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累計銷量20,000,000冊,出版22種語言版本,一部真正意義上影響一個時代、改變世界的小說,改編電影獲戛納3項提名,英國BBC改編為廣播劇,著名作家安妮 泰勒作長評!
一部女性的心靈史,有關自我發現,自我覺醒,擺脫社會強加給女性的無形束縛,走上涅槃重生之路!
瓦爾是不會屈服的]瓦爾看著她,米拉從瓦爾臉上看到了令瓦爾與眾不同的東西。這一刻,她的表情里包含了一切:理解、同情、對痛苦的了解、意識到那些我們年輕時視為幸福的事物的難得,以及一種具有諷刺意味的快樂—幸存下來的人才明白小小的快樂是多么珍貴。米拉攤開手。"沒有解決辦法。"她聳了聳肩。"問題是必須得做出選擇。"米拉疑惑地皺起眉。"你們必須做出選擇。要么繼續在一起,要么分開。要么結婚,要么不結。要么生孩子,要么不生。"米拉心里一沉。"我就是無法選擇,"她問瓦爾,"如果我們在一起,但不要孩子,你覺得他將來會原諒我嗎?""如果你們在一起,生一個孩子,你將來會原諒他嗎?"米拉笑了。她們一同哈哈大笑起來。"去他媽的將來!"瓦爾喊道。米拉握住她的手,她們坐在那兒,望著彼此不再年輕的臉龐,在歲月的洗禮下,添了些許皺紋,在生活的歷練中,多了幾分豁達。在這個滿是年輕人的地方,她們這些幸存者因為一個只有她們能懂的玩笑而開心著。米拉想起幾個月前,在一場化裝舞會上,瓦爾出場的那一刻。她穿一身性感的黑色衫褲套裝,上面綴飾著羽毛,她的頭發閃著銀色的光澤,眼睛上涂了絢爛的藍色眼影,手拿一根長長的黑色煙斗。她走進來,擺了一個浮夸的造型,大家都停下來,看著她笑了。她也笑了。她站在那兒,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此刻,體形和年齡又算得了什么呢?她擺出一副誘惑的姿態,得意地笑著,她是在笑自己,笑自己的幻覺和欲望,笑她這種妖艷的模樣—但若沒有這些,這個世界豈不索然無味?我們中有一些人懂她。我們都將是被嘲笑的對象。人們都看得出我們的脖子變干癟了,下巴變松弛了,走路姿態不再輕快,發際線也后退了。年輕人也一樣,盡管他們還不承認自己會變老,不承認他們想象的美好生活不會實現,但他們已經知道,有些東西并不是那么理想的,比如身材不夠修長,膝蓋上的皮膚不夠光滑。就連我們中最年輕、最漂亮的人都有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比如眉形不好、鼻孔太大。所有我們這些漂亮的、上了年紀的人,都在邁向死亡之際打扮著自己,用生命來裝扮自己,試圖擺脫死亡的陰影。她讓我們看到了這點。她進來的時候神采飛揚、笑靨如花、艷光四射。啊,瓦爾是不會屈服的![米拉得知懷孕之后]五月,她的月經沒來。她很緊張,因為她平時周期很規律,還因為在她及時次嘗試用子宮帽失敗之后,諾姆堅持用以前的老辦法。他不喜歡在欲火焚身的時候,還要等她在浴室里鼓搗十分鐘。她懷疑他是想自己掌控局面。她擔心避孕套有風險,可有時避孕套破損嚴重時,諾姆就什么都不用,只是在高潮前抽出來。她覺得那樣很冒險,可他向她保障說不要緊。多年之后她才覺得,在這方面,她對他言聽計從,這很奇怪,可能因為她討厭戴子宮帽。到后來,她干脆不喜歡做愛了,因為他總是讓她"乘性而來,敗性而歸";如今,手淫的時候,她也能到高潮。回溯從前,她才意識到,她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給他,就像她當年必須將人生托付給父母一樣。她只是將自己的童年轉移了過來。盡管諾姆比她大七歲,還在戰時參過軍,也有過幾次冒險經歷,但他這個年紀,還不足以去當一個孩子的父親。或許,在潛意識中某個隱秘的角落,她是想要孩子的。也許,她所等待的,她所謂的成熟,就包括生一個孩子,將他撫養長大。也許吧。可在當時,這是一場災難。他們要怎么生活?她面色蒼白、眉頭緊鎖地去找婦科醫生。那天晚上她帶著這個消息回家時,諾姆正在準備一場重要的考試。24小時的工作、舟車勞頓,在醫生辦公室漫長的等候,已經令她疲憊不堪。從汽車站走過兩個街區回來的路上,她想象著,也許諾姆已經準備好晚餐了。可是進門之后,他仍在學習,在吃著奶酪和餅干。盡管他知道她去了哪里,也知道她干什么去了,他還是因為她回家晚了而生氣。她走進房間,看著屋子里的他,他也無言地與她對視。三個星期以來,他們很少討論什么別的事。無話可說。突然,他把手里的書從房間那一頭丟過來。"你毀了我的人生,你知道嗎?"她在一把搖椅邊上坐下來:"我,毀了你的人生?""現在,我不得不退學了,要不然我們怎么生活?"他緊張地點燃一支煙,"你回來告訴我這些,我還怎么準備考試?如果我考不及格,就會被退學。你知道嗎?"她靠在椅背上,半閉著眼睛,一派超然。她想指出他一句話的邏輯錯誤。她想指出,他這番抨擊多么不公平。可他覺得這么說沒錯,覺得他有合法的權利像對待調皮的孩子般對待她,這讓她不知所措。那股力量讓她無法抵抗,因為他的合法權利是整個外界所支持的。這她是知道的。她試圖說服他,于是探身過去說:"我在床上逼你了嗎?你說你的方法是安全的。是你說的,學醫的先生!""是我說的!""對啊。就是因為這樣我才懷孕了。""就是安全的,我告訴你。"她看著他。他臉龐發青,嘴唇緊緊抿成一條線,似在狠狠地譴責。她聲音顫抖地說:"你的意思是說,你不是這孩子的父親?你的意思是這孩子的父親另有其人?"他憤恨地瞪著她:"我怎么知道?你說除了我你沒和別人上過床,可誰知道是不是真的呢?我聽過不少關于你和蘭尼的事。大家都在談論你。那時候你自由慣了,難道現在就會改了?"她又跌坐回椅子上。她和諾姆說起過她對性的恐懼、對男人的恐懼,以及對她所不了解的那部分世界的膽怯。當時他溫柔地聽著,充滿愛意地撫著她的臉,緊緊抱著她。她曾以為他能理解,因為盡管他在軍隊時有過一些冒險經歷,但他和她有一些共同之處—害羞、恐懼和膽怯。她以為自己已經逃脫了,但她所做的一切只是引敵入室,讓他進入她的身體。它就在那里生長。他和他們的思考方式一樣;他,和他們一樣,認為他對她有與生俱來的權利,因為他是男的,她是女的;他也像他們一樣,相信他們用于形容女人的,稱之為貞操和純潔,或是婊子和蕩婦的東西。但他很紳士,值得尊重,他已經是男性中出類拔萃的人之一。如果他也和他們一樣,那就沒有希望了,就一點兒都不值得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上了。她又向后靠了一點兒,然后閉上眼睛,輕輕搖晃著椅子。她的意識進入了一片安靜而黑暗的領域。死亡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此刻她不必想這些。她所要做的,只是找到一條出路,而她已經找到了。她終究會死,這一切終會結束,都會過去的。她再也不會有現在這種感覺,多少年來,她一直都有這樣的感覺,只是現在更為強烈,仿佛火箭在她的全身炸開。她的胃,她的頭,比心更痛。身體里迸出火與淚,那淚水如憤怒之火一般灼熱、刺痛。沒什么可說的。他就是不明白。這種傷痛太深了,好像她是孤身一人,好像她是有此感受的人。一定是她錯了,盡管她絲毫不覺得。沒關系,什么都無所謂了。過了很久,諾姆走近她。他跪在椅子旁,"親愛的,"他溫柔地喚著,"親愛的?"她仍然搖著椅子。他把手放在她肩頭。她顫抖了一下,躲開了。"走開,"她有氣無力,無精打采地說,"讓我一個人待會兒。"他拉過一個腳凳,坐在她旁邊,抱住她的腿,頭靠在她膝蓋上:"親愛的,對不起。我只是不知道要怎么完成學業。或許家里人可以幫幫我們。"她知道他說得沒錯。她知道他只是害怕,和她一樣害怕。但他覺得他有權利責怪她。她得知消息的時候也很心煩,但她并沒有責怪他。她只把它看作兩人的共患難。她把手放在他頭上。那不是他的錯,只是諸事不順。沒關系,她終會死去,會遠離這一切。她碰到他的時候,他哭了。他的確和她一樣害怕,或許比她更害怕。他把她的腿抱得更緊了,他啜泣著,道著歉。他不是有意的,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幼稚得可笑,他很抱歉。他緊緊地抱著她,哭泣著,她緩緩撫摸他的頭。他振作起來,看著她,撫摸她的臉頰,他講笑話逗她,擦去她臉上的淚水,把頭靠在她胸口。這時,大顆大顆的淚珠撲簌簌地從她眼眶中落下來,驚嚇之余,他一把擁她入懷,不住地說:"對不起,親愛的,天哪!對不起。"她想,他以為她是因為忠誠遭到懷疑而哭吧,他不知道的,永遠不會知道,永遠不會明白。終于,當她不再淚如泉涌時,他對她笑了笑,問她餓不餓。她明白了,起身去做晚飯。一月,孩子出生了。過了一年半,她又生了一個。諾姆的父母借錢給他們,還寫了借據:借八千美元,于工作后還。這之后,她又買了一個子宮帽。可是從那時起,她已經變成另一個人了。 ......
我們來認識一下米拉。
她是一位喜愛讀書的小鎮女孩,從小就是個獨立而聰明的孩子。她十四歲讀尼采和潘恩,開學天就學完了全部課本,學校只得讓她跳級。可這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女性常見的職業是"打字員",人生的主題則是"家庭"。母親對她的期望就是"嫁個好人家"。在一個封閉的小地方,她的聰明和獨立卻使她成為異類。久而久之,她屈服了。她像其他女孩一樣草草結婚,穿緊身褡,學做飯,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生下兩個孩子,努力讓自己做一位"賢妻良母"。丈夫有體面的工作,她也住上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大房子。她舉止優雅,總是面帶微笑。而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生活的平靜表象之下,她正在默不作聲地崩潰……
..................
瑪麗蓮 弗倫奇(Marilyn French,1929~2009年)瑪麗蓮 弗倫奇出生于布魯克林,是一位工程師和百貨商店店員的女兒。她從小熱愛寫作,十歲便開始創作詩歌和短篇小說。1950年,在霍夫斯特拉大學就讀期間,瑪麗蓮結婚,開始兼職打工以支援丈夫就讀法學院。受波伏瓦《第二性》影響,瑪麗蓮一直堅持創作,希望成為一名作家。她完成了在霍夫斯特拉大學的學業,獲得哲學和英語文學學士學位以及英語碩士學位,成為一名英語老師。1964年,她考入哈佛大學,由于丈夫對其寫作事業的反對,兩人于1967年離婚。瑪麗蓮于1972年獲得博士學位,并于1977年出版《醒來的女性》一書,一舉成名。盡管由于暴露了很多尖銳的社會問題和性別歧視問題引發輿論爭議,但本書仍在全球銷出2000多萬冊,出版22種語言版本,成為現象級的話題之作。有讀者表示,這本書中所寫的,就是當時女性最真實的生活。瑪麗蓮一生關注女性話題,其女兒遭遇強奸也成為她持續為女性權益發聲的原因之一。《醒來的女性》大獲成功之后,她又陸續出版有The Bleeding Heart、Beyond Power: On Women, Men and Morals、The War Against Women等書。因其巨大的影響力,她的名字曾出現在著名流行樂團ABBA(阿巴合唱團)的歌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