行為的內部機制并未作深入細致的探討。如書中用一章的篇幅對"條件作用"進行了專門介紹,并用它來統攝學習和記憶甚至思維和問題解決等幾章內容。坎特威茨等人的《實驗心理學》則反映了信息加工的認知心理學的影響,重視人的高級心理過程和個人與環境因素,強調知識對行為和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以及認知過程的整體性。書中所列舉的實驗約一半以上是認知心理學的重大實驗。以反應時為指標的實驗法在書中受到格外重視,但與行為主義的重視內涵不同,認知心理學強調S-O-R中間的O部分,并將其看作一系列連續階段的信息加工過程,重視將輸入與輸出作對比分析,而反應時實驗恰好可以為此提供極為重要的客觀材料。書中對感覺部分幾乎不涉及,知覺也只有一章,而S-O-R中間的O過程在第二部分的10章中卻有4章之多,即"注意和反應時"(第八章)、"條件反射與學習"(第九章)、"記憶與遺忘"(第十章)、"思維和問題解決"(第十一章)。總之,如果說伍德沃斯的書是集行為主義之大成,像一本實驗心理學的大百科全書,雖已布滿歷史的塵埃,仍不失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里程碑的耀眼光環,那么,坎特威茨的書則代表了20世紀認知心理學的發展水平,象一套精心編撰的講義,將知識和方法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讀者,使之得以把握實驗心理學的時代脈搏。
在國內,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的需求以及自身的特點使得心理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與此相適應,實驗心理學教材也實現了從無到有、推陳出新,如楊治良、朱瀅、孟慶茂等人的教材,這些教材在吸收國外教材特點的基礎上,也反映了國內實驗心理學領域所取得的可喜成績。
三、本書的特點
本書是坎特威茨等人合著的《實驗心理學》的第9版,與第6版相比,本版依舊延續了以前的組織結構,但在內容與體例上做了適當調整以適應時代的需要。
1、內容翔實,針對性強。
本書正文部分總共十五章,分為兩個部分。前五章構成了及時部分,討論了心理學研究的方法論。其余的十章構成了第二部分,論述了實驗原理和應用。正如作者自己所說的那樣,"本書主要針對初次接觸心理學課程的大學本科生"。為此,作者在內容安排上重視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作者將方法從大量的心理學史料和事實中提煉出來列為單獨的一部分,有助于讀者系統地掌握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技巧,加速研究進程。在第二部分的實際研究中,作者進一步闡釋了前五章介紹的方法,將內容和方法有機地整合到真實的研究情境中,使讀者對方法的具體運用有切實的體會和更深入的認識。此外,為了幫助讀者更地了解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基本知識,作者還介紹了美國心理學會近期的"心理學研究的道德準則"、如何進行文獻檢索、如何閱讀以及撰寫APA格式的研究報告等,并在附錄部分介紹了實驗心理學簡史以及基本的統計學知識,以備有用之需。
2、結構清晰,重點突出。每一部分的章節內容都采用相同的框架展開論述。如第二部分中的"變量介紹"可以使學習者直截了當地認識到特定研究領域中通常所使用的自變量、因變量和控制變量。"實驗主題與研究范例"結合實際研究背景列舉兩到三個研究方法問題。"從問題到實驗:研究細節"介紹了由一般性假設形成具體實驗假設的過程中實驗設計選擇的基本原理。在每章的末尾都有對該章要點的總結、用于學習與回顧的重要術語以及若干問題討論。而"課后練習"部分則提供了簡單可行的小實驗,供學習者們"小試牛刀"。
3、資源豐富,選材新穎。為了反映實驗心理學領域的新進展,每一章都增加了新的內容以及新近的參考文獻,甚至對許多章節進行了重寫。如,第2章重新討論了媒體暴力對公眾健康的威脅,還討論了選舉人對總統候選人在夜間娛樂節目中露面的態度;第3章更換了一個關于人們信仰上帝與攻擊性之間關系的更有趣的新例子,以使讀者了解交互作用的重要性;第5章使用了新的期刊文章樣例,并為期刊文章作者們提供了新的寫作要領;第11章對近年的神經影像研究做了提及;第12章增加了當前腦成像方面的研究工作;等等。與第六版相比,本版另外一個大的變化就是體現了網絡時代的優勢。根據"網絡資源"部分提供的網絡鏈接,學習者可以從相應的網站獲取與本章所學內容有關的許多資料,甚至可以進行互動式教學,大大拓寬了傳統教材的輔導資料來源。
4、文風樸實,可讀性強。本版教材秉承了作者們一貫的措辭風格,行文簡潔生動,深入淺出,論述充分,詳略得當,不僅適合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學習,對于廣大的心理學愛好者來說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譯者
2009年9月
心理學教材,教研室購買的。
考研課本
性價比很高
很好的課外讀物教輔材料,有課本解說和練習, 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面。
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可以了解一下
正版 很好
很滿意,很不錯
教材嘛,都一樣的,這本書還沒看,就外包裝來說,還可以。準備考研用的。
看到書的質量和包裝都不錯,還沒看,不知道內容如何,據說是不錯
才收到 ,還沒看,應該不錯,不過整本書右部的印刷時斜的,望改進!
塑封還在,些許破損,蠻厚的,外國學者的著作讀起來應該比較舒服
內容生動,貼近現實,深入淺出,比國內教材好多了
這一本書在應用方面的內容較多,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很棒,不過就是有點厚,堅持看下來不容易。不過只要堅持看下來,收獲絕對巨大。
書很好,絕對正版。價格也很便宜,感覺賺到了·····
包裝精細,沒有磨損,知識通俗易懂很適合初學者用,但對于考研有點不足
這本書看著比較沒負擔,主要是為了補充下知識,國外人寫的一向比國內的要好理解
考研參考書籍,看別人推薦的。還沒看,內容就不做評價。
和考驗要求還有要差距的,只能當做實驗入門來看,語言較容易,可能有翻譯問題,一些內容會看不明白
還沒看。不過應該還不賴。翻譯過來的書肯定是不如原版書,但是什么價格值什么東西,這點覺悟是必定要有滴。
和第六版采用的是完全的體例!連課后的練習也是完全一樣的!僅僅是換了一些例證就要貴10多元 但是書絕對是好書!只是如果買過這本書之前的版本的話沒必要再買了!
我們實驗心理學老師就是郭老師,我很喜歡她的課。這本書也是非常好的啦!
非常厚的書!內容非常詳盡!而且是我們心理學專業課的教材哦!
對心理學,引進的心理學教材,有興趣,新知有趣寬容。
通俗易懂的一本書,可作為實驗心理學的基礎讀本,加強實驗精神的意識
看到書的第一印象是厚,但簡單的翻一翻后,覺得語言通俗易懂,內容詳實。且此書是實驗心理學教材的經典之作,所以還是很值得購買的
還不錯!!!把心理學的各種實驗方法都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