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再生了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族企業則是民營經濟體的主要表現形 式。前輩企業主在書寫企業與個人成與敗傳奇的同時,他們正難以避免地老去。 任正非、柳傳志、宗慶后、茅理翔、何享健等正步入古稀;王健林、劉永好也 已過花甲;以馬云、馬化騰等為代表的中青年企業領袖的平均年齡也在 50 歲左右。所以據此推測,未來 5-10 年將是國內民營經濟企業交接班的密集期, 在未來的傳承設計上,國內的家族企業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和諸多挑戰, 如:現代企業的普遍發展規律性;我國的家族企業經營時間普遍較短,沒有太 多的歷史經驗可供借鑒;國內針對性的傳承研究起步時間晚;越來越多的富家 子弟尚在年幼時便接受西方教育;國內家族受到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影響,等 等。未來將企業交給誰?家族企業又該如何適應新時展的要求?這些都將 考驗著企業主們的智慧和格局。
歷時兩年零三個月,行遍珠江兩岸,就家業傳承話題我有幸采訪到四十多 位家族企業中的二代青年。從 43 篇采訪手記中,我精選出 15 篇具有代表性 的經典案例并整理成冊,以訪談的形式詳細記錄了他們的成長歷程和對傳承的 理解、發生在家庭和企業之間的矛盾沖突;其中個別二代已經順利完成接班, 有的因不愿意接班而選擇創業,還有的正處于接班前的準備;接班人中包括兒 子、女兒或女婿,甚至還有職業經理人。本人通過記錄他們的成長心得,在總 結傳承中的各種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未來可行之路。其中根據不同的采訪對象和具體傳承情形,本人做了適當地點評和分析。謹借此書希望能為我們當下的家族企業傳承研究帶來某些實操性的啟發。出于對受訪者的尊重和保護,本人對文中的主人公均做了化名處理。
歷時三年行遍珠江兩岸采訪50多家家族企業的“富二代”,精心挑選15篇代表性案例詳細記錄“富二代”成長歷程。
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巴九靈新媒體創始人、藍獅子圖書出版人)
鄧 地(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劉靖民(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閔齊雙(深圳家族辦公室促進會會長)
重點推薦
韓東,46歲,經濟學碩士,現居東莞。早年曾任職于央企,后創業經商。現為輔俊家族企業傳承研究機構的創始人,致力于家族文化和傳承課題研究,所撰寫的文章在多家管理期刊發表,也是國內數家管理雜志的特約撰稿人。
目 錄
父輩的旗幟………………………………………………………………………… 鄧 地/ 001
傳承是與生俱來的事……………………………………………………………… 梁 嘉/ 007
家族企業應該傳給誰……………………………………………………………… 劉靖民/ 009
身邊的傳承故事…………………………………………………………………… 李進一/ 011
盛世傳承 領航未來……………………………………………………………… 閔齊雙/ 013
序 言……………………………………………………………………………………… / 015
內容簡介…………………………………………………………………………………… / 021
飆車之后的覺醒…………………………………………………………………………… / 001
關 鍵 詞:父親的助理 打工 迷惘 飆車 創業 弟弟
不忘家族文化的創業者…………………………………………………………………… / 017
關 鍵 詞:初中畢業 店小二 回歸 創業 傳承家文化
單親家庭里的九零后…………………………………………………………………… / 031
關鍵詞:單親家庭 母親經營 資產規劃 未來傳承
父子創業…………………………………………………………………………………… / 039
關鍵詞:兒子的點子 父子創業 回歸
渴望繼承家業的女兒……………………………………………………………………… / 047
關鍵詞:能干的女兒 渴望接班 父親的規劃
女兒眼里的傳承…………………………………………………………………………… / 055
關鍵詞:能干的女兒 父親的轉變 培養 責任
女婿接班?………………………………………………………………………………… / 069
關鍵詞:獨女 父業 準女婿 規劃
收購家業…………………………………………………………………………………… / 077
關鍵詞:炒股 收購父業 創業 做開心老板
無解的創業者……………………………………………………………………………… / 089
關鍵詞:留學 創業 父母呵護 無解
把家業交給職業經理……………………………………………………………………… / 099
關鍵詞:學霸兒子 家業 開明的父母 職業經理人
帶著弟弟一起飛…………………………………………………………………………… / 109
關鍵詞:接班人 培養弟弟 創業 無形資產的傳承
等待中的阿軍……………………………………………………………………………… / 117
關鍵詞:公務員 回歸 父子矛盾 逼宮 等待
肩負家業振興的大男孩…………………………………………………………………… / 127
關鍵詞:次子接班 家業振興 渴望創業
兩代人的轉型……………………………………………………………………………… 137 /
關鍵詞:兒子創業 父親轉型 兒子回歸
另辟蹊徑…………………………………………………………………………………… / 147
關鍵詞:病痛 改變 新事業 股東兒子
探索家業傳承的未來趨勢…………………………………………………………………………………… / 157
感謝語……………………………………………………………………………………… / 171
父輩的旗幟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鄧地博士
老韓讓我給這本新書寫個序。我眼前很自然地浮現出一幕不常想起的往事。
十多年前,我和記者朋友去拜訪珠三角的一家民營企業。企業上上下下都很熱情。臨別,總經理親自把我們送到門口。突然,廠區里傳來劇烈的發動機 的轟鳴和輪胎磨擦地面的刺耳噪聲。原來是董事長兩個十幾歲的孩子開著一臺 奔馳轎跑在廠區開闊的路面上玩漂移。這時,出身外省貧寒家庭、與董事長一 手一腳打下江山的總經理皺了皺眉,用他半咸不淡的粵語嘟囔了一句:“二世 祖啊,都是慣的!”
十多年過去了,“二世祖”們如今應該都長大了。他們還會在廠區里玩漂 移嗎?總經理還在那個公司嗎?企業的發展勢頭還像當年那么蓬勃嗎?老韓打 算用他親手采集的 15 個故事來回答這些問題。
關于家族企業
我們中國人好像是一個天生喜歡宏大敘事的民族。升斗小民天天關心王石 的董事長位子保不保得住、馬爸爸在達沃斯如何舌燦蓮花、“賈布斯”的幾百 億究竟去了哪……可是我們常常漠視身邊一個沉默而龐大的群體:中國 85% 的民營企業屬于泛家族企業。其實美國的數字也差不多。歐洲德、法兩國,甚至上市公司當中家族企業也占了將近 2 / 3。無數名不見經傳、由某個家庭的父母兄弟胼手胝足打造出來的家族企業,常常是一個經濟體喧囂表象背后的靜 水深流。
父輩的旗幟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鄧地博士
老韓讓我給這本新書寫個序。我眼前很自然地浮現出一幕不常想起的往事。
十多年前,我和記者朋友去拜訪珠三角的一家民營企業。企業上上下下都很熱情。臨別,總經理親自把我們送到門口。突然,廠區里傳來劇烈的發動機 的轟鳴和輪胎磨擦地面的刺耳噪聲。原來是董事長兩個十幾歲的孩子開著一臺 奔馳轎跑在廠區開闊的路面上玩漂移。這時,出身外省貧寒家庭、與董事長一 手一腳打下江山的總經理皺了皺眉,用他半咸不淡的粵語嘟囔了一句:“二世 祖啊,都是慣的!”
十多年過去了,“二世祖”們如今應該都長大了。他們還會在廠區里玩漂 移嗎?總經理還在那個公司嗎?企業的發展勢頭還像當年那么蓬勃嗎?老韓打 算用他親手采集的 15 個故事來回答這些問題。
關于家族企業
我們中國人好像是一個天生喜歡宏大敘事的民族。升斗小民天天關心王石 的董事長位子保不保得住、馬爸爸在達沃斯如何舌燦蓮花、“賈布斯”的幾百 億究竟去了哪……可是我們常常漠視身邊一個沉默而龐大的群體:中國 85% 的民營企業屬于泛家族企業。其實美國的數字也差不多。歐洲德、法兩國,甚至上市公司當中家族企業也占了將近 2 / 3。無數名不見經傳、由某個家庭的父母兄弟胼手胝足打造出來的家族企業,常常是一個經濟體喧囂表象背后的靜 水深流。
中國企業接班,是一個很令人感興趣的話題,不少二代不愿意接班,以至于“中國一半以上家族企業后繼乏人”。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商品從短缺轉為過剩,創始人大多已屆退休,未來的十年將是接班高峰。而接班,不僅關乎于傳承,還在于成長與創新。這本書詳細記錄了 15 篇代表性案例,其中已經有順利接班,有的還在準備接班,均可為鑒。——吳曉波 著名財經作家,巴九靈新媒體創始人、藍獅子圖書出版人
這本書里記錄有許多“創二代”的故事…….就像作者自己總結的那樣,無形資產的繼承、在父輩事業基石上的創新,真正讓人看到中國“創二代”們的充滿想象空間的未來。——鄧地博士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韓東先生用了幾年的時間,通過對珠三角地區身邊的企業家的調研,在總結傳承問題普遍規律的同時,也留給企業家們很多思考,這本書值得他們讀一讀。——劉靖民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中國企業接班,是一個很令人感興趣的話題,不少二代不愿意接班,以至于“中國一半以上家族企業后繼乏人”。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商品從短缺轉為過剩,創始人大多已屆退休,未來的十年將是接班高峰。而接班,不僅關乎于傳承,還在于成長與創新。這本書詳細記錄了 15 篇代表性案例,其中已經有順利接班,有的還在準備接班,均可為鑒。——吳曉波 著名財經作家,巴九靈新媒體創始人、藍獅子圖書出版人
這本書里記錄有許多“創二代”的故事…….就像作者自己總結的那樣,無形資產的繼承、在父輩事業基石上的創新,真正讓人看到中國“創二代”們的充滿想象空間的未來。——鄧地博士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韓東先生用了幾年的時間,通過對珠三角地區身邊的企業家的調研,在總結傳承問題普遍規律的同時,也留給企業家們很多思考,這本書值得他們讀一讀。——劉靖民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