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津孚、張小紅、何輝所著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視角》在研究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筆者試圖用中國人的語言邏輯詮釋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概念,揭示"三化"相互之間聯系和遞進關系、分析其不同的功能和任務,以便國人容易理解和指導實踐。其中關于數字化的功能與任務、智能化的定義及機制、關于大數據的概念等方面有筆者獨特的理解。
黃津孚,1943年生于上海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審定委員會委員、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曾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MBA教育中心主任。 黃津孚教授長期從事管理學理論和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踐研究,主持完成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工業信息化部以及企業委托的研究項目多項,先后為上百家國內大中型企業管理提供管理創新的咨詢指導,公開發表論著200多篇部,在國內學術界和企業界有較大影響。
章 信息化
引子:信息化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方式
一、信息
(一)廣義的信息與狹義的信息
(二)信息資源
(三)信息技術
二、信息化
(一)信息化概念的提出和不同定義
(二)廣義信息化與狹義信息化
(三)第五次信息革命
三、信息化的任務
(一)加強信息意識和規劃
(二)信息的采集
(三)信息的加工處理
(四)信息的存儲
(五)信息的傳遞:通信
(六)信息的開發利用
四、網絡化
(一)互聯網的發展回顧
(二)互聯網的類型
(三)網絡條件下的商業模式
(四)網絡信息安全
第二章 數字化
引子:從原子時代到比特時代
一、數字化的相關術語
(一)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二)數字化與數字技術
(三)數字化產品與數字化組織
(四)數字化水平的評估
二、數字化的功能與任務
(一)檢測與量化
(二)信息的模數轉換A/D
(三)數學建模與解算
(四)信息系統的貫通
(五)模擬與仿真
三、數字化的價值和意義
(一)數字化的技術價值
(二)數字化的經濟價值
(三)數字化的歷史性意義
第三章 智能化
引子:智能化生活離我們漸行漸近
一、智能、人工智能、商務智能
(一)智能的概念
(二)人工智能
(三)商務智能
(四)智能產品與智能系統
二、智能化
(一)智能化的定義
(二)智能化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深刻革命
(三)智能化的分級和評價方法——一個有待研究的課題
三、智能化的機制
(一)個人智能開發機制
(二)知識管理機制
(三)社會智能協同機制
(四)智能的工具化機制
(五)人機協同機制
(六)制度激勵與政策支持
……
第四章 "三化"的關系與大數據的開發
第五章 "三化"挑戰企業管理原有模式
第六章 企業管理正從系統化時期進入智能化時期
第七章 論基于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融合"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八章 財務分析智能化
第九章 大數據背景下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第十章 社交網站招聘研究述評與展望
第十一章 社交媒體在我國企業招聘中的應用研究
第十二章 企業"三化"的實踐:寶潔與海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