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修訂版)圖書
人氣:52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修訂版)

月迷津渡》本為中學語文教師而作,出版后不期為小學語文教師、大學生、研究生乃至古典文學學者青睞,溢美之言,竊堪自慰。然自知初版付印匆匆,多所缺失。章節層次紊亂,文本分析與古典詩歌理論錯雜,此其一。某些...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文學理論  
  • 作者:[孫紹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4461627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9
  • 印刷時間:2015-09-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編輯推薦

孫紹振的《月迷津渡》本為中學語文教師而作,致力于古典詩詞的文本細讀,自2012年出版后深受廣大中學語文教師、大學生、研究生乃至古典文學學者青睞。《月迷津渡》2015年修訂版是在2012年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的,結構上和內容上均有大幅度調整。章節安排更加合理,將具體文本賞析與古典詩歌理論分開,各自獨立又保持內在聯系。文字、標點和注釋經過反復校閱,更加、規范。從封面到價格都做了調整,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者簡介

孫紹振,1936年生,1960年畢業于北大中文系,現為福建師大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中心研究員, 文學院教授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學術著作有《文學創作論》《美的結構》《論變異》《新的美學原則 在崛起》《文學的堅守與理論的突圍》《直諫中學語文教學》《文本中心的突圍和理論建構》《孫紹振如是解讀作品》《演說經典之美》《幽默心理與幽默邏輯》 等。著作有《文學文本解讀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散文集有《美女危險論》《滿臉蒼蠅》《靈魂的喜劇》《愧對書齋》《孫紹振演講體散文》。2009年,韓國學術情報出版社出版《孫紹振文集》八卷。

目錄

自序

修訂版序

及時章經典詩詞個案分析

關雎》:“樂而不淫”——對于激情的節制

蒹葭》:近而不可得的戀情——單一意境和多元象征

迢迢牽牛星》:迢迢而又不迢迢

短歌行》:九節連環的“意脈”

陌上桑》:美的效果勝于美女本身

孔雀東南飛》:情節的情感因果關系

木蘭詩》:花木蘭是英勇善戰的“英雄”嗎?

敕勒歌》:民族文化的心理視野和近取譬

春江花月夜》:突破宮體詩的意境

蜀道難》:三個層次之“難”

夢游天姥吟留別》:游仙中的人格創造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無理而妙,妙在一個“亂”字上

望廬山瀑布》:遠近、動靜和徐疾的轉換

早發白帝城》:絕句的結構和詩中的“動畫”

楓橋夜泊》:出世的鐘聲對落第者的撫慰

長恨歌》:從美女的頌歌到超越帝妃身份的的愛的悲歌

琵琶行》:長調中的停頓之美

憫農》:為什么是“誰知”,而不是“須知”

題李凝幽居》:推敲的局部美和整體美

李憑箜篌引》:突破和諧的詭譎之美

錦瑟》:絕望的纏綿,纏綿的絕望

山園小梅》:從“竹影”到“疏影”,從“桂香”到“暗香”

念奴嬌 赤壁懷古》:蘇軾的赤壁豪杰風流和智者風流之夢

第二章古典詩詞常見主題分析

邊塞詩:苦寒美、動靜制宜美。語氣參差美、視聽交替美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王維《使至塞上》

王之渙《涼州詞》

王昌齡《從軍行》

田園詩:沒有外物負擔和心靈負擔的境界

陶淵明《飲酒(其五)》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孟浩然《過故人莊》

鄉愁詩:隱隱情思寄詩行

在線預覽

錦瑟》 :絕望的纏綿,纏綿的絕望

解讀焦點: 學術研究有兩種方法,及時種是將前人的說法加以梳理,找出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比較、論證,得出自己的結論。這是目前最為流行的。第二種是直接從文本出發提出問題,適當參考歷史資源,提出前人從未提出的問題。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不受前人視野的束縛,缺點是難度大,直接從現象進行及時手概括,需要一定的原創性。本文對《錦瑟》意境的分析力求將二者結合起來: 先梳理歷代評論,尋求問題的關鍵;然后直接面對文本,進行系統分析,揭示出首聯和尾聯直接抒發的哲理概括與頷聯、頸聯的感性意象群落之間形成的張力。

錦 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錦瑟》屬于唐詩中的“朦朧詩”,雖有題曰“錦瑟”,但實際上是取其首詞為題,等于“無題”,和他的以“無題”為名的組詩相比,其主旨之飄忽,把握之艱巨,可能是位于前列的。然而,這并未使讀者望而卻步,相反,自宋元以來詩評家們眾說紛紜,所持見解之懸殊,在李商隱的詩歌中堪稱首屈一指。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 及時,把它當成一般的“詠物”詩,也就是歌詠“錦瑟”的。代表人物是蘇東坡,他這樣說:“此出《古今樂志》,云:‘錦瑟之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聲也適、怨、清、和。’案李詩‘莊生曉夢迷蝴蝶’,適也;‘望帝春心托杜鵑’,怨也;‘滄海月明珠有淚’,清也;‘藍田日暖玉生煙’,和也。一篇之中,曲盡其意。”①這個說法得到一些詩評家的認同,然亦有困惑不已者:“中二聯是麗語,作‘適、怨、清、和’解甚通,然不解則涉無謂,既解則意味都盡。以此知此詩之難也。”(《藝苑卮言》)這個懷疑很深刻: 用語言去圖解樂曲,還有什么詩意呢?以蘇東坡這樣的高才,居然忽略了詩的藝術價值,足見此詩解讀之難。第二,推測其“為國祚興衰而作”(桐城吳先生評點《唐詩鼓吹》),今人岑仲勉在《隋唐史》中也“頗疑此詩是傷唐室之殘破”。兩說雖然不同,但著眼于客觀之物或社會生活,回避從作者生平索解,則異曲同工。岑仲勉甚至明確指出“與戀愛無關”。②

和上述二者思路相反的,則是從作者生平中尋求理解的線索,產生了第三種說法:“細味此詩,起句說‘無端’,結句說‘惘然’,分明是義山自悔其少年場中風流搖蕩,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空也。”(《龍性堂詩話》)③持這種色空觀念說法的比較少。一些詩評家聯系李商隱的經歷,于是又有了第四種說法:“閨情”。將此詩的迷離惝恍與妻子的早亡聯系起來,因而產生第五種說法,認定其是“悼亡詩”。朱彝尊說:“意亡者善彈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興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斷而為五十弦矣,故曰‘無端’也,取斷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華年’三字,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歿也。蝴蝶,杜鵑言已化去也。‘珠有淚’,哭之也。‘玉生煙’,葬之也。猶言埋香玉也。此情豈待今日‘追憶’乎?只是當時生存之日,已常憂其至此,而預為之‘惘然’,意其人必然婉然多病,故云然也。”④這個說法雖然比較系統,但其間牽強附會之處很明顯,對斷定其妻年二十五早歿沒有多少論證,對為什么“玉生煙”是埋葬也沒有任何闡釋,無疑穿鑿過甚。其實,如果要悼念亡妻,不用這么吞吞吐吐。第六種說法則強調,之所以隱晦如此,是有具體所指的女性,且是令狐楚家的青衣之名。這不無可能,但僅僅是猜測而已。第七種說法是:“乃自傷之詞,騷人所謂美人遲暮也,‘莊生’句言付之夢寐,‘望帝’句言待之來世,‘滄海’‘藍田’言埋而不得自見,‘明月’‘日暖’言則清時而獨為不遇之人,尤為可悲也。”⑤

對同一首詩的解讀如此紛紜,如果按照西方的讀者主體論,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則皆有其合理性。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所有這些說法都有同樣的毛病,那就是都只是論者的印象,并未對全詩作整體的細致分析;另外,并未揭示出為什么這首在內涵上撲朔迷離的詩,直到千余年之后,仍然膾炙人口,保持其不朽的藝術生命力。

歷史文獻中的學術資源,并不能揭開這個謎底。的辦法只能是直接面對文本作及時手的直接分析。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撇開古人所有的猜測,從文本出發理解,似乎并不太神秘。對于五十弦,許多注家“多有誤會”,周汝昌先生以為,據此“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其實不然。‘無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 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據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谿寫瑟,常用‘五十’之數,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⑥這個說法很有見地。琴瑟本來是美的,飾錦的琴瑟更美,繁復的曲調也是美的,美好的樂曲令人想起美好“華年”,這不是雙倍的美好嗎?然而,美好的樂曲卻引出了相反的心情,這就提示了原因: 美好的年華一去不復返。本來沉淀在內心的郁悶還是平靜的,可是和當年美好的心情一對比,就有一種不堪回首的感覺了。這里抒情邏輯的深邃在于: 及時,曲調相同,心情卻截然相反。第二,本來奏樂逗引郁悶,應該怪彈奏的人,可是,不,卻怪琴瑟“無端”,沒有道理。為什么要有這么多弦,要有這么豐富的曲調呢?因為一弦一柱都觸動美好的記憶。弦、柱越多,越是令人傷心。第三,如果僅是一去不復返,也還不算強烈,李商隱所強調的是“莊生曉夢迷蝴蝶”,往日像莊子的夢見蝴蝶一樣,不知道是蝴蝶夢見莊周,還是莊周夢見蝴蝶,也就是,不知是真是假。這意味著往日的歡樂如果是真的,和今天對比起來是令人傷心的,往事如夢,美好的年華如果是假的,更加令人傷心。要把“望帝春心托杜鵑”在意脈上貫通,對典故的含義就要加以選擇。一般說,這個典故的意思是: 蜀國君主望帝讓帝位于臣子,死去化為杜鵑鳥。這個典故和“一弦一柱思華年”有什么關系呢?通常的注解是,杜鵑鳥暮春啼鳴,其聲哀凄,傷感春去。⑦用在這里,是在悲悼青春年華的逝去。

滄海月明,鮫人織絲,泣淚成珠: 將珠淚置于滄海明月之下,以幾近透明的背景顯示某種純凈的悲凄。周汝昌先生分析前句與此句的關系說:“看來,玉谿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聯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聯,不是可以窺探的嗎?”周先生說得比較含蓄,他的意思就是望帝春心的性質就是一種“清怨”。實際上,也就是一種“復雜難言的悵惘之懷”⑧。這種“清怨”的特點就是: 及時,隱藏得很密,是說不出來的。從性質上來說,和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樣的。藏得密,就是因為恨得深。這里的恨不是仇恨,而是憾恨,是“還君明珠雙垂淚,恨不相逢未嫁時”的那種“恨”。第二,因其不可挽回,不能改變而恨。第三,為什么要藏得那么密?就是因為不能說、說不出。用“藍田日暖玉生煙”,一者從字面上講,日照玉器而生氣,氣之暖驟遇玉之寒乃生霧氣,如煙如縷。二者這個比喻在詩學上很有名: 語出詩歌理論家司空圖《與極浦書》:“戴容州云: 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實際上就是可以遠觀,卻不可近察。也就是朦朦朧朧地感覺,它確乎存在,然而細致觀察,卻可能無可探尋⑨。這種境界和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似乎失落了什么,而又不知道失落了什么,似乎在尋找什么,又不在乎找到沒有的境界頗為相似。作為詩來說,司空圖可能是在強調“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然而李商隱在這里,營造的卻是那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感境界。

一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里的潛在話語是很矛盾的。先是說“此情可待”,可以等待,就是眼下不行,日后有希望,但是,又說“成追憶”,那就是只有追憶的份兒。長期以為可待,但是等待的結果變成了回憶。等待之久,才知希望之虛。雖然如此,應該還有“當時”,但是,“當時”就已經(知道)是“惘然”的。沒有希望的希望,一直希望了很久,剩下的只有“追憶”。把感情上的纏綿寫得這樣絕望,在唐詩中,可能是李商隱獨有的境界,李商隱顯然善于把這種絕望纏綿概括成格言式的詩句:“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不論是他生還是此生,不論是相見還是相別,不論是來還是去,都是絕望的。把情感放在兩個極端的對立之中,就使得這些詩句有了某種哲理的色彩。但是,這種對立引出的并不是二者統一于希望,而是絕望:“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生命就是在希望中消耗、發光、燃燒,直到熄滅:“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心如花,結果就是所有相思都化為灰燼。這樣極端的邏輯不是理性的,而是情感的,故李商隱的哲理還是抒情的哲理。這樣的絕望不是太令人窒息了嗎?李商隱把它放在回憶中,把情感放到回憶中,拉開時間空間的距離,拉開實用理性的距離,讓情感獲得更大的自由。李商隱在這方面得心應手。⑩

是什么樣的感情能達到這樣刻骨銘心的狀態呢?不能不想到愛情。前面提到許多論者把“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春心”,解為傷春歸去。當然不無道理。但在唐詩中,“春心”只有描述自然景觀時才與春天有關。在描述心情時,則是特指男女感情。“憶昔嬌小日,春心亦自持”(李白《江夏行》),“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李白《越女詞》),“鏡里紅顏不自禁,陌頭香騎動春心”(權德輿《妾薄命》),“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都是與戀情有關的。正因為這樣,許多詩評家讀《錦瑟》才不約而同地聯想到私情,甚至具體到“令狐楚家青衣”。這個典故有許多版本,被許多注家忽略了的是《子規蕆器》引揚雄《蜀王本紀》“蜀王望帝,淫其相臣鱉靈妻亡去,一說,以慚死”,化為子規鳥,滴血為杜鵑花。杜鵑啼血染花隱含著說不出口的、絕望的、不可公開的愛情。“以慚死”是關鍵,是見不得人的,慚愧得要命的。“望帝春心托杜鵑”的“春心”應該是秘密的戀情之悲。只有這樣,才有“滄海月明珠有淚”的“清怨”和“藍田日暖玉生煙”的可望而不可即,特別是一聯: 以為此情可待,卻反復落空,眼下、過去和當時都是絕望,只有一點惘然的回憶值得反復體悟,而在體悟中,又無端怪罪錦瑟的多弦,弦弦柱柱都逗引起“思華年”的清怨。清怨從何而來呢?以為此情可待。其實當時已經感到“惘然”。而當中兩聯所寫的就是這個明知“惘然”卻偏偏要說“可待”的悲痛。自己明明是很“無端”的,不合邏輯的,可是又偏偏怪罪錦瑟“無端”。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里有兩個“無端”,一個“無端”用直接抒情的邏輯寫出來,即對錦瑟無端的責難,另一個“無端”是明知不可待而待。這是一種不合邏輯的邏輯,但越是不合邏輯,情感就越是獨特。如果僅有這樣的直接抒發,對詩來說,形象的感性是不夠豐滿的: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甚至是單薄的。原因在于,對“此情”的“情”,讀者沒有感覺,因而當中兩聯的任務就是把形象從內涵上充實起來,從感知上豐滿起來: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這里的莊子和望帝,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典故,李商隱借助對仗,不但在形式上將他們整齊地結合起來,而且在意脈上把二者連續起來,上承“思華年”的弦柱,下開“珠有淚”的清怨,在邏輯的大幅度空白中隱沒其內涵。其撲朔迷離的程度,在唐詩中,可謂開辟了新風。值得注意的是,這兩聯的手法和首尾兩聯不同,不是直抒胸臆,而是“立象盡意”,所立的意象,不是單獨的,各個意象之間隱含著和諧的聯系。蝴蝶和杜鵑、莊生和望帝均屬同類,通過“曉夢”“春心”將之深化到夢中和心中,就不是一般的,而是心靈的畫圖。同樣,滄海月明、藍田日暖,在時間上是一早一晚,在空間上是一海一陸,在色彩上冷暖交融,在情調上則是珠淚之悲和如遇寒而霧,這是聯想的統一。而且此聯表面上與前聯不相屬,但在意脈上滲入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性質。照應了首聯的“思華年”,又為“成追憶”作了鋪墊。這樣,就以靜態的畫圖溝通了首尾兩聯意脈的律動,使得全詩不但統一和諧起來,而且將意象和抒情、視覺和心像、靜態和動態豐富統一在圓融的意境之中。

注:

①②③④⑤ 陳伯海主編《唐詩匯評》(下),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0—2412頁。

⑥⑧ 《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7頁。

⑦ 語文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2)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課本(3),就持這個看法。

⑨ 這個比喻很有名,后來反復為詩家所引。語出司空圖《與極浦書》,除所引“戴容州云: 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之外,下面還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豈容易可談哉”。后者常為引者所忽略。

⑩ 在這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在《無題》是“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其實更重要的是另外兩句“扇裁月魄羞難掩,車走雷聲語未通”,則是“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hulugir**的評論: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修訂版) 最差的一次購書!請書商愛護書籍!

2017-11-24 15:49:19
來自古典詩**的評論: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修訂版) 月迷津渡,詩詞大典

2017-11-19 09:38:40
來自舉步凌**的評論:

這次買了大約20本書,紙質很好,支持正版書籍!物流還是很快的,書是i用紙箱子包裝的,沒有損壞,這點好評!另外,買了很多方面的書,送給不同的朋友,喜歡在當當買書。這次買了大約20本書,紙質很好,支持正版書籍!物流還是很快的,書是i用紙箱子包裝的,沒有損壞,這點好評!另外,買了很多方面的書,送給不同的朋友,喜歡在當當買書。內容實用!!!!

2017-11-22 09:17: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服務好 質量好 送貨速度快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17-11-10 09:12: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好!物流還是有些慢!

2017-11-14 08:07: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一寄來我就無語了,皮子是破的,前幾頁也破了,連個膜也沒有。當當居然有這種爛書,我也是無語了

2017-10-17 11:05:08
來自yipiany**的評論:

分析獨到,想提高古典詩詞欣賞水平的可以看看。

2016-03-03 16:03: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的內容是不錯,可是里面頁面很臟,似乎有人用腳踩過,很郁悶π_π

2016-01-30 22:10:46
來自yanshch**的評論:

對一些經典詩詞的深層解讀,很好很強大,孫教授的另一本解讀散文的書也很好。

2016-02-21 11:49:11
來自yupeng0**的評論:

關于古典詩詞分析的經典著作,正在認真學習中~

2016-07-26 13:30: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孫老師的書對于中學教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打開一扇窗子,看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大有收獲。

2016-04-17 11:31:26
來自古韻芬**的評論:

這本書很好,很有深度,對古典詩詞的解讀與分析獨樹一幟!

2016-11-01 20:05: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同學們一起買了很多本,是老師推薦的,感覺用起來真的是棒棒噠的啊,謝謝當當網永遠支出你們哦

2016-04-22 09:32:55
來自小雨潤**的評論:

作為中午語文老師,專業相關的書籍還是應該讀讀的

2016-11-27 09:50:0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細讀一系列的東西,覺得語文還是很有味的一門學問

2016-12-05 19:14:57
來自eveinnn**的評論:

很好 有點深奧 可能gei高中學生分析詩歌時還是會難了一點

2016-11-09 22:51: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是最不滿意的一次購物,此書有很多折痕,我想顧客買的不僅僅是書,更買的是服務,要注重細節,不斷改進。

2016-05-20 23:06:3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給朋友捎的買的,看見書版本印刷挺好的,好評

2017-04-05 13:13:2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真的好棒呀!又快又好,非常喜歡o,棒棒噠,哈哈哈哈哈。

2017-04-02 20:14: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孫大師,從全新的高度解讀古詩,賦予古典詩詞解讀新生命。值得擁有

2017-03-16 22:27:42
來自寶***(**的評論:

孫紹振,打包你的思想,評論界的犀利哥,深度好學者

2017-06-01 17:38:3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月迷津渡 早有耳聞這本書 這次看到降價買下 很興奮 很喜歡

2017-06-04 11:59: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修訂版) 一直很喜歡孫老師的書,該書紙張也不錯,很滿意

2017-07-24 12:27:01
來自**(匿名**的評論:

老師上課推薦了孫紹政先生的《名作細讀》,很好看,所以又再來拜讀這本書了

2017-06-18 21:45:48
來自朱瞻基**的評論:

非常好!太棒了,作為中學語文老師的父親愛不釋手

2017-08-29 12:09: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修訂版) 老師推薦的,幾乎全班都買了。對學習語文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語文教師更有利。

2017-09-22 12:05:20
來自鴻飛踏**的評論:

孫先生針對近百篇經典詩詞做微觀分析,理論基礎扎實,文本分析細致。本書將《美國“新批評”細讀批判》作為“自序之一”收入,不僅闡明了作者的經典細讀理論體系,更為讀者在理論上廓清了新批評派的歷史貢獻和局限。同時,為了彌補個案分析在理論建構上的不足,本書特編撰“古典詩歌宏觀解讀發微”一章,為建構中國式微觀解讀詩學提供了學理基礎。

2016-11-15 09:33: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修訂版) 書我收到了,但怎么給我發的舊書啊,當當現在怎么不能貨到付款了,以前貨到付款物流很快的,現在先付款了,反而物流很慢的

2017-06-07 11:50:0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棒的一本書,給初中孩子買的課外閱讀分析古典詩詞的書,分析詳細具體,一句一句分析字詞用法h,并寫出作詞背景,了解了當時的社會背景

2016-12-17 14:35:20
來自樹***(**的評論:

到貨的那天,剛剛看完孫紹振先生的文本解讀,滿懷歡心的拆開這本書,書的紙張不是我想象的那樣,但依然沒有影響到我讀它的心情。孫先生的觀點總是會讓人眼前一亮,相見恨晚!

2017-06-26 17:16:3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月迷津渡——古典詩詞個案微觀分析》這本書特別值得一讀,無論是對研究者,還是對教師來講,都有很大的啟發。有助于對中國古典詩詞的微觀的個案的分析,從而提高鑒賞和分析能力。

2017-07-19 04:48:2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