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冶萍公司是中國近代大程度的鋼鐵聯合企業,在中國近代工業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張后銓主編的《漢冶萍公司史》以時間為序,對公司從草創、發展、壯大到后的被清理進行了細致詳盡客觀的論述,并深入分析了漢冶萍公司后失敗的原因及其對中國近代工業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本書是目前為止有關漢冶萍公司歷史發展為詳盡和的一本專著,對中國近代工業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張后銓,1943年生,1967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歷史系。中國水運報刊社原總編、編審。1986~2000年,作為副總編參與組織編寫《長江航運史》叢書,個人被中國航海史研究會授予一等獎。1997年,主編的《中國水運》雜志被中央宣傳部、新聞出版署、國家科委授予全國很好科技期刊二等獎,為全國交通系統獲此榮譽的期刊,其個人被湖北省委宣傳部、省科委、省人事廳、省新聞出版局授予"國優科技期刊突出貢獻者"稱號。出版有《招商局史》(近代部分)、《招商局與深圳》、《航運史話》、《長江航運百年探索》、《招商史話》、《招商局與漢冶萍》等專著多部,共300余萬字。90余篇。其專著獲得過中國航海學會一、二等獎和湖北省經濟史學會科研一等獎。
導讀
及時章 強國之夢――中國冶金業誕生的前奏
及時節 中國礦產業面臨的嚴峻形勢
第二節 國人創辦鋼鐵業的兩次嘗試
第二章 異軍突起――江漢交匯處的巍巍大廠(1890~1896
及時節 漢陽鐵廠的艱難誕生
第二節 創辦漢廠的重大意義與局限
第三章 三足鼎立――廠礦新格局的初步形成(1896~1908
及時節 官督商辦體制在鐵廠的確立
第二節 廠礦面貌脫胎換骨的變化
第三節 漢陽鐵廠的成就與缺陷
第四章 東方巨擘――公司短暫的黃金時代(1908~1911
及時節 漢冶萍公司的正式組建
第二節 漢冶萍進入短暫黃金期
第三節 漢冶萍舉借日債及后果
第五章 驚濤駭浪――漢冶萍在困境中的掙扎(1912~1918
及時節 一場險惡的中日合辦案
第二節 漢冶萍公司歷經磨難
第三節 經營管理的大幅波動
第四節 大冶新廠的動工興建
第五節 公司與中外勢力的糾葛
第六章 夕陽殘照――漢冶萍公司的迅速衰敗(1919―1938
及時節 漢冶萍廠礦的蕭條
第二節 公司與湖北矛盾的尖銳化
第三節 公司與中央糾葛的長期化
第四節 公司同日本關系的復雜化
第五節 公司混亂的經營和管理
第六節 安源路礦工人的偉大斗爭
第七章 烽煙四起――抗戰期間公司的風雨歷程(1938~1945
及時節 抗戰初期廠礦大遷徙
第二節 重慶大渡口重建設新廠
第三節 日本對冶礦資源的掠奪
第八章 殘陽如血――漢冶萍公司退出歷史舞臺(1945―1948
及時節 接收敵產和清理公司資產
第二節 國民政府接收漢冶萍產業
第三節 華中鋼鐵公司的正式組建
第四節 戰后鋼遷會的滄桑巨變
附錄
漢冶萍公司大事年表
附表
撰后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