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適用于高等醫藥院校醫學專業學生,也可作為非醫學專業(如高等院校的法律、刑事偵察、保險理陪等各專業)學生用法醫學教材。
本書較詳盡地介紹了法醫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基本技能,并適當地加入一些法醫學典型案例,內容生動新穎、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全書共15章 ,囊括了法醫學的主要領域,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死亡與死亡學說,尸體現象,機械性損傷,機械性窒息,高、低溫及電流損傷,猝死,法醫臨床學概述(包括性侵犯、虐待兒童的司法鑒定),中毒,醫療糾紛,法醫DNA,親子鑒定,法醫人類學,生物性檢材的個人識別以及法醫學尸體解剖。
本書介紹的法醫學知識具有較普遍的指導意義,可作為警察、檢察官、法官、司法人員、臨床醫生和衛生行政人員、律師、保險理賠人員以及希望了解法醫學知識人士等的參考書籍。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概述
一、法醫學任務
二、法醫學的研究范圍和對象
三、法醫學分支學科
第二節 法醫學鑒定和出庭作證
一、鑒定與法醫學鑒定人
二、鑒定人出庭作證
第三節 法醫學發展簡史
一、中國法醫學發展簡史
二、外國法醫學簡史
第二章 法醫死亡學
及時節 死亡
一、死亡學的傳統概念
二、死亡學的現代概念——腦死亡
三、死亡過程
第二節 死因分析
一、死因分類
二、死因分析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 死亡方式
一、非暴力性死亡
二、暴力性死亡
第四節 假死
一、原因
二、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死亡證明
一、死亡證明的意義
二、死亡證明的確認
第三章 死后變化與死亡時間推斷
及時節 概述
第二節 早期尸體現象
一、死后早期眼部改變
二、尸冷
三、尸斑
四、尸僵
五、尸體痙攣
六、自溶和自家消化
第三節 晚期尸體現象
一、毀壞型尸體
二、保存型尸體
第四節 其他死后變化
一、死后化學變化
二、動物、昆蟲對尸體的毀壞
三、死后人為現象
第五節 死亡時間推斷
第四章 機械性損傷
及時節 概述
一、機械性損傷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及其機制
二、機械性損傷的分類
三、機械性損傷的基本形態
四、機械性損傷的檢查
第二節 鈍器損傷
一、棍棒傷
二、磚、石損傷
三、斧、錘類損傷
四、徒手傷
五、高墜傷
六、擠壓傷
第三節 銳器損傷
一、銳器傷的形態特征和基本類型
二、刺創
三、切創
四、砍創
五、剪創
第五章 機械性窒息
第六章 高、低溫及電流損傷
第七章 猝死
第八章 法醫臨床學
第九章 常見毒物和中毒
第十章 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
第十一章 法醫DNA分型
第十二章 親子鑒定
第十三章 法醫人類學
第十四章 生物性檢材的個人識別
第十五章 法醫學尸體檢驗
主要參考書目
漢英法醫學詞匯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概述
法醫學(forensic medicine)是應用醫學的理論和技術,研究并解決司法實踐中有關醫學問題的一門醫學科學。forensic medicine與legal medicine、medical jurisprudence為同義語,說明該學科的研究均為介于醫學與法學之間的問題。我國多數學者采用forensic medi—cine為法醫學的英語譯名。
法醫學的產生基于法律的需要,是應用醫學知識解決法律問題的科學。通過法醫學檢驗,為偵察犯罪、審理刑事或民事案件提供科學證據,并為有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提供醫學資料。法醫學這一性質決定了其任務,使其有別于醫學其他分支學科。法醫學作為一門獨立的醫學學科,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如針對尸體,主要分析死亡原因、死亡性質、死亡時間、損傷時間,推斷致傷物,以及外傷或疾病與死因的關系等;針對活體,主要分析活體損傷的成因、性質、形態特征、程度、預后以及受檢者是否有精神性疾病等。通過對猝死機制及誘發因素的研究,有利于預防猝死的發生;通過對醫療糾紛案件的鑒定,闡明各種醫療事故可能發生的原因,有助于提高臨床醫療質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因此,法醫學的發展又將進一步豐富醫學的內容。
一、法醫學任務
1.為偵察犯罪、審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醫學證據,揭露犯罪行為,維護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法醫學的基本任務是遵循法律程序,接受委托,應用醫學、生物學、化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技術,對人體或生物檢材以及其他材料進行鑒定,為刑事案件偵察提供線索,為刑事案件的審判提供醫學證據。例如,在刑事案件中對遺傳標記的測定、骨骼和毛發的檢驗、死亡原因的確定、死亡方式的推斷;通過案件的分析及活體檢驗,評定損傷嚴重程度和當事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是否承擔法律責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