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的骨齡才能客觀地反映兒童的成熟程度,才能具有臨床應用價值。葉義言教授曾經受過Tanner親自指導和考核合格,掌握了TW骨齡分期系統即通常稱作的骨發育尺,以此對我國兒童的骨發育進行研究,從而制訂了適用于我國兒童的骨齡評分方法,以及與之配套的含骨發育因素的我國兒童成年身高預測方法、女孩初潮年齡預測方法。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專家評議的綜合意見是:“適合國情,科學性強,技術成熟,具有廣泛使用價值,是對我國骨齡評定方法的重要更新與貢獻,亦為今后開展有關工作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依據與途徑,并能與國際通用方法接軌。”
《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TW-C)簡明教程》貫穿著TW精準的基本理念,縱觀60多年來TW的歷史原貌和沿革,集合數百幅圖、數十份案例,作為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的簡明教程,第1章,簡介TW和TW-C的歷史,展現原創者的思路;第二章,概述從Tanner開始,各國兒科工作者等專業人員,半個多世紀以來,結晶出的TW精髓;第三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堪稱為原器的TW發育尺,以及用于我國為我國兒童量身定制的TW-C骨齡標準;第四章,分享了正常生長、24種生長疾病,其34幅個人縱向生長路線圖和案例摘要,特別是Tanner當年骨齡應用的案例,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極有價值的珍貴文獻和知識來源,我國還缺少,其意義更不止于骨齡的應用,值得借鑒和效法。希望《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TW-C)簡明教程》的出版,能夠為兒科、兒童保健科、放射科、兒童生長發育專業及兒童內分泌遺傳代謝專業等各級醫務人員和科研人員提供幫助。
葉義言,男,湖南邵東人,出身于知名中醫世家,兒科教授、主任醫師、我國兒童生長學“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創制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958~1964年湖南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醫療系畢業;1964~1967年湖南醫學院血吸蟲病免疫學副博士研究生畢業;1967年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從事兒科臨床、教學、科研等工作;1985~1986年考取公派英國倫敦大學和英國兒童醫院進修兒童生長發育和兒科內分泌,師從國際上兒童生長學開創人Tanner教授,應邀為國際人類生物學研究協會會員;1993年晉升教授、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94~1999年應邀多次赴香港大學醫學院(現李嘉誠醫學院)兒科學系和瑪麗醫院兒科作為客座教授和研究員從事生長研究。
及時章 TW骨齡評分法和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的歷史
一、TW系的創建史
二、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的創建歷程
第二章 TW骨齡評分法概述
一、TW骨齡評分法的根源
二、TW骨齡評分法的選骨
三、TW骨齡評分法骨發育期及其賦分
四、TW骨齡評分法骨齡標準
五、TW成年身高預測
六、TW女孩初潮年齡預測
七、TW技術的培訓和要求
八、TW骨齡的臨床應用
第三章 中國兒童骨齡評分法
一、TW-C拍攝技術
二、TW-C讀片技術
三、TW-C分期技術
四、TW-C骨齡評定技術
五、TW-C骨齡的臨床應用
第四章 TW骨齡評分法臨床應用案例分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