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四章。而根據特定階段話劇文學的具體發展狀況,每章又分為五節。五節中,至少會用一節的篇幅對該階段的歷史語境、理論論爭、話劇活動作以概述,其余幾節則致力于以潮流、現象為分類依據的劇作家的評介與話劇文本的分析。由此,本書力圖以作品為中心,兼顧文藝政策的影響、戲劇觀念的變革以及話劇活動的狀況,對當代話劇文學的發展歷史做出較為的描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每個發展階段,因時代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當代話劇文學創造過輝煌,也遭受過厄運,既產生了諸多傳世佳作,也留下了值得借鑒的經驗與教訓。它的所有成績,必將成為日后話劇發展的藝術資源,而它所面臨過的困境,想必也能夠為創作者們避免重蹈覆轍提供精神的、藝術的標示。
引
及時章 中國當代話劇的曲折發展時期(1949—1976)
及時節 潛在中心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 各種題材的話劇創作
第三節 文藝政策與戲劇觀念的影響
第四節 歷史認同與現實警示
第五節 "京味兒"話劇的奠基者——老舍
第二章 中國當代話尉的探索時期(1977—1989)
及時節 復蘇與探索
第二節 實驗話劇的藝術實踐
第三節 現實主義的堅守
第四節 現實主義的流變
第五節 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收獲
第三章 中國當代話劇的轉型時期(1990—1999)
及時節 回歸日常的個人話語
第二節 拒絕宏大的現實主義
第三節 觀念嬗變的歷史劇
第四節 導演中心的先鋒話劇
第五節 悖論中的精神追問與荒誕體驗
第四章 中國當代話尉的多元共生時期(2000一2007)
及時節 以市場為主導的多元生態
第二節 喜劇的興盛
第三節 改編與重構盛行
第四節 理論建設與戲劇活動
第五節 啟蒙者的失語與甦生
參考文獻
后記
及時章 中國當代話劇的曲折發展時期(1949-1976)
及時節 潛在中心地位的確立
新中國成立后,新時代的新風貌為文藝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五六十年代,反映時代風貌、通過舞臺演出來直觀地表達政治激情和鼓舞群眾熱情的話劇,成為備受青睞的文藝樣式,逐漸成為文學藝術的潛在中心。從新中國成立到""開始的前17年里,由于運動、斗爭的頻繁與文藝政策的時松時緊,作為意識形態載體的話劇的發展相當曲折。以1957年"反右"斗爭為界,前17年的話劇呈現出從曲折上升到在掙扎中下滑的發展態勢。所謂"曲折上升",指的是"反右"斗爭前雖然話劇創作的總體質量不高,但在對人性的挖掘與藝術探求上,還處于上升階段,除居于主流的歌頌性劇作,還出現了諷刺喜劇和"第四種劇本"現象。劇壇還容許不同的藝術見解與藝術類型的存在。而在"掙扎中下滑"是指"反右"斗爭開始后,藝術批評漸漸升級為政治批判,盡管中央曾做出了"糾偏"、"松綁"式調整,但劇作家們已經如履薄冰,除了在歷史題材上稍有發揮、在思想教育上偶有新意外,這一階段話劇的精神藝術品格呈整體下滑之態。
這種狀況的形成,主要源于政治權力對文藝創作的干預。在前17年里,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影響著劇作家的文學觀念、藝術傾向,也左右著劇作的取材、創作方法。除1952-1953年、1956-1957年、1961-1962年等間歇期,由于文學觀念與政策有所調整,話劇創作享有短暫的、相對的自由外,以消除差別與分歧為目的的政治運動的努力總是有效的——前17年話劇總體上表達的是相近的樂觀情緒,運用的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即以歌頌、肯定為方向,以塑造英雄人物為目標的藝術方法。
……
很好!
書不錯,內容是我需要的,謝謝!
可以了解戲劇發展狀況
還沒看
復試用的必需品
一本系統的話劇用書!
過于泛泛而談
好,內容豐富
東西好,服務好,性價比高!
我覺得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深入淺出的講明了文學的價值,注重對任性的挖掘,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本入門級的讀物,既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讀書的思路,順著他的解讀回歸到文學文本的閱讀,又可以作為一個梳理,讓我們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深入的理解,總結我們的閱讀成果,一次飛躍、一次升華、一次質變!
書的質量和內容都很好。
不多說,好東西
好評!
第一次當當買書
書很完整,質量很好,好好學習咯!
好
哈哈哈哈哈哈
很好的書,不錯的商品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經典實用的書!
跟我們專業的教材是一樣的,比在學校買便宜了很多,挺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