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在學習型組織建設和學習型社會創建的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理解組織的心靈和精神修煉,如何以一種新的方式融合科學和靈性?如何融入人類對生命系統和生命本身的新認識?
本書是作者多年來運用平衡與鏈接的規律,深入人心對意識與潛意識進行研究與探討,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組織修煉"體系,對學習型組織的修煉效果顯著。
一切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規律,世界上那些歷史悠久的組織之所以能夠數千年傳承,是因為他們滿足了人們內心深處真實的需求,將自身使命和個人需求緊密結合,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直至永續發展。對企業發展而言,就需要建立一個可持續推動企業成長的系統,它包括組織愿景、組織領導、組織環境和組織成員。這四個方面相互作用構成一個組織有機體,并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與外部發生互動,在正向的力量支持下使組織獲得永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系統贏天下》的亮點:
一、讓管理回到原點,回到本質。
二、建立"系統思考"管理模式。
三、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可分割。
四、管理的另一個本質應該是方法和能力,而不是理論。
五、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
《系統贏天下》是一本揭開管理本質的書,是一部非常接地氣的管理著作,它不是管理學家管理專著的通俗讀本,而是原生態的本土管理著作。不僅文字通俗易懂,而且管理的"道理"與"方法"一目了然,這也是專業管理學家做不到的地方。
推薦閱讀:
《塑造中國形象:東方智慧引領世界》
《用心帶孩子》(廣東全省父母爭相傳閱的愛心接力書,感召潛意識,讓我們輕松學做父母)
《共振:讓員工思想達成共識的秘密》
《邊走邊悟:豐源益語》 (心靈的拷問與哲思,智慧的交流與開悟,細微之處間真知的修行感悟。)
《不要拿過往的經歷當資本》
包豐源,心智家園教育體系和心智家園基金會創始人,多年來致力于研究通過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人生智慧和家族能量使生命更有價值的理論與方法。
有效融合東方智慧與西方實證科學,總結出人與內在、人與人、人與物質的關系都是智慧的呈現,而智慧在于掌握和運用平衡與鏈接的規律,以及由不同鏈接產生的平衡結果對事物形成的影響,由此創辦心智家園教育體系。并將鏈接與平衡的理論運用于事業、財富、婚姻、產品定位、親子關系、情緒與疾病的實踐方法,通過"心智能量"、"心智禪修"、"心智營銷"、"為人父母"、"組織修煉"等課程進行有效傳播,幫助學習者從原點上認識、掌握并運用事物發展的規律,喚醒人們內在本有的潛能與智慧,幫助更多人實現人生理想。
同時,創新和發展可以有效改善平衡與鏈接的關系,使人掌握事物發展規律、提高生命個體價值的四種技術方法——"喚醒法"、"面對法"、"呼吸法"、"共振法"。
已出版作品:《塑造中國形象》《邊走邊悟》《不要拿過往的經歷當資本》《心智能量》《用思想來改變一切》《共振》《用心帶孩子》《成就孩子一生》《誰決定孩子的命運》《決勝右腦》《右腦制勝》。
前言 3
及時章 組織系統 5
組織定義及要素 6
組織系統化帶來可持續發展 7
打造學習型組織 實現組織系統協調運轉 9
觀察組織系統案例 12
寶潔:獨立王國 12
聯想:學無止境 15
第二章 組織愿景 19
組織個體價值觀是建立組織愿景的基礎 19
建立組織愿景是一個持續長久的工作 21
共同愿景是創造奇跡的根基 23
保障投入才能激發真正的熱情 26
共同愿景的修煉 29前言 3
及時章 組織系統 5
組織定義及要素 6
組織系統化帶來可持續發展 7
打造學習型組織 實現組織系統協調運轉 9
觀察組織系統案例 12
寶潔:獨立王國 12
聯想:學無止境 15
第二章 組織愿景 19
組織個體價值觀是建立組織愿景的基礎 19
建立組織愿景是一個持續長久的工作 21
共同愿景是創造奇跡的根基 23
保障投入才能激發真正的熱情 26
共同愿景的修煉 29
觀察共同愿景案例 32
小米:為發燒而生 32
企業愿景參考 35
第三章 領導者 39
領導者修煉一:從承擔開始 39
領導者修煉二:成為組織忠誠的仆人 42
領導者修煉三:營造組織發展環境 45
領導者修煉四:如何培養接班人 49
第四章 組織環境 54
環境定義及分類 54
內部環境——制度 55
制度設計之公平 58
制度設計之平等 60
制度設計之革新 64
良好環境的形成——溝通與學習 67
第五章 共同學習——修正組織"智商" 69
為什么集體智商會低于個體智商 69
較大程度地挖掘組織的潛力 73
頭腦風暴,共同探討 75
思想共通才能擰成一股繩 77
建立積極有效的學習系統 80
第六章 強效溝通——塑造良性互動的組織環境 83
溝通是塑造環境的靈魂 83
耐心傾聽成員的心聲 86
讓沖突在溝通中消融 89
消除溝通障礙 91
保持團隊溝通渠道的暢通 94
第七章 組織成員 98
組織成員定義及其與組織關系 98
組織成員良好的合作與共享促進成員共同成長 99
實現組織與組織成員良性互動 避免組織成員邊緣化 100
培養組織成員信任感 促進組織成員與組織目標一致 101
觀察組織成員與組織關系案例 102
西門子:用行獲取員工信任 102
殼牌:完善員工管理體系調動員工積極性 106
組織成員與組織的良性互動 110
第八章 終極追求——提升組織成員效能 112
發現人生的終極追求 112
效能就是讓一切有所不同 113
同時收獲內在與外在的價值 115
打破慣性,走向終極追求 117
管理者的重視帶來深層改變 120
團隊效能觀要以人為本 122
第九章 自我實現 126
心靈的轉變 126
一切是自己,自己是一切 127
強大自己思想的力量 129
放下期望 131
個體的成長決定組織的發展 133
聚焦愿景是自我實現的前提 135
讓個人愿景成為潛意識的一部分 137
增強慈悲心和連通感 139
創造自我實現的組織環境 140
第十章 系統思考——組織修煉的整合 143
組織是整體中的整體 143
以共振觀點思考問題 146
以系統的觀點統籌全局 147
與外在系統有效互動 150
讓更多人得以成長和進步 151
讓生命延續 154
一個人的不是一種行為,因為行為還不足以,是一個人的習慣,持續不斷的行為所形成的習慣,才足以讓人。只有真正具有廣度、深度和無限性的思想才能夠持續散發價值,才能持續創造不同。當我們孜孜以求這樣的生命價值時,就會不斷提升自己,達到一種新的狀態,使他人受益,使世界不同,為社會增添效能。
當你心里只有自己的時候,你的效能是狹隘的,在突破的道路上會變得身心俱疲;當你的心里開始有別人的時候,開始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你就能把握周圍的小環境,知道怎樣做才能得到雙贏,能夠讓別人貢獻力量到你們的事業中來;當你心里有全世界的時候,你就是一個思想家,因為你已經開始替全世界在思考關于人類的幸福和發展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