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寵醫自我總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管理誤區”在我看來并不是本質上的錯誤,大家都知道管理出問題了,而且也知道問題的輕重。但我們恰恰忽視管理的核心目標:就是讓高效的團隊健康、有序去執行企業制訂的戰略和戰術。“健康”就是要上下溝通順暢,管理在這當中就是把平臺搭建到,讓每個人在這平臺上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并能形成強有力的溝通渠道形成互補。“有序”就是事事要有計劃,事事可以追蹤到人,這里計劃必須是操行性強、可控性強。沒有完善的扁平化管理,是很難有讓團隊高效有序的執行。那么“管理誤區”到底是什么的誤區呢?其實歸納就兩點:一是制度管人和人管人;二是企業文化缺失。
(一)制度管人和人管人
制度管人和人管人的現象是我們身邊中小企業管理中的“特色”。這也是我們中國幾百年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化想結合的產物。我這樣闡述這觀點肯定很多人都一定認可,因為很多企業都是這樣經營管理的,難道不要制度或者人來管嗎?其實,我可以理解大家這樣想法,事實也沒錯,但為什么這樣講呢?我們先從制度管人說起,這沒有錯,而且我也非常認可,很多企業為制訂企業管理制度,著實費了不少心思,有的花重金派人到國外學習外企管理制度,讓我們不少中小企業提升企業形象和企業執行力跨出強有力的一步。所以很多中小企業更是一股腦的去效仿,把老外的東西拿來就用,可就是形像,神不像。使得很多企業管理水土不服,員工思想渙散,這就是我稱之為“西方文化”。魯迅先生都說過棄其糟粕,取之精華。可我們很多企業管理者硬是拿來就用,再用魯迅話講“拿來主義”。這時候,就有的企業管理者不相信“西方文化”來個全盤否定,制訂的制度形同虛設,完全按照我們老祖宗的思想來管理企業,與此同時,給“管本位”思想和“庸才”創造滋生土壤,這就是我稱為中國儒家思想。一件事情下來,我們要走很多程序,大家怨聲載道。有才能的流失,沒能力會“來事”的人受寵。更可怕的是,某個領導出差,讓部分機構運作停止,連重要投標的事都沒辦法落實。按此管理下去遇到今年的“金融危機”能不倒閉裁員嗎?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向美國國會提交救援計劃時,國會議員就提出讓他們必須管理改革,否則就不會救援,與之相比我們國內中小企業的管理改革也是事在必行。而且是必須符合我們中國中小企業實際環境和情況,有針對性進行調整部署。我個人拙見認為,我們中小企業管理應是中新結合,用制度約束人,用魅力去影響人。管理中,60%用制度去充實管理。制度要體現外企高效、有序外企的思想,但不能拿來就用,要結合我們企業的實際情況去修改,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另外40%的管理是用領導者的個人魅力去影響員工。我們國人最講情感的,這也是國情。單純用制度去管理,顯得很生硬,不能把制度人性化的一面體現出來。所以我們思想要中西結合,制度要糅合人性化,這樣管理才能有的放矢。
說到這里,很多企業管理者,都會覺得這很簡單,誰都知道,可在執行的時候又有幾個真正做到的呢,就好象我給一些市場人員培訓時,我設計一個小題目,說起來大家都知道,就是拜訪客戶進門到出門,20個人中挑選5個人,只有一個做到標準,我的標準是:進門輕敲門、自我介紹、遞名片、坐下、客戶倒水,談話結束道別、坐過的椅子擺正、喝水的紙杯帶走、輕輕帶上門、結束。所以我們管理得關注細節,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跟管理要效益。
(二)企業文化缺失
企業文化是我們管理的精神精髓。它能貫穿管理始終,如果你要問眾多企業負責人:“你的企業文化是什么”?他們回答的都是空洞的東西,或者就是他個人的思想,我應某一集團老板應邀,做集團市場總監,集團老板的思想就是企業文化,這個特別明顯,他的個人情緒好壞,可以影響整個集團所有員工,這一點毫不夸張,有一次我和他在外面談事結束回集團公司,剛到大廳就看到衛生不怎么樣,他見到打掃衛生的阿姨罵跑了,就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這個集團文化是什么樣子,而且整個大廳都是他個人宣傳畫像和個人發家史,和他一起創業的伙伴早就離開他,每個人的家業都超過他幾倍。我們且不說老板個人,就企業而言,這就是典型企業文化的嚴重缺失。還有諸多小的企業,沒有把企業文化建設,但沒能讓大家感受到,從而何談歸屬感和對企業戰略和戰術的認同,更何談有效執行。那么我們如何建設企業文化呢?我總結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制定企業文化實施規劃,內容包括: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方針;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目標;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措施。當然我們要有步驟的循序漸進的實現總體目標、單項目標、階段目標。其次,編制企業文化手冊,編制大致應包括以下各項:序言或概論:主要概述企業的發展歷程,當前是的發展態勢,今后的發展規劃,特別闡述企業文化的重要意義。在主體我們著重闡述企業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實質,企業文化特征,企業文化宗旨。實體部分:詳細地、全面地刊載已整合審定的企業精神價值理念即識別系統;企業待業規范既行為識別系統,展示企業的形象標志即視覺識別系統。企業之歌、誓詞也宜刊載。這樣可使我們每個員工都能受到企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再者,建設企業文化網絡。文化網絡是指企業內部的報紙刊物、廣播電視、圖書室等文化傳播和文化活動設施。企業報刊,是維系員工對企業認同感的紐帶,也是企業聯系社會的文化通道,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功用。我們主要把其分為三種:(1)宣傳喉舌型,即保持著國有企業的傳統,主要作業企業最高領導層的喉舌,著重宣傳企業領導的意圖和最高決策的政令。還經常配合黨和政府的中心任務,向員工及時地報道宣傳黨和政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2)廣告服務型,其主要宗旨系為企業經營服務,借助報刊向外推介產品,宣傳“企業形象”。(3)文化建設型,重點是辦成文化園地,追求以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來整合企業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培育企業團隊的身心力和凝聚力,致力形成學習型的文化氛圍,追求企業無形資產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