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故事”系列叢書,以圖說的形式,介紹了中國金融史上的大人物與大事件。其中包括:管仲與呂不韋;霍光與王莽;王安石與賈似道;李鴻章與袁世凱;諸葛亮與關云長;五代十國貨幣戰爭;南北朝的惡斗;新中國金融及時戰役;古代熱兵器衰敗等。這本《金融宰相:王安石與賈似道》為該系列叢書之一,講述了古代金融興亡皆在用人的故事。全書圖文并茂,語言通俗易懂,可作為普及讀物使用。
《金融宰相:王安石與賈似道》由江曉美編著。
圖說世界財經,金融普及讀物!
王安石和賈似道分別用金融掠奪“充實財政、興家富己”。北宋實施“交子體制”亡于金,南宋實施“關子體制”亡于元。江曉美編著的這本《金融宰相:王安石與賈似道》講述了古代金融興亡皆在用人的故事。
七、“飛速發展的生產總值”
宋朝市面和財政都面臨銅幣的極度匱乏,就被迫大規模開礦。限于那時的探礦、采礦、冶煉水平,容易找到和容易開采的銅礦資源很快就枯竭了。那時江西信州,即今上饒附近盛產銅、鉛,但并不能填補持續的銅幣外流。
清朝徐松在《宋會要輯稿》中有這樣一段沉重的記錄:昔系招集坑戶,就貌平官山鑿坑,取垢淋銅,官中為置爐烹煉,每一斤銅支錢二百五十。彼時百物俱賤,坑戶所得有贏,故常募集十余萬人,晝夜采鑿,得銅鉛數千萬斤。數十年以來,百物翔貴,官不增價收買,坑戶失利,散而之他,而官中兵匠不及四百人,止得銅八九萬斤,人力多寡相去幾二百倍”。
圖片故事:趙匡胤.投胎金國的秘密(十)“隆興和議”
南宋歷史上演了很多次“給岳飛平反”的鬧劇,宋孝宗也假意給岳飛(圖)平反,謚號“武穆”。可是他任用的親信統帥,就是害死岳飛的貪官張浚。他讓張浚指揮“北伐”,與金國配合,消滅了大量宋朝有生力量。然后,張浚和宋孝宗在戰敗后,名正言順地提出議和,也就無人反對了。
宋金認親這樣徹底滅亡的慘禍,被涂抹上了兩國平等、互利雙贏的油彩。宋孝宗的“叔侄之國”,也就是這個金宋國,叔侄聯合,殘酷剝削南宋的老百姓,這又是怎樣可怕的和平呀!愛國將領岳飛1103年3月24日出生于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1142年1月27日遇害。
這不是一個小礦,而是宋朝銅業基地之一。資源枯竭和更加難以解決的吏治崩壞,讓這個地區每年只能出產2萬貫銅錢,頂多也就是1萬兩白銀吧。宋朝故意規定不合理的比價,以此掠奪百姓,但金、西夏不接受,這些銅幣僅能折合幾千兩白銀的歲幣。宋朝邊境撥款養兵,要么實際不足,要么實際沒有。宋朝為了滿足奢華生活與茍安的歲幣,選擇竭澤而漁,也不過沖抵歲幣的幾個百分點而已,百姓紛紛家破人亡了。
宋朝茍安自欺,金融體系不斷被歲幣削弱、敵人不斷被歲幣養肥。殘酷的內部剝削導致了頻繁的農民起義,金與西夏又因為歲幣甜頭,形成了用戰爭博取更多“歲幣”的經濟模式,這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圖片故事:趙匡胤投胎金國的秘密(十一)神奇的“平反”
“隆興和議”這個徹底亡國的條約,提高了南宋地位的說法頗為神奇。宋高宗被捧為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是史界的奇聞和鬧劇。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頗有市場,是“主流學術觀點”,這就是帝國主義需要的“史學研究”——顛倒黑白、賣國有功。岳王廟有“四奸跪”和“五奸跪”兩種,都有宋孝宗的親信張浚(圖)。因為他和秦檜是酷刑折磨和殘殺岳飛父子的政治打手,這種“平反”的性質,可以想見。
明代學者馮夢龍(1574~1646)在《警世通言》深刻地指出:宋自澶,淵和虜,憚于用兵。其后以歲幣為常,以拒敵為諱,金元繼起,遂至亡國。
有趣的是,在行將亡國的茍安之域,弱宋的國民生產總值在史書中,卻統計得非常好看。更加孱弱、更加沒落、更加賣國、更少獨立性的南宋在史書和文獻中,卻有著比北宋和元朝更加龐大的國民生產總值統計數字。因此后人有宋朝,尤其是南宋經濟很發達的說法,這有兩個原因。
(一)及時個原因:腐敗與沒落
沒落的王朝,門閥商賈一定窮奢極欲,會留下很多后世贊嘆的器具、書畫、珍玩,當世卻是百姓血淚書寫的亡國史。這會給后人留下考古學的繁榮假象。
圖片故事:趙匡胤投胎金國的秘密(十二)韓世忠隱退之謎
南北宋的過渡時期,有兩支愛國軍隊脫穎而出。其一是岳飛,39歲遇害;其二是韓世忠(1089~1151),默默地退出了歷史舞臺,這也是趙構的迫害。南宋李心傳(1167~1240)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卷九十二》的“紹興五年八月丁卯條”下有這樣一句話:“淮東宣撫使韓世忠妻秦國夫人梁氏卒,詔賜銀帛五百匹兩”。1135年,韓世忠的妻子,也是軍事副手梁氏(1102~1135)與韓世忠共同保衛國家時,死于前線。
后有可能為明朝佚名作者著《楊國夫人傳》:“八月丁卯戰金人于淮水,遇伏。金軍百倍于己。突圍不得。身被數創,腸自腹間出,以汗巾裹之,血透重甲。顧左右曰:‘今日得報君恩’。乃突擊。敵以亂箭攢射,力盡落馬而死。”明朝張四維所寫《雙烈記》說:“奴家梁氏,小字紅玉”,這不是梁氏真名。梁氏這個級別最少有幾百人跟隨,且她是軍事主官之一。她被伏擊無法突圍,這個情報應該來自南宋高層,恐怕也不是為了伏擊梁氏,而是要殺韓世忠。
圖為是南宋金融朋黨的首腦秦檜(1090~1155)比較罕見的站立赤身捆綁塑像,多為跪縛。秦檜和高浚是這個時期南宋軍事決策的核心。
腐敗的國家必然吏治崩壞,統計數字是官吏升遷的依據。王朝滅亡之前,必然統計失序,好官實言受罰,惡吏造假升遷,也就出現了虛假的數字繁榮。元朝末年,元順帝變法時期,出現過產值和稅收大幅增加,都城上演人吃人慘劇的“繁榮景象”。
(二)虛擬經濟的結果
一個沒落的王朝,常常會出現物價高漲的情況。北宋1石米約600~700制錢,南宋則最少2000制錢。如果單看宋朝官方統計的稅收規模和國民生產總值,同樣1石大米的統計數字反映在史書上,產值會增加3倍。一個災難性的大蕭條,變成了一個史書記錄和真實統計數字證明的大繁榮。
P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