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美國農業部前副部長任筑山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擔任聯合主編,組織中外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學者80人參與編寫。全書按食品工業的不同環節,分為7大部分,共33章。編著者回顧了近10年中國食品安全遇到的問題、采取的應對措施、取得的進展以及對未來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的思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政府對食品安全這一民生問題的重視以及所做出的努力。
本書屬于食品安全主題的高級科普書,作者,內容。全書共分為7個部分:緒論、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學、風險評估、食品工業和新技術。通過此書,可以了解中國在食品安全方面近年來的快速進步,以及對現況和未來發展的分析和構想。
任筑山,生于重慶,長于上海、中國臺北。赴美取得加州大學生化博士后,曾任職大學教授、食品公司經理、食品科技系主任,是美國及時位亞裔農學院院長。2001年美國總統提名并由國會通過,任美國農業部副部長,主管全國農業科技教育經濟和統計。2006年起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陸伯勛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咨詢委員會主席,2010年起任國際食品科技聯盟院士及食品安全專家共同主席,為國際科學雜志Food Control的北美和亞洲主編?,F居美國。
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總顧問。1956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1968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理學研究生畢業。曾先后在美國阿爾巴尼(Albany)醫學院毒理學系和康奈爾大學營養科學系進修。曾任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風險交流,膳食、營養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食物營養強化等。是國內外知名營養學和食品安全專家。
第1章 共負食品安全的責任
第2章 食品安全狀況概述
第3章 食品安全教育與培訓的現狀與趨勢
第4章 食品工業的發展
第5章 食源性疾病監測
第6章 食源性致病細菌
第7張 發酵食品中酵母的應用與潛在的安全問題
第8章 食品真菌毒素污染暴露的回顧與展望
第9章 食源性病毒
第10章 食源性寄生蟲病
第11章 食品添加劑
第12章 農藥殘留
第13章 獸藥殘留與食品安全
第14章 食品重金屬污染及相應對策
第15章 食品欺詐
第16章 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能力建設與工作實踐
第17章 食品微生物風險評估
第18章 中國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實踐與探索
第19章 食品安全標準
第20章 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演進
第21章 美國食品安全歷史對中國的啟示
第22章 食品安全監管
第23章 餐飲安全
第24章 食品安全和國際貿易:法規挑戰
第25章 肉制品安全的發展現狀
第26章 乳品安全新紀元
第27章 果蔬食品安全
第28章 食用油脂安全
第29章 糧食安全問題
第30章 水產業的食品安全
第31章 食品安全追溯
第32章 轉基因產品檢測新技術
第33章 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性
毋庸置疑,食品安全的責任不是一個人、一群人、某一個企業或政府部門可以全部承擔的。應該是許多人,甚至每一個人,都要共同負起的責任。
最早提及食品安全是“共負責任”的可能是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WHO認為“所有政府部門、消費者和食品工業界都應該共同負責使食品供應做到安全和健康”,但是,大部分學者覺得這個定義不夠完整。
歐盟在2000年發表了食品安全白皮書,導促使其于2002年成立了歐洲食品安全局。該書中對共負食品安全的責任定義為“飼料工業、農民和食品生產經營者要對食品安全負主要的責任。有關政府部門應通過全國性監測及管理體系,監視及督導以上的責任。顧客也應該知道他們應對食品的適當貯藏、操作和烹調負有責任”。這個定義仍然不夠完整,它只包含了企業界、政府部門及消費者要共負食品安全責任。
在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和國際食品科技聯盟共同組織、于北京召開的及時屆國際食品安全論壇上,筆者提出了所有參與經手食品的人,都要共負食品安全的責任。其中食品生產經營者和政府部門負有主要責任,學術界、媒體和消費者也有責任。這五個群體是負責食品安全的五大支柱,他們要相互合作才能構成好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好書,寫的很透徹
寫書用的,囤貨中~~~~寫書用的,囤貨中~~~~寫書用的,囤貨中~~~~
本身教的課程相關,買來作參考。
好
…………
推薦購買 非常不錯
食品行業人才充電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內容還不錯,有一定的學術型
書本竟然都不包裝一下,有一個角已經破損了
健康,健康,食品安全太重要
書很好??!
書很好!!
沒有透明塑料皮包著,打開包裹發現破損了。。。封面還沒有對齊。。算了,反正是為了了解專業買的,內容沒問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