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團體心理輔導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Keywords:groupcounseling;collegestudent;mentalhealth;education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浪潮的沖擊,社會結構的分化,利益分配的調整,社會節奏的加快,各種思潮有沖擊,我們的大學生在心理行為等方面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大學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主要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郁、情感危機和神經衰弱等。面對日益沉重的心理壓力,我們高校教育者應引起高度的重視。
團體心理輔導(groupcounseling/guidance)又稱團體心理咨詢或團體心理咨商,是相對一對一的個體心理輔導而言的,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與指導的一種咨詢形式,由領導者根據成員問題的相似性或成員自發組成課題小組,通過共同商討、訓練、引導,解決成員共同的發展或共有的心理問題。
團體心理輔導的優越性在于將團體作為一個微型環境,為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壓抑的成員提供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在這個寬松的環境中,參與者探索自己與他人相處的方式,學習有效的社會技巧;團體成員之間能討論彼此的心得體會,并不斷審視改進自己,培養成員的信任感和歸屬感。團體心理輔導可用來滿足各種特殊群體的需要,是當展最快的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形式之一。團體心理輔導自20世紀90年代初傳入中國后,高校經過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研究表明,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全面客觀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和責任感、提高抗挫折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二、如何在大學生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
團體心理輔導這種形式在我國雖然開展了一段時間,但水平參差不齊。在研究中,輔導人員的活動設計水平也有較大差距。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教師在設計、性質、目標和對象上要全面考慮,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此外,輔導人員的知識水平,是否受過系統訓練,都影響活動的設計,最后也會影響到輔導效果。院系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要特別注重互動性、實踐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目前高校中常用易操作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法主要有:
1.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團體心理輔導的一種很重要和常用的技術。20世紀20年代,為了培訓有效的生產領班,心理學家莫雷諾根據他自創的團體心理治療技術——心理劇改變提出了角色扮演培訓方法,其方法是讓團體成員依據一定的故事情節,簡單模仿故事中的人物,體驗不同的社會角色,達到理解他人、增進相互了解的目的。角色扮演法具有展示人際關系與人際溝通不同技藝和觀念、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合作精神、用來研究困難情境中不同行為的可能結果的優點。此法對于大學生增強人際關系尤為有效。
在實施角色扮演法時,受訓者扮演分配給他們的角色,并獲取有關背景信息(如工作或人際關系的問題)。當然,在進行角色扮演時,學員對他所進行角色的把握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對學員在培訓中的要求可能更高。隨著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角色扮演這一沿用至今的教學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展現出來更多的活力和其培訓的實用性。
2.行為訓練法:安排一定的訓練任務,要求組員按時完成,以達到養成良好行為、克服不良行為的目的。其中行為訓練法應遵循從易到難、示范性、及時強化原則。其程序為情景的選擇與描述——確定訓練目標——團體討論——提供示范——正式訓練——總結與評價。
3.心理劇:是通過特殊的戲劇化形式,讓組員扮演。心理劇是一種以現實生活為模式的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它以特殊的戲劇化形式,讓參加者通過演出這個角色,體驗到一些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情感和態度,并達到宣泄情緒、減輕壓力的目的。在大學校園當中,可根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問題編排一些反映實際情況的校園心理劇,通過夸張的藝術表現形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達到思想上的碰撞、心靈上的共鳴,以取得較好的心理輔導作用。
4.游戲輔導:此類心理輔導是以“游戲”作為中介,使成員的內心世界投射出來,進而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心理游戲在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流行,最近幾年才進入中國。心理游戲進入高校課堂,更是心理教育的一種新嘗試。當代大學生因為價值觀的多元化,加上社會競爭激烈,他們對生命的思考、對周圍存在的關懷已開始慢慢淡化。開展一些有意思的心理游戲活動,一方面可以調動起學生切身參與的樂趣,體驗到意外的發現;另一方面也能通心理游戲活動喚起當代大學生對生活的激情,對周圍人的關注,對父母的關愛,極大地沖擊了個體的人生價值觀念。
5.音樂心理調適訓練:音樂可以說是最能表現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的藝術形式。借助音樂旋律的節奏,可以調節和改善人的心理狀態,使之趨于和諧、平衡并逐漸向健康發展。音樂可以陶冶性情、豐富情感,有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長。其原理是運用音樂體驗的形式,幫助被治療者達到心理健康,其心理機制是審美反射的生理機制和聯想的認知心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過程。音樂治療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起著調節情緒,陶治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的作用。
三、團體心理輔導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一)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激發自我潛能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核心在于自我觀念問題。在團體情境中,成員之間通過個體的自我分享,會意識到原來別人的許多問題與一直困擾自己的問題是相似的,這樣就會減輕心理負擔,改變不當的自我評價,建立積極的自我觀念。此外,團體中每個人為尋求改變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進步,對于其他成員都是一種鼓勵,可以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信心,激發自我潛能。在團體中形成新的自我觀念,在團體活動結束后也會促進個體更好地與所在群體的互動和協調。
(二)糾正心理偏差,促進心理發展,培養健全的人格
團體心理輔導的積極目的在于發展的功能,這是咨詢心理學遵循發展模式的直接體現。通過團體活動可以改善成員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為,促進其良好的心理發展,培養健全人格。
尤其是學校團體心理輔導能給予正常學生以啟發與引導。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可以創造一種安全、溫暖、可信任的氣氛,這種氣氛會促使成員自我表露,在團體中將與自己有關的事情表達出來與他人分享。團體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員多角度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團組成員的相似境遇使得團體成員不會感到孤獨、無助和另類,從而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滿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壓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動中成長。
(三)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相互聯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際交往的體驗如何,是影響個人社會生活質量的最重要因素。
心理學家丁瓚曾說,所有心理問題都是由人際關系的不適應造成的。有關資料顯示,人際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生活,每一個人都需要培養人際溝通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團體訓練中,成員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決問題,如何做決定,怎樣表達自己的意見等。通過小組成員相互作用的體驗,學習對自己、對他人、對團隊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處理這些人際關系的技能。
(四)增強團體凝聚力,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
團體凝聚力是指團體對個體的吸引力和個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團體凝聚力的強弱對組織的管理有重要影響。團體心理輔導中的各種活動有利于增強團體凝聚力,在團體中,成員通過分享經驗或競爭,彼此之間達成共識,增進理解,增進成員之間的相互認同,從而增加成員對團體的認同。
四、團體心理輔導的前景
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近些年來許多人已經進行了很好的研究,輔導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漸向心理品質的各個方面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療團體開始轉向了發展性團體,這些都是積極變化。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輔導從即時影響轉向了輔導后的長效影響,這為大學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積極作用。團體心理輔導日益成為我們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篇2
團體心理輔導,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協助與服務來助人自助,它是一個教育過程,具備教育活動的性質,其目的是以是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而心理健康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根本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提高學生的民族創新能力,進而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從中不難發現,團輔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兩者的目標都具有相似性,可以把兩者的理念相互融合,進一步拓展、創新。因此,筆者根據團輔理論,借鑒專業的技術,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的特點,嘗試設計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團體心理輔導”模式:
2.1根據授課內容設計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
根據高職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包括大學新生的心理適應、高職學生自我意識的完善、高職學生成才與學習心理、人際交往的策略與訓練、高職大學生情緒的調節、高職學生戀愛與性心理的調適、高職學生挫折心理的調控、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因此,要推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團體心理輔導”模式,必須設計針對以上教學內容的活動主題,使教學內容變得既生動有趣又便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如教授“高職學生自我意識的完善”這一情景時,可以設計“我是誰”的團輔活動,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同事進行了自我剖析。
2.2根據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方案設計實施辦法
在一個情景的教學中,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團輔活動的設計可以單一,也可以采用多重形式和方法,只要能夠密切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即可,不要本末倒置。如過游戲環節設計時間過長,雖然學生互動性高,課堂也會很活躍,但是這樣占用了過多的時間,就不能進行充分的分享和討論,后期的理論分析階段學生也就很難進入,教學效果不好。
3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團體心理輔導”模式的具體操作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下面以情緒與調節單元為例,闡述筆者在課程教學中所實施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教學內容:高職大學生情緒調節教學目標:使學生認知情緒,識別自我情緒的多樣性,通過情緒輪穩定性測試嘗試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緒。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1)探究自我的負面情緒:讓學生雨大家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的負面情緒,要求描繪得盡量具體。請其他同學相互討論,幫助分析出引發這種負面情緒的行為或心理的原因。
(2)收集情緒形容詞匯:將學生分成六人一組,要求每組在五分鐘內盡可能多的在一張卡紙上寫出表現基本情緒的詞語,寫好后讓其中一組學生和大家分享其想到的詞匯,其他組別分別進行補充。
(3)討論放松情緒的方法:通過組織學生互相分享自己有效調節情緒的心得體會,找出共性的內容,組織起來,變成通俗易懂的放松情緒的方法。
篇3
無論是兼職大學班主任還是專職班主任(輔導員),都會面臨角色的沖突。班主任要想成為有效的班級心理輔導者,就要做好由教育者、管理者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學習與掌握心理輔導的相關知識,特別重要的是要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應擁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著特殊的力量與教育的作用,影響著學生的人格塑造與心理健康發展。班主任應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真誠、友善、熱情、豁達、幽默。2.積極的自我意識。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自愛自信;清楚并欣賞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觀。3.善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關懷學生、平易近人;愿意做學生的榜樣,發揮示范的作用,嚴于律己。4.具有自我成長的取向,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視野,不斷地更新知識結構,勇于創新。5.具有良好的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遵守職業道德,以學生的利益為重,保守秘密,尊重學生的隱私權。
(二)班主任應做好向心理輔導者角色的轉變
影響心理輔導活動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輔導者的角色問題,輔導教師要符合學生的心理期待。大學班主任多是由專業課老師擔任,有些大學班主任是由專職輔導員來擔任。任課教師與專職輔導員在工作中常常充當權威者與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的角色。學生期待的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是他們的朋友、顧問,能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引導、啟發他們,幫助他們解決適應問題與成長問題。在輔導活動中,班主任常常會遇到紀律執行的監督者、管理者與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沖突。班主任在班級輔導中應轉變角色與工作方式,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轉變為朋友、顧問、指導者、協調者的角色;班主任同時是輔導活動的促進者、示范者,必要時也可以作為班級輔導活動的成員參與活動,與學生平等相處,達到真情流露,心靈交融。班主任在輔導中應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以班主任為中心的師生關系,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注重班主任權威因素的傾向,強化教育的平等意識;改變灌輸式教育方式,注重師生互動,注重師生情感因素的輔導方式,努力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三)班主任應掌握班級心理輔導的知識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不同于主題班會。班級心理輔導需要以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因此,大學班主任應學習班級輔導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輔導能力與技巧。班主任應掌握如下知識:1.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包括:大學生在情感、愛情、人際關系、個性、升學與就業等方面的心理特點;大學生在不同年級階段遇到的發展問題與適應問題;如何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對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初步鑒別。2.班級心理輔導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包括掌握和運用團體動力的基本理論,班級心理輔導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的基本原理與技術;班級團體成長的過程;大學班級文化對學生心理的影響;關于班級心理輔導主題的知識。3.班級心理輔導中的基本技術。包括:積極傾聽、價值澄清、鼓勵支持、發問、調節示范、自我開放、與學生個別會談的技巧等等。
(四)班主任應掌握關于班級團體的知識
班主任在設計班級輔導活動時,應掌握有關班級團體的知識:1.班級團體發展過程。班主任應知道班級團體正發展到什么階段;目前主要的發展任務是什么;可能遇到的發展問題是什么;自己目前應做什么工作;如何利用班級團體對學生個體產生影響或開展輔導活動等。2.班級團體心理狀態。包括班級成員間的關系、班級團體的社會氣氛、班級團體規范、班級團體凝聚力、班級人際溝通以及如何通過心理輔導活動提高班級團體凝聚力、如何形成班級團體規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際互動等。
班主任應研究這些班級團體因素在學生個人心理健康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班主任不僅應研究如何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規律來組織和教育班級團體,而且應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級團體中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各種因素來實現其教育。
二、大學班主任開展班級心理輔導的措施
(一)調查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班主任應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收集學生的個案資料。
學生心理檔案的內容大致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基本情況。主要包括:(1)身份資料:姓名、性別、年齡、籍貫、民族等;(2)家庭情況:家庭組織結構、家庭成員及工作性質、家庭成員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等;(3)在校情況:包括學習成績、綜合測評成績、獲得獎學金及助學金情況、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特長、交際水平(含同學關系、宿舍舍友關系、是否有戀愛關系、校外人際關系)、擔任社會工作情況(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參加校內外社團等)、勤工儉學情況;(4)重大社會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員死亡、父母離異、生活條件改變、經濟危機、貧困、考試成績不及格、影響生活的重大挫折、疾病等。
2.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學生的興趣、性格、氣質特點,什么品質占主導地位,存在哪些個性方面的問題等等。
3.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學生是否有心理健康問題,程度如何;是否接受過心理咨詢;影響學生心理問題的因素。
4.學習心理及職業能力傾向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機狀況分析,包括是否對本專業感興趣、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有何感興趣的職業、有無學習計劃、出勤情況。學生的能力、特長、職業傾向,生涯規劃情況、是否準備考研等。
(二)組織朋輩心理輔導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由年齡相當者對需要幫助的同輩提供傾訴、支持、安慰或咨詢服務。與班主任相比,朋輩心理輔導具有其特殊的優勢。由于輔導者與被輔導者的年齡相仿、文化背景相同、體驗相似、彼此容易溝通與理解,所以他們之間的自然鴻溝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動性高,彼此容易接納,彼此的說服力與影響力比較強。朋輩之間的相互理解程度高于班主任對學生的理解程度,他們更容易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信賴的關系,減少輔導時間與精力的耗損,提高輔導效果。由于班主任同他們在一起生活與學習,所以,輔導可以在自然情景下進行,減輕了被輔導學生的心理壓力。班主任在開展此項工作時應注意選擇具有良好心理素質、樂于助人的學生來做朋輩心理輔導員,并且給予他們輔導知識的幫助與培訓,并定期對他們的工作進行督導。
(三)構建班級社會支持系統
社會支持對個體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會支持在平時維持個體良好的情緒體驗和身心狀況,從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社會支持包括:1.工具性支持:指提供物質或直接服務以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問題。2.情感性支持:包括關心、理解、鼓勵、尊重、溫暖。3.認知性支持:主要指在信息方面提供支持,如提供信息、建議和指導。4.友伴性支持:指通過友伴一起從事休閑或娛樂活動,滿足個體親和需求,轉移個體對壓力事件的注意力,增進健康情感等。
大學生遠離家鄉到外地讀書,他們與社會的聯系主要是與同學、老師及學校內外的社團組織等。許多大學生不重視社會支持的作用,因而也沒有意識到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在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不知道積極求助,所以往往束手無策,更有甚者采取出走、自殺等過激行為。現實中我們看到,一些學生遇到經濟緊張、貧困、失戀、求職困難等問題,他們不好意思向同學、老師求助,甚至不好意思向遠在家鄉的父母求助,使自己處于緊張焦慮狀態,產生心理問題。班主任應對學生進行社會支持方面的心理輔導,使學生意識到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使他們學會利用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學會以積極的心態求助,并且學會主動尋求物質、信息、情感等社會支持的方法,主動構建自己的社會關系網絡。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構建宿舍、小組、班級、院系、學校社團及校外等社會支持的網絡系統,幫助學生創建良好的交往關系,使學生學會相互幫助與共存的交往方式,并在班級團體的網絡中發展自己的社會性。
(四)積極開展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大學班級心理輔導是發展方面的心理輔導。輔導的目標是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發展。班主任應根據班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不同階段的適應問題,班級團體的發展情況等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對大一的學生主要應進行入學適應輔導、學習方法輔導、生活輔導、生涯規劃輔導;對大二的學生進行人際交往輔導、情緒輔導、愛情與性輔導;對大三的學生主要進行考研與就業輔導、自我意識、完善個性輔導;對大四的學生進行求職輔導、職業適應輔導、耐挫力輔導。各年級輔導內容有所側重,也可以交叉進行,如生涯規劃輔導應貫穿于大學四年期間的整個過程。
班級心理輔導應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豐富、靈活的輔導形式。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游戲、寫心理作業等。輔導活動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進行,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校外進行,如利用春游、秋游在校園、公園、風景區等地開展輔導活動。活動前班主任應與學生協商,共同制定輔導計劃,特別是活動前應讓每一位學生明確輔導的目標、意義、內容與形式,以增強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班主任應創建平等和諧的班級心理氣氛,促使學生在輔導中主動交流互動,使他們在互動中認識自我,彼此啟發,給予反饋、支持與鼓勵;學習新的行為方式和接受新的觀念,并嘗試改變不良行為,促使學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與發展。班級心理輔導活動也能促使班風積極的改變,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和學生對班級的滿意度、榮譽感。
參考文獻:
篇4
7 月 9 日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上午 9:00 - 11:30
下午 14:30 - 17:00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A020103 財稅(專科)#
00064
納稅檢查
00061
國家稅收
00062
稅收管理
00999
政府預算管理
A020179 會展管理(專科)
03875
會展概論
03872
會展營銷
08883
會展政策法規
08884
會展經濟學
A020201
工商企業管理(專科)
05171
中小企業戰略管理
A020205 人力資源管理(專科)
00164
勞動經濟學
00071
社會保障概論
00165
勞動就業概論
06183
工資管理
A020228
物流管理(專科)
07031
物流管理概論
07802
采購管理與庫存控制
07032
運輸與配送
07008
采購與倉儲管理
07037
信息技術與物流管理
01001
物流案例與實訓
A020234 物業管理(專科)
00172
房地產經營管理
04363
物業管理實務(一)
04365
物業管理財務基礎
05565
物業管理法規
07489
應用寫作
04364
物業管理實務(二)
07481
管理學基礎
07482
物業管理概論
18960
禮儀學
11429
物業管理英語
A020238 國際旅游管理(專科)
00192
旅游市場學
06010
旅游英語
03529
國際旅游飯店管理
00194
旅游法規
02519
食品營養與衛生
11341
國際旅游學
06123
導游學概論
11506
旅游飯店財務管理
07489
應用寫作
A020242 會計電算化(專科)
05946
關系數據庫原理與程序設計
08310
會計電算化
02600
C語言程序設計
A020265
采購與供應管理(專科)
05727
采購原理與戰略
05729
國際物流
05731
采購績效測量與商業分析
05732
采購過程與合同管理
A020276 環境保護與管理(專科)
02764
水土污染與防治技術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2472
環境質量評價
02471
環境生態學
07847
環境經濟學
05580
環境保護
03164
環境科學概論
02757
環境監測(二)
07481
管理學基礎
04516
環境問題案例分析
A040101
學前教育(專科)
00393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
00390
學前兒童科學教育
A040106 教育管理(專科)
01281
中國教育史
00442
教育學(二)
01282
外國教育史
00448
學校管理學
A040109 心理健康教育(專科)
04265
社會心理學
03518
特殊兒童心理與教育
03517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
03372
團體心理輔導
A050102 秘書(專科)
00346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
A050128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科)
11486
中學心理學
11350
基礎寫作
11493
現代漢語(二)
11485
中學教育學
11495
古代漢語(二)
11496
中小學語文教材教法
11494
古代漢語(一)
11492
現代漢語(一)
A050129 商務秘書〔商務管理〕
(專科)
07489
應用寫作
00776
檔案學概論
08020
商務秘書學
07786
國際商務
18960
禮儀學
18961
財務管理與會計基礎
11520
秘書事務管理
18956
法律事務管理
A050226 商務英語(專科)
05439
商務英語閱讀
05440
商務英語寫作
A050301 廣告(專科)
00635
廣告法規與管理
00637
廣告媒體分析
00636
廣告心理學
00634
廣告策劃
00638
企業形象與策劃
00850
廣告設計基礎
00851
廣告文案寫作
A050303 公共關系(專科)
00638
企業形象與策劃
A050316 廣播電視編導(專科)#
01172
數字制作技術基礎
01169
影視攝影技術
01170
電視畫面編輯基礎
01171
電視攝影造型基礎
01173
影視聲音藝術
01176
電視寫作
01177
電視作品賞析
01175
視聽元素基礎
A050407 音樂教育(專科)#
07975
音樂欣賞(一)
11372
歌曲作法(一)
11371
和聲學(一)
A050436 藝術設計(專科)
00504
藝術概論
10177
設計基礎
A050442 服裝設計與工程(專科)
03904
服裝生產管理
00683
服裝市場與營銷
00677
服裝材料
03902
服裝發展簡史
03905
服裝企業督導管理
03906
服裝品質管理
A050454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科)
08878
動漫產業概論
08881
動畫編導基礎
A080301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科)
05875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10726
數控機床與編程(一)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2358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10723
流體傳動與控制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A080304 模具設計與制造(專科)
02220
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
01632
壓鑄模及其他模具
01622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
01634
塑料成型機械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1639
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
A080311 農村機電工程(專科)
11478
農村電力系統
02189
機械制造基礎
07743
機械設計基礎(一)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11479
電器設備使用與維護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9439
計算機實用基礎
08214
農業機械
11480
汽車拖拉機構造原理與應用
A080602 工業電氣自動化技術
(專科)
10737
電子技術基礎
07840
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
10736
電氣測量技術
08182
自動控制原理(一)
10738
工廠電氣設備控制
A080604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專科)#
02151
工程制圖
02302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
02271
電機學
02273
電子技術基礎(二)
02277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A080704 電子技術(專科)
08679
電路分析基礎
02277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
A080744 數控技術應用(專科)
04118
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
02189
機械制造基礎
03395
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
02609
互換性原理與測量技術基礎
04108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
A080786 移動商務技術(專科)
03333
電子政務概論
09016
移動通信原理與應用
A080788 嵌入式技術(專科)
06143
電路基礎
12730
嵌入式LINUX應用編程
12732
ARM結構與程序開發入門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專科)
02394
房屋建筑學
A081310
營養、食品與健康(專科)
00988
食品營養學
A082217 電子政務(專科)
03333
電子政務概論
03332
政府信息資源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0346
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
A082229 汽車服務工程(專科)
05872
汽車營銷案例分析
05868
職業道德與禮儀
05870
汽車售后服務管理
05869
汽車應用英語
05875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05881
汽車診斷與維修
05877
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
05871
汽車營銷技術
05879
汽車電氣設備與維修
05873
汽車保險與理賠
A090603 鄉鎮企業管理(專科)
03971
經濟學基礎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0333
鄉鎮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07492
農村政策法規
08114
財務管理學(一)
11383
鄉鎮企業生產管理
07481
管理學基礎
11382
鄉鎮企業經營管理
07787
會計學原理
A090604 農村財會與審計(專科)
03172
農業經濟學(二)
02827
農村企事業會計
04534
財政與農村金融
00944
審計
08114
財務管理學(一)
04540
寫作基礎與應用
07481
管理學基礎
07492
農村政策法規
07787
會計學原理
B020104 財稅(獨立本科段)
03403
國有資產管理
00069
國際稅收
00062
稅收管理
00999
政府預算管理
00068
外國財政
B020110 國際貿易(獨立本科段)
11465
現代公司管理
B020157 財務會計與審計
(獨立本科段)
00974
統計學原理
00061
國家稅收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00944
審計
04532
財務會計專題
03702
會計制度設計與比較
04534
財政與農村金融
04533
管理與成本會計
04531
微觀經濟學
06069
審計學原理
06270
技術經濟學
B020177
投資理財(獨立本科段)
05175
稅收籌劃
07250
投資學原理
08592
房地產投資
12327
金融理財規劃
B020180 會展管理(獨立本科段)
03875
會展概論
03872
會展營銷
03878
會議運營管理
08884
會展經濟學
03877
會展項目管理
08888
會展企業戰略管理
08889
會議酒店管理
08887
會展場館經營與管理
08725
會展客戶關系管理
08890
會展管理信息系統
B020204 會計(獨立本科段)
00974
統計學原理
04531
微觀經濟學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B020208 市場營銷(獨立本科段)
07072
企業形象設計(CIS)
07353
管理學原理(一)
B020216 電子商務(獨立本科段)
03339
信息化理論與實踐
B020218 人力資源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64
勞動經濟學
00324
人事管理學
00463
現代人員測評
06183
工資管理
00294
勞動社會學
07484
社會保障學
11467
人力資源統計學
11366
人口與勞動資源
11365
勞動力市場學
11466
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概論
11470
國際勞務合作和海外就業
11468
工作崗位研究原理與應用
11465
現代公司管理
11469
宏觀勞動力配置
11471
勞動爭議處理概論
B020222 物業管理(獨立本科段)
02659
房地產項目管理
05673
城市社區建設概論
00176
物業管理
05674
物業信息管理
05672
物業設備管理
05675
物業管理國際標準與質量認證
06569
物業管理實務
05676
城市環境保護
07519
公司管理學
B020229
物流管理(獨立本科段)
07006
供應鏈與企業物流管理
03361
企業物流
03365
物流運輸管理
03364
供應鏈物流學
07724
物流系統工程
07729
倉儲技術和庫存理論
07725
物流規劃
B020230 公共事業管理(獨立本科段)
03335
公共管理學
05724
公共衛生管理
03331
公共事業管理
03312
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
B020235 國際旅游管理
(獨立本科段)
00191
旅行社經營與管理
00187
旅游經濟學
00188
旅游心理學
04138
旅游文化
11403
中國旅游文學作品選
05034
旅游地理學
03529
國際旅游飯店管理
11404
旅游飯店設備管理
18960
禮儀學
11341
國際旅游學
11343
旅游會計學
11405
美食與菜系
11406
旅游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B020236 會計電算化(獨立本科段)
08674
計算機網絡基礎
03703
國際會計與審計準則
02376
信息系統開發
B020256 項目管理(獨立本科段)
05060
項目范圍管理
05058
管理數量方法
04154
項目采購管理
05063
項目時間管理
05067
項目管理案例分析
05062
項目質量管理
05061
項目成本管理
05066
項目論證與評估
09413
項目管理概論
10427
項目人力資源與溝通管理
B020277 環境保護與管理
(獨立本科段)
04518
環境化學
04523
水污染控制工程(一)
02472
環境質量評價
02471
環境生態學
04525
環境微生物學
04526
環境工程導論
04521
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04519
固體廢物管理
04528
城市生態與環境學
05580
環境保護
04527
環境規劃與管理
06270
技術經濟學
B020279 工程管理(獨立本科段)
03303
建筑力學與結構
06087
工程項目管理
06289
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
04037
施工技術與組織
03823
建筑制圖
08263
工程經濟學與項目融資
06936
建筑法規
06393
土木工程概論
08262
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06962
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B020282
采購與供應管理
(獨立本科段)
03613
采購與供應關系管理
03615
采購績效管理
03618
采購項目管理
03619
運作管理
B020309 現代企業管理
(獨立本科段)
08816
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
05171
中小企業戰略管理
06092
工作分析
08819
企業管理咨詢與診斷
10425
企業內部控制
06093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7114
現代物流學
10422
電子商務運營管理
18960
禮儀學
10421
客戶服務管理
07481
管理學基礎
10424
資本運營與融資
10423
銷售業務管理
10426
團隊管理
B030203 社會工作與管理
(獨立本科段)
00285
中國福利思想
00279
團體社會工作
00283
社會行政
00282
個案社會工作
03335
公共管理學
05963
績效管理
00280
西方社會學理論
00281
社區社會工作
00278
社會統計學
00276
人類成長與環境
03346
項目管理
B040102 學前教育(獨立本科段)
00881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403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00886
學前兒童心理衛生與輔導
00399
學前游戲論
00884
學前教育行政與管理
00887
兒童文學名著導讀
00885
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B040107 教育管理(獨立本科段)
10488
班級管理學
00442
教育學(二)
10489
現代學校人力資源管理
10490
教育財政學
00459
高等教育管理
B040108 教育學(獨立本科段)
01281
中國教育史
00442
教育學(二)
00471
認知心理
00448
學校管理學
02018
數學教育學
01282
外國教育史
07824
語文教育學導論
B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獨立本科段)
00266
社會心理學(一)
02108
實驗心理學
00471
認知心理
03519
心理測評技術與檔案建立
05951
心理與教育統計
04269
人格心理學
04267
學習心理與輔導
B040302 體育教育(獨立本科段)
11123
社會體育學
00486
運動生理學
00497
運動訓練學
06743
運動醫學
11397
體育科研方法
00501
體育史
B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
(獨立本科段)
00821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00814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11344
中國近代文學史
11345
文體寫作
11495
古代漢語(二)
04579
中學語文教學法
11494
古代漢語(一)
11346
近代漢語
11347
唐詩宋詞研究
11501
中國當代文學史
B050206 英語教育(獨立本科段)
00841
第二外語(法語)
05187
中學英語教學法(小教)
07374
高級英語(一)
00840
第二外語(日語)
10101
美國文學選讀
06422
英語語言學
11416
翻譯
10100
英國文學選讀
11499
英語論文寫作
11488
基礎英語(二)
11487
基礎英語(一)
10876
英美報刊選讀
11489
基礎英語(三)
11497
高級英語(二)
11500
外語教學心理學
B050218 商務英語(獨立本科段)
05355
商務英語翻譯
05439
商務英語閱讀
05440
商務英語寫作
00840
第二外語(日語)
B050302 廣告學(獨立本科段)
00635
廣告法規與管理
00639
廣播電視廣告
00641
中外廣告史
00634
廣告策劃
00850
廣告設計基礎
00640
平面廣告設計
B050311 廣播電視編導
(獨立本科段)
01178
電視藝術概論
01180
電視采訪
01170
電視畫面編輯基礎
01171
電視攝影造型基礎
01183
電視文藝編導
01184
電視藝術片創作
01187
電視片結構
01179
非線性編輯
01185
廣播新聞節目創作
01186
電視節目包裝與編排
01181
電視節目導播
B050408 音樂教育(獨立本科段)
06955
中國音樂史
04366
曲式與作品分析
11419
和聲學(二)
11427
歌曲作法(二)
11422
音樂作品欣賞(二)
11421
外國音樂史
B050410 美術教育(獨立本科段)
00747
美術教育學
11330
設計學
00745
中國畫論
00744
美術鑒賞
B050418 數字媒體藝術(獨立本科段)
00504
藝術概論
05710
多媒體技術應用
07759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
B050437 藝術設計(獨立本科段)
09235
設計原理
04026
設計美學
10177
設計基礎
B050443 服裝設計與工程
(獨立本科段)
03907
西洋服裝史
03908
服裝材料學
03911
服裝國際貿易
03902
服裝發展簡史
03918
服飾流行分析
03916
服裝消費心理學
03915
服裝連鎖店管理
03910
服裝工業工程
07541
服飾文化
03919
服裝市場調查與分析
B070102 數學教育(獨立本科段)
02014
篇5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W領域的一場革命,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一個新里程碑,是一門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東西的新興科學。積極心理學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形成,以塞利格曼和契克森米哈賴的2000年1月發表的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為標志。它采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1】。
中學生正處于人生關鍵的青春期,身體發育與心理發展存在不協調性,心理發展相對滯后,其心理正處在一個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育”過程中,其認知水平、能力人格、社會生活經驗都有待完善,同時他們的模仿性、可塑性也較強,因此,在這個時期更容易表現出一系列心理問題,如:學習適應問題、人際關系不良、情緒障礙、行為問題等等。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已經有二十多年發展歷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已經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模式。但是,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以學生的問題心理為導向,甄別問題學生,注重心理問題的解決,這在學校的個體咨詢、心理測量、心理干預方面體現尤為明顯。因而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誤解,認為其針對的教育對象是“不健康、有心理問題”的人群,也造成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積極性的缺失,教育效果欠佳,這些問題大大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積極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的功能應該在于建設而不是修補,因此,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數有“問題”的人。我們應該注重人性的優點,而不是他們的弱點,應該研究并發展人身上如美德、幸福感、成就動機、價值觀等積極情緒體驗和人格特質,強調用積極的方式對心理問題做出適當解讀,從中獲得積極意義,培養自身的積極力量和品質來幫助人們不斷挖掘增強潛在的思想和能力,以促進個體獲得更好的生活和發展。積極心理學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展示了先進的視角和方向。
本研究通過建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方針,堅持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關注積極情緒,激發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和教師快樂投入地生活,獲得有意義的學習、生活。擬以高一新生為樣本,探討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應用效果。
二、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按班級整體隨機抽取陜西省寧陜縣寧陜中學2015屆高一級7班、8班共126名新生進行研究,其中男生69人,女生57人。隨機確定實驗組、對照組。被試此前均未接受過積極心理學取向或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被試所在的班級以入學成績高低為標準劃分,兩班級為平行班,學習成績屬中等或偏下,男女分配均衡。實驗組男生35人,女生28人,對照組男生34人,女生人29。
(二)研究工具
學生心理健康測驗:學生心理健康測驗,即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教授等人根據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進行修訂而成,該量表適用于小學中高年級至中學階段學生,該問卷信效度較高,為我國目前測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常用量表[2]。MHT有100個測試項目,9個維度:即8個內容量表和1個效度量表:8個內容量表分別為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被試在某一維度上得分越高,說明其在該維度上顯示的癥狀越明顯。
(三)研究方法
采取不相等準實驗設計,即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后測法。從2015屆高一級新生選取7班、8班兩平行班作為實驗被試,在入學之初均接受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前測。統一按要求說明指導語,由學生在電腦上接受測試。
7班作為實驗組,接受為期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8班作為對照組,期間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其他環境、教育等條件一致。
一學年后,即2016年9月,實驗組、對照組接受心理健康水平后測,進行結果統計分析。
(四)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措施
1.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編寫適應本地教學的校本教材,0.5課時/周,根據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成長需要,按照心理團體輔導的原理和技巧設計活動課程,倡導學生全體主動參與,通過活動促進學生感悟與發展,關注學生內心需求,提供平臺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敢說,傾吐感受、表達情緒,闡述觀點、討論探尋辦法,鼓勵學生積極特質,從而發展、提高相應能力,完善人格。課程內容包括:積極適應、積極優勢、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等。
2.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結合學校德育主題開展的知識性宣傳講座,但寓教于樂,將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理念散播于學習、生活,解讀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困惑,消減其不必要的猜疑擔心,引導學生提升認知,鼓勵他們積極面對、處理問題,發展自我能力,獲得生活的價值和成就感。講座內容包括:新生入學心理干預、優化宿舍關系、塑造良好行為、青春期男生女生生理心理講座等。
3. 個別心理輔導:與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相結合,不僅僅局限于問題學生及問題行為,面向全體學生,積極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困難、煩惱,讓學生體驗到被重視、鼓勵和相信,并且運用心理學咨詢技巧,引導學生疏理情緒、宣泄情感、審視行為、改善認知、轉化為積極行為。
4.心理情景劇、心理成長晚會、心理微電影大賽、走心歌舞晚會、家長成長晚會等富有趣味,參與性強,貼合學生生活實際,辨析解決心理矛盾,提升心理素質,強化正向行為的活動形式。
(五)統計處理
數據利用“積極心理學取向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用研究”總課題組自主研發的課題配套心理健康測評軟件――北京師大易度科技學生心理健康檢測系統以及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p
三、統計與分析
(一)實驗組與對照組心理健康水平前測的比較與分析
通過表1、表2可以看出,在進行學生心理健康測驗前測的八個維度及總量表得分中,實驗組7班與對照組8班的大部分因子得分無顯著差異,在自責傾向、沖動傾向因子及總量表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實驗組7班的自責傾向、沖動傾向程度及總量表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8班。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心理健康水平后測―前測的比較與分析
通過表3、表4可以看出,經過1年的心理干預后,實驗組7班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沖動傾向以及總量表得分的差值上與對照組8班存在顯著差異,實驗組的學習焦慮、對人焦慮、沖動傾向以及總量表得分的降低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從表3各因子及全量表得分的差值平均數上可以看出,實驗組的焦慮程度均有所降低,而對照組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過敏傾向、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及全量表得分均有升高的趨勢。
四、論與對策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沒有心理干預的情況下,對照組高一學生在升入高二后,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并且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沖動傾向以及總量表的焦慮升高程度上都顯著高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驗組。
分析起來有以下原因:
一是度過高中一年的時間,學生感受著來自環境的壓力,比如學習遇到瓶頸、自我苛刻要求以及來自他人的過高期望,班級氛圍不佳,交際圈狹窄,缺少積極人際關系的情感支持、價值得不到肯定或實現等等。
二是學生自身經歷著“心理不穩定期”,自身的認知、思維水平有限,較自我中心化、情緒化、高敏感性,容易被外界的刺激所干擾,激起不良的心理反應。
三是盡管學校提供了體育科技藝術節、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文藝比賽以及道德主題教育等綜合素質實踐平臺,但是對于現代教育來說還是缺少契合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教育渠道,學生的情緒情感、對事物的獨立看法、潛在優勢和能力等等得不到宣泄、挖掘、肯定以及提高,造成了心理積壓的煩悶。
四是本校學生都是來自于中小城鎮、農村,接受著學校及家庭的傳統教育方式,教育者們未懷有一種教育心理學甚至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和方式來教育和管理學生,缺乏對學生心理需求的關注,忽視了學生的主觀幸福感、內在動機、價值感以及樂觀希望等等在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這種忽視也滲透在教育教學之中,造成了消極影響。
所以,從本實驗研究結果來看,缺少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積極心理學導向的體驗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心理和能力的提高,也無法為學生帶來持續的幸福感、積極情緒體驗、積極關系的構建、專注力以及自我價值的探索和對未來的樂觀等等,它依靠的只是學生自身固有的人格素質、自我調節以及外界幫助知識的獲得和有限的促進發展。
而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著龐大的中小學生群體,傳統教育思路、方式必需采取措施去改變。積極心理學為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帶來了令人欣喜的理論研究基礎,讓我們再次審視當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方法。
第一,改變教育的消極模式,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重視積極潛能的挖掘,以預防為主、全面發展為目的,創設積極氛圍,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經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廣大學生群體,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萬萬不能忘記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挖掘潛能、培養其積極心理品質的職能。所以,我們在教育中要樹立積極理念,當學生出現問題心理和行為時要用發展、成長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學生身上的積極力量,使用平等、積極的詞匯和積極的解釋風格,建立信任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帶著積極情緒投入到學習和生活,更能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和積極行為,獲得價值和效能感,培養健康的心理品質。根據塞利格曼把解釋風格劃分的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性和個別性,我們可以把它運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乃至廣義教育教學之中,這點讓人感同身受。我們要將學生的積極、優秀行為表現對待為永久的、持續的,將學生不符合期望、消極的行為對待為暫時的和可以改變的;將學生的積極表現及優點擴大化,增加表揚的“橫度”(面積范疇)和“縱度”(時間范疇),把學生的消極行為具體化、局限化;根據情況合理使用歸因方式評價學生以及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歸因【3】。比如:“你這次沒有投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而不是“你從來都對團體活動漠不關心”;“部分同學請保持自習紀律”而不是“自習時大家請保持安靜”;“你很真誠,你的分享很打動我們”而不是“你說的這件事情很感人”,從這些評價中就可以看出教育效果的差別。解釋風格只是積極心理學的一個方面,但它卻是每位老師時刻都在運用的東西,有時老師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解釋風格有何不妥以及它是怎樣深刻影響著學生成長的。我們要把積極解釋風格有意識地使用在教育教學之中,直至形成習慣行為。
第二,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講座可能會是心理健康知識的堆積和傳授,這種工作方式和內容在實踐中都被證明效果極其有限。而以積極心理學為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更要采用活動體驗式教學法寓教于樂,尤其要注重在活動中體驗積極情緒情感和心理過程,突顯學生人格特質,引導實踐積極行為,培養人際技能、智慧、韌性、寬容等優良品性,幫助普通或具有一定天賦的學生發覺內在的優勢,這樣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和積極的心態,激發正向情感,提升他們對環境的幸福感,也能夠專注挖掘自己的潛力,并以此獲得美好的生活能力、價值體驗和成功期望,以此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在實踐中,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分享思辨性較強的心理活動課,學生投入度較深、感悟性較強的心理情景劇,趣味性強、參與面廣、集體氛圍濃厚的團體拓展訓練等活動方式在本次實踐中都是學生滿意度較高,也卓有成效的心育方式。
教育時刻體現著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在這種過程中,教育者自己首先必須有足夠的“積極力量”,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促使個體發揮其人性中的積極層面,形成積極的關系網絡,這樣積極教育才能在彼此的關系中“流淌滲透”,所以,積極的心育工作并不只是幾個心理老師的教學活動,而是體現滲透在整個學校的教育環節過程之中,這就對我們所有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重視環境對人的塑造,建立有效的學校――家庭――社會支持系統。積極心理學肯定人性內在的積極力量,同時也認為個體人格和經驗是從環境中獲取的,積極品質的形成離不開良好的環境。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行為模式不成熟,環境對其的影不可忽視【4】。因此我們需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激發、促使個體發揮潛在的積極特質,比如美德、利他行為,責任感等等。對中學生而言,他們所處的環境由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組成。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環境是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最重要、最直接、最深入的因素,學校為學生提供了人際關系圈和重要教育過程;學生從社會獲取間接和相對少量的直接學習經驗,耳濡目染,形成認知、思維和行為方式。因此,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的努力,營造積極、健康的育人環境,通過宣傳、實踐,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傳播貫徹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之中。本校處于相對落后的山區縣城,更應該多多利用充滿意義、關愛、善良的社會實踐途徑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平臺來體驗交際能力、利他、自我欣賞和成功,創造個體的主觀幸福感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和樂觀,以此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組織系統。通過個體與其所生存的環境之間的和諧發展來塑造、培養個體積極的心理素質,增強個體的“力量”。
五、未來研究方向
(一)本研究的被試樣本數量有限,實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更大樣本更大時間跨度來進行再驗證和推廣。
(二)基于本研究的積極心理學取向的校本教材需要進行多次實踐、反思、討論和再修訂,本校心理老師的專業素質、職業人格也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Alan Carr.心理學:有關幸福和人類優勢的科學(第2版).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9: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