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應對工作,晚上應對家人,你并非不努力,你已經盡了自己所有努力,處理生活拋給你的一個又一個難題。但是,為何你這么忙碌了,仍然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們學習生存的技能,這些技能并不能讓我們活得幸福,因為幸福跟人有關。我們一生都在跟人打交道,卻很少會花精力去學習一些跟人有關的學問。
我希望這本書可以變成一本關于人的“說明書”,在你閱讀完這本書之后,你就知道,如果處理問題,能夠“先對人后對事”,你也可以和我一樣,開始真正主宰自己的生活,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
——黃啟團
特別聲明:
本書從心理學角度出發,特制豎排版本,從閱讀就開始治愈心理困惑!
一本浮躁社會中的人際關系說明書
一本焦慮時代中的心理疏導訓練冊
閱讀本書,團長希望和你一起:
變成人人都愛的發光體——能透過事情看到人,焦點會放在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情上,而不是這個人做不到的事情上。
拋掉固有的人生模式——重溫創傷給你帶來的傷痛,利用情緒覺察模式背后的思想病毒,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強而有力的信念。
消除自己的限制性概念——認清無望、無助和無價值信念背后的形成機制,認清它們只
是自我的信念而非事實。
打理好自己的情感銀行——每個人心里都有個情感賬戶,給予別人真正需要的東西,學會在自己和別人的情感銀行中恰當地“存錢”。
破解冰山下的行為密碼——找到行為背后隱含的一個人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真正看見長期壓抑并被我們忽略的“內在”。
合理運用情緒的力量——接納、收下情緒帶給我們的禮物,創造自己、他人、情境三者的一致性表達,讓情緒流動起來。
提升人生的維度——打破固化的習慣框架,善于從對方角度、抽離自身看問題,以時間為節點,從不同層面理解事物。
一切心理問題都源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壹心理聯合創始人黃啟團19年心理疏導經驗總結
深度把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本質、疏導心理焦慮
教你學會透過事情看到人,
建立生命的鏈接,緩解焦慮與孤獨,學會愛、真實和親密
用心理學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
《為何家會傷人》《巨嬰國》作者武志紅、博學情感節目主持人、CCTV特約心理專家青音強烈推薦
黃啟團
專注于應用心理學領域19年,經常帶團出國考察著名企業,行業內人稱“團長”,在線課程曾創造萬人同時聽課的紀錄。一位集導師與投資人于一身的心理學專家,將心理學理論成功運用于企業管理、經營、婚姻、家庭、親子教育等領域。投資創立中國的心理學平臺壹心理、中國NLP學院、睿智人生、大成心理學校、武漢心齋等心理機構。
及時章 對事還是對人
及時節 對事不對人 0 0 2
第二節 黑洞 0 0 5
員工為什么要離職 0 0 5
一位女領導的困境 0 0 7
具有“黑洞”特質的人 0 1 1
你為什么會成為“黑洞” 0 1 2
“黑洞”們的痛苦 0 1 3
第三節 發光體 0 1 6
人人都愛“發光體” 0 1 6
具有“發光體”特質的人 0 1 9
如何成為“發光體” 0 2 0
從“黑洞”到“發光體” 0 2 1
第四節 人生缺失的重要一課 0 2 3
第五節 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0 2 6
事情,也許有對錯,而人生,卻很難
分對錯 0 2 6
焦點在“事”,看不到對方的“人” 0 2
情感與理智 0 3 2
為什么人們總是爭論“對”與“錯” 0 3 7
第六節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0 3 9
你需要的是達到效果,而不是證明道理 039
讓效果與道理共存 0 4 4
“對錯”背后是一顆脆弱的心 0 4 6
第二章 人生模式
及時節 你的模式決定你的命運 0 5 0
窮太久就是你的錯 0 5 1
生病也是一種模式 0 5 9
害怕也是一種模式 0 6 3
為什么她總是吸引暴力男 0 6 9
第二節 你的模式,決定你的人生 0 7 8
什么是模式 0 7 8
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0 7 9
如何改變模式 0 8 2
第三節 改變并不容易,但是值得擁有 0 8 4
第三章 限制性信念
及時節 信念決定結果 0 8 8
從行政人員到博學經理 0 8 9
小司機如何逆襲成為大老板 0 9 3
白富美的苦惱 1 0 1
第二節 什么是限制性信念 1 0 8
什么是信念 1 0 9
什么是限制性信念 1 1 0
限制性信念的種類 1 1 2
第三節 限制性信念的來源 1 2 0
第四節 怎樣消除限制性信念 1 2 6
結語 1 2 9
第四章 情感銀行
及時節 別以為錢可以解決任何事情 1 3 4
錢也買不到的班長 1 3 5
如何挽留想要離職的高管 1 4 1
第二節 什么是情感銀行 1 4 6
如何在“情感銀行”中存款 1 5 1
第三節 情感債務 1 5 8
什么是情感債務 1 5 8
如何消除情感債務對我們的影響 1 6 3
助人時如何避免造成情感債務 1 6 5
第四節 情感銀行現實案例 1 6 8
一個讓丈夫拋棄自己的女人 1 6 8
為什么孩子親近爸爸卻疏遠媽媽 1 8 0
第五節 關系的秘密 1 8 4
情感銀行與關系的關系 1 8 4
心理營養 1 8 6
第五章 冰山原理
及時節 “冰山原理”讓你了解人心最深的渴望 1 9 0
將不可能的談判變成可能 1 9 2
美女為什么愛野獸 1 9 9
第二節 什么是冰山原理 2 0 6
行為 2 0 7
應對方式 2 0 8
感受 2 1 1
觀點 2 1 3
期待 2 1 5
渴望 2 1 6
自我 2 1 7
第三節 冰山原理的運用 2 2 1
結語 2 2 8
第六章 決定你生命品質的情緒
及時節 情商與情緒的關系 2 3 1
情緒管理的代價 2 3 6
第二節 情緒究竟是什么 2 4 0
其他負面情緒有什么用 2 4 5
第三節 面對情緒我們該怎么辦 2 5 0
對感受的感受,決定你生命的品質 2 5 8
第七章 人生的維度
及時節 千差萬別的人生 2 6 2
什么樣的人能成大事 2 6 5
成敗之間 2 6 8
第二節 人生的維度 2 7 4
位置感知法 2 7 4
時間線 2 7 8
理解層次 2 8 2
格局與境界 2 9 1
第三節 如何提升人生的維度 2 9 4
第四節 對事不如對人 2 9 8
第八章 人與工具 3 0 1
感謝 3 0 6
及時章對事還是對人
及時節對事不對人
我開《NLP教練式管理》課程已經108期了,在近萬名學員中,有一個叫鄭嘉國的學員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次談到“老板為什么那么忙”這個話題,他匆匆走出教室打電話的樣子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在4天的課程中,他不斷走出教室接電話,然后又帶著滿臉歉意溜進來。由于這個課程費用較高,很多同學都會關掉手機不再處理業務,但是鄭嘉國似乎一刻也不敢丟開手機。我終于忍不住好奇,想知道他究竟是多大身家的一位老板,需要如此忙碌。所以課間休息的時候,我特意找到了他聊天。
我問他:“嘉國,你好像很忙啊?”
他露出抱歉的神情說:“是啊團長,沒辦法,事情太多。”
我笑著點點頭,又問道:“這么忙,生意應該很大吧?”
他連忙擺手,說:“團長笑話了,我只有一家小企業,所有雇員加起來也就幾十人。”
我說:“幾十人的企業就這么忙了,那企業發展大了豈不是不用休息了?”
鄭嘉國無奈地說:“做我們這種企業的人好像都這樣。我是學技術出身,所以現在企業技術方面的事要找我;采購、銷售我也要把關;企業小,人事方面的事情也是我拍板,真是分身乏術啊!所以團長,我這不報名參加了您的課程,向您學習管理方法嗎。”
我問他:“你這么多電話,一個月電話費得付多少錢?”
他想了想說:“每個月差不多2000吧。團長,不怕您笑話,現在一旦手機離開我視線,我就覺得很不安。晚上睡覺也擔心企業的事情,所以睡眠不太好。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像鄭嘉國這樣忙碌的企業家或者管理者不在少數,因為經常和他們接觸,我發現他們時常處于一種狀態中——忙。
他們為什么這么忙?
鄭嘉國的話大概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事太多了”。企業發展越大,事情就越多;老板事業越成功,就越忙碌;地位、官位越高,身體、心靈就越累,這好像成了一個破解不了的規律。企業家們創業的初衷,可能是為了時間上更加自由,經濟上更加獨立,甚至是為了更加幸福地生活。然而,當他們真的建立了一個企業以后,才發現,生活與之前的初衷背道而馳——整個人被事業綁架,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法陪伴家人、照顧孩子,更別說度假、消遣,泡上一杯清茶去看一本書簡直就是奢望……由于給家人的時間太少,他們的家庭關系緊張;給自己的時間太少,他們的健康令人擔憂;給朋友的時間太少,能推心置腹的人也漸漸疏遠。
是否,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的管理者,就不得不犧牲這么大,不得不如此忙碌呢?我對這個問題思考了很多年,因為,我也曾經那么忙碌,像一臺無法停止工作的機器。
終于有24小時我恍然大悟,我發現自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如果我再這樣“忙碌”下去,我和我的企業、我的家庭、我的生活統統都要完蛋。我花了不少時間改變自己的想法,改變管理方法,經過很多次嘗試,今天的我,終于可以經營著兩家公司、一所學校,投資數家企業,卻仍然有時間泡上一杯清茶,寫下這些文字,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思考。
我最重要的轉變來自于對一句話的新認識。
很多管理者都說:“我這是對事不對人”,不知道這句話是何時出自何人的口,但這句話似乎已經成了一個“公理”,也成了一種人生哲學。“對事不對人這種觀點可以讓我們做事更客觀、更理智,是對抗中國這種傳統人情社會的利器。但凡事有利必然有弊,若一個管理者只能“對事不對人”,就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事物之中。事情做不完還是其次,和你共事的人還會漸漸疏遠你,因為你已變成一臺工作機器,冰冷無趣。以后員工對你的評價大概只有一句:若不是看在錢的份兒上,誰為他工作?可是會不會有更嚴重的情況,用錢都請不到人做事?這并非聳人聽聞,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下面這個故事的主角蘇梅,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第二節黑洞
員工為什么要離職
蘇梅是我的《升級生命軟件》課程的一位學生,課堂上她向我訴說自己近日的苦惱,她說:“團長,我當總經理這一年,很多中層員工離職。我已經給他們加過好幾次工資,還是留不住人,我該怎么辦?”
蘇梅是個怎樣的人呢?她外表精明強干,洞察力很強,凡事要求盡善盡美,講話直率,甚至有些不近人情。這些是我對她的觀察。某堂課上,她當著很多同學的面告訴我:“團長,你們宣傳冊印錯了一個英文單詞!這個錯誤太低級了,我都看出來了!”這個質疑讓我略微尷尬,我向她道歉,也保障回去會讓同事修改宣傳冊,她才沒有繼續“追究”。
我們客服部同事向我抱怨過,說蘇梅是一個很挑剔的客戶,要么抱怨酒店住宿不好,要么投訴用餐安排不合理。蘇梅還很喜歡講一句話:“我這人就是對事不對人,你們做得不好我就是要指出來。”所以我們客服部的同事很怕接待她,因為“太難伺候”。
我知道,像蘇梅這樣的女性管理者是不會直接聽進去道理的,我必須引導她自己思考。我問她:“蘇梅,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候鳥為什么會南飛?”
她說:“冬天到了就沒食物了。”
我點點頭,說:“如果給候鳥充足的食物,它們就不會南飛嗎?”
她想了一下說:“還是會南飛。”
我問她:“為什么呢?已經有足夠的食物了呀。”
蘇梅說:“因為北方太冷了,候鳥會凍死的。”
我對蘇梅說:“你給了員工足夠高的工資,他們還是離開,是什么原因呢?”
蘇梅怔住了,久久不說話,大概還沒想明白為什么我會問她候鳥的問題。于是我又問她:“你確定員工離職是因為工資不夠高嗎?”
“不是,”蘇梅猶豫了一下回答說,“據我所知,有兩個同事新工作的工資比我們給開的低。”
我說:“你想通過增加工資留住員工,會不會就像給候鳥足夠的食物,但候鳥依然會南飛一樣呢?候鳥南飛并非因為缺少食物,而是因為北方冬天太冷,它們無法生存。員工是需要工資,可是如果這份工作本身對他們的傷害不是工資能彌補的,他們還會繼續留下來嗎?”
蘇梅想了一想對我說:“團長,我有點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我該怎么做呢?”
我對蘇梅說:“在我的《NLP教練式管理》課程里,會講到一個概念叫‘黑洞’和‘發光體’,也許對你會有幫助”。
一位女領導的困境
在接下來的《升級生命軟件》課程中,蘇梅向我們講述了一件讓她久久不能釋懷的事情,在這件事情中,蘇梅及時次知道有種人叫“黑洞”。
那天蘇梅剛要走出洗手間,突然聽到兩個同事講話。
“蘇總今天來公司了嗎?”這個聲音聽起來很熟悉。
“來了,上午還為我的一個小疏忽罵了我一頓。哎,害得我一上午心情都不好,什么事都做不了。”細細的嗓音充滿了委屈,蘇梅當然知道是誰。
“我看到她就緊張,遠遠望見了馬上掉頭走。對了,你有沒有覺得蘇總很像……很像那個什么?”
“什么?”
“一個黑洞。每次和她在一起,我就覺得特難受,好像我的能量都被她吸光了。”說她是“黑洞”的人是蘇梅最喜歡的下屬之一,平時見到她總是微笑著打招呼,真沒想到她會這樣評價自己。
“你也有這種感覺啊?太對了,我之前和她一起做項目就有這種感覺,整個人無精打采的,所有精力都用來應付她,哪還有力氣處理工作。她真的就是個黑洞!”那個委屈的聲音一下子雀躍起來,仿佛發現了一件好玩的事情。
黑洞?聽兩位小同事這樣評價自己,蘇梅既氣憤又震驚,差點想沖出去罵她們一頓,但是礙于修養,蘇梅只能安耐住怒氣,想著等她們走了再悄悄走出洗手間。但是“黑洞”這個詞卻像在她腦子里扎下了根,不停出現。蘇眉突然覺得有點心涼,公司為了培養員工投入了大筆培訓費,自己對員工栽培也花了不少心思,怎么到頭來只換到“黑洞”這樣的評價?
“你可要小心點,被她抓住了錯誤,可夠你受的。”那個細細的聲音故意壓低了聲調,說,“上次我一個報告寫錯了兩個字,被她揪著說了好多天,大會上也拿出來說。”
“我記得,那次她說你是什么?好像是‘沒有前途’?”另一個聲音說。
“是啊,當著那么多人的面,簡直讓人下不來臺。幾個大區的老總都在呢,我自己的下屬也在場,以后我的工作怎么做啊?你知道劉經理為什么要走嗎?就是被她逼走的,再和她一起做項目估計都會變成神經病。”
“我現在也很小心呢,結果越怕就越犯錯,越犯錯就越怕。唉,這樣什么事也做不了。”
“噓,你小聲點,被人聽到了。”另一個人笑著說。
“怕什么,大不了我也辭職。況且我說的也是實話,蘇總的標準那么高,有多少人能達到她的標準?達不到標準就挨罵,你看現在誰還敢做事?很多事情還不是最終落到她自己頭上?我看她最近經常加班,經理走了那么多,估計她日子也不好過。”
“可不是,她再這樣下去,估計大家都要離職了。”兩個人一邊說,一邊走出了洗手間。
蘇梅僵硬地站在門后,耳邊一直回響著她們的對話以及那個詞——“黑洞”。難道真的是我錯了?我花了這么多心思在工作上,怎么大家竟然這樣評價我?
雖然又難過又氣憤,蘇梅也沒有太多時間思考這件事,因為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她處理。從她被任命為總經理到現在剛好一年,這一年公司業務范圍擴大了,事情越來越多,人手明顯不夠。但雪上加霜的是,這一年里五位經理離職,其中還包括一位大區經理。蘇梅不得不親自上陣做一些本該下屬做的工作。
她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坐在椅子上,揉揉發痛的太陽穴。蘇梅發現自己這幾個月來,全部的精力都只集中在那些回復不完的郵件上、打不完的電話會議上、催促下屬完成工作上,然而即便她已經忙到時常沒辦法按時吃飯,工作仍然怎么做也做不完。沒辦法,每天都有新的情況發生。蘇梅安慰自己說:“業務擴展的時候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她時常為工作焦慮得失眠,失眠讓她第二天心情更加煩躁,一旦發現下屬出了錯誤,哪怕是一些很小的錯誤,都能讓她暴跳如雷。
其實蘇梅自己內心很清楚,那些離職的經理,是在某種程度上想要“逃離”她。那兩位下屬說得其實沒錯,還沒有離職的經理,大概是因為暫時還沒找到下家。
晚餐蘇梅也沒什么胃口,快快扒了幾口飯又回到公司加班。處理完一堆郵件,差不多12點。她揉揉酸澀的雙眼,看著窗外景色。夜已經深了,這座城市CBD的高樓大廈已經脫去霓虹外衣,在深藍天幕的映襯下,現出一個個黑色輪廓,如鬼魅般簇擁在一起。偶爾她也想遞辭職信,一走了之。
她又想起自己很多年前剛進這家公司的場景,和年齡相仿的同事們一起加班、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被經理罵、被客戶刁難,雖然很多項目都辛苦,但那時大家心里卻是快樂的。對了,快樂。快樂是什么時候不見了呢?蘇梅又想起今天下屬在洗手間對她的評價——“黑洞”。對呀,我什么時候變成了一個黑洞呢?我為什么會成為別人眼中的黑洞呢?
夜晚下起了小雨,突然就降溫了。
“好冷。”蘇梅抱怨了一句,裹緊衣領,走出寫字樓。蘇梅不喜歡落雨的夜晚,很冷清、很凄涼。望著珠江新城繁華的燈光,孤獨像潮水一般涌上來,迅速將她淹沒。
蘇梅是個事業成功的女性。她從小就是一個“成功”的人。蘇梅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潮汕家庭,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她是家里的老大,要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在她的印象中,她的爸媽總是吝惜贊美她。她讀書很用功,只有在她考到好成績、考上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時,她才能從父母那里得到肯定。當她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后,贊揚她的聲音越來越多,她從心里滿足于這些贊美,害怕有24小時這些贊美都會消失掉,所以,她逼自己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不停地那些“贊美之聲”養分。
她的生活看上去很,在廣州最貴的寫字樓工作,在珠江邊擁有豪宅,幫弟弟妹妹找到了體面的工作,還給父母買了新房。但是她似乎永遠對自己不滿意,對身邊的人不滿意。她希望一切都,她為工作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應得的回報,但是為何想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她覺得很吃力?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喜歡她?她,真的如同大家說的那樣,是一個“黑洞”嗎?
團長人如其名,他是合作高手,也是高情商、高智商的“雙高”。他入世的才華,特別是經營和為人方面,讓我佩服。他的書,正像他的人一樣入世實在,沒有多余的理論,都是應用于管理、婚姻、親子以及個人成長方面的實操方法。總想問該怎么做的人,可以從他的書中學到很多有效辦法。
——《為何家會傷人》《巨嬰國》作者武志紅
一個人有智商和情商不難,難的是同時還具有情懷,團長就是這樣的人。學習愛應該跟誰學?應該跟一個既懂得把事業打理得很成功,又知道把家庭經營得很幸福的人學,團長就是這樣的人。相信團長的新書能夠給迷茫的心靈更多智慧的啟迪!
——博學情感節目主持人、CCTV特約心理專家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