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越》是作者走訪百國后的第三本思考型著作,在《中國觸動》和《中國震撼》的基礎上,作者探討了中國對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包括在經濟總量、百姓資產、社會保障、科技創新、制度安排等領域的超越。在這些領域中,中國在不少方面已經超越了美國,在許多方面不久將超越美國,在另外一些方面,通過繼續不斷的努力,最終也可能超越,而其中最有意義的,無疑是中國的制度安排,也就是政治制度方面的超越。此外,作者還從“文明型國家”的視角,探討了中國話語對西方話語的超越,解釋了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和中國制度安排及其背后的理念,論證了中國許多做法的深層次的合理性。
中國是世界上維系了五千年文明而沒有中斷的偉大國家,歷史上長期經驗豐富于世界,落后于西方是近生的事。而自現代以來,中國迅速“趕超”西方的背后是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的總體成功,這種成功源于對中華文明底蘊的把握、對中國紅色傳統的承襲,以及對國際有益經驗的借鑒。中國正帶著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實現中國人百年奮斗的目標,重返世界之巔。
張維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所長、春秋研究院博學研究員。曾在上海當過三年工人。復旦大學外文系畢業,日內瓦大學國際關系碩士、博士。曾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日內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和國內多所大學的兼任教授。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小平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英文翻譯。走訪過100多個國家。主要著作有《鄧小平時代的意識形態與經濟改革》(英文)、《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英文)、《重塑兩岸關系的思考》、《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中國觸動:百國視野下的觀察與思考》等。
中國震撼》與《中國觸動》出版后廣受歡迎,先后榮獲“新聞出版總署全民閱讀辦2011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書(文化類)”、“第十二屆上海圖書獎一等獎”、“、新聞出版總署第四屆通俗理論讀物推薦書目”、“最受中央國家機關干部歡迎的10本書”、“十八大主題出版重點圖書”等多項榮譽。
引
及時章 從“追趕”到“超越”
一、“一出國,就愛國”
二、從中美首腦峰會說起
三、扎卡利亞的問題
四、有質量的增長
五、中美比較:此長彼消
第二章 從“神話”到“實話”
一、皇帝的新裝?
二、“美國夢”出了什么問題?
三、“市場原教旨主義”行不通
四、西方開始了制度反思
五、也給西方制度把把脈
六、三個“基因缺陷”
第三章 制度超越:三種力量的關系
一、感念鄧小平:中國模式的意義
二、中國模式有自己的邏輯
三、制度超越:三種力量的關系
四、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制度安排
第四章 話語超越:誰的終結?
一、建構強勢的中國話語
二、在牛津大學談中國模式
三、“普世價值”的普遍困境
四、與福山的辯論:歷史終結論的終結
第五章 “顏色革命”為何失敗?
一、從“埃及之春”說起
二、“顏色革命”的結
三、臺灣民主:從希望到失望
四、“顏色革命”為何失敗?
第六章 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
一、光榮:昨天與今天
二、放飛夢想:三種情
三、放飛夢想:三個維度
四、超越:思路與經驗
結論 一個“文明型國家”的邏輯
后 記
西方長期以來一直誤判中國,其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偏見(特別是“歐洲中心論”、“西方文明優越論”和“歷史終結論”)。為了釜底抽薪地解構西方話語,我概述了海內外不少學者的研究成果和結論:首先,在過去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在絕大部分的時間內都經驗豐富西方;其次,歐洲16 世紀文藝復興的一個主要動力來自東方,特別是中國;第三,歐洲17—18 世紀啟蒙運動的重要起點某種意義上就是中國;第四,西方現代經濟學和政治學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制度安排,如“自由放任”和“文官制度”等均源于中國,所以“歐洲中心論”、“西方文明優越論”、“歷史終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本書所討論的中國超越,主要是指中國超越美國和美國模式,在一定意義上它也代表了中國對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本書探討了中國在六個領域內對美國的超越,即在經濟總量上的超越,在百姓資產上的超越,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超越,在科技創新領域內的超越,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念上的超越。在這些領域中,我們在不少方面已經超越美國,在許多方面不久將超越美國,在另外一些方面,通過繼續不斷的努力,最終也能超越美國。
坦率地說,以“選舉”為主的社會將競爭不過把“選拔”和“選舉”結合起來的社會。以“民意”治國的國家將競爭不過把“民意”和“民心”結合起來的國家。以市場經濟一條腿走路的社會,將競爭不過“市場”和“計劃”兩條腿走路的社會。以“政體”為導向的制度模式將競爭不過把“政道”和“政體”結合起來的制度模式。以個人利益為核心的社會,將競爭不過能夠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的社會。所以我更看好中國模式,就現在這個水平也可以和美國模式競爭,當然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作為一個“文明型國家”,我們有偉大的歷史傳承,有輝煌的崛起業績,我們對此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我們從歷史和現實的兩個維度獲得了自信。我們有家國情懷、大國情懷、天下情懷,我們有“天降大任”的擔當,我們主張“王道”,反對“霸道”。我們愿意放飛自己的夢想:隨著中國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越美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可能成為世界社會主義的主流版本,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有可能成為世界上具競爭力的發展模式,中國社會有可能成為真正屬于絕大多數人的“活力社會”、“溫馨社會”和“美好家園”。
中國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范圍最廣泛、內容最深刻的變革,中國正在探索全新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并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繼續借鑒世界各國的有益經驗,但不會失去自我,不會失去中國自己的許多優良傳統。中國人今天進行的探索必將為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秩序的未來發展作出彌足珍貴的貢獻。
“ 中國從哪里來,中國走什么路,中國往何處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回答這些大問題。回答對了,我們的國家將邁向及時,前途無比燦爛;回答錯了,我們可能功虧一簣,甚至前功盡棄。我們有些人只會在西方話語中打轉轉,在“歷史終結論”的邏輯下討論中國,所以他們解讀中國的發展永遠是從所謂的“極權模式”走向“威權模式”,從“威權模式”走向西方“民主化”模式,但是實踐證明這種邏輯是不靠譜的,它只會導致對中國未來一個接一個的誤判。
一個“文明型國家”有自己的邏輯。這個邏輯就是:中國歷史上長期經驗豐富于西方,過去兩千多年,中國在至少3/4 的時間內是經驗豐富西方的,這種經驗豐富有其深刻的原因,我稱之為原因一。18 世紀開始中國落后了,錯過了工業革命,有其深刻的教訓,但中國現在又通過自己獨特的發展模式趕了上來,并正在越來越多的方面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這種“趕超”也有其深刻的原因,我稱之為原因二。原因二和原因一之間是有繼承關系的,這就是“文明型國家”的邏輯。這種邏輯意味著:我們現在的制度安排,融合了中國自己的歷史基因、紅色基因和西方的有益元素,這種制度安排是超越西方模式的。
張還是比較清醒的,學術沒國界,但學者必須有國家。如果沒有愛國情懷,學術也不會延展下去。當然,愛國是為了讓國家更好。一味唱衰或者粉飾太平都不可取。張無疑是民族主義者。
兒子同學介紹買的!通過中國三十年的改革,找到我們國家的自信!
中國人不要被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忽悠,我們一定要自信!
張唯為的《中國觸動》三部曲寫得都很有水準,非常深刻,值得每個中國人一讀。
張教授的世界觀價值觀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通讀這本書無論是在對國家經濟發展還是制度平衡或是社會建設方面都有一個比較長足的理解和認識…
朋友推薦的,看看中國震撼三部曲,看完了信心滿滿。
書寫得很不錯,觀點很中肯,很客觀,沒有對我國的現狀妄自菲薄,也沒有刻意貶低國外的種種制度,看完之后你就會感覺到其實國外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好,我們自己的國家也不是那么差勁,其實中國挺好的,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好,盡管目前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和缺點,但我相信中國遲早會在越來越多的方面超越西方國家,祖國越來越強盛,生活在這樣的國家里我感覺很幸福,很快樂,我也會為祖國的強盛做貢獻的!!!
如果看了他在新書推介會上的演講視頻,就不用看書了,幾乎都一樣 囧
中國模式的完結篇 很棒 這里不得不夸獎一下快遞小哥 冒著臺風天給送過來 666 不過被雨水打濕了 沒影響
不錯的一套書、一直想買來著,老公和我都還挺喜歡的、看了后覺得身為中國人實在是太自豪了、中國人要自信
張教授的書深入淺出地闡述了中國模式和西方模式的優劣,值得推薦
以前看過<中國震撼>和<中國觸動>,很喜歡張維為老師的書,希望這本書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另外,書第二天就到了,感謝當當網的高效率工作。
父親在醫院病床上讀的這本書,他說:"寫的好!中國人的貧困村,在外國扶貧專家眼里,已經不錯了,人家的標準是沒有住,沒有吃和穿,中國的早就超過了!"
今年前10個月,俄羅斯GDP增長了0.7%,貿易順差達1484億美元,增長了133億美元。從全年來看,今年俄羅斯財政將有約1.2萬億盧布的盈余,約合200億美元,占俄羅斯全年GDP的1.9%。
張老師的書都很不錯,所寫的中國三部曲,值得去看,能讓我們以另一種視角去看待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與問題
看完對中國道路中國制度有了很好的認識,更高的優越感
我不滿意的是跟中國震撼、中國觸動的內容大同小異!
書己看完,書中提供了觀察世界的方法和緯度,通過縱向比看我們三十年的改革成效,橫向與西方比雖有差距但也可以看到成就,從中找到我們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很有見地,值得一看。
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作品,核心思想是要有中國自信,終將超越西方。
一直很喜歡張維為寫的中國三部曲,他的中國部曲我都有買紙質書,看了他的書超正能量的,對中國的前面充滿了希望和信心,年青人應多看他寫的書。
中國震撼、中國觸動、中國超越三本書一口氣看完,正能量!
1)我黨應該有自信。2)發展是一場長跑。3)民眾認知決定政府地位:在西方,政府是看門狗;在中國,政府是父母。4)當前最緊要的問題:一是如何持續滿足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二是如何平衡所謂君權、相權和民權?5)此書是我黨所謂“講好中國故事”之典范。但如果讀過作者前兩本書,可不再精讀。
中國超越--中國觸動與中國震撼的結論篇,闡述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是中國夢的實現方式。
相對于《中國震撼》和《中國觸動》,本書是總結篇。但如果前兩冊都讀得比較仔細了的話,這本書的大多思想已蘊含在前兩冊之中。當然,為了一套書的完整性,都買了也不錯。如果只買2本,就買前兩本。這是本人的觀點。
閱讀張維為撰寫的《中國超越》一書,使本人感悟頗深!作者從"追趕" 到"超越", 從"神話" 到"實話",從"制度超越"到"話語超越",從"顏色革命失敗"到"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書中用了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證明,中國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會深刻地影響世界未來的格局和秩序。讀完此書,讓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了信心,讓我對我們這一代能幸運的成為21世紀中國崛起的中堅力量,感到無比的驕傲
書寫得不錯,看后令人振奮,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發展和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有的方面已經超越,盡管我們還有不足的地方,但所有的國家都有自己的短板,中國模式引起國際學界、理論界的關注。中國的崛起不是一個普通國家的崛起,而是一個五千年連綿不斷的偉大文明的復興。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發展和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有的方面已經超越,中國的崛起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一定會深刻地影響世界未來的格局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