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是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在業界擁有“地產一哥”之稱。許家印的人生經歷,就像一場冒險之旅。他辭掉了國企車間主任的職位,南下打工做了一名普通的業務員。后來,他辭掉了鵬達公司董事長一職,創立了恒大。事實證明,他的選擇都是正確的,但當時很少有人理解。他熱心發展體育事業,為中國足球、中國排球引入“銀狐”“鐵榔頭”等,打造強隊為國爭光。他在慈善的道路上也從不缺席,先后以個人和公司名義累計捐款28億元,兩次榮獲“中國首善”稱號。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許家印一直都保持著極其旺盛的工作熱情,默默地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他正帶領恒大集團致力打造行業企業,朝著“規模、隊伍、管理好、文化深、品牌響”的奮斗目標邁進。
10月12日《胡潤百富榜2017》顯示,許家印以2900億元的身價首次登頂中國首富,也是歷年來財富的首富。
他是“中國首善”,先后以個人和公司名義累計捐款28億元。
他是“拼命三郎”,每周平均工作90多個小時,從不休假。在他的影響下,恒大集團的員工人人都成了“拼命三郎”。
郭宏文,男,遼寧省葫蘆島市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暢銷書《董明珠:倔強營銷的背后》《雷軍和他的小米帝國》《李彥宏:專注成就百度人生》等十余部。其中,《董明珠:倔強營銷的背后》被譯成英文由中譯出版社在海外出版。
徐亞輝,女,遼寧省綏中縣人。著有各類散文、詩歌、評論等共計200萬字。
及時章 少小立志,挺起腰桿不服輸
01失去母親,半個“孤兒”依舊樂觀/3
02求學經歷,成長不僅僅靠學習知識/6
03體驗生意場,長大的欲望越發強烈/9
04志在遠方,夢想一刻不曾泯滅/12
第二章 大學磨礪,勤勉求學奠基石
01圓了大學夢,開啟人生的新起點/17
02擔任衛生委員,把握參與管理的機會/20
03販賣蘋果,失敗也是一種快樂/23
04每天的夜宵,一碗熱干面的味道好/26
第三章 國企積淀,做事不負有心人
01結緣舞鋼,不太情愿地說聲“我來了”/31
02扎根車間,在基層也能發光/34
03牽手愛妻,家的小舟揚帆遠航/38
04當上車間主任,苦練管理基本功/42
第四章 南下尋夢,闖字當頭走人生
01毅然辭職,說走咱就走/47
02為了夢想,從業務員做起也心甘/51
03涉足房地產,該我做的事情一定做好/55
04華麗轉身,留下2億說明我有能力/59
第五章 做強恒大,一顆雄心繪藍圖
01組建恒大地產,目標是先做大再做強/65
02投資金碧花園,擁有現金流最為關鍵/68
03團結才有力量,與員工共渡難關/72
04挑戰萬科,有實力就該當老大/76
05香港上市,成為首富依舊坦然/79
06進軍全國,機會該抓住時必須抓住/83
第六章 強調速度,只爭朝夕創偉業
01雷厲風行,永遠快人一步/89
02緊鑼密鼓,一年建成萬人足球學校/92
03快速反應,順利擊敗做空機構/96
04速度必須要快,一年可以做三年的工作/100
05快出奇跡來,七年50倍的增長速度/104
第七章 追求,目標高遠占鰲頭
01咬定目標,不忘努力再努力/111
02敢為人先,迸發激情鑄就奇跡/114
03與時俱進,以全新的姿態起航/117
04保護品牌,決不能犧牲品牌/121
05打造精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25
06戰略清晰,建造潮流航母/129
第八章 廣攬人才,聚集智慧強實力
01常抓不懈,重視人才的吸引和培養/135
02聯手高校,打造人才競爭力/139
03立足長遠,實施人才儲備戰略/143
04增強親和力,用尊重和誠意留住人才/146
05與眾不同、志存高遠的恒大足校/150
第九章 創新文化,提升核心競爭力
01引導行為,讓文化內化于心/157
02凝心聚力,團隊力量大過天/160
03不做則已,要做就做到好/163
04腳踏實地,永遠保持敬業精神/167
05不斷歸零,善于改變,重新出發/171
06精心策劃,打造自成一體的球隊文化/174
第十章 強化管理,激活高效執行力
01強化標準管理,標準也是競爭力/181
02用制度管人,該六親不認時就得六親不認/185
03凝聚員工,用真誠的心去工作/189
04拿業績說話,不能憑嘴巴評價一個人/192
05摒棄偏見,不搞家族企業/196
06獎懲分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199
第十一章 跨界經營,謀求經營多元化
01實施多元化戰略,東方不亮西方亮/205
02利用網絡平臺,全力擴大競爭優勢/209
03跨界投資,充滿前瞻性和預見性/213
04另辟蹊徑,經營足球有玄機/218
05強強聯合,建立戰略聯盟關系/222
第十二章 體育造勢,利企利民利國家
01聘請“鐵榔頭”,成就恒大女排霸業/229
02成就足球夢想,就不怕砸錢/233
03關注中超,就是關注中國足球/237
04捆綁式經營,足球與地產共輝煌/241
05守望信念,投資足球是筆好生意/245
第十三章 樂善好施,回報社會顯本色
01樂于慈善,發自內心的大愛/251
02一種責任,做合格的“企業公民”/255
03不忘公益,永遠是心靈的風景/259
04打板做樣,帶動大家一起慈善/263
05心存善念,支持教育事業義不容辭/267
06不忘故土,回報家鄉父老/271
第十四章 人格至上,魅力四射好品行
01偶像派掌門,神秘老板的高低調/277
02以身作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281
03注重親和力,大老板的鐵腕與柔情/285
04自我修身,戴好“儒商”的帽子/289
05爭取大佬,不懼融合資金/293
附 錄
許家印核心言論/297
及時章 少小立志,挺起腰桿不服輸 01失去母親,半個“孤兒”依舊樂觀
我的獨立和倔強,可能與從小就缺少母愛有關。你們這些從小就有母親看著長大的人,是多么幸福??!
河南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我親愛的故鄉。河南人堅韌與執著的性格,是我人生道路上較大的財富與動力,也鼓舞著我克服困難、追求成功。
——許家印
1958年10月9日,許家印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鎮聚臺崗村。太康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地方,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名邑。在這塊黃土地上,曾出現過草莽英雄吳廣、清俊詩人謝靈運、東晉太傅謝安等諸多歷史名人。
許家印出生后,父母給他取了一個叫“工廠”的乳名。也許,就是這個乳名,讓許家印與舞鋼結下了10年的不解之緣。
那時的豫東,還是個全國有名的貧困之地,十年九災,歷史上很多人被迫離家以討飯為生,曾出現不少“乞丐村”。許家印家里也很窮。
許家印的父親是位老革命,16歲參軍,參加過抗戰,火線入黨,做過騎兵連的連長,因戰斗光榮負傷后,不得已復員回家,在村子里當了一名倉庫保管員,負責拿鑰匙、保管公家的用品、記工分等事務。由于他耿直、正義,見過大世面,又曾經屢立戰功,工作非常細心,又很負責任,從而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1951年,中央政府還頒給許家印父親一枚像章,老人一直以此為榮,將這枚像章珍藏了一輩子。
就在許家印8個月大的時候,母親得了敗血病,因家境貧困無錢就醫,一家人眼睜睜地看著她撒手人寰。從此,許家印成了半個“孤兒”,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幾乎承擔了照看他的全部責任。由于許家已是連續幾代單傳,奶奶非常疼愛年幼喪母的許家印。但奶奶的脾氣也很大,如果許家印不聽話,她會生氣地動手打他。四五歲時,許家印的脾氣很倔,挨打時會坐在地上哭半天,拉都拉不起來。
奶奶還是打心眼里疼他,許家印回憶說:“以前家門口有塊大石頭,奶奶就坐在石頭上等我放學回家。”多年之后,許家印仍能清晰地回憶起這樣的場景:上小學的及時天,當他把剛學會的那句“我愛北京天安門”念給奶奶聽時,年邁的奶奶興奮得忘乎所以。俗話說“小孩沒娘,說來話長”,意思是沒娘的孩子吃的苦頭多。父親節衣縮食才讓許家印不至于輟學,即便生活這樣艱苦,許家印依然能在生活中自得其樂。
許家印所在的小學,破得令人難以置信。幾間用泥草搭建的茅草屋,連窗戶都沒有,有時連雨水都遮不住。草屋內砌了幾個泥臺子,就成了孩子們學習的教室。
夏天的時候,許家印早早爬起來,整理好床鋪、洗漱完畢后,就背上書包去上學。他拿著一個隔夜的窩窩頭,一路啃著往學校走。走到學校,一個窩頭還沒啃完,他就只好餓著肚子上課。上課時肚子咕咕叫起來,實在忍不住就掰一塊窩頭塞進嘴里,一邊念字一邊嚼著。冬天刮大風,四下寒意逼人,這小小的茅草屋擋不住寒冷。許家印整天被凍得小手冰涼,以至于回家后好幾個鐘頭都緩不過來。
一個寒冷的清晨,刮著狂風,路上行人極少,就連麻雀都躲在角落里避風。風中夾雜著雪花,飄飄灑灑。許家印背著黃布包去上學,右手拿著窩頭,左手提著自制的小火爐。這個小火爐,是許家印在夏天時用土做成的。
當時,奶奶和爸爸都不知道他做這個小火爐干什么,都挖苦他不學無術。沒想到,這小火爐在冬天派上了用場。有了這小火爐,煤炭就可以燒得紅紅的,學校的教室就暖和多了,他可以安心地讀書了。同時,他還可以把窩頭放在小火爐上烤熱,真是一舉兩得。這些經歷對許家印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苦難和貧窮鍛造了他對生活永不低頭的性格。
少年時期,許家印的生活雖然非常貧苦,但他總是有著樂觀的態度。他小學時學習成績很,而且動手能力極強。他的小學同學高正富回憶說,當年,同學們都有包書皮的習慣,許家印的書皮永遠是干干凈凈的,一個書皮壞了,他會再換一個新的。他不僅可以自制小火爐一類的實用物件,而且愛好畫畫。許家正房北面的墻壁上,至今還掛著一幅許家印奶奶的素描畫。這幅畫,恰恰出自于少年許家印之手。村子里的同齡伙伴說,許家印不僅給奶奶畫過像,還畫過下山虎、老公雞。據說,許家印無師自通,用的是很規整的“方格法”,一格格按比例畫出。許家印還愛好科技制作,上小學時,他用一塊鐵片做開關,把廢舊的電線、鐵絲連在一起,連到被丟棄的手電筒電池上,制作出一個能照明的“小家電”。
從性格上說,小時候的許家印屬于那種調皮型的孩子。他喜歡當孩子頭,沒事兒就帶著比自己小的小孩去站隊,練習立正、稍息,并以此為樂。這也許是他最早萌生的管理意識吧。
02求學經歷,成長不僅僅靠學習知識
我的小學在沒有窗戶的茅草房中讀完。六年里,我都蹲在一個泥臺子上聽課并完成作業。高中住校時睡的是大通鋪,每人墻上掛個竹筐,一年四季里面裝的都是窩頭。這是我全部的
糧食,冬天可以吃一周,夏天只能吃三天,就這樣還是要長毛的,但沒關系,洗洗還可以吃。
——許家印
提起小時候的許家印,就必然讓人聯想起位于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鎮聚臺崗村許家印家的老宅。因年久失修,許家印當年住過的老房破敗得非常厲害,北面墻壁早已出現了一道巨大的裂縫。正房屋內的東南角,現在還保存著一張簡陋的小床,那正是當年許家印睡過的小床。這張小床長不足2米,寬約60厘米,由七八根木條拼接而成。小床的側旁放著幾床破舊的被褥,上面打滿了各種顏色的補丁。這就是許家印離開黃土地之前的夢想孕育之地。無數個夜晚,學生時代的許家印就坐在這張簡陋的小床上,在小煤油燈搖曳暗淡的燈光下讀書、寫作業。
那時,中國的鄉村都很落后,許家印所在的聚臺崗小學,更是破得令人難以置信。學校只有幾間茅草房,課桌是用黃土夯就的泥巴臺子。這種簡陋的“桌子”非常長,一張桌子能坐下七八個孩子。老師講課用的黑板是由水泥制成的,上面用墨水刷黑。碰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教室里下小雨,屋里的地上到處都是爛泥。這種求學環境,讓許家印記憶深刻。
許家印清晰地記得一個寒冷的冬天,剛下過雪,上學的路很滑,他小心地走著,生怕摔跤,但讓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就在他注意腳下時,忽地刮來一陣大風,頭上的帽子立刻被刮走了,許家印心下一急,馬上去追帽子,結果摔了一跤,自制的小火爐也沒拿穩,摔在地上,火爐里的炭都摔了出來,熄滅在雪地上。許家印把已濕的煤炭,撿起來放進火爐。也不去追已被大風刮走的帽子了,抱著火爐往學校里趕。
這時,北風刮得更猛烈了,學校的茅草屋在風雪中飄搖。小火爐里面的炭無法點燃了,許家印只好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悄悄地跺著腳。到放學時,許家印已經手腳麻木了,但他又和清晨一樣,整理好行囊,匆匆往家里趕。
快到家時,遠遠看見奶奶站在雪地里等著他,許家印不由得掉下了眼淚。由于路上摔了一跤,鞋子也被洇濕了,許家印第二天發了高燒,不停地咳嗽。奶奶心疼地說:“家印,今天你就別去上學了,我去跟老師給你請24小時假。”但許家印沒聽奶奶的話,仍舊帶病堅持上學。到了學校,許家印又開始鬧肚子。看到許家印身體虛弱,老師非常擔心。放學后,老師用自行車把他載到了村衛生室,衛生室的醫生說:“沒什么大問題,準是吃了隔夜的窩頭把肚子吃壞了,吃點兒藥就沒事了。”
這是許家印及時次到村衛生室看病,他對這事一直銘記在心。他不止一次地對員工們說:“我那時讀書,吃了發霉的窩頭鬧肚子,你們這代人,真是幸福多了。”很多員工聽了這話都不太相信。
當許家印身處苦難時,沒有被苦難壓倒,苦難反而鍛造了他。他樂觀地面對生活,將苦難視為磨煉自身的基石,不找任何借口逃避。當時,假如許家印因為貧窮而抱怨,不思進取,就不會有今天的他,也不會有今天的恒大集團。
那年月,村子里如果有誰去過一趟太康縣城,都是一件頗感自豪的事情。許家印在18歲之前,只去過一次,還是讀初中的時候,由學校組織的。他和同學們一起,步行20多公里,來回花了兩天。學生窮,學校也窮,沒錢為學生找住處,一群孩子只好在馬路邊蹲了一夜。
也正是這次縣城之旅,讓許家印見識了城鄉之間的巨大差距,離開農村到城市去,也就成了這個中學生最熱切的人生目標。
許家印有個鄰居的舅舅在周口市公安局工作,當時,這個人是許家印心目中的偶像。他琢磨著,公安局里工作,那應該是多大的官?。∮谑?,許家印大著膽子給他寫了封信,信中大意是想請對方幫幫忙,在城里給自己找個臨時工作。在那個年代,臨時工一個月能掙10~15元錢,是個讓人艷羨的差事。但此信寄出之后,就像石沉大海一樣沒有音信。
許多年之后,許家印有些感慨地說:“那時候,真是太單純了。一個農村孩子,隨便給人寫封信,怎么可能找到城里的工作呢?”但這件事,也充分說明許家印腦子的靈活,在遇到困難時能積極主動地想辦法解決,不甘心被現狀所困。
2005年8月28日,聚臺崗村全體村民在村委會門口立了一塊很顯眼的功德碑。這塊碑有三米多高,正面刻有“許家印”三個大字,下面的碑文很清晰:為國育才,造福后代,流芳百世,為聚臺崗修路建校。據村民介紹,1999年,已成為恒大地產老總的許家印,為村里捐款100萬元,建造了一座擁有三層教學樓的小學,這座小學的校名是:“家印小學”。
03體驗生意場,長大的欲望越發強烈
我小的時候,家里很窮,但奶奶和父親都很勤勞,能賺錢過日子。我奶奶會做酸醋,酸醋做好了,就利用空閑時間到集市上賣,賺來的錢全部用于貼補家里的生活。而我父親在地里種了很多柳樹,柳樹長大了,父親就把它砍下來拿到集市賣,一根能賣幾毛錢,一車能賣幾塊錢。那個時候,幾塊錢是個不小的數目。在奶奶和父親身邊,我長大的欲望越發強烈。
——許家印
許家印一直跟隨奶奶和父親生活,雖然日子清苦一些,但他始終覺得每24小時都過得非常輕松、非??鞓?。尤其是,奶奶和父親都會賺點小錢來貼補生活,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懂得了用勤勞和智慧生活的道理。
河南周口一帶自古以來就有做酸醋的傳統,許家印的奶奶恰恰有一手做酸醋的手藝。酸醋不僅是調味佳品,還有開胃和促進食欲的作用,吃起來酸甜可口,還有酒香的味道。酸醋是以糯米、大米、酒藥和糖等為原料做成的,工藝比較簡單。
許家印從小就是一個非常有心計的孩子,善于冷靜地琢磨一些事情。奶奶做酸醋的時候,他總是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一點一點地學著給奶奶當助手,幫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知道奶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把日子過得好一點,讓他這個沒有母親的孩子健康地成長。
后來,每當提起奶奶做酸醋的事,許家印總是心存感激,總有說不完的話。他說,我奶奶做的酸醋,口感好,味道純正,很受歡迎,買酸醋的人,幾乎都是回頭客。奶奶去集市上賣酸醋的時候,如果我有時間,就一定跟奶奶一起去。我喜歡聽奶奶吆喝賣酸醋的聲音,也喜歡看奶奶接錢、數錢的樣子。當時我就想,等我長大了,也像奶奶一樣做酸醋,也像奶奶一樣賣酸醋。許家印的奶奶做出的酸醋,都是利用空閑時間去賣,味道好,價格便宜。
賣酸醋雖然收入微薄,但可以長久地做。一年下來,除了貼補家里的生活花銷外,還能攢下買一兩斤豬肉的錢。許家印記得,奶奶把買來的豬肉或者放在冰天雪地的室外冷藏,或者是用鹽來腌制,但都存放到春節,才會燉一頓香噴噴的豬肉吃。那香噴噴的味道,永遠留存在許家印的記憶之中,無論他走到哪里,都想吃一頓像奶奶燉的那樣的豬肉。
許家印的父親雖然是個農民,但非常勤勞,也有一定的商業頭腦。他不辭辛苦,在地里種了許多柳樹,因為他覺得柳樹長得快,幾年就能成材,而且材質輕,木柴纖維含量高,是造紙的好原料。等柳樹長大了,許家印的父親就把它們砍下來,用推車推到集市上去賣,一根能賣幾毛錢,一車能賣幾塊錢。那個時候,幾塊錢能幫家里解決不少事情。無論是栽樹還是砍樹,或是把木頭推到集市上去賣,許家印都會力所能及地跟著父親一塊干。
看到父親勞累的神情,他體會到生活的不易。他期盼著自己快一些長大成人,早日幫奶奶和父親挑起重擔。
1974年,許家印及時次走入了生意場。這一年,16歲的許家印剛剛從太康縣及時高級中學畢業,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幫著奶奶和父親做一些事情了,就開始嘗試和堂兄許家讓做生意,賺錢貼補家用。
那時,販賣一些東西還是農村比較通行的生意,如把石灰、煤炭、大米、稻草等各種緊缺物資,從一個地方買進來,再運到另一個地方賣出去,從一買一賣中賺取一定的差價。這種販賣生意,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卻需要強大的體力。每販運一趟,能賺幾塊錢。
許家印說出自己的想法時,疼愛他的奶奶覺得他長得文質彬彬的,不是做販運生意的材料,說什么也不讓自己的孫子去。奶奶對他很不放心,生怕他在路上出什么事。但是,許家印已經鐵了心,硬是跟著自己的堂兄去販賣石灰。
于是,一個不甘心與貧困為伍的農村少年,做起了他的及時單生意。如果說許家印在幼年時期就展現出商業天賦,實在是有點兒夸張了。其實,許家印想做販運生意,是為了擺脫貧困。
許家印借來一輛單人在前面拉的板車,興致勃勃地跟著堂兄開始了販運的歷程。許家印拉著一板車石灰,走到一個下坡路段時,意外發生了。這種板車,到了下坡時,要使勁在前面往后壓才能控制速度。許家印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下坡的時候,只會拼命往下跑,不會往后壓,跑著跑著,車的速度越來越快,于是,身體單薄的許家印就再也頂不住了,結果只能是人倒車翻,販賣的石灰撒了一地,還把借來的板車摔壞了。
就這樣,許家印人生中的及時單生意失敗了。他失望而又沮喪地坐在路邊,顯得很無助。但是,這一單賠本的生意讓許家印的身心得到了一次真正的磨煉,他沒有因此放棄,又和堂兄一起重新開始。
這樣的販賣生意,許家印做了一段時間。要知道,販運生意很不好做,拉一車石灰從石灰場到目的地,一個星期才往返一次,靠的都是人力。一個星期下來,也只能賺兩三塊錢。有了這樣的經歷,許家印越發希望自己能快些強大起來,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