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獨裁者手冊圖書
人氣:53

獨裁者手冊

為什么同樣一個人可以在一個國家推行善政卻在另一個國家施行*殘暴的獨裁?在這里,與其說制度是答案還不如說是問題本身。為什么比利時的制度越來越民主,而同一時期,同一領導人的剛果,卻越來越獨裁?難道是因為...
  • 所屬分類:圖書 >政治/軍事>政治>政治理論  
  • 作者:(美)[布魯斯]?[布爾諾]?德?[梅斯奎塔]//[阿拉斯泰爾]?[史密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9973470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5
  • 印刷時間:2014-05-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為什么同樣一個人可以在一個國家推行善政卻在另一個國家施行殘暴的獨裁?在這里,與其說制度是答案還不如說是問題本身。為什么比利時的制度越來越民主,而同一時期,同一領導人的剛果,卻越來越獨裁?難道是因為利奧波德二世只愛本國人或者有種族歧視?但后來剛果自己“選”出來的領導人并沒有做得更好,仍然是一個糟糕的獨裁者。

在《獨裁者手冊》這本書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個能夠相當地解釋這一政治現象的理論,即:不管是國家、公司還是國際組織,其政治格局不能簡單地以“民主”和“獨裁”來劃分,而必須用民意選民、實際選民、勝利聯盟的數字多少來描寫。如果勝利聯盟的人數很多,那么這個國家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民主國家。反過來,如果勝利聯盟的人數非常少,那么不管這個國家有沒有選舉,都是事實上的非民主國家。據此,很容易明白:在剛果,利奧波德二世只需要讓少數人高興就足以維持自己的統治;而在比利時,他必須讓很多人滿意才行。

不得不提,對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運作方式的人來說,《獨裁者手冊》都是一本必讀的書,無論是政治領域的政治還是商業界的政治,無論是在獨裁國家還是在民主國家。

編輯推薦

從管理一家公司、領導一個社會組織,到操控一臺政治機器,獲得并保持權力的三個維度、五個法則。

獨裁者生存的秘密是什么呢?

為什么改革總是如此困難?

為什么民主的美國會去推翻別國的民選政府?

為什么一個國家的自然資源越豐富,它就越不可能民主化?

為什么歡迎非法移民卻反對給高技術移民提供特別渠道?

為什么有些極權主義政權垮臺了,而有些卻仍在臺上?

為什么獨裁者國家的警察工資都比較低?

為什么某些窮國的稅率比富國還高;或者為什么一個領袖花了大把軍費卻得到一支在國防上孱弱不堪、基本沒用的軍隊。

作者簡介

布魯斯 布爾諾 德 梅斯奎塔,紐約大學政治學系JuliusSilver講座教授、亞歷山大 漢密爾頓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和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他通過設立于紐約的咨詢公司長期擔任美國政府國家安全事務方面的顧問,也為眾多公司提供談判指導與結果預測方面的咨詢服務。

布爾諾 德 梅斯奎塔1971年從密歇根大學獲得政治科學博士學位。2001—2002年他擔任國際研究學會主席。他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對外關系理事會會員以及古根海姆基金會學者。布爾諾 德 梅斯奎塔迄今出版了16本書,超過120篇論文,并在《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國際先驅論壇報》等報刊上發表過大量文章。

阿拉斯泰爾 史密斯,紐約大學政治學教授。他此前在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和耶魯大學任教。他從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政治科學博士學位,從牛津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他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獲得過三項研究津貼,2005年他獲得卡爾 多伊奇獎(KarlDeutschAward),該獎每兩年一次頒發給40歲以下最出色的國際關系研究學者。1997—1998年他被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選為國家研究員。

目錄

引言統治的規則

及時章 政治的法則

第二章 上臺

第三章 掌權

第四章 竊貧濟富

第五章 獲取與花費

第六章 腐敗使人有權的腐敗使人有權

第七章 對外援助

第八章 反叛中的人民

第九章 戰爭,和平與世界秩序

第十章 怎么辦?

致謝

在線預覽

速度是關鍵

一旦舊領導人倒臺,盡快奪取權力工具就非常關鍵,比如說國庫。這在小聯盟體系下特別重要。在權力的競奪中,任何等待者都將失敗。

速度是關鍵所在。在大多數政治體系內,聯盟的規模都遠遠小于選擇人集團。不僅如此,我們傾向于認為如果一名領導人擁有足夠的選票或支持者,那么他的競爭對手情況將相反,這是錯的!有可能同時存在很多不同的集團試圖推翻現政權,每個集團都可能擁有足夠數量的半心半意或三心兩意的支持者,能夠幫助它奪取權力——如果價碼合適的話也很容易幫別人。這就是為什么盡快奪取政權、確保你的集團而不是別人掌握國家機器是關鍵的事情。

薩繆爾?多伊能統治國家是因為他的集團掌握槍桿子。他不需要半個國家都支持他。他只需要足夠的同黨以控制軍隊和鎮壓其余的人民。本來可以形成很多其他聯盟,但多伊先掌握了權力,鎮壓了它們。這就是上臺的關鍵所在。

設想一間屋子里有100個人。任何人只要有5名支持者拿槍指著其他人,他就可以控制這間屋子。只要這5名一直挺他,他就能一直掌權。除了先抓到槍桿子這一點外,他或并無什么特別之處。假設別人先拿到槍發給自己的5名支持者,那就是別人發號施令了。

等待是非常冒險的行為。來得晚什么都沒了。

給錢好辦事

統治的關鍵在于支付報酬給支持者,而不是善治或代表普遍意志。對一名剛剛上臺的領導人來說,收買忠誠特別困難。在決定是否要支持一名新領導人時,精明的人不僅要看新領導人今天能給他們多少,還要尋思將來預期能得到多少。

任何新崛起領導人的過渡期聯盟成員必須意識到他們有可能時日無多。多伊在奪取了利比里亞政權之后,大大提升了軍隊工資。這立即吸引了軍中伙伴對他的支持。但他們心知肚明可能不會永遠受眷顧。別忘了,50名多伊最早的支持者后來落得個被處決的下場。

消除支持者對被拋棄的恐懼是上臺掌權的一個關鍵因素。當然,支持者不會幼稚到相信他們在聯盟中地位無虞的政治保障。但是,做這樣的政治保障可比泄露底牌強多了。一旦走漏風聲說支持者將被替換,他們將展開反擊。舉個例子,在198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羅納德?里根獲得了贊成墮胎選民的支持,戰勝了反墮胎的時任總統吉米?卡特。隨著里根真實的反墮胎立場顯現,大量贊成墮胎選民拋棄了他。在1984年的總統大選中,盡管里根獲得了壓倒性勝利,但卻是他的競選對手沃爾特?蒙代爾獲得了贊成墮胎選民的支持。

領導人都明白自己有可能斷送在致勝聯盟手里。這就是為什么領導人要盡全力給予核心黨羽足夠的報償,以使這些同伙真心保持忠誠。這對剛上臺的人來說是挺困難的。但有時候,各種機緣共同為一名新統治者創造了條件。

必死性:上臺的機會

領導人被廢黜的最無可避免、從而也是及時大的風險就是一個誰都躲不了的簡單事實:人都會死。死掉的領導人沒法給他的聯盟報償。快死的領導人面臨的問題同樣嚴重。一旦關鍵支持者得知領導人快死了,他們就知道必須另找新人確保財源不斷。這是將不治之癥秘而不宣的一個好理由,因為不治之癥必然會導致某些人蠢蠢欲動,不管是致勝聯盟內部成員或是外部看到機會想要一舉改朝換代的人。

伊朗的阿亞圖拉?魯霍拉?霍梅尼和菲律賓的科拉松?阿基諾都選擇了在合適的時機奪取政權。我們以阿亞圖拉?霍梅尼為例。他曾經是較高級的什葉派教士之一,也是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國王世俗政權最激烈的反對者之一。1960年代早期,霍梅尼開始公開反對現政權并組織抗議示威。他的活動導致他多次被捕。1964年他被迫流亡,一開始去了土耳其,接著到了伊拉克,來到法國,無論在哪都不斷宣揚他對國王的反對立場。他演講的錄音帶在伊朗廣為流傳。

1977年,國王的政治對手阿里?沙里阿提逝世,霍梅尼旋即成為具影響力的反對派領袖。盡管他敦促其他人反對國王,但在國王倒臺之前他拒絕回到伊朗。除了極少數特權階級,幾乎所有伊朗人都渴望變革。國王政權和依附于它的人遭到廣泛厭惡。人們看到了一個真正變革的機會,于是將支持一股腦兒給予了的可選替代者:霍梅尼。在國王逃離伊朗之后,霍梅尼返國,受到約600萬人夾道歡迎。。

一回到伊朗,霍梅尼立即開始反對由前國王政權外交部長領導的臨時政府。大量軍方人士投向了霍梅尼陣營。在他發起了針對忠于舊政權軍人的圣戰后,臨時政府的抵抗崩潰。接著他下令舉行全民公投,讓人民在舊君主政體和伊斯蘭共和國之間做選擇。98%的人選擇了后者。霍梅尼修改了憲法,將之建立在宗教統治的基礎上。霍梅尼成為較高領袖,他和憲法監護委員會有權否決不符合伊斯蘭教義的法律和政府官員人選。

霍梅尼成為領袖是因為他為反對派樹立了一面旗幟,也因為軍方沒有出面阻止人民起來反抗國王。一旦國王被趕走,霍梅尼立即宣稱,是他而不是臨時政府或什么代表各方利益的委員會在掌管國家。

霍梅尼的成功并無什么特別或之處。千百萬伊朗人希望推翻舊政權并不稀奇。在國王殘酷暴虐的政府統治下,有成千上萬人失蹤。監禁、酷刑和死亡司空見慣。在14年前霍梅尼流亡時,情況已經是如此,而且國王政權看起來無懈可擊。霍梅尼之所以能在1970年代末獲得成功,關鍵在于軍隊拒絕阻止不滿的人民走上街頭。他們以前從未允許過這樣的抗議活動。到底什么發生了變化?軍隊不愿意再為維持舊政權而出力,是因為他們知道國王命不久矣。《紐約時報》曾經刊文詳述了巴列維如何絕望地掩蓋癌癥病情的發展。死掉的國王當然無法保障報償,他的繼任者也不行。在位優勢煙消云散。軍隊面臨著鎮壓人民這一令人不快的任務,繼續享有奢侈報償的前景變得渺茫,因而選擇了袖手旁觀,為革命鋪平了道路。

在菲律賓,民主崛起的故事也沒有多大不同。貝尼尼奧?阿基諾是一個出色的人,年僅18歲就因他在朝鮮戰爭中的記者工作而獲頒菲律賓軍團榮譽勛章。他曾說服一個反叛組織投降。22歲出任菲律賓康塞普西翁市長,29歲擔任菲律賓打拉省省長,34歲當上參議員。他不畏危險,成為時任總統費迪南?馬科斯的公開批評者。1983年,流亡美國的貝尼尼奧返回菲律賓。在飛回馬尼拉的班機上他警告隨行的記者們,說一切可能很快結束。的確如此。他立刻被人帶下飛機,在停機坪上被暗殺。他本應該效仿霍梅尼,耐心等待時機。

他的妻子科拉松并不具備他的政治才能或經驗,但她有一個關鍵優勢:她活著!1985年末,費迪南?馬科斯宣布將提前一年舉行總統大選。科拉松?阿基諾代替已故丈夫參加競選并成為馬科斯較大的對手。在1986年2月7日舉行的大選中發生了大規模舞弊行為,毫不奇怪,一個星期后選舉委員會宣布馬科斯勝選。但馬科斯的支持者迅速拋棄了他。羅納德?里根對選舉結果表示關切。非常有影響的菲律賓天主教會領導人辛梅樞機主教出面發聲。在科拉松?阿基諾的策動下,人們開始舉行抗議活動。軍方關鍵人物和其他重要政治人物從政府辭職,加入了阿基諾夫人的陣營。沒有軍隊的阻止,成千上萬人加入了抗議隊伍,又導致更多的軍方人士背離了馬科斯。

為了避免大規模流血事件,馬科斯和家人向美國尋求避難。

他們離開菲律賓,在夏威夷落腳,不過,內幕人士和其他人都知道馬科斯活不了多久。實際上,疾病一直伴隨著他。他即將死于紅斑狼瘡,所有他的核心支持者都知道。他可沒法從墳墓里派發糖果,于是他的支持者必須尋找能給他們好處的新的諂媚對象。科拉松?阿基諾沒有政府經驗,然而在她更有才能的丈夫失敗的地方她卻成功了。她挑戰馬科斯的時機正是后者的支持者知道他行將就木的時候。他們在尋找新的擁護對象以換取回報。科拉松?阿基諾就任總統并被《時代》雜志評為1986年的年度女性。

這些不是孤立的例子。洛朗?卡比拉曾經被切?格瓦拉嗤之以鼻,稱其缺乏“革命嚴肅性”以及“過度沉迷于酒精與女色”,但此人在扎伊爾挑戰強大的蒙博托?塞塞?塞科取得了勝利。卡比拉才能平平,但他時機掌握得非常好。當時蒙博托患了前列腺癌,所有人都知道他時日無多。當卡比拉的叛軍攻城略地勢如破竹之時,蒙博托的軍隊干脆拒絕反擊。蒙博托從前的支持者明白只有拋棄垂死的主公,未來才有前途,正如老話說的“國王已死。國王萬歲!”

對朝鮮領導人和古巴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健康狀況的擔憂產生了相似的強烈的政治猜想。兩人都通過指定繼承人的方式來阻止核心聯盟成員起異心。一路提拔他的小兒子擔任各種職務,包括四星大將,盡管從無軍隊經驗。相似地,菲德爾?卡斯特羅在大手術之后面臨權力危機,因而將弟弟勞爾?卡斯特羅扶植為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通過指定繼承人,也許能保持現有的致勝聯盟基本穩定,這兩位較高領袖在兌現政治保障的能力岌岌可危的情況下,都試圖防止在位優勢的喪失。

垂死的狀態常常導致政治死亡。悲傷的事實是:在一個獨裁國家如果你想上臺的話,與其想方設法醫治國家的弊病,還不如偷到在位者的病歷。

繼承權與親戚們的麻煩

我們并不是說健康的領導人就高枕無憂。如果一名在位者手頭拮據,他就無法給支持者繼續支付報酬。他為什么會手頭拮據呢?因為他征稅太重、竊取太多,人民寧愿休而不作,國庫收入因此遇到麻煩。更不妙的是,人民一想到如果不采取行動推翻他們的主人,情況將更糟,因此可能干脆不歇著,起來造反。對致勝聯盟管理不善以及革命的誘因都可能會在體制內催生變化,導致現政權的垮臺和新領導人上臺。

一般來講,挑戰者面臨的最艱巨的任務之一就是除掉在位者。但如果領導人死掉或者如威廉?托爾伯特那樣被謀殺,這個任務便立刻達成。一旦在位者死掉,還有個阻擊其他權力競爭者的問題。有雄心壯志的挑戰者必須掌握國家機器、獎賞支持者以及除掉競爭對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299年至1923年統治現土耳其的奧斯曼人最終制定了“新君弒殺兄弟法”。

當蘇丹駕崩之后,誰能繼承大位取決于誰能控制國家機器和回報他的聯盟。實踐中這意味著必須控制國庫以養活軍隊。皇位繼承變成了一場適者生存的戰斗,看看哪個皇子能成為下一位蘇丹。每個皇子都各自統治著自己的領地。當蘇丹死去,皇子們紛紛火速趕往首都君士坦丁堡,搶奪國庫以贏得軍隊支持。結果常常是發生內戰,每個皇子都帶著自己的人馬試圖奪取的、的國家統治權。蘇丹生前可能已經中意某一個皇子,將他的領地安排在靠近首都的地方,這樣在墳墓里都能繼續支持他。

奧斯曼土耳其的皇位繼承非常血腥。不成功的兄弟通常被殺掉。穆罕默德二世(1429—1481)通過“新君弒殺兄弟法”將這種行為制度化。根據這項法律,所有不成功的皇位繼承人都將被絲繩勒死。一個世紀之后,穆罕默德三世據說殺掉了19個兄弟、兩個兒子以及15個懷孕的父王的妻妾,以此清除了眼前或未來所有潛在的威脅者。到了17世紀中葉,這種行為被較為仁慈溫和的做法取代——將所有男性親戚關在托普卡帕宮的第四庭院——幾乎可算是最早的黃金牢籠。有類似這樣的親戚,難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羅伯特?格雷夫斯的克勞迪斯要裝瘋。

奧斯曼人的皇位繼承窘境絕非個例。英國國王“獅心王”理查死于1199年。由于他沒有直接繼承人,他死后至少有三個人有權繼承王位。理查的父親是先王亨利二世,及時位有權繼承王位的便是亨利二世的王后阿基坦的埃莉諾,她已經年近八旬。第二位是理查最小的弟弟約翰。第三位是理查的另一位早死的弟弟杰弗里較大的兒子亞瑟(時年僅11歲)。

鑒于早年的經歷,老于世故的埃莉諾不愿意冒險參與角逐王冠。她深知這么做的后果。她選擇扮演好一位仁慈母親和祖母的角色,主動靠邊站,讓約翰和亞瑟去爭奪王位。更地說,她是在靜觀誰更有可能勝出便支持誰,世事變幻難料,她這么做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想要登上大位的獨裁者必須準備好殺掉一切競爭者——包括最親近的家庭成員。奧斯曼土耳其人將這種做法制度化,而英國人這么做只是出于傳統。專制王權更迭過程所帶來的恐懼和不安全感,使謀殺成為這種極端環境下受人偏愛的解決方案。約翰是怎么做的呢?在他已經繼位之后他仍然擔心亞瑟的挑戰。這種挑戰隨著亞瑟日益年長而愈顯強烈。最終在1203年,約翰將亞瑟投入監獄并將他殺害。傳說是約翰親手殺掉了侄子。除掉亞瑟之后,再也無人對他的王位構成威脅——直到12年后貴族們集結起來武裝討伐他,英國大憲章隨之頒布。

對領導人和他的支持者來說,繼承權意味著擁有一系列優勢。要想順利統治,收買合適的人是關鍵——而王子們有條件也有能力繼續回報支持者。他們知道錢在哪里,也知道該收買誰。話說回來,宮廷中人為什么非得熱切趨附繼承人呢?畢竟,一旦王子繼承了王位,其他人就當不上國王(或獨裁者、總統)了。支持王位繼承人不可避免地意味著放棄你自己當上國王的機會。不過,這只是一方面。由于有太多人覬覦王位,成功的機會是很渺茫的。在現實中,先王的支持者們好還是選擇擁戴王子,希望他能眷顧助他登頂的人們。

新上位的領導人需要支持者助他穩固權力,對繼承人來說,那些支持者本來就已經各就各位。王子知道那些人的底細,也知道該怎么收買他們。當然,我們在路易十四的例子里看到,王子有可能對致勝聯盟進行徹底改組。不過,先王的支持者們正確地相信古老箴言“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對他們來說不算一場糟糕的賭博。比起權力傳給外人來說,如果權力在王室內部從父傳到子、從國王傳給王子,核心支持者們有大得多的機會繼續保持他們的特權地位。如果你是一位王子,如果你想當上國王,你就絕不要扼殺父王的支持者們繼續被你倚重的機會。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唯你馬首是瞻。讓他們這樣做。你需要他們幫你平穩過渡。如果你要他們走人(也可能不會),可以等到以后把他們從宮里逐走。切記,讓他們及時次知道你的真實想法的時機,就只能是你已經登上王位把他們從宮中逐出的那個時刻,一秒鐘都不能提早。

當然,如果你是一名想登上王位的年輕王子,你首先要確保活得比“支持者”久。眾所周知,歷史上那些攝政者們無一不是邪惡的看護人。假如一名攝政者起了殺心,受托照看未來國王是自己成為國王的極好機會。英國國王理查三世就是一個例子。當愛德華四世于1483年死后,他12歲的兒子愛德華五世繼承了王位。愛德華四世的弟弟理查三世被封為護國公,受命照顧幼王。他本該主理朝政若干年后將權力交還給愛德華五世,然而與許多統治者一樣,理查三世對放權之說不以為然。

作為哥哥愛德華四世的遺愿執行人,理查可以操控事態為自己服務。首先他把12歲的愛德華和弟弟關進倫敦塔,接著他指使議會質疑他們父母婚姻的合法性,宣布兩個王子是私生子。兄弟倆從此失蹤。理查三世也許根本談不上是一個“執行人”,但對執行死刑卻心安理得。(一般認為,1674年在一處樓梯下發現的兩具骸骨就屬于這兩個孩子)。

即使在依賴家族繼承的體制下,機會對于非血親的指定繼承人也是存在的。統治者們往往會指定自己的繼承人,而且有時候會從血親以外的人當中挑選,也許是因為他們明白如果在家族內部厚此薄彼會帶來何等恐怖的后果。舉例來說,羅馬帝國的及時位皇帝奧古斯都正式收養了他的繼承人提比略。黑幫首腦也經常這么做。卡洛?甘比諾指定保羅?卡斯特拉諾為他這個紐約黑手黨家族的下一任老大。在這些情形里,被指定的繼承人一般被認為將繼續發揚光大前任的事業。于是,就沒有什么必要急于干掉前任。新的指定繼承人甚至還有助于提升舊老大的威望。

對年老體衰的統治者來說,指定一名新的繼承人將幫助他們在掌權中度過余生。然而只要聯盟里的關鍵支持者相信繼承人將保持聯盟人員構成的足夠連續性,那么家族內繼承人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聯盟成員期望從“父—子”傳承中得到的東西,外人很難給得比這更多。

媒體評論

對獨裁國家和有缺陷的民主國家做出了富有啟發性和易于理解的觀察。

——金融時報

冷酷無情的直率……這本書應當提供保障:閱讀之后你會徹徹底底不信任一切形式的政治過程,不然你可以退錢!

——麥克林周刊

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有了新對手,就是布爾諾 德 梅斯奎塔和阿拉斯泰爾 史密斯所寫的《獨裁者手冊》……這是一本極其發人深思的書。我發現自己不愿意贊同書中的觀點,但實際上在絕大部分地方我被說服了,書中充滿懷疑性的分析是對的。

——黛安 科伊爾啟蒙經濟學咨詢公司主席

獨裁者手冊》是一本重要的書——對任何想理解政治的真正運作方式的人來說都是一本必讀的書,無論是政治領域的政治還是商業界的政治,無論是在獨裁國家還是在民主國家。

——大衛 金徹恩美國新聞網站huntingtonnews.net書評家

讀者很難找到一個不按照布爾諾 德 梅斯奎塔和阿拉斯泰爾 史密斯先生所述模型進行運作的政府。因此當讀者下次看到某位慷慨激昂的政客聲稱他采取的立場是“為了他的國家的利益”時,不管他是人還是共和黨人,記住把“國家”倆字替換成“政治生涯”。

——華爾街日報

在這本引人入勝的書中,布爾諾 德 梅斯奎塔和阿拉斯泰爾 史密斯詳盡闡發了他們對于政治統治的觀點:所有成功的領導人、獨裁領導人和民主領導人幾乎出于自身政治生存的需要而行事——他們說這個觀點“憤世嫉俗,但恐怕是的”。然而當我們通過閱讀作者對領導人們的選擇所做的精彩述評——從凱撒到坦慕尼協會再到綠灣包裝工隊——我們漸漸認識到,他們這一版本的懷疑主義對于傳播法治、組織得當的政府和完善民主制產生了極其現實的指導作用。詹姆斯 麥迪遜如果還活著應該會喜愛這本書。

——羅伯特 詹姆斯 伍爾西前美國中央情報總監(1993—1995)捍衛民主基金會主席

在這本書中,布魯斯 布爾諾 德 梅斯奎塔和阿拉斯泰爾 史密斯教導我們認識到獨裁制度只不過是政治的另一種形式而已,他們從這一角度深化了我們對所有政治體系的理解。

——羅杰 梅爾森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上有一刮痕不太開心( ̄?? ̄?)但是書是一本好書 才看幾十頁就很有收獲

2017-06-23 09:46:01
來自哈哈168**的評論:

獨裁者是怎么樣煉成的?一個社會怎樣促使了獨夫民賊的產生?看這本書把

2015-12-12 01:24:33
來自***(匿**的評論:

雖是標題黨,但是立論還算有道理,特別是利益演化出一堆外在表象,詮釋的比較具體。值得一讀

2017-07-13 16:29:39
來自佐佐希**的評論:

一本很新穎的政治書!!覺得高中的政治都弱爆了,非常好,而且外國人寫的都非常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政治理念給你很形象很細致的講解。個人很喜歡

2015-02-15 18:55: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很好,懷疑監管部門怎么讓這書通過了審查,書被水打濕過,書面有明顯黃色水漬

2014-11-05 22:32: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一本書,建議好好研讀,讀幾遍,觀點很新穎,依據很充分,論述表達也很好。對政治的解析。跨越了國家制度,跨越了意識形態,跨越了民主與獨裁。以一種全新的視角,解讀政治,解讀一個政權,解讀一個當權者如何維護他的權力,以及政治是為什么運作的。很多事例都是很貼切,很有說服力的。分析的很到位,很深刻,對解讀很多事件,無論政治的還是其他很多方面,都很有幫助,很有借鑒意義。個別理論反復的講,甚至是好多次,讀者是記得的,不必要過分重復,這讓本書有點啰嗦。不過這瑕疵不能掩蓋本書的光芒,為這些專注的學者點贊。

2015-05-26 18:58: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人們,特別是政客們,都帶著一張面具。善良的面目下更多的是偽善,刨去花言巧語,也許有點殘酷,但真理畢竟還是真理。這本書也許由于翻譯、出版時間倉促,校正欠缺,希望譯者抓緊時間訂正。

2014-09-21 21:07: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語言有點犀利,不過論述多,觀點還沒有扎進心里的感覺,這也可能是因為還沒看完全本書吧。

2017-10-09 16:54: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直在當網買書 覓得好書暑期正好看看 包裝送貨都很滿意 謝謝 這個書是因為電子書下載感覺還不如買本紙質的慢慢看才買的 沒有強大認知和自我思維的人要慎重地看哦

2015-07-11 17:21:12
來自天津趙**的評論:

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解讀民主與獨裁之間的界限,深刻分析致勝聯盟的作用。

2015-05-25 10:52:45
來自蔣延嶠**的評論:

買了很久了斷斷續續地翻看,最近才算完整讀完。內容和封皮一樣帥,充分感受到了美國大學的知識分子是如何做學術研究並且把成果服務運\用到現實的世界。感謝譯者和作者,如果對體制不滿地可以看一看,對政治抱有純潔幻想的也該看一看。一次很好的閱讀體驗。

2014-11-17 09:22: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本很好的政治書籍,也可以運用在其他的工作領域。

2017-07-16 14:21:53
來自風吹小**的評論:

不能說這是一本非常高深的學術著作,但是開辟了一個很好的角度,讓人能夠擺脫傳統的分析方式,用更簡單直接的方法思考政治和商業的運行規律。比如說,思考今天的俄羅斯和普京。

2015-05-11 19:45:38
來自鄒榮柱**的評論:

好書。有幫助了解政治與國家。打倒獨裁,唯有民主是進步的潮流。

2015-02-03 13:45: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很不錯,敢于這么赤裸裸描述解析獨裁社會的書籍現在真的不多了吧。當初是蔣方舟推薦買的。覺得本書講中國的地方應該很精彩,但是應該出版的時候被和諧了吧。將來出國再看也不遲。好書!

2014-12-24 10:43:02
來自曉風影**的評論:

統治的關鍵在于支付報酬給支持者,而不是善治或代表普遍意志。對一名剛剛上臺的領導人來說,收買忠誠特別困難。在決定是否要支持一名新領導人時,精明的人不僅要看新領導人今天能給他們多少,還要尋思將來預期能得到多少。

2016-06-19 19:54:27
來自雪梅東**的評論:

非常好的一本政治學書籍。通過此書,了解了政治制度的運作規律,對于民主政治有了一個多角度的了解。

2016-04-23 14:37:32
來自falwscf**的評論:

書中提出了政治的核心問題:致勝聯盟決定政治路線。既對領導人在位有決定性作用的人數多少,決定了國家或組織的性質。書中用非常多的例子詳細地描述了這和觀點。

2014-11-12 14:37:43
來自闞老師**的評論:

非常推薦的一本書,簡單又好懂。假如你是一個公司的領導者,或者是一個國家的領導者,你會怎么做?當然是用你能運用的錢,好好地籠絡住你那些支持者們。只有這樣你才能保障權力。 這本書的作者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概念:“制勝聯盟”。這個聯盟的大小,影響了一個國家的政體形式,是偏于民主還是偏于獨裁專制。沒有多少圣人,民主國家和獨裁國家的領導人本質上沒什么不同,都需要用很多錢,籠絡住他們的支持者。

2015-08-06 11:01: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告訴你了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獨裁。選舉不一定就是民主,獨裁也可以實行民選。

2016-04-23 16:20:54
來自回歸初**的評論:

對獨裁者的研究很到位,但同時也隱隱約約的感覺書中的西方價值觀對東方或第三世界的看法。獨裁和民主的優劣,關鍵是人民的生活是不是越來越好,哪怕是利益集團悶聲發財也可以。

2016-06-04 09:30: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獨裁者手冊民2主國家。B據此獨裁者手冊頓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和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S員。他10A通過設立于紐約的咨詢公司長期擔任  獨裁者生存的秘密是什么呢?  為什么改革6總是如此困M難? L 為什么1

2015-10-15 20:18:14
來自幾***(**的評論:

獨裁者手冊 說到底,利益至上,不然誰還當領導,真以為好心到拯救全人類呢。領導人是為致勝聯盟服務的,致勝聯盟的規模大小決定了獨裁還是民主。對外援助一章很精彩,真是顛覆三觀,以前真以為是出于人道主義的救助,我真是太天真了。其實涉及中國的不多,但都刪干凈了,反而說老美自己霸權的地方比較多,這在美國都能出版,差距啊

2017-08-28 12:13:16
來自l***8(**的評論:

獨裁者手冊 一開始以為中文版翻譯會誤導人于是一直沒敢買,買后發現刪除內容后的也不怎么影響,目前雖沒讀完但整體感覺很不錯的一本書

2017-06-28 14:29:48
來自vincent**的評論:

獨裁者手冊 《獨裁者手冊》這本書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個能夠相當完美地解釋這一政治現象的理論,即:不管是國家、公司還是國際組織,其政治格局不能簡單地以“民主”和“獨裁”來劃分,而必須用民意選民、實際選民、勝利聯盟的數字多少來描寫。如果勝利聯盟的人數很多,那么這個國家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民主國家。反過來,如果勝利聯盟的人數非常少,那么不管這個國家有沒有選舉,都是事實上的非民主國家。據此,很容易明白:在剛果,利奧波德二世只需要讓少數人高興就足以維持自己的統治;而在比利時,他必須讓很多人滿意才行。

2017-08-10 22:11:0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