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市民與社會》欄目25周年紀念而作,選取該欄目25個經典市民熱議話題,主要是市民集中參與、共同治理上海社會的一個個小縮影,解決群租問題、拆除違章建筑、社區小景觀設計,等等,話題均是市民關心的,體現如何在市民、政府管理者、企業、專家等各方面的努力下,將社會公共事務妥善解決。
隨著科學技術的推動,千年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百年工業社會被洪流推進信息社會,編碼和算法的時代來臨,這是一個歷史的跨越,而這個歷史的跨越被《市民與社會》完整地記錄下來。在《市民與社會》與大家同行的這25年中,市民一直在觀察、分析、感知社會,并參與重新構建、革新、成就社會!本書所呈現的是具有使命和情懷的25位社會建構者的故事,他們以及他們所屬的團隊無論面對怎樣的難題,即使受囿于歷史發展階段的局限,都愿意盡的努力來解決問題!在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社會共治、多方協作,一以貫之、眾志成城的理念和行動。
秦暢,“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首席主持人,主持《市民與社會》節目。該節目獲得多項榮譽:首批中國新聞名專欄獎、中國新聞一等獎、首屆上海市媒體品牌等,并被譽為“對話的橋梁,意見的論壇”,在長三角廣播市場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收聽率和廣泛的影響力。
目錄
城市營造
市民的東岸,公眾的規劃
營造有溫度的歷史街區
幸福里的“幸福”
河道長效管治,靠什么?
在“五違四必”中繡出“生態”綠洲
帶著“感情”拆違,可能嗎?
社區自治
“綠主婦”,垃圾分類六年間
小區停車難,難也不難!
被拋盤的公寓如何大變樣?
老公房裝電梯:從不可能到可能
讓社區幸福起來!
居民議事會,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我與我的客堂匯
社區景觀,我們一起設計!
社會管理
阿大蔥油餅:“放管服”如何做到精細化?
從管理到治理,讓共享單車“騎得更遠”
只為青年人有個“家”
把脈醫院周邊交通 各方會診緩通行難
大廠房變大舞臺,專業人做專門事
一座“孤島”的蝴蝶蛻變
“斤斤計較”只為讓老人安享晚年
有關愛的地方就是家
公益行動
廣場舞聯盟:組織起來才能解決問題
孵化小小夢想,改變TA的世界——一個雞蛋的暴走
青年,能重回鄉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