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心態,心態陽光,是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的狀態。好的心態決定我們每個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的狀態。作者曾國平和曾經從理論和實際操作兩個方面向讀者傳授保持陽光心態的秘訣。
曾國平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曾擔任重慶大學貿易與行政學院副院長、院長、院黨委書記。重慶市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獲得“影響重慶經濟風云人物”“重慶市首屆十佳讀書人”“全國首屆百名兩課教師”等榮譽稱號。曾擔任一些區縣、企業的顧問,一些公司的外部董事。200多篇,出版個人著作20多部,出版個人演講光碟7部。在全國作管理、領導、勵志等方面的報告多場。2003年和2005年,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分別作“創新思維與創造力的發揮”和“智商與情商”的演講。
曾 經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管理學碩士。曾在重慶某大型國有企業從事管理工作多年。現任重慶允在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熱愛文學,有較為豐富的管理經驗,有較強的策劃能力。著有《育子三件寶:言傳、身教、環境好》《修煉陽光心態》《創新思維與創造力》等書籍。
及時章 心態決定狀態——心態意義重大
一、“決定”多義 / 002
二、“心態”之意 / 003
三、心有百態 / 005
四、人,都需要陽光 / 008
五、人,需要陽光心態 / 011
六、心態決定影響 / 015
七、心態決定人生 / 020
八、心態決定生命 / 027
九、心態決定事業 / 034
十、心態決定學習 / 037
十一、心態決定生活 / 041
十二、心態決定情緒 / 043
十三、心態決定情感 / 051
十四、心態決定價值觀 / 055
十五、心態決定人生觀 / 062
十六、心態決定世界觀 / 066
十七、心態決定和諧 / 068
十八、心態決定競爭的成敗 / 080
第二章 修煉調整心態更陽光——建議修煉調整心態
一、建議美國(人)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087
二、建議日本(人)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088
三、建議領導干部們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089
四、建議一些企業老總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091
五、建議夫妻雙方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093
六、建議做父母的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095
七、建議當孩子的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098
八、建議當老師的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100
九、建議當學生的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103
十、建議醫生、護士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105
十一、建議病患者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108
十二、建議“職場人”要重點修煉調整一下心態 / 109
十三、建議社會人士要普遍地修煉和調整心態 / 129
第三章 讓心態陽光起來——修煉和調整心態的方法
一、變態度,換角度 / 132
二、活在當下,活在未來 / 136
三、享受過程,享受結果 / 143
四、得意也陽光,失意也陽光 / 146
五、去除攀比習慣 / 153
六、自我打開心門 / 159
七、自我緩解壓力 / 163
八、自我內心和諧 / 173
九、提高情商素養 / 178
十、學會幽默風趣 / 182
十一、有效溝通交流 / 189
十二、學會關愛自己 / 193
十三、努力幫助他人 / 195
第四章 陽光心態舉要——仁愛心、寬容心、欣賞心
一、仁愛心 / 202
二、寬容心 / 222
三、欣賞心 / 237
父母與孩子是家庭和諧問題的另一條主線。
父母與孩子并沒有不和諧的直接沖突,哪個父母不愛孩子呢?但是,父母與孩子的不和諧問題主要出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最主要的還是父母的心態問題。
現如今,不少做父母的,對孩子的教育都感到很頭痛,不少人都會列舉孩子這樣那樣的不足之處,什么不聽話呀,不愛讀書學習呀,個性太強呀,太自私了,太冷漠了,早戀了,太狂了,憂郁了,情商太低了,等等。是的,現在的小孩,要放在 50 年前,個個都是神童,一代比一代聰明,但是,他們的情商卻很令人擔憂。
1995 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 戈爾曼在他的一本書《情緒智力——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中,把這個問題說得很明白。在書中,他提出了一個讓人不得不承認而又令人十分擔憂的全球化的普遍趨勢:現代兒童比較孤單、憂郁、易怒、任性、容易緊張、焦慮、沖動以及好斗。
這樣的后代怎么能讓我們放心?特別是有人聯想到了我國獨生子女的種種表現,有人驚呼:“怎么寫的是我家那個小孩子!”一部分高智商的孩子,雖然很聰明,但是,他們的另一面,著實令人特別擔心。例如,性格孤僻、怪異、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
能面對挫折;急躁、固執、自負,情緒不穩定;冷漠、易怒、神經質,難與周圍人溝通;有的沖動、 不計后果而走極端, 有的自閉、 憂郁、 抑郁,甚至輕生。
有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什么都只是“我”“我”“我”,不考慮他人,不顧及他人,不關心他人,只要人家圍著自己轉。
這種現象和趨勢當然使世人震驚,受到世人的高度關注。
我們認為,主要還是父母的情商、心態問題。
及時,父母要著力修煉自己的情商;第二,父母要知道用情商的方法教育孩子;第三,最終讓孩子的情商提高。
情商也是一種心態問題。
父母對孩子教育方面引起的不和諧,會有很多心態方面的問題:及時,希望過高。給孩子制訂了過高的發展目標:要孩子成為科學家、政治家、老總、教授、運動員、演員;要考上名牌大學;要考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要有好工作;要有多多的收入;要很快當官,當大官。孩子承擔了太多太多父母的希望,責任過度,壓力過大,所以,許多孩子心理扭曲,心理變態。其實,這樣的父母并不是在愛孩子本身,而是愛自己一個人的理想,愛自己設置的一個標準,愛自己未竟的事業。如果孩子不能實現,父母就責怪、責難、責備,對孩子失望,自己也郁悶。
第二,不聞不問。對自己的孩子不管,不聞不問,好的也不表揚,差的也不批評,不進行必要的約束,不進行有效的激勵。不提出目標,不進行溝通,的無所謂,有的甚至不負責地推向學校,推向社會,自己一點都不承擔育子的責任。以至于學校、社會,甚至孩子也都懷疑:“我是不是爸爸媽媽親生的?”這樣的結果是,有的孩子自覺性強,也能發展得很好;而不少自覺性不強的孩子,就走到家長、學校和社會希望的反面去了。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沒有什么希望,甚至覺得孩子變壞了,也不去救一下孩子,“破罐子破摔”。父母難受,孩子受苦!
第三,不良影響。有的父母自己的行為不注意,甚至不檢點,給孩子造成不好的,甚至是極壞的負面影響。在中小學盛傳一個奇怪的算術題:“2 大于 5”。2 怎么會大于5 呢?這個不等式怎么成立?特定的條件下,2 就大于 5,它就成立了。這說的是,孩子在學校從星期一到星期五,老師都是苦口婆心地正面教育,要孩子誠實守信,要孩子熱愛學習,要孩子這樣那樣,五天來,孩子也知道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按照老師的教導也做到了很多。但是,星期六、星期天回到家里,看到的是有的爸爸媽媽通宵打麻將賭錢,根本不學習,有時“三缺一”,還把孩子叫去湊數,孩子學習經常處于“一缺三”的境況。
而且,在家里孩子還看到了,聽到了一些與在學校里老師講的很不一致的,甚至相反的東西。這樣,兩天在家里學的東西把老師五天教的東西全給“格式化”“清零”,甚至是負數,于是,“2大于 5”了。
心態陽光的父母都知道這個道理:任何人事業再成功,也彌補不了對孩子教育的失敗,特別是對孩子情商教育的失敗!父母是一面鏡子,照出了孩子的樣子;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的樣子。
在家庭里,只要夫妻方面和諧了,齊心協力把孩子教育好了, “后院就不起火了”,就是全家較大的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