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趟前往星云、星系、黑洞和可觀測宇宙邊緣的冒險之旅中,霍弗特·席林(Govert Schilling)探訪了遠在太陽系之外深空的秘密。
讓我們和霍弗特·席林一起,開啟一場點燃想象力的宇宙之旅。此行從我們的太陽系開始,先對太陽、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和矮行星走馬觀花一番。然后,加速進入深空,由我們的星際近鄰,通過我們自己的銀河系,前往宇宙的深處。
在席林的指引下,我們將探索恒星的誕生和恒星的"育嬰室",例如獵戶和船底星云;恒星的死亡,從紅巨星到災難性的超新星爆炸;其他的星系和星系團,包括旋渦星系、橢圓星系和透鏡狀星系。我們將會了解到超大質量黑洞(天文學家現在認為它們存在于包括我們銀河系在內的每個星系的中心)和太陽系外行星(據信在銀河系的恒星周圍會有幾十億顆)。本書的我們會到達宇宙視界的邊緣,一覽暗物質、暗能量以及地外生命和多重宇宙。
本書包含了數百張照片和定制的插圖以及涵蓋全天的星圖集,對于天文愛好者、學生以及任何著迷于宇宙的神秘和美麗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本的作品。
宇宙間交織著的美感與詭異,遠非我們的想象力所能企及國際著名天文學暢銷書作者力作
探訪星系、星云、黑洞,前往宇宙的邊緣和時間的起點
從紅矮星到木星,再到星暴星系,以及更為遙遠的地方,霍弗特?席林(Govert Schilling)探索了廣袤且一直在膨脹的宇宙,在這場深空的視覺盛宴中揭開了宇宙的奧秘。
幾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總懷疑在其他恒星的周圍也存在行星。現在,已經發現了近2000顆太陽系外行星,而且至少有一半的恒星擁有1顆或者多顆行星。
大約40億年之后,銀河系會與我們的鄰居仙女星系如期發生碰撞。這兩個星系正在以約110千米每秒的速度相向運動。沒有人知道我們的太陽系是否會在這場碰撞中幸存下來。
可觀測宇宙包含了約1000億個星系,而幾乎每個星系都在其中心擁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被稱為人馬A,它的質量是太陽的400萬倍。但這相比于其他星系中心的黑洞仍微不足道。星系M87中央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
在恒星形成區和新生恒星周圍的原行星盤中,天文學家不僅發現有水分子,還有糖和其他的化合物。這些碳氫化合物是氨基酸和所有地球生命形式的基本構件,它們也讓我們相信地外生命可能確實存在。
霍弗特·席林(Govert Schilling),蜚聲國際的天文記者和作家。他經常為《新科學家》《天空和望遠鏡》以及《夜空》撰文。2007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第10986號小行星命名為霍弗特,以表彰他的貢獻。他住在荷蘭阿默斯福特。
謝懿,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天文學博士,2011年起任教于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現任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第九屆委員、《天文愛好者》雜志編委。業余時間致力于國外天文學文章的翻譯,多次為《天文愛好者》《太空探索》《科學畫報》《環球科學》和《文匯報》等雜志報刊撰稿或譯文。參與翻譯天文科普書《重返天文咖啡館》,主持翻譯《夜觀星空:天文觀測實踐指南》(曾獲 "第六屆北京市科普作品獎"科普圖書類獎)和《"哈勃"的宇宙》。
引言
太陽系
天文學史
恒星的誕生
望遠鏡
恒星和行星
恒星的死亡
銀河系
空間望遠鏡
本星系群
星系
宇宙的窗口
星系團
宇宙
星圖集
照片和插圖來源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