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分娩方式產后要如何護理?
怎樣坐月子才能不落月子病?
生二胎后產后痛會更疼?
二胎后護手護腳要防風?
大齡媽媽能生二胎嗎?
……
大家都知道,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非常關鍵的時期,月子坐得好,身體恢復快,寶寶發育也好。但是,如何坐月子不落月子病,如何坐月子才科學,是很多新手爸媽甚至一些二胎爸媽都不太清楚的。
本書把分娩、坐月子和新生兒喂養、護理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都為你做了詳細的介紹。無論你將來是順產、剖宮產,哺乳、非哺乳,還是母乳喂養、人工喂養都能在這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月子里如何瘦身,如何護理不落月子病等這類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書中給予了重點解讀。除此之外,還有每周月子餐推薦,讓新媽媽既能吃好,又能控制體重,盡快恢復身材。
另外,本書也非常適合二胎媽媽閱讀。從分娩開始就有介紹生完二胎后可能遇到的一切,尤其是與生大寶時不一樣的地方,能讓二孩媽媽安心坐好月子,更有促進倆寶感情的教育技巧大揭秘,讓二胎家庭輕松養育兩個寶寶,不頭疼。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非常關鍵的時期,月子坐得好,身體恢復快,寶寶發育也好。本書把分娩、坐月子和新生兒喂養、護理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況都做了詳細的介紹。無論你是頭胎媽,還是二胎媽;是順產、剖宮產,哺乳、非哺乳,還是母乳喂養、人工喂養都能在這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月子里如何瘦身,如何護理不落月子病等這類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書中給予了重點解讀。除此之外,還有每周月子餐推薦,讓頭胎媽和二胎媽既能吃好,又能控制體重,盡快恢復身材。
王敏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
婦產科主治醫師
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從2009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婦產科臨床工作。
身為80后婦產科醫生,她更能體會和理解廣大年輕新媽媽在產后恢復中的擔憂和困惑,在關注新媽媽身體的同時,對新媽媽的生活細節和飲食安排有著自己獨特及專業的見解,并給予了指導和建議。像鄰家姐姐一樣,把復雜的產后恢復和飲食調理知識簡單明了地傳授給新媽媽,讓新媽媽在產后把身心調整到狀態,“變身”為時尚辣媽,是值得信賴的產科專家。
分娩:為每一位媽媽加油
產前準備,越充分越好
宮縮、見紅、破水——臨產3大征兆
史上超全待產包,你值得擁有
吃好睡好,保持體力
洗澡、散步,一個都不能少
頻繁遭遇內檢怎么辦
爬樓梯,讓宮口開得再快點吧
二胎媽媽的特殊產前準備
生二胎的注意事項
二胎的臨產征兆與頭胎有差別嗎
二胎分娩前的常見臨產征兆早知道
提前跟大寶溝通好再離
提前考慮是否需要留存臍帶
多準備幾條去醫院的路線
宜做好心理準備
二胎媽媽多與朋友交流
自然分娩(順產)
順產,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兒
分娩前,身體要做好準備
助產食物大盤點
待產時吃軟爛易消化的食物
給常見助產食物評個分
深吸氣輕呼氣,讓陣痛快過去
超管用的緩解陣痛小運動
會陰側切,沒你想得那么恐怖
不能順產,無須勉強
二胎媽媽順產注意啥
了解產程,安心備戰分娩
二胎媽媽及時產程會發生什么事
分娩時會有想排大便的感覺怎么辦
頭胎順,二胎臨產請速速入院
大齡二胎媽媽要特別注意
頭胎剖二胎順,當然有可能
頭胎順,二胎分娩會一樣痛嗎
頭胎難產,二胎也會難產嗎
別太擔心分娩痛
二胎順產這樣做緩解分娩痛
大齡二胎媽媽做個無創產前DNA檢查
二胎媽媽分娩學會正確用力
剖宮產
剖宮產是非常安全的分娩方式
剖宮產前24小時要禁食
注意!剖宮產不能濫用
二胎媽媽剖宮產注意啥
頭胎剖,二胎剖的概率會大一些
女人一生能做幾次剖宮產
再次剖宮產,心理是個難過的坎兒
順轉剖,別緊張
擇日而剖不靠譜
無痛分娩
什么是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的好處及影響
不是所有產婦都可以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對胎寶寶有影響嗎
無痛分娩真的不痛么
什么時候可以上“無痛”
無痛分娩還用使勁兒嗎
生二胎可以用無痛分娩嗎
二胎能不能用無痛要看是否符合條件
需不需要用無痛,聽聽醫生的建議
選擇無痛分娩需要做什么特殊準備嗎
頭胎剖宮產,二胎能用無痛嗎
準爸爸需要做什么
待產期間做好服務
幫助妻子調節情緒
陪產準爸爸必做5件事
二孩爸爸,像生頭胎那樣照顧妻子
請家人幫忙,做好大寶的看護工作
不要在意二胎寶寶的性別
理解和體諒是好丈夫不變的守則
學點按摩手藝
鼓勵、贊美不離口
要和妻子站一邊,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體會妻子的心
坐月子:精心調養不落病
產后24小時護理
順產新媽媽,吃點東西有力氣
產后及時餐能吃些啥
順產新媽媽生完立刻就能吃東西了
這些事兒,順產新媽媽千萬別忽略
不要立即熟睡!要半坐養神
出產房后及時換下濕衣服
別拿量體溫不當回事兒
側切也是小手術,別不當回事兒
別因為怕疼就忍著不排尿
傷口發炎,服用抗生素要謹慎
拆線前后的注意事項
傷口有硬結怎么辦
小心護理傷口,促進恢復
剖宮產產后別嬌氣
6小時后可墊上枕頭,側臥和平臥要交替
剖宮產24小時后必須下地排尿
還沒排氣?那就多翻翻身
二孩媽媽,產后第1天要多休息
睡飽了再來照顧寶寶
休息時宜多種睡姿交替
別急著抱寶寶
休息之余,別忘記這些事兒
二胎寶寶沒有頭胎重?個人差異
想著給大寶打個電話
大寶為啥變了
二孩媽媽要警惕產褥感染
月子里的日常護理
順產新媽媽,千萬別受寒和吹風
穿衣要保暖
別碰冷水、吹冷風
發汗也要適可而止
要穿帶后跟的軟底拖鞋
居室要通風
洗頭、洗澡,做對就不怕
誰說坐月子不能吹空調和電風扇
室內溫度、濕度要注意
會陰側切,適度活動恢復快
側切恢復需要多久
側切后,新媽媽活動有講究
6招緩解會陰疼痛
剖宮產新媽媽,身心都要好好調
剖宮產術后6小時不宜進食
剖宮產新媽媽循序漸進的進食特點
這些食物對傷口恢復不利,剖宮產新媽媽別吃
剖宮產新媽媽要臥床休息24小時
剖宮產新媽媽術后應多翻身
剖宮產揉肚子要忍耐
傷口處壓沙袋防滲
心情好,恢復自然就會快
生活起居,關乎一生健康
寶寶睡,你也睡
3招緩解產后睡眠不好
新媽媽睡眠易犯的6個小錯
雖然很困,但有時間睡時又不敢睡
二孩媽媽坐月子更要花心思
當二孩媽媽遭遇大齡,產后絕不可操勞
二孩媽媽的產后痛更疼,做好準備
預防大齡二孩媽媽關節疼痛
警惕產后抑郁
二孩媽媽月子一定要坐滿
月子更要保暖,一雙月子鞋不可少
月子里別睡軟床
純母乳喂養很簡單
喂奶前需要知道這些
什么時候開奶
不要急于喝下奶湯
找不找催乳師根據情況而定
選擇催乳師要慎重
醫院里的催乳按摩,請不要拒絕
不得不說的生理性乳
緩解生理性乳脹的小方法
新媽媽要學會自己排奶
最有效的催乳食材
最有效的催乳食譜
絲瓜蛋湯
鰱魚絲瓜湯
香菇炒萵筍
栗子豬蹄湯
萵筍炒蛋
牛奶木瓜飲
母乳喂養中的常見問題
寶寶拒絕吃奶,媽媽需提高警惕
產后乳房脹痛怎么辦
乳頭不夠突出或乳頭偏大怎么辦
苦惱的乳頭皸裂
得了乳腺炎,還能母乳喂養嗎
沒有奶陣,就是奶少嗎
寶寶一放到床上就哭,是沒吃夠嗎
乳房脹得厲害,奶水就是下不來怎么辦
上班族媽媽的母乳喂養經
背奶一族必備秘籍
母乳儲存那些事兒
給力的背奶工具,你準備好了嗎
吸奶器、儲奶器、保溫包,一個都不能少
誰說二孩媽媽母乳少
母乳量多少跟分娩次數無關
二孩媽媽母乳少多是氣血不足
頭胎沒奶,二胎是不是也沒奶
大齡生二胎,還能母乳喂養嗎
正確的乳房護理助泌乳
這樣做,乳房不下垂
胸部健美操,擺脫乳房下垂
產后瘦身和美容
新媽媽產后初期運動要注意
分娩1周后再運動
產后初期運動要量力而行
產后6周可適當運動
產后運動先從“小運動”開始
合理控制體重,產后運動先別急
產后運動的三宜三忌
新媽媽局部瘦身
瘦肚子
瘦腰
瘦手臂
瘦大腿
新媽媽美容和皮膚護理
學會清潔和保濕,水潤皮膚自然來
美白祛斑慢慢來
睡好美容瘦身覺
家有倆寶,媽媽照樣清爽苗條
別為自己的懶找借口
倆萌寶和自己都要裝扮
讓松弛皮膚緊致的秘密
邊帶孩子邊瘦身
遠離月子病
產后惡露不盡
要格外關注惡露變化
出現產后惡露不盡怎么辦
產后水腫
嚴重水腫要到醫院檢查
飲食宜低鹽少脂預防水腫
乳腺炎,不能忽視
了解乳腺炎病因,提前做好預防準備
4個小妙招,遠離乳腺炎
患乳腺炎還能不能哺乳
產后便秘
改變生活習慣,緩解產后便秘
便秘千萬別亂投醫
產褥期感染
小心身邊的病源
產褥期感染要及時治療
第二個月子重調理,告別頭胎月子病
頭胎手腕、手指痛,這次一定要防風
做好盆底康復訓練,預防漏尿
腰酸背痛的二孩媽媽,二次月子要靜養
眼睛落下毛病,多注意眼部保養
月子餐:只增營養不增重
坐月子吃什么宜與忌
產后第1周宜以開胃為主
宜保持飲食多樣化,促進營養吸收
宜喝些清淡的湯
宜吃雞蛋補充蛋白質
不宜產后大補
產后調養宜循序漸進
不宜過早喝催乳湯
宜按體質調養
月子餐營養宜均衡
宜吃五谷雜糧補能量
宜跟著季節選食物
不宜暴飲暴食
不宜只吃單一的主食
不宜急于節食
產后6周月子餐
第1周
燕麥南瓜粥
平菇小米粥
豆腐餡餅
第2周
枸杞鮮雞湯
豬排燉黃豆芽湯
鮮滑魚片粥
什錦面
芋頭排骨湯
清蒸黃花魚
第3周
花生紅豆湯
萵筍肉粥
蝦仁餛飩
鴨血豆腐湯
鰻魚飯
肉末炒芹菜
第4周
通草燉豬蹄
豌豆炒蝦仁
鱔魚粉絲煲
香菇豆腐塔
干貝灌湯餃
胡蘿卜牛蒡排骨湯
第5周
爆鱔魚面
芹菜炒香菇
清燉鴿子湯
第6周
木瓜燒帶魚
排骨湯面
西葫蘆餅
產后調養特效食譜
補血食譜
枸杞紅棗飲
枸杞牛肝湯
鮮蝦粥
排惡露食譜
益母草煮雞蛋
黨參燉烏雞
紅益茶
消水腫食譜
木瓜鯽魚湯
紅豆薏米姜湯
冬瓜陳皮湯
新生兒:寶寶護理無小事
新生兒的樣子
及時次見到你的寶寶
皺皺的皮膚
頭怎么是橢圓的
不一樣的頭發
長長的手指甲/ 腳趾甲
特有的生理現象
青灰色“胎記”可以消失
牙床上長“小牙”
皮膚紅斑
生理性脫皮
新生兒的“螳螂嘴”
新生兒的“先鋒頭”
生理性體重下降
新生兒的日常護理
解讀民間習俗誤區
剃“滿月頭”就能長出好頭發
一個月不給寶寶洗澡
新生兒的頭部護理
眼睛的護理
口腔的護理
鼻腔的護理
新生兒的身體護理
臍帶的護理
皮膚的護理
怎樣給新生兒洗澡
給寶寶剪指甲其實也不難
新生兒的睡眠
寶寶仰臥睡更安全
被子不宜過厚
白天不宜睡得過久
新生兒的喂養
母乳喂養
母乳不夠怎么辦
奶水清淡也要堅持
輕松幫助寶寶含住乳暈的小竅門
改變姿勢,緩解乳頭疼痛
母乳性黃疸沒關系,可以繼續喂
不要讓寶寶含著乳頭睡覺
母乳喂養的寶寶需要喝水嗎
要不要給寶寶吃魚肝油
按需哺乳,還是按時哺乳
人工喂養
選對配方奶
怎樣冷凍、解凍母乳
正確挑選奶瓶和奶嘴
學會奶具消毒,為寶寶健康把好關
寶寶吃得好不好,稱稱體重就知道
給寶寶換奶粉是件大事兒
別忘記給寶寶補水
混合喂養
選擇哪種混合喂養法在于新媽媽
吃完母乳后再添加多少配方奶合適
混合喂養有助于度過“暫時性哺乳期危機”
混合喂養不要太教條
常見異常的癥狀與應對
新生兒常見疾病
什么是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需要治療嗎
內八腳和羅圈腿需要糾正嗎
寶寶怎么老打噴嚏
新生兒用藥
給寶寶用藥一定要謹慎
怎樣給新生兒用藥
家庭常備藥箱
新生兒的免疫接種
常見的接種項目
特殊的接種項目
黃疸未退能打乙肝疫苗嗎
帶著大寶養二寶
月子期間多關心大寶
照顧二寶,關心大寶
在養育的最初階段,護大不護小
父母要有公平的養育態度
尊重每個寶寶的心理需求
千萬不要拿兩個寶寶作比較
當倆寶有沖突時,讓他們自行解決
不要因為二寶小就溺愛
尊重每個寶寶的決定
培養倆寶自己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何介入手足競爭
當倆寶吵鬧時別選邊站
別阻止大寶對二寶的愛
倆寶手足情深有妙招
告訴大寶,你依然愛他
培養大寶的自豪感
讓大寶參與到照顧二寶的事情中來
留出和大寶單獨相處的時間
附錄
夏天坐月子的那點事兒
冬天坐月子的那點事兒
月子里的日常護理
順產新媽媽,千萬別受寒和吹風
順產新媽媽分娩后,骨骼、肌肉都呈松弛狀態,冷風、寒氣入體,很容易落下“月子病”,所以順產新媽媽產后一定要多注意,千萬別受寒、吹風。
穿衣要保暖
坐月子期間,順產新媽媽的衣著要隨著氣候變化而進行相應的增減調配,在注意保暖的同時,根據身體狀況和當時的天氣進行協調。
產后衣著應該略寬大,貼身衣服好以純棉為主,其他衣服可以選擇棉、麻、絲、羽絨等質地的衣服,這些純天然材料十分柔軟、透氣性好、吸濕、保暖。衣著要厚薄適中。天熱時可穿薄的長衣長褲;冬季應注意后背和下肢的保暖。順產新媽媽特別怕風怕冷,天氣涼時要戴上帽子,以防頭部著涼。
另外,還要注意穿著應舒適。很多順產新媽媽怕產后發胖,體形改變,就穿緊身衣服進行束胸或穿牛仔褲來掩蓋已經發胖的身形。這樣的衣著不利于血液流暢,特別是乳房受擠壓極易患乳腺炎。
順產新媽媽不要因為坐月子不需要出門而整天邋邋遢遢。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利利索索,不僅有利于產后身心恢復,寶寶也會更喜歡你。
別碰冷水、吹冷風
盡量不碰冷水、吹冷風,尤其是孕前就有怕冷、畏寒癥狀的新媽媽,月子期間應尤其注意。即使是便后洗手時,也要等水暖后再洗,不要剛放開水龍頭就去用手試水,以免日后關節疼。日常洗浴、做輕微家務時,也要注意,盡量用溫水或稍熱的水。
月子期間,更要避免吹冷風。出院時,要提前準備好合適的衣物,衣服盡量遮蓋住身體部位,不要將手臂、雙腿裸露在外。也要提前準備一頂帽子,夏天可用布帽或者方巾把頭包一下;冬天出院時,除了要準備保暖的帽子外,好還要圍好圍巾,避免風吹。
回到家后也要注意,每天要定時開窗通風,冬天時,如果開窗通風,可先轉到其他房間,避免冷風直吹。此外,順產新媽媽產后身體虛弱,免疫力大大降低,如果不注意自我保護,各種病菌很容易乘虛而入。所以,在月子期間盡量不要外出,減少與各種灰塵、細菌、病菌接觸的機會,以預防疾病。如果身體恢復較好,可以由家人陪同,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里到小區附近散散步,時間不超過20分鐘,同時也要注意穿好保暖衣物,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被風吹到。
二孩媽媽坐月子更要花心思
由于經歷過生育過程,很多二胎媽在生育第二個寶寶時都放松了警惕,但是二胎媽普遍年齡大一些,又因為是經產婦,子宮復舊、身體恢復等都不同于以前。所以打算要生二胎的女性,分娩、坐月子一定要引起格外重視。
預防大齡二孩媽媽關節疼痛
大齡二孩媽媽坐月子時,與頭胎不一樣,出現關節疼痛的概率會比較大,這可能與自身的機體調節能力變化有關。如果二孩媽媽大意了,體質變化了,沒有注意保養,也會導致疼痛。
產后二孩媽媽的孕激素急劇下降,而內分泌的改變,使女性的肌肉與肌腱的力量、彈性出現程度不同的下降,關節附近的韌帶張力減弱,也會直接導致關節松弛,從而誘發關節痛。
產后過早、過多地從事家務勞動,久抱寶寶,給寶寶換尿布,都會導致關節、肌腱和韌帶負擔過重,引起手腕部及手指關節痛現象。
科學地坐月子,注意坐、立、行走、哺乳的姿勢,強調保暖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新陳代謝。適當鍛煉,促進肌肉恢復,增強自我調節能力,可緩解關節疼痛。如果出現關節疼痛劇烈且有高熱者,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警惕產后抑郁
有調查顯示,二孩媽媽發生產后抑郁的概率比頭胎高。產后半年是發生抑郁癥的高危期,二寶的到來,給新媽媽帶來了歡樂,也帶來了責任。在頭胎發生過產后抑郁的媽媽,二胎后很容易導致產后抑郁復發。
二孩媽媽要警惕產后抑郁,認識到產后心理的特點,要以樂觀、健康的心態去對待所處的環境,不要讓悲傷、沮喪、憂愁、茫然等不良情緒影響自己。平時注意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過度疲勞。閑暇時可聽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或看一些圖文并茂的雜志,或讀一些幽默故事來調節身心。
丈夫好也能陪伴在妻子身邊,協助護理二寶,并多陪伴妻子,諒解妻子產褥期的情緒波動,不要和妻子爭吵。
新生兒的喂養
母乳喂養
世上沒有一間工廠能像媽媽一樣可以生產出這么營養、這么適合寶寶喝的乳汁,媽媽的乳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免疫因子等。愛寶寶,就堅持給他喂母乳,并堅持得久一些。
母乳不夠怎么辦
很多新媽媽都有奶水不足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剖宮產、新媽媽情緒低落、產后沒有休息好等都會影響乳汁分泌。
如果新媽媽乳汁不足,可嘗試加強寶寶的吮吸。其實,寶寶在出生的一兩天內身體忙著“處理”出生前吸收的營養和適應新環境,不會太餓。盡管如此,新媽媽也應保障讓寶寶在24小時內吮吸乳頭至少8~12次。寶寶的吸吮可以刺激新媽媽催乳素的生成,有利于增加乳汁分泌。
新媽媽分娩后要科學合理補充營養,可在產后第2周適當增加營養價值高的湯水類食物,如魚湯、豬蹄湯等,可促進乳汁分泌。
新媽媽還要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充足的睡眠,這兩個因素對新媽媽乳汁分泌影響頗大。醫學證明,新媽媽情緒低落,身體疲勞,乳汁分泌量會急劇減少。
有些新媽媽可能還會用中藥材來幫助催乳,一定要對癥下藥,吃對相關的藥膳,這樣催乳才有效。在用這些藥材時,好先分清楚自己屬于哪種缺乳類型,是氣血虛弱型缺乳,還是氣血阻滯型缺乳,并且在用藥之前,咨詢一下醫生或營養師。
奶水清淡也要堅持
很多新媽媽發現自己奶水很淡,擔心寶寶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就決定給寶寶斷奶,改用配方奶粉。其實,外觀看上去清淡的奶水所含有的營養成分并不比看起來濃厚的奶水差,只是奶水的成分略有不同。
看起來清淡的奶水中所含蛋白質較多,脂肪較少,產后一兩周內分泌的奶水就是清清淡淡的奶水。所以新媽媽即使發現自己奶水清淡,也不要放棄母乳喂養,因為清淡奶水中也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能幫寶寶抵御疾病,而且寶寶吸奶刺激乳房,會使新媽媽的奶水變多,變得濃厚。
帶著大寶養二寶
月子期間多關心大寶
大寶還是個黏人的寶寶,而二寶已經到來,面對兩個寶寶,媽媽可能會有所擔心,擔心兩個寶寶不好帶。其實提前做好準備,帶兩個寶會更輕松,還能體會大寶和二寶一起玩耍的快樂時光。
照顧二寶,關心大寶
二寶出生后,父母會不由自主地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二寶身上,因為二寶很小,正是需要照顧的時候。然而,此時父母一定要注意多關心大寶,對大寶,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保障,而應用行動告訴大寶父母對他的愛。
二寶的吃、穿、住、行全都需要父母親手操勞,對大寶來說也是。在二寶出生后,應盡量做到和以前一樣。在心理上,要多關心大寶,但是也別用補償心理來對待大寶。有時候父母潛意識里對大寶愧疚的心思,會映射到大寶的教育中,影響大寶的心理發展,也影響倆寶的關系。
在養育的最初階段,護大不護小
家里有了二寶,父母雖然盡力不影響大寶的生活,但有時因為無意識地行為,難免會令大寶產生爸爸媽媽只愛弟弟(妹妹)的感覺,變得更黏人、愛哭鬧,有時候還會出現討厭二寶的情況。為了大寶更健康
地成長,父母好在二寶剛到來的時刻,多關愛大寶。等二寶長大后大寶和二寶有矛盾了,也要先護大的。
例如大寶要媽媽陪玩,同時二寶又哭了,這時候媽媽應先陪大寶玩,讓家人去哄二寶。只有大寶內心對爸爸媽媽的愛建立了信任,才會變得寬容,也不會討厭二寶。而這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在這段時間里,要遵循護大不護小的原則。以后大寶接受了二寶,不需要爸爸媽媽強調,大寶都會謙讓二寶的。
待產、坐月子內容很詳,很實惠!
很好,混個積分。
在書店看好來買的,跟書店一樣質量挺好,準媽媽適合,二胎媽媽亦適合^_^
是正本,很好的一本書
挺好,正品!在當當買書方便實惠!
還不錯的,好評
當當現在居然不送貨上門了,就給我放在公司樓下,還得自個下樓去取,這服務真不是一般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