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融入歷史學科思維,以“表格”“網絡”等靈活形式,梳理知識要點,突出各要點間的縱橫聯系,清晰直觀,一目了然。本書整體上分為主體內容和附錄兩大部分。在科學劃分單元的前提下,有機融合多個板塊。各板塊既具有綜合性,又可獨立使用。
1. 108個網絡體系,以圖解方式直觀地呈現各知識要點之間的聯系。
2.550個基本概念、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等基礎知識,助您夯實基礎。
3.77個方法技巧、注意、警示幫助您記憶、辨析歷史事件。
4.116個圖示及圖表,助您理解、歸納相近知識。
5.對365條各類考試尤其是中考中常考的重點知識進行深入的講解。
6.對72幅重點歷史圖片進行詳細講解,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從圖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一冊在手,知識全有;一套在手,學考無憂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是在1993年薛金星先生主編的《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引領下,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的,目前已發展成為涵蓋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33個單品系列圖書。她的服務宗旨是:全程、科學系統地滿足學生從小學到初、高中階段的不同需求。其追求的目標是:“一冊在手,知識全有;一套在手,學考無憂;一旦擁有,愛不釋手。”
劍鋒在磨礪,梅香從苦寒。“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的成功,正是基于這種服務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來備受廣大一線師生的厚愛,年年暢銷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從全國范圍內聘請了一大批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專家、特教和名師,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學科的不同特點,結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學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細刻、精心著述、反復修訂,從而確保圖書的高質量和學術的性。
特立須獨行,領異應標新。“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匠心獨運,風格別具。她既有系統、清晰的知識梳理和講解,又有科學獨到的規律總結;既有學科思想方法的啟迪,又有實用管用的技巧點撥;既有同步學習的備查資料,又有中高考的方向指導。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知識;她方便快捷,隨查隨用,工具性強。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目前“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的類似產品不少,但北京金星書業的“基礎知識手冊”系列叢書銷量卻在市場上名列前茅。因為她是專家心智的結晶,是學生的良師,是教師的益友!
單元1 史前時期:中國境內人類的活動
一 中國早期人類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謀人/2
(二)北京人/2
(三)山頂洞人/2
(一)中國早期人類——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比較/3
(二)人與動物的區別/3
二 原始農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4
(二)河姆渡人/4
(三)原始農業的發展/4
(一)我國南北方原始農耕文化差異的原因/5
(二)列表比較半坡居民與河姆渡居民/5
三 遠古的傳說
(一)部落/6
(二)炎黃聯盟/6
(三)傳說中炎帝和黃帝的發明/6
(四)禪讓制/6
(五)大禹治水/6
(一)遠古傳說和史實的聯系與區別/6
(二)認識堯、舜、禹的“禪讓”/7
單元2夏商周時期:早期國家的產生與社會變革
一 早期國家的產生和發展
(一)世襲制/8
(二)平民/8
(三)夏朝——中國歷史上的及時個王朝/8
(四)商朝/8
(五)西周/8
(一)夏、商、西周更替對照表/9
(二)說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進步的原因/9
(三)分封的含義/9
二 青銅器與甲骨文
(一)青銅器/10
(二)甲骨文/10
(一)正確理解青銅文明與青銅器、青銅制造業/10
(二)文字的演變/11
三 動蕩的春秋時期
(一)春秋戰國的分期/12
(二)春秋時期的經濟發展/12
(三)周王室衰微/12
(四)諸侯爭霸/12
(一)勞動工具的革新/12
(二)春秋爭霸的實質和影響/12
四 戰國時期的社會變化
(一)三家分晉/14
(二)戰國七雄/14
(三)桂陵之戰/14
(四)馬陵之戰/14
(五)長平之戰/14
(六)商鞅變法/14
(七)都江堰/14
(一)比較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不同/14
(二)戰國兼并戰爭的實質、影響/15
(三)從背景、內容等方面看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15
五 百家爭鳴
(一)老子/16
(二)孔子/16
(三)百家爭鳴/16
(一)“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17
(二)法家思想深受秦國國君賞識的原因/17
單元3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一 秦統一中國
(一)秦滅六國/18
(二)秦始皇確立中央集權制度/18
(三)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18
(四)秦朝的疆域/18
(一)秦統一六國的原因/18
(二)正確評價秦始皇/19
(三)評價歷史人物應注意的問題/19
二 秦末農民大起義
(一)陳勝、吳廣起義/20
(二)秦朝的滅亡/20
(三)楚漢之爭/20
(一)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20
(二)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20
三 西漢的建立和鼎盛
(一)西漢的建立與滅亡/21
(二)休養生息政策/21
(三)“文景之治”/21
(四)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21
(一)漢初實施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22
(二)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異同點/22
(三)對漢武帝的評述/22
四 東漢的興亡
(一)新朝/24
(二)東漢的建立/24
(三)光武中興/24
(四)外戚宦官交替專權/24
(五)黃巾起義/24
(一)文景之治和光武中興局面的異同點及中國封建社會治世景象出現的規律/24
(二)黃巾起義失敗的原因/24
五 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
(一)西域/25
(二)張騫通西域/25
(三)絲綢之路/25
(四)西域都護的設置/25
(一)絲綢之路開通的條件/25
(二)正確認識絲綢之路的開通及其歷史作用/26
六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
(一)造紙術/27
(二)醫圣張仲景/27
(三)華佗/27
(四)司馬遷著《史記》/27
(五)道教/27
(六)佛教/27
佛教和道教的異同點/27
單元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一 三國鼎立
(一)官渡之戰/28
(二)赤壁之戰/29
(三)三國鼎立/29
(一)三國鼎立形成的原因/29
(二)三國鼎立局面是歷史的進步而不是倒退/29
(三)正確評價曹操/29
二 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
(一)西晉的興亡/30
(二)八王之亂/30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內遷/30
(四)十六國/30
(一)西晉能夠短暫統一的原因/30
(二)西晉速亡的原因/30
(三)東漢、魏、晉時期,我國人口遷徙的方向和影響/31
三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的開發
(一)東晉的興亡/31
(二)南朝的政治/31
(三)江南地區的開發/32
(一)六朝古都——南京/32
(二)江南地區開發的影響/32
四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淝水之戰/33
(二)北魏的建立與統一/33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33
(四)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33
(一)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33
(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原因和影響/34
(三)評價北魏孝文帝改革/34
(四)比較商鞅變法與北魏孝文帝改革/34
五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一)賈思勰和《齊民要術》/35
(二)科學家祖沖之/35
(三)圓周率/35
(四)書法/35
(五)繪畫/35
(六)雕塑——石窟藝術/35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主要原因/35
(二)魏晉時期石窟藝術盛行的歷史背景及給我們的啟示/35
單元5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一 隋朝的統一與滅亡
(一)隋朝的興亡/37
(二)隋初的繁榮/37
(三)隋朝的大運河/37
(四)開創科舉取士制度/37
(一)隋朝大運河開通的目的與歷史作用/37
(二)隋朝對歷史發展的貢獻/37
(三)正確評價科舉制/37
(四)隋朝與秦朝的相同點/38
二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一)“貞觀之治”/39
(二)武則天/39
(三)“開元盛世”/39
(一)唐朝前期繁盛局面形成的原因及給人們帶來的歷史啟示/39
(二)漢武帝與唐太宗的歷史功績/39
(三)正確認識武則天的功與過/39
三 盛唐氣象
(一)唐朝經濟繁榮的表現/40
(二)唐與吐蕃的關系/41
(三)唐太宗被稱為“天可汗”的原因/41
(四)唐代著名詩人一覽表/41
(一)唐朝的和親政策和漢朝初年的和親政策有何不同/41
(二)隋唐文學藝術繁榮的原因/41
四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遣唐使/43
(二)鑒真東渡/43
(三)玄奘西行/43
(一)鑒真東渡與玄奘西行的異同/43
(二)唐朝時期的對外政策給我們的啟示/43
五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亂/45
(二)黃巢起義/45
(三)唐朝滅亡的原因/45
(四)五代十國/45
(一)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和安史之亂的比較/45
(二)正確認識五代十國的影響/46
單元6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一 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
(一)北宋的建立和局部統一/46
(二)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采取的措施/46
(三)重文輕武的政策/47
(四)契丹(遼)興起/47
(五)遼宋的和戰/47
(六)西夏的興起/47
(七)西夏和北宋的關系/47
(八)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的建立/47
(九)金滅遼及北宋/47
(十)南宋建立/47
(十一)岳飛抗金/47
(十二)南宋與金對峙/48
(一)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簡表/48
(二)正確認識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影響/48
(三)正確評價澶淵之盟/48
(四)評價兩宋時期的民族關系/48
二 宋代經濟的發展
(一)宋代南方農業的發展/49
(二)宋代手工業的興盛/49
(三)宋代商業貿易的繁榮/50
(四)瓷都景德鎮/50
(五)市舶司/50
(六)交子/50
(七)經濟重心南移/50
(一)宋朝對外貿易轉向以海路為主的原因/50
(二)唐朝、宋朝的商業情況比較/50
三 蒙古族的興起與元朝的建立和統治
(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51
(二)元朝的建立與統一/52
(三)文天祥抗元/52
(四)元朝的疆域/52
(五)行省制度/52
(六)元朝對邊疆地區的管轄/52
(一)正確認識元朝統一中國和文天祥抗元/52
(二)元朝對我國歷史發展作出的貢獻/52
(三)歷史上結束分裂局面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53
(四)分封制、郡縣制和行省制的異同點/53
(五)民族交融的三次高潮及民族交融的特點/53
四 宋元時期的都市、科技文化和中外交通
(一)宋元時期繁華的都市生活/54
(二)宋詞/55
(三)元曲/55
(四)活字印刷術的發明/55
(五)指南針的發明與傳播/55
(六)火藥的應用與傳播/55
(七)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55
(八)馬可•波羅和《馬可•波羅行紀》/55
(一)中國古代四大發明/56
(二)宋元時期的文學藝術成就/56
(三)宋元科技文化高度繁榮的原因/56
單元7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
一 明朝的興衰和統治
(一)明朝的建立/57
(二)朱元璋強化皇權/57
(三)八股取士/57
(四)明朝經濟的發展/58
(五)明朝政治腐敗與社會動蕩/58
(六)李自成起義/58
(一)列表識記秦朝到明朝歷代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58
(二)陳勝、吳廣起義與李自成起義的比較/58
二 清朝的建立和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君主專制的強化
(一)清朝的建立/60
(二)清朝前期社會經濟的發展/60
(三)清朝前期人口的增長/60
(四)清朝君主專制的強化/60
(五)清朝不斷加劇的社會矛盾/60
(六)閉關鎖國政策/60
(一)宋元明清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61
(二)中國古代對外開放和閉關鎖國的比較/61
三 明清時期的中外交往與沖突
(一)鄭和下西洋/62
(二)倭寇/62
(三)戚繼光抗倭/62
(四)鄭成功收復臺灣/63
(五)清朝在臺灣的建制/63
(一)明清的對外關系及其特點和趨勢/63
(二)文天祥抗元與戚繼光抗倭的不同/63
(三)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63
四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一)清朝對全國的統治/65
(二)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65
(三)鞏固西北邊疆/65
(四)清朝的疆域/65
(一)歷史上中央政府與西藏的關系/65
(二)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65
五 明清的科技、建筑和文學藝術
(一)明朝的科學成就/67
(二)明長城/67
(三)北京城/67
(四)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67
(五)昆曲和京劇/67
(一)明代中后期出現的科技著作及其特點和出現的原因/68
(二)李時珍、宋應星、徐光啟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三位科學家,他們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和品質及給我們的啟示/68
(三)秦長城與明長城的不同/68
(四)明朝中期以后中國科技落后世界的原因/68
第二編 中國近代史
單元8侵略與反抗
一 鴉片戰爭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70
(二)鴉片戰爭/70
(一)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的原因/71
(二)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與偶然性/71
二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一)俄國侵占中國大片領土/72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73
(三)金田起義/73
(四)太平軍抗擊洋槍隊/73
(一)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73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74
(三)太平天國運動的特點及失敗原因/74
三 收復新疆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75
(二)左宗棠收復新疆/75
(一)左宗棠勝利收復新疆的原因/75
(二)評價左宗棠/75
四 甲午中日戰爭
(一)甲午中日戰爭/76
(二)《馬關條約》/76
(一)《馬關條約》使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原因/77
(二)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77
(三)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影響/77
(四)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情況/77
五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義和團/78
(二)《辛丑條約》的內容及危害/78
(三)八國聯軍侵華戰爭/78
(一)《辛丑條約》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危害/79
(二)義和團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的異同/79
(三)影響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三大條約/79
單元9近代化的探索
一 洋務運動
(一)近代化的含義/80
(二)洋務/80
(三)洋務派/80
(四)洋務運動/80
(一)洋務運動破產的原因/81
(二)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的特點/81
(三)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的特點及性質/81
二
(一)公車上書/82
(二)強學會/82
(三)/82
(四)戊戌六君子/83
(一)失敗的原因及教訓/83
(二)維新派與洋務派思想主張的比較/83
三 辛亥革命
(一)興中會/84
(二)中國同盟會/84
(三)北洋軍閥/84
(四)武昌起義/85
(五)中華民國成立/85
(六)《中華民國臨時約法》/85
(七)宣統帝下詔退位/85
(八)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85
(九)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85
(一)同盟會的革命綱領與三民主義的關系/85
(二)辛亥革命的成功、失敗及教訓/85
(三)和辛亥革命的異同/86
(四)辛亥革命與武昌起義/86
四 新文化運動
(一)“民主”“科學”/87
(二)舊道德/87
(三)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及代表人物/87
(四)新文化運動的內容/87
(五)新文化運動的影響/87
(一)新文化運動把斗爭矛頭指向孔教的原因/87
(二)新文化運動興起的原因/87
單元10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一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88
(二)五四愛國運動/88
(三)中共“一大”的召開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89
(四)中共“二大”/89
(一)為什么說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89
(二)理解五四精神及其歷史啟迪/90
(三)新文化運動與的比較/90
(四)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90
(五)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新”在哪里/90
二 北伐戰爭
(一)新三民主義/91
(二)黃埔軍校/91
(三)國民黨“一大”/91
(四)及時次國共合作/91
(五)葉挺獨立團/92
(六)北伐戰爭/92
(七)“四一二”反革命政變/92
(八)“七一五”反革命政變/92
(九)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及形式上的統一/92
(一)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92
(二)國民革命失敗的原因及教訓/93
(三)說國民革命失敗了的原因/93
三 紅色政權的創建與紅軍長征
(一)南昌起義/94
(二)八七會議/94
(三)土地革命/94
(四)秋收起義/94
(五)三灣改編/94
(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94
(七)井岡山會師/94
(八)紅色政權的創建/94
(九)長征/94
(一)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異同點/95
(二)到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原因及啟示/95
(三)說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的原因/95
單元11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一 難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變/96
(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97
(三)西安事變/97
(一)對日本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原因/97
(二)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原因/97
二 全民族抗戰
(一)盧溝橋事變/98
(二)八一三事變/98
(三)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建立/98
(四)南京大屠殺/99
南京大屠殺給我們的啟示/99
三 抗日戰爭的勝利
(一)正面戰場——國民政府組織的抗戰/100
(二)“囚籠”政策/100
(三)敵后戰場/100
(四)中共“七大”/100
(五)抗日戰爭的勝利/100
(一)評價國民黨的正面戰場/101
(二)平型關大捷、臺兒莊戰役、百團大戰的比較/101
(三)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101
(四)近代史上日本對中國的侵略/101
單元12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一 內戰烽火
(一)重慶談判/102
(二)粉碎國民黨的進攻/103
(三)挺進大別山/103
(一)既然阻止不了內戰的爆發,為什么還要赴重慶同國民黨談判/103
(二)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的原因/103
(三)將大別山地區作為戰略進攻目標的原因/103
(四)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的比較/104
二 戰略大決戰
(一)三大戰役/104
(二)國民黨統治的垮臺/105
(一)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105
(二)三大戰役的首戰,突破點選在東北戰場的原因/105
(三)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106
單元13近代經濟、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一 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一)近代工業/106
(二)狀元實業家張謇/106
(三)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階段、階段特點、原因和總體特點/107
(一)及時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短暫的原因/107
(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意義/107
二 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
學習工具書,值得看
暑假時在圖書大廈看到這套書,感覺很好就買回來了。現在,孩子上課和復習都用它,很實用,對孩子學習有幫助。
孩子喜歡就好
實用孩子 喜歡同步輔導
不錯,很實用!
“劍鋒在磨礪,梅香從苦寒。”《基礎知識手冊》的成功,正是基于這種服務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來備受廣大一線師生的厚愛,年年暢銷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從全國范圍內聘請了一大批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專家、特教和名師,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學科的不同特點,結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學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細刻、精心著述、反復修訂,從而確保了圖書的高質量和學術的權威性。
“劍鋒在磨礪,梅香從苦寒。”《基礎知識手冊》的成功,正是基于這種服務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來備受廣大一線師生的厚愛,年年暢銷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從全國范圍內聘請了一大批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專家、特教和名師,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學科的不同特點,結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學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細刻、精心著述、反復修訂,從而確保了圖書的高質量和學術的權威性。
“劍鋒在磨礪,梅香從苦寒。”《基礎知識手冊》的成功,正是基于這種服務宗旨和崇高追求。自1993年面世以來備受廣大一線師生的厚愛,年年暢銷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薛先生從全國范圍內聘請了一大批治學嚴謹、精益求精的專家、特教和名師,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學科的不同特點,結合中高考及同步教學要求,字斟句酌、精雕細刻、精心著述、反復修訂,從而確保了圖書的高質量和學術的權威性。
不錯的書。
這套書不錯我基本上買齊了
贈送了書皮,書的質量非常好,內容也很全面.....
包含整個初中的內容,知識點非常詳細!買了一套,強烈推薦,適合剛上初中的孩子打基礎。
包含整個初中所有內容,知識點非常詳細,特別適合剛上初中的孩子隨堂復習。書本還包著塑料皮,易于保存
非常好的教輔教材,孩子很喜歡!
一直都用,很好
書的質量好。作品值得一看。
發貨速度一般,快遞速度一般,快遞員服務態度還行,包裝只有紙質盒子。價格比較合理。紙質比較好,印刷清晰,封面防水。內容同步課本,講解詳細全面,適合初學者。
很好很好的一本書
紙的質量不錯,內容豐富多彩!
一直在用金星主編的書,從小學到中學,好評。
朋友推薦,送貨及時,非常好。
常閱可修身養性可陶冶性情可勵志也是我們洞察世界的途徑現實一點說就是古人說的
對學習有幫助
這本書寫的太好了,太棒了。
第二次把全套買全。書的內容很全面,孩子喜歡5分
薛教授的書,當然是精品,內容全面有深度。包裝也好,還有書皮。當當的價格也很給力。點贊!
速度好快,昨天下單今天就送到貨了,很喜歡這本書,里面初中歷史的簡單的一些知識點。
都是正版質量不錯,信任當當,孩子很喜歡,以后繼續支持
書拿到后發現錯頁了,自助售后服務很快,過兩天就給送了本新的來
還不錯,我同學都很喜歡,也感覺里面的內容也很好
非常棒的一本書,適合剛進初中想打好歷史基礎的孩子。
一本在手,知識點一目了然。傻一本很好很工具書。
超棒噠,很多老師講的知識點都有,而且分類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