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參考北美神經外科住院醫師的培訓計劃,結合我國神經外科臨床實踐的具體情況,將培訓內容濃縮在幾個重要章節之內。從顯微器械和顯微鏡的使用、顯微手術操作基本技術到實驗動物的血管吻合、神經吻合,再到臨床應用,進行詳細說明,并配有高清照片,直觀易懂,避免了以往教程的說教形式,從而為讀者提供、規范的訓練教程。
本書著重實際操作的訓練,是青年神經外科醫師的良師益友。
石祥恩,現任首都醫科大學神經外科三系副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復興醫院神經外科教授,北京三博腦科醫院首席專家。早年師從于我國神經外科創始人王忠誠院士,1996—1998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神經外科做博士后工作,從事下丘腦區和第三腦室手術入路研究。主要從事顱內腫瘤和腦血管疾病治療工作,及時術者手術治療顱內各種復雜腫瘤6000余例,治愈率為95%以上。2009年獲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年度學術成就獎及衛生部和北京市科委級科技成果獎11項。主編《顯微神經外科解剖與手術技術要點》等專著6部,參與編寫神經外科專業著作8部。先后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以及時作者46篇,近5年先后在國內外專業雜志26篇。目前正在從事"手術切除顱咽管瘤及其下丘腦功能保護研究",手術切除顱咽管瘤650余例,腫瘤全切除率95%以上。 2011年美國神經外科雜志總結全球7位學者、手術切除顱咽管瘤100例以上報告中,是手術例數最多、全切除率較高、效果好的醫生。
總序
前言
1 顯微器械和顯微鏡
1.1 顯微手術器械保養
1.2 手術顯微鏡的使用
1.3 顯微手術器械
2顯微器械使用的基本方法
2.1 坐姿及手(手指)在操作中的位置
2.2 持針練習
2.3 顯微縫針的使用
2.4 打結練習
2.5 縫合練習
3 實驗動物的準備
3.1 大白鼠
3.2 小白鼠
3.3 家兔
4 顯微血管外科手術訓練
4.1 端-端動脈吻合
4.2 端-端靜脈吻合
4.3 端-側血管吻合
4.4 靜脈移植術
4.5 游離腹股溝皮瓣轉移術
5 顯微神經外科手術訓練
5.1 動物準備
5.2 大白鼠坐骨神經的解剖
5.3 神經外膜縫合術
5.4 神經束膜縫合術
5.5 神經移植術
5.6 神經松解術
5.7 斷耳再植的外科實際訓練
5.8 顯微神經外科訓練課程目錄
6 常規顯微神經外科手術技術
6.1 神經外科手術的一般原則
6.2 手術前、手術后準備
6.3 單側硬膜下額下手術入路
6.4 雙側額底硬膜下手術入路
6.5 經口鼻腔蝶竇至鞍底手術入路
6.6 經翼點至鞍區手術入路
6.7 枕下小腦幕上至松果體區手術入路
6.8 經胼胝體至第三腦室前部的手術入路
6.9 枕下后正中開顱至后顱窩的手術入路
6.10 乙狀竇后開顱(耳后入路)至橋腦―小腦角區的手術入路
6.11 頸動脈內膜切除術
6.12 腦血管重建
6.13 周圍神經損傷的顯微外科治療
7 顯微手術在神經外科的應用
7.1 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顯微手術(顱內外動脈吻合術)
7.2 顱內動脈瘤的顯微手術
7.3 橈動脈移植頜內動脈與大腦中動脈搭橋術
7.4 基底動脈動脈瘤的手術治療
7.5 垂體腺瘤的顯微手術
7.6 腦動靜脈畸形的顯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