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不為人所知的另一套學問。
有人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那就是《曾國藩家書》。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識人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
"冰鑒"一詞,取其以冰為鏡,明察秋毫,知面知心之意,提出鑒別人才的各種方法和途徑。曾國藩觀人之術,不同于傳統習俗,它重神兼之以形,重常而辨之以奇,重禮而導之以術,就相論人,就神取人,從靜態中把握人的本質,從動態中觀察人的歸宿。
后有《蔣氏王朝興衰史》一書說:曾國藩著有《冰鑒》一書,是談氣觀相的一代宗師。據說蔣緯國在擔任三軍大學校長期間,《冰鑒》一書曾被指定為學生重要參考書籍。
讀曾文圣公手書,輕松破解傳世識人秘笈。
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
五千年歷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兩個人:范仲淹和曾國藩。五千年歷史中事業有繼衣缽得傳者只有一個人:曾國藩。——梁啟超
曾國藩是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人物,然而對他的評價卻毀譽參半,差之天淵,既有"中興及時名臣"的美稱,又有"曾剃頭""賣國賊"的惡名。清政府在其逝世后稱贊他"忠誠體國、節勁凌霜"。甚至將其譽為"古今完人"。他的門生故吏更是稱贊他"德比諸葛,功過蕭、曹,
曾國潘八大智慧
編者序
內頁圖示
第壹章 神骨鑒:骨相察神的識人秘術
察人識人,神骨及時:在內為骨,外現為神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由眼神察知內心
細辨奸邪與忠直:清濁邪正之辨
欲察德操則觀動靜
曾國藩與相學
察探隱伏的精神:精神狀態支配你
英才雄才各具其神
真英雄必有真精神
"骨有九起"的含義:古人樸素的智慧
智慧拓展:不識人才大事難成
選人用人以德為本
人貴忠誠
清濁之道,潔身自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走出識人用人的誤區
知人善用,各就其位
用人不拘一格
第貳章 剛柔鑒:長短互補,剛柔相濟
剛柔之辨:剛柔:五行消長的狀態
剛柔相濟,成就偉業
由五行觀人:五行形相
因才用人善驅馳
內剛柔辨才奸:觀人當識內剛柔
性格與成敗
剛愎自用的悲劇
剛柔失調為偏才
智慧拓展:成大事者需要有血性之人
英雄要屈身
保持彈性,進退自如
以硬對硬時決不手軟
剛性太強,柔以掩之
識人勿被假象迷惑
揚長避短用人才
屈尊能柔是一種大智慧
韜光養晦,收斂鋒芒
要有容人的度量
第叁章 容貌鑒:人可以貌相
觀察人各部位是否協調:容以七尺,貌合兩儀
古人重相貌
人格影響外貌
通過儀容識人:容以七尺,貌合兩儀
形體與性格
觀相貌識人術
破解五官的秘密:五官是人的名片
慧眼識五官
智慧拓展:影響力來自及時印象
古人論儀表
容貌恭敬是吉利
以貌取人的利弊
從表情考察內心世界
觀人須注重表里如
第肆章 情態鑒:觀情態,識良莠
情態是精神的流韻:情態顯露風度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看大旨也看細處
常見的四種情態:由情態看人才的類型
弱而不媚為佳
"驕狂"誤人
戒除疏懶之態
用人方略
不常出現的時態:由時態察人
于純樸中選拔人才
平庸可恥者須提防
遠離"婦人之仁"
根據情態識謊
智慧拓展:考察是用人的基
鑒人須細致
人之高下,視其志趣
從胸襟氣度識人成就
透過行為知心態
微見著,細節識人
留意反常情態
君子小人之辨
識人不能憑主觀喜惡
成大事者須勤
鑒人忌有色眼光
第伍章 須眉鑒:須眉盡顯男兒本色
總觀眉毛胡須:眉:兩眼的華蓋
胡須:雄壯力量的象征
智慧拓展:眉目可以傳神
神采重于須眉
獨具慧眼,預見英才
慎待早慧
大器晚成
管仲觀人十二準則
孔子的識人觀
孟子論辨識人才
莊子識人九征
呂不韋的"八觀六驗"、"六戚四隱"
第陸章 聲音鑒:聞其聲而知其人
聲音的清濁之分:中工相神,上工相聲
辨識聲相優劣高下:聲之優劣
辨音識人
音乃聲之余:由聲音識氣質
洞察"口有蜜腹有劍"的小人
智慧拓展:言談鑒人優劣
察言觀色巧知人
用人忌浮夸空談
善聽弦外之音
做兼聽的智者
認真對待反對者的聲音
偏聽偏信,誤人不淺
口才與人才
謹言的智慧
正直敢
識人,劍走偏鋒
第柒章 氣色鑒:以氣觀志,以色察人
總論氣色:面部如命,氣色如運
氣色多種形態:氣色反映內在精神
修養浩然之氣
氣的顏色:觀色識人法
氣無色不顏,色無氣不靈
不佳的氣色:慎待自己的氣色
看"氣色"知健康
智慧拓展:觀人氣色知動向
躁靜無常,舉止不節
視色察情,盡鑒其質
控制好喜怒之色
男兒自立,須有倔強之氣
劉向六正六邪鑒人法
諸葛亮"識人七法"
劉劭的"八觀"、"五視"
附錄一 《冰鑒》全文
附錄二 曾國藩的傳奇人生
附錄三 曾國藩的家族后裔
第壹章 神骨鑒:骨相察神的識人秘術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
何為"骨"
這里,曾國藩所言的"骨",并不等同于現代人體解剖學意義上的骨骼,而是專指與"神"相配、能夠傳"神"的那些頭面上數量不多的幾塊骨骼。
據說北周時,明帝聽人傳說大臣楊堅有奇異之相,便放心不下,命相士趙昭前去觀看。趙昭便要楊堅除去冠帶,相看他的頭頂骨。只見楊堅額頭中央微微突起,愈近頭頂愈突出起來,樣子好像一根肉柱,而且頭頂兩角也各突出一塊。再看看額頭,寬寬的,中央有骨隱隱突出,直貫人腦頂。趙昭一看,便知符合相書上的"玉柱貫頂"。又兼楊堅神光閃爍,氣象非凡,便知此是真命天子,不可相害。于是,他隱瞞了實情。此后,楊堅果然成為隋朝的開國皇帝。其實楊堅當時權勢煊赫, "震主之勢"已經顯現,趙昭不過是順水推舟,跟骨相術并無多少聯系。
眼睛藏神
一個人的"神"主要集中在兩只眼睛里,人們常用"雙目炯炯有神"來描述一個人的精力旺盛、機敏干練。按中醫理論,肝,其華在目,一個人肝有病變,從眼睛就可以看到一些征兆。如果一個人雙目極有神采,熠熠生輝,表明腎氣旺盛,身體狀況好;而腎虛病人常常精神狀態不佳,缺乏活力。
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畫人像,有時放好幾年都不點眼珠。人們不解其故,他便解釋說,相貌畫得美丑一些都無關大體,要傳達神態,關鍵就在這眼珠上。這種思路源于漢代相學家許負的相術,許負《相法十六篇》云:"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
人的喜、怒、哀、樂、愛、惡、欲、痛等各種感受欲望,甚至智愚忠奸都會從眼睛中流露出來。神與眼睛的關系就像光與太陽。神通過眼睛外現,猶如光從太陽里放射出來普照萬物,所以曾國藩說: "一身精神,具乎兩目。"心有所動,眼神會流露變化。不論神光內斂、鋒芒外顯,神所傳遞的心性正邪、智慧賢愚,都是掩蓋不了的,一如云層中的陽光。
觀人的神骨,猶如門外的大山,門既打開,山的面貌自然可見。由此喻人之命運,其優劣高下,不言自明。
……
不錯的書,質量很好。
讀曾文圣公手書,輕松破解傳世識人秘笈 不錯的書
一點都不深入,看了半天也學不到什么東西。感覺作者不太負責。堆砌,然后拿圖片拼湊。據說該sh書有很多版本,可能其它的比較好吧!
剛收到這本書,,,翻翻,,覺得質量還好,,,書本內容還沒開始看,,,應該不錯的,,早就聽說這本書很好的,,如果用心讀的話!
這本書非常好,如果大家用心讀的話,一定會受益匪淺的,非常有用
書很好,有圖比較直觀,不過我收到書有一點瑕疵,就是封面有點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