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療法圖書
人氣:44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療法

“為什么我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為什么我總是把工作搞砸?” “為什么我對我的孩子總是沒有耐心?” “為什么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 自我感覺良好、與他人保持...
  • 所屬分類:圖書 >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行為療法  
  • 作者:(美)[卡巴尼斯],等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新手治療師被扣必讀
  • 國際刊號:9787501987382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7
  • 印刷時間:2012-07-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將整個心理動力學治療過程抽絲剝繭,從初始評估到治療終止,一步一步地將這一療法的真實過程呈現出來。書中創造性地區分了以揭露和支持為目的的治療技術,使治療師能夠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治療策略。這不僅大大提升了治療效果,更能幫助治療師理解和掌握心理動力學療法的核心技術。本書的作者都是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培訓師,她們從實踐中擷取了豐富的真實案例,以樸素自然的語言讓與臨床工作息息相關的理論和技術變得明白易懂,不禁讓人感嘆—原來這就是心理動力學療法的奧秘!

本書不但對精神病學、心理學和社工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必讀之書,還能為已經在從事臨床工作的人士提供思考心理動力學治療的全新視角。

編輯推薦

“新手治療師實操必讀”系列又一重磅力作!心理動力學療法之簡明實操手冊,從初始評估到治療結束,一步一步手把手教手教學。心理學動力學療法不再等于深奧艱澀的理論,原來它也可以這樣輕松學習。本書由多位博學精神分析培訓專家合力打造,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住院醫師的教學大綱。中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心理衛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精神分析學組華中地區組長施琪嘉教授傾情推薦!

作者簡介

Deborah L. Cabanis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心理治療培訓項目主任。她曾獲得一系列杰出教學獎,包括由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授予的“艾迪斯 薩博森獎”。Cabaniss教授曾發表過大量有關精神分析和精神病學教學的文章,并剛剛結束了在美國精神分析學會期刊編委會的任期。

Sabrina Cherry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并在紐約市從事著精神病學和精神分析臨床工作。她在哥倫比亞臨床實習項目中從事了20年的人際交互心理治療和心理動力學治療的教學與督導工作。Cherry醫生曾因她在教學和科研上的貢獻獲得過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和哥倫比亞大學授予的褒獎。

Carolyn J. Douglas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副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魏爾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助理副教授。她多年來作為住院醫師培訓項目主任任職于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并是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精神病服務項目的聯合主任。

Anna R. Schwartz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助理教授。她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精神分析培訓與研究中心里心理動力學療法項目的主任。她多年來從事著精神病學實習醫生的教學與督導工作,并獲得了由美國精神病學協會頒發的“厄瑪 布蘭德教學獎”。

目錄

及時部分 什么是心理動力學治療

及時章 動態心理的治療

什么是心理動力學治療

無意識

心理動力學治療和無意識

揭露法與支持法

治療關系的重要性

第二章 心理動力學治療如何發生作用

治療作用原理

第二部分 評 估

第三章 創設安全的環境并開始評估

為談話創設安全的環境

進行評估

第四章 評價自我功能

什么是“自我強度”

自我功能分別都是什么

超我功能

為什么在進行心理動力學治療時評估一個人的自我功能會如此重要

優勢與劣勢

永遠變化的自我功能

第五章 治療規劃:問題→個人→目標→資源模型

評估問題vs.評估個人

問 題

個 人

目 標

資 源

治療規劃樣本

第六章 心理動力學治療的適應癥

什么時候心理動力學治療可能會帶給病人幫助

第三部分 開始治療

第七章 知情同意與設定目標

心理動力學治療中的知情同意

設定目標

第八章 設置框架和邊界

設置框架

邊界、邊界超出和邊界侵犯

第九章 發展治療同盟

什么是治療同盟

建立治療同盟

當信任成了問題之時

第十章 治療的中立

技術性中立

偏 袒

治療中的禁欲

中立、禁欲和“木然”

第十一章 進行心理治療面談:決定時長和頻率

開始—揭幕

中間—深化

結束—落幕

面談—多長時間,多久一次,有多少次

第十二章 病人對我們的感覺及我們對病人的感覺

病人對我們的感覺

我們對病人的感覺

預習:移情與反移情

第十三章 共情式傾聽

做一個積極主動的傾聽者

為理解他人而審視自己

共情式傾聽的挑戰

在我們與病人的視角之間搖擺

第十四章 尋找含意

尋找含意是開始像心理動力學治療師那樣思考的關鍵

開始為含意而聽

我們應該和病人談論無意識的含意嗎

第十五章 藥物治療

同時運用心理動力學和現象學模型

選擇一種方法

接納不確定性

藥物治療的含意

聯合治療與分開治療

第四部分 傾聽、反思、干預

第十六章 學會傾聽

傾聽是心理動力學治療三步法的及時步

我們怎樣去聽

傾聽的類型

我們聽什么

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聽

第十七章 學會反思

反 思

三選擇原則

三準備原則

信息矩陣

第十八章 學會干預

簡 介

干預可以是非言語的

判斷干預是否成功

及時類 基礎性干預

基礎性干預

第二類 支持性干預

什么是支持

提供與輔佐

提供與輔佐的比較

第三類 揭露性干預

揭露性干預

第五部分 實施心理動力學治療:技術

傾聽重要的元素

使用混合技術

所有的病人都需要支持

第十九章 情 感

為什么情感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如此重要

技 術

干 預

第二十章 自由聯想和阻抗

自由聯想

什么是阻抗

技 術

小 結

第二十一章 移 情

什么是移情

為什么我們如此在意移情

是真實還是移情

談論移情是重要的,因為“你就在那里”

描述和理解移情

移情與阻抗

技 術

第二十二章 反移情

什么是反移情

我們為什么要在意反移情

有反移情是壞事嗎

反移情的類型

技 術

小 結

第二十三章 無意識沖突和防御

什么是精神內層的沖突

情 結

技 術

對防御的支持和揭露工作比較

第二十四章 夢

技 術

第五部分活動回顧:理解治療中的那一時刻

第六部分 達成治療目標

第二十五章 改善自我知覺和自尊管理能力

超我功能和自我知覺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二十六章 改善人際關系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二十七章 改善個性化的應對方式

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應對機制

什么樣的防御是不適應的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二十八章 改善其他的自我功能

他們能還是不能

目 標

識別問題

治療策略

第七部分 工作到底以及結束

第二十九章 工作到底

什么是工作到底

技 術

第三十章 終 止

我們如何決定何時該終止心理動力學治療

終止階段應該多長時間

技 術

結束和支持

設計一次面談

交流你對治療的想法

第三十一章 繼續學習

向你的督導學習

向你的病人學習

向你自己學習

結 語

推薦閱讀

在線預覽

什么是心理動力學治療

從字面上理解,心理治療的意思就是治療心靈。心理治療起源于精神分析—所謂的“談話治療”,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首創6。由此,心理治療這個詞就變成了涉及談話的一種治療。但是這并不是什么隨隨便便的聊天—為了起到心理治療的效果,這種談話必須:

是一種治療;

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執行;

在預設好的框架內;

以改善病人的心理和情緒健康為目的。

那么什么是心理動力(psychodynamic)呢?你可能多次聽過這個詞,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心理(psycho)一詞源于希臘語psyche,原意為靈魂,現意為心靈;而動力(dynamic)源于希臘語的dynamis,原意為力量,現意為行動中的身體力量。簡單來說,心理動力即指動態的心靈力量。它是弗洛伊德編造出的詞。因為他意識到,與早期的靜態心靈觀點相反,心靈是一個時刻變化的系統,混雜著動蕩不安的元素。這些無意識的元素能夠變成有意識的,反之亦然。強大的愿望和禁令相互制約,釋放出等價于原子對撞般能量巨大的心理效應7。

弗洛伊德不僅認為這些心理元素是動態的,并且認為這些瘋狂的心理活動大部分都游離于意識之外。他將這種心理活動描述為無意識(unconscious),并假設它可以影響有意識的思想、情感和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書的兩個基本思想分別是:

1. 心理動力學的基本觀點之一是假設無意識的心理活動可以影響有意識的思想、情感和行為。

2. 心理動力學治療是指以心理動力學觀點為基礎的任何治療。

無意識

我們通常將意識不到的心理活動稱為無意識。情感、記憶、沖突、與他人發生關系的方式、自我知覺—所有這些都可以是無意識的,并且能夠誘發思想和行為上的問題。無意識的思想和情感發端于一個人的童年,并混合了獨特的早期經驗和氣質或遺傳因素。我們將思想、情感和想象排除在意識之外,是因為如果意識到它們的存在,就有可能使我們受到顛覆性的打擊。它們可能過于刺激或令人惶恐;它們可能令我們感到無比羞愧和厭惡。正因如此,我們把它們變得無意識,但是它們卻未曾消失—它們仍舊充滿活力并始終助推著意識層面的東西。它們的能量從無意識隱藏的角落影響著我們,竭盡全力地影響我們思考、情感和行動的方式。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很好的類比:

年輕的天神宙斯不想再受制于泰坦神族,就將之囚禁在稱為塔爾塔羅斯的地獄里。在深深的地下,泰坦神族無法再威脅宙斯的統治。是這樣嗎?雖然泰坦神族存在于視線之外,但是他們畢竟沒有消失,并且他們的活動還被認為是造成地震和海嘯的原因。

由此可見,即便無意識的思想和情感從視野中隱藏起來,但是仍以它們自己的方式涌動著,通過不和諧的思想和行為來徒增煩惱和痛苦。

心理動力學治療和無意識

從許多方面來看,心理動力學治療師就像是你叫來修理漏水屋頂的水管工。你看到水滴滴下來,但是卻找不到源頭;你可以用桶接住水滴,但是卻無法使水流停住。水管工知道裂紋潛伏在天花板石膏后面某段無法看見的管子上。盡管如此,相比心理動力學治療師而言,水管工還是占優勢的—他可以用大錘砸穿石膏,使隱藏的管道暴露出來,找到并修好令人不悅的漏水處,然后補好天花板。但是,心理動力學治療師面對的是人類的心靈,不是石膏做的天花板,因此需要更為精巧的工具來探尋和修補潛藏在表層下的東西。

揭露法與支持法

像水管工一樣,心理動力學治療師的首要目標是了解潛藏在表層下的東西—也就是了解什么東西在病人的無意識中搗亂。有很多心理動力學治療技術都是為此設計的。一旦我們認為病人是受存在于他們意識之外的思想和情感所驅動時,我們就必須明確如何使用我們所掌握的技能,從而為他們提供好的幫助。有時,我們會讓病人意識到什么東西潛藏在他們的無意識之中。這被稱為揭露(uncovering)—弗洛伊德稱之為“使無意識有意識化”8。我們擁有許多幫助病人揭露無意識內容的技術。我們所揭露的是內在的思想和情感,雖然被人們隱藏起來,但是卻始終影響著他們的自我知覺、人際關系、應對方式以及行為。

但是有時候,我們讓病人意識到無意識的內容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通常,當我們判斷出無意識的內容可能具有潛在的破壞性時,會選擇另一種方法。我們選用的方法是不通過揭露思想和情感但卻使無意識支持(support)心理活動(見第十八章關于揭露和支持技術的討論)。

下面講兩個例子—在一個例子中,我們將選用揭露法;在另一個例子中,我們將選用支持法:

A女士32歲,和丈夫感情非常好,有許多好朋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很滿意。在過去的日子里,她嘗試過用寫日記、烹飪和運動來對抗她的短期焦慮。她抱怨說自己失眠了,因為她被妹妹B惹惱并發生了激烈的爭吵。A女士說,事情始于一個月前,B即將從醫學院畢業時,她被B的敵對行為弄得一頭霧水。她又進一步解釋說,雖然B想當一名皮膚科醫生,但是她沒能申請到這樣的職位,所以不得不暫時在內科工作,然后再重新申請。A女士說,她非常同情B所遭受的挫折,可不明白為什么B對自己充滿敵意。當問起她們之間的早期關系時,你會發現A女士曾經毫不費力地在幾所常春藤盟校游學,而此時B正為學業而掙扎。假設B對A的敵意源于嫉妒,而A女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內疚。此時,你就會覺得讓A女士了解自己無意識的內疚并把它揭露出來是有幫助的。一旦她和自己的內疚情緒進行了斗爭,她就能認識到妹妹的敵意和嫉妒。有意識化可以幫助她明白她們近期關系問題的所在并解決她的失眠困擾。

C女士32歲,獨身,頻繁換工作,經常因為壓力暴飲暴食和催吐。她抱怨說自己失眠了,因為她被妹妹D惹惱并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她說她們的媽媽最近生病了,C女士肩負起所有照顧媽媽的責任,而D“只是待在郊外的家里和其他家庭主婦混在一起,再就是簽簽支票”。C女士告訴你,她認為嫁給富商的妹妹是一個“膚淺又追求物質享受的人”,而且“就算你給我錢,我也不想要她那樣的生活”。她說她對于D沒能為她們的媽媽付出更多而感到非常生氣,也正是這些怒火讓她整夜無法入睡。假設C女士的憤怒來源于對D的嫉妒,但是讓她了解這就是使她失眠的原因對她并沒什么幫助。于是乎,你可以支持C女士的所作所為,對她為照顧生病的媽媽所做的大量努力表示理解和贊賞,同時建議她利用她媽媽的醫療保險來尋求一些針對老年人護理方面的幫助。當C女士感到這些方法有些效果時,她就能夠放松下來了,失眠自然也就解決了,而她也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目前處境的各個方面。

在這兩個例子中,心理動力學治療師所要做的及時件事就是了解無意識思想和情感影響病人有意識行為的方式。因此,在及時個例子中,治療師選用揭露法,而在第二個例子中,治療師選用支持法。可以說,心理動力學治療師的目標是:

1. 了解病人受無意識思想和情感影響的方式;

2. 確定在當前情境下,揭露法和支持法哪個幫助較大;

3. 不論揭露無意識的內容還是支持其心理活動,都要以最有益于病人的方式進行。

在第二步中做出決定有賴于對病人的認真評估,既要在治療的開始時也要在治療的整個過程中,這樣就能夠在任何時刻判斷出怎樣做才是最有幫助的(見第二部分)。主要使用揭露技術的心理動力學治療師通常被稱為是內省取向、表達型、解釋型、探索型或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療師;而主要使用支持技術的通常被稱為是支持型心理治療師9。很可惜的是,這兩類人通常看起來涇渭分明。而事實上,揭露和支持并不是兩種獨立的治療方法,而是可用于所有心理動力學治療的兩種可選技術。一個病人可能得益于以揭露技術為主的治療過程,而另一個病人可能得益于以支持技術為主的治療過程;但是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這兩種技術可能都會被使用到。

支持和揭露技術的搭配根據病人的不同、時間的不同而不同,這有賴于個體的優勢、問題和需求。有的病人只需要內隱性的支持,也就是治療師傳達出共情、理解和感興趣的態度即可。而有的病人需要在治療過程中獲得更為明顯的支持。無論我們在治療之初所確定的總體目標是什么,都要隨時根據病人的需要來靈活更換治療方法。

治療關系的重要性

揭露和支持并非發生在真空中—它們存在于治療師與病人的關系中。這種關系對于心理動力學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為病人談論他們的問題提供了安全的環境,而且通過與治療師的互動,他們也更了解自己以及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關系本身可能是改變的媒介,它既是病人可以從中學習的“人際關系實驗室”,也是獲得支持、激發成長和改變的直接源泉。談論和了解治療關系就是討論移情(transference)問題(見第十二章和第二十一章),這通常也是心理動力學治療的主要焦點。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用以下詞句完善我們對心理動力學治療的定義:

心理動力學治療是一種談話治療,它的基本觀點是人們受無意識思想與情感的影響和驅動。它的目標是在與治療師的關系背景下,通過幫助人們了解到更多關于自己的心靈如何工作或直接支持他們的行動,進而幫助他們改變慣有的思想和行為方式。

但是這一切到底是怎么發生的呢?就讓我們進入第二章,來探索這些技術背后的理論。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簡明不繁、清楚透徹的上乘佳作,每一個希望理解并踐行心理動力學療法的臨床工作者都值得一讀。這本書提供了豐富而真實的臨床治療片段,這非常有助于讀者學習如何向患者介紹心理動力學療法并開展治療工作。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提供了大量的范例,告訴讀者在復雜的治療性互動中,如何傾聽患者并與之交談將更加成熟與適宜。我的學生們說,正是這本書讓他們真正理解了究竟“何謂心理學動力學療法”!

— Debra Katz

美國堪薩斯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培訓項目主任

我是一名精神病學臨床實習醫生。在整個培訓過程中,我閱讀了培訓項目所推薦的許多有關心理動力學療法的書籍。我發現自己很快就喜歡上了這本新書,因為它真的是。它列舉了豐富的治療片段,來描繪在心理治療室中真實上演的一切—那些交流、情緒和技術。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動力學流派的督導師在向我娓娓道來。我特別喜歡其中的第四部分“傾聽、反應與干預”—它教會了我如何傾聽病人(過濾式傾聽和對焦式傾聽);如何處理與理解病人所言(由淺入深);應該在什么時候向病人說什么(干預)。我還發現這些技術在我面對難纏的病人和緊急情況時非常有幫助。我強烈推薦這本書。

— 亞馬遜讀者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不錯的一本書,如果你對心理動力感興趣的話,真的是不錯的一本入門指導書!

2015-05-03 22:19:37
來自冰水露**的評論:

將心理咨詢的過程簡單化,使分析變得不那么晦澀難懂。。。

2015-12-07 21:45: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個人感覺偏向美國精神分析,一反普通精神分析書籍晦澀難懂的調調。不過老大說淺,呵呵。整本書框架感很好,基本把架子都搭起來了,讀起來感覺特別順暢。這本書先是從理論到技巧先介紹一遍,然后從治療一開始講到最后結束非常系統,可讀性強。書中附加了很多說明和案例,讓讀者更好的理解動力學治療的精髓之處。目前我的已經被人借去研讀了。有興趣的心理學初學者和剛要開始的動力取向治療師可以弄一本看看。

2013-02-12 22:29:39
來自奇跡之**的評論:

心理動力學做為現在意義精神分析,用現在的眼光去讀這本書。會與弗洛伊德那時精神分析有不用角度看待現在的心理學。

2013-09-01 23:33: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卡巴尼斯的書,很值得推薦,之前買過個案概念化,跟這個是配對的。

2016-10-30 21:18:25
來自yyredro**的評論:

書很好,只有多讀書,才能有在這個世界上好好行走不落塵埃的能力。

2016-11-20 12:04:14
來自a***3(**的評論:

很好的專業書籍,值得反復研讀。印刷精良,快遞給力。

2017-02-19 19:30:29
來自悅讀人**的評論:

書對心理動力學治療介紹的系統而全面,值得看看。

2013-10-20 22:24:24
來自lmluck**的評論:

這是一本指南手冊類的書籍。對心理動力學療法有興趣的人,非常值得擁有!

2013-08-15 10:56:29
來自abyssic**的評論:

當代的動力學治療的框架,技術都有了詳細的介紹,操作性很強,還結合了大量的案例,很有收獲,書也翻譯的不錯,讀起來比較順暢

2012-08-21 20:20:23
來自微月時**的評論:

初識心理動力療法的必看書目人人都應該學習心理學

2015-01-23 20:48: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一下買了18本,都是給我們這的三級心理咨詢師繼續學習的用的,大家都很滿意,沒發圖,這就不發了,真的不錯!

2017-03-17 13:32:47
來自wanwan**的評論:

之前買了個案化,覺得這本書跟個案化配套看更利于理解和掌握,老師上課也是用這兩本書,值得心理學尤其是心理咨詢方面的學生或者老師看看,很不錯!

2015-07-01 12:32:56
來自瓜娃子**的評論:

很不錯,對心理動力學療法進行了很全面系統的介紹,很有用

2013-06-28 12:39:45
來自小***e(**的評論:

就是覺得吧 心理學的書太多了看也看不完 這本書比較厚 里面有一些積極心理學的感覺

2017-06-02 11:48:31
來自小迷彌**的評論:

之前學習了弗洛伊德及其后繼者,在理論的基礎上學習技術,因此買了這本大黃書。

2017-11-02 10:06:37
來自siberia**的評論:

很好的書,很實用,適合心理分析治療的入門學習!

2015-06-14 22:14:55
來自自在飛**的評論:

一直對心理動力有很深的興趣,這本是是很好的教材,可以更多的了解心理動力學派,以及心理動力學中的實質。

2013-04-12 12:46:04
來自心靈訪**的評論:

一步步教你怎樣做動力取向的心理治療,以前我們看的書多是從理論方面講述動力取向對人內心世界的理解。而這本書的特色是接近臨床實踐,可以說是手把手教你怎么說,怎么做。好書,專業人士極力推薦。

2014-01-31 17:13:32
來自zoelily**的評論:

萬千心理·心理動力學療法 特別好的一本書,有些心理的書,寫的特別飄,根本不知道他想表達啥,這本書就特別實在,

2017-11-06 11:14:37
來自yimeibj**的評論:

非常經典!寫的淺顯易懂,有大量的案例,是學習動力學療法的必備手冊!

2016-04-23 17:09: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有心想學習心理動力學,這是我閱讀的第一本心理動力學方面的書籍。才看了前三章,感覺還是不錯的。這套書是一個系列,如果讀完這本覺得好,會再買本系列其它書本。

2013-04-23 22:44: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心理動力學療法(萬千心理)人的感覺預N習:移情與反移情第十三章 共情式傾聽做

2016-01-03 00:29:1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很棒,每一位希望學到實操的治療師都值得一讀,在實踐中摸索在分享中交流,從交談中精進各個技能和理論,由淺如深逐漸內化,推薦!

2017-08-08 21:38:53
來自64不及**的評論:

心理咨詢師必備書,掌握心理動力學,可以有助于心理治療!

2016-11-10 22:33:58
來自dadaben**的評論:

看完了,全面,簡潔的講了心理動力學療法的知識。初學者也看的明白,閱讀體驗也很流暢。很喜歡,值得珍藏,反復研讀指導實踐和體會。

2016-11-07 12:22: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心理動力學療法(萬千心理)書D就像是一位動力學流派的督導師在向我娓娓道來。

2016-01-11 14:06: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過這本書后,對姚萍老師(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教研室)心里動力個案督導再次條理化了一遍。想成為一名心理動力流派的心理咨詢師,的確需要學習規范的治療理論和操作技能。這本書可以讓學習者隨時規范自己的專業基礎。屬于陪伴專業人士的書。

2013-06-13 12:27:3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