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結構工程師和建筑提供了深厚而又具獨特見解的基礎知識和工程實例。書中闡述了結構設計方案中的基本力學概念,特別介紹了用整體概念來規劃設計結構總體方案的方法;介紹了結構總體系和各分體系之間的力學關系,以及簡化近似的分析計算方法。
本書構思新穎,敘述深入淺出。對建筑師和結構工程師了解建筑空間形式和結構性能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而在設計創造性地相互配合,提高設計方案的快速比較和選擇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本書可供建筑、結構設計人員及大專院校建筑學及結構專業學習參考。
第1章 概述—建筑設計中的結構
第1節 總論
第2節 建筑設計的過程
第3節 結構教育的總本方法
第4節 結構和其他分體系
第5節 小結
第2章 把方案階段的建筑形式看作總結構體系
第1節 整體的假定
第2節 估算建筑形式上的總作用力
第3節 高寬比與抗傾覆
第4節 建筑物的承載力和鋼度
第5節 建筑形式中的對稱與排對稱
第3章 整體性及主要分析體系的相互關系
第1節 建筑形式中結構作用的層次
第2節 把建筑形式設想為實體結構
第3節 把建筑形式看作空間結構
第4節 柱式和框架式空間結構
第4章 房屋結構總體系的方案分析
第1節 把空間組成的部件作為主要結構分體系
第2節 總體系分析的整體與局部問題
第3節 單層開敞空間建筑
例4-1
第4節 兩層停車庫
例4-2
第5節 12層辦公樓
例4-3
第6節 15層公寓的巨型結構
例4-4
第5章 結構荷載與結構反應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恒載
第3節 活荷載
第4節 風荷載
第5節 地震作用
第6節 結構內部和外部的伸縮變形
第7節 結構反應
第8節 建筑規范、結構性能和承載力
第6章 水平分體系的整體設計
第1節 概述
第2節 水平分體系的整體結構性能
第3節 平板體系
例6-1:預應力混凝土平板
第4節 板-梁體系
例6-2A
例6-2B
第5節 主-次梁體系
例6-3
第6節 雙向密肋體系
例6-4:雙向密肋體系
第7節 空間桁架體系
例6-5:空間鋼桁架體系
第7章 豎向分體系
第1節 概述
第2節 墻體系
例7-1:剪力墻設計
例7-2:桁架式剪力墻設計
第3節 井筒
例7-3:筒結構分體系設計
第4節 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框架結構分體系
第5節 水平荷載作用下的框架結構分析系
例7-4:框架分析
第6節 豎向構件的近似側向變形
例7-5:側向變形
第8章 直線型水平構件
第1節 構件的截面形狀與大小
第2節 彎矩圖
第3節 內力抵抗矩
第4節 容許應力和極限應力設計
第5節 撓度
第6節 預加應力與荷載平衡的預應力混凝土設計
例8-1
例8-2
例8-3
……
第9章 直線型豎向構件
第10章 高層建筑
第11章 拱、懸索和薄殼結構體系
第12章 基
第13章 施工
第14章 房屋結構的造價
參考文獻(精選部分)
附錄
計量單位換算系數表
第1節 總論
由于現代技術的發展,建筑設計人員和工程結構設計人員的能力發揮是相互關聯的,建筑物應是建筑師和工程師創造性合作的產物。但是這種合作常常是困難的。與大多數產品不同,建筑要表現空間形式,同時它又被感受為一種總體環境。設計任務既是綜合的,又是具體的,它既有形,又無形,這使事物變得復雜了。
為創造一個有效的建筑物,設計人員必須處理空間形式表現與三種相互有關聯的功能需求:與使用活動有關的、物質的和象征性的需求(圖1-1)。對設計者的要求是要將一個建筑物的多種性能組織在一起,以滿足這些要求,而且應該是化的集合。
與使用活動有關的需求是所謂運行性能,它來自人類在一個受控環境中進行活動的需求。對于一個給定的工程項目和場地,相互有關的許多活動空間必須按照活動內容、場地范圍、相互關系、環境氣候和服務設施等特定要求進行組織。當然,如果孤立地看,也可以說有一些物質的需求,可看作是基本的自然的構成。也就是說,設計者必須研究能源提供、機械設備、結構和施工等內容。但是,要成為建筑的一部分,這些物質需求也應放在組織活動空間相互關系的總體方案中加以考慮。
此外,當設計人員按總體環境設計一個空間形式方案的運行和構造性質時,他們還必須考慮未來使用者在象征性方面的需求。這很重要,因為使用者將感受這個已建成的環境并生活在其中。對使用者來說,建筑物是他們生活環境的象征,是社會對他們的態度以及對房主的社會和審美價值尊重程度的象征。建筑設計人員必須負責,且保障把所有那些價值表現溶入他的整個設計方案中。事實上,所有建筑項目最基本的要求是給人們提供一個有某種追求的活動場所,它應當是鼓舞人心的,而不是其他,更不能是令人產生消極情緒的。
對于建筑師,上述需求表現為一系列相互有關的設計問題,這些問題必須綜合地加以處理。因此,通常建筑師的設計思想著眼于總體,而不是個別因素,在設計的早期階段尤其如此,因為這時建筑師必須構思一個總體的空間形式,目標是保障活動功能、物質的及象征性要求的協調一致。然后他們才用這種全盤考慮的形象來指導以后的工作和合作的設……
很實用,不錯,幫助很大
垃 圾快遞,都不知道送那,快遞沒文化,看不懂數字嘛,就是一群垃
準備仔細讀的書
買了看了一點,躉貨
很喜歡,很有質感
學習用書,改天再發
整體不錯。
整體感覺不錯
書是好書,就是封面后面快掉下來了。
書皮摔變形了,、
第一次遇到破損的如此徹底,不想退貨麻煩了,給個差評
質量不錯 物流也很快 值得購買
真心不錯,經典中的經典,大家可以一讀,細心讀
都挺好的,滿意,是正品!
都是作者經驗之談,感覺很不錯。而且感覺快遞超贊!
不錯,挺好的.
一次買這么多書,也不能一起評論
結構,居然讀了建筑學,跨界有點大。
當當很給力
書拿到一看里面的膠裝已經散了,本想聯系售后的發現沒售后只能退貨,本著不想麻煩算了。
書沒有包裝,被壓壞了一點,幸好不是強迫癥,否則要撕逼了
早就想買的一本經典之作,終于趕上活動賣到手
大師的經典之作,一直缺貨,終于買到了,要好好拜讀。
林同炎大師的著作,確實很好:內容詳實、條例清晰,值得閱讀和收藏。遺憾的是書中黑白照片不清晰,新版換成彩色的最好。
買到了大師的金裝版,個人很喜歡,圖書質量很好,感覺很不錯
讀這本書還是需要很好的專業基礎的,不建議初學者讀。
很經典的一本書,拿到手很喜歡,翻看了一下,內容很好
寫的深入淺出,對有一定設計經驗的有很深刻的體會,可以幫土建工程師跟好的了解建筑師的設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