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世情薄圖書
人氣:58

世情薄

恨的是親朋冷漠,嘲的是鄉鄰市儈。 惱的是人心險惡,嘆的是世情涼??!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文學評論與鑒賞  
  • 作者:[史杰鵬]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50290006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7-01
  • 印刷時間:2017-01-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作者散文隨筆五十余篇,內容主要是對童年的點滴回憶。作者以淡然的筆觸描繪了改革開放初期社會劇變的大背景下,市井生活之艱難,揭示出世情的涼薄與人性的丑惡——“仗義不從屠狗輩,負心亦多讀書人”。全書回憶親人、桑梓,不落“溫情與敬意”的窠臼,獨有一種冷眼旁觀的覺醒。

編輯推薦

史杰鵬先是以漢代歷史小說獨樹一幟的。在他的學術隨筆和雜文中,深厚的學養和知性的光芒一以貫之地閃耀著,而對于社會和人性中的畸形和丑

惡,則更多地體現出一種極其鋒利的攻擊性,其摧枯拉朽的力量常常讓人想起魯迅,想起他那句著名的話:“我一個也不饒恕。”

——趙長征

史杰鵬君幽憤深廣如魯迅,議論風發賽柏楊,嬉笑怒罵勝李敖,一往情深似晉人。其文恣肆,于傳統間窺見新知,在舊曲中發現新聲。

——方麟

我覺得,他對漢語文學的貢獻,在于淡然說出人性的涼薄與骯臟。雞毛蒜皮,不妨錦心繡口;走街串巷,卻是出史入經。

——廉萍

作者簡介

史杰鵬,筆名梁惠王,1971年生,江西南昌人,作家、學者。文學創作有長篇小說《亭長小武》《嬰齊傳》《賭徒陳湯》《赤壁》,自傳體小說《本》,歷史散文《文景之治》等。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古文字學、訓詁學及先秦兩漢文獻學。

目錄

目 錄

香港電影《三笑》

繩金塔

夏天的記憶

紀念我的二伯父

小時候的中秋

對外婆的悼念

凍瘡

童年

看電影

打老婆的小柳

苜蓿

端午

冰棒

學武術的回憶

拾稻穗

游泳和水鬼

關于狗的記憶

一只鴨子

小時候的零食

牛頭山

早米和晚米

畫畫的回憶

說說我的外公

寫春聯

媽媽和一個故事

和鬼、死亡有關的記憶

和姨父一起洗澡

讀詩詞的回憶

恐高癥

害怕黑暗

做苦力

兩個回憶

舅舅的錄音機

考試恐懼

自行車的故事

說說我的二姨

壓歲錢

西瓜

童年軼事

七月半

青云譜

戲曲

正月初七及其他

救護車

剁椒魚頭

京師憶舊年

瘟豬肉

池塘的死魚

桑葚

繩金塔記之外公本紀

繩金塔記之老姜列傳

繩金塔記之香菊傳

城南記之鄰女傳

城南記之堂弟列傳

鄉下記之城南流氓列傳

那些炎熱的夏日和青春

在線預覽

紀念我的二伯父

前兩天聽到二伯父去世的消息,沒感到有多少悲傷。據說他是一跤跌死的,躺在家門口沒人知道,來了一位常伴他一起打發時光的老朋友,才趕緊叫車送去醫院,可是已經沒有進的氣了。

總覺得二伯父不該這么晚景凄涼的,他有知識,有文化,在家鄉以聰穎著稱,很早就考上了工學院,讀了五年書,鄰近畢業時,卻碰上下放:農村考出來的照舊回到農村去。他又是個頂老實的人(我們家族的大多老實),就乖乖回去了??墒菗晃焕贤瑢W講,班上有些人就堅決賴在學校,不肯回鄉,上面也沒有強迫——那些人就保住了他們來之不易的城市戶口。

二伯父很擅長畫機器圖紙,因此在鄉里的一個翻砂企業上班,早年廠子經常依靠他出差聯系業務,因為內行實在不多,所以他年輕時跑遍了大江南北。我曾經披覽他積攢的經典門票,故宮、頤和園、定陵博物館什么的,非常艷羨。年輕的時候,我是多么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哪怕去外省的一個小地方,也許都有說不明白的新奇。這想法的幼稚是顯然的了,如今我在北京生活了這么多年,連大門都不愿意多邁,那個定陵博物館,至今也沒有謀面,可見時光是多么能催老一個人的心靈。

九十年代末期,企業轉軌,被幾個官承包,像二伯這樣的人便被一腳踢出,失業了。他是個書生,除了畫圖紙,根本沒有別的謀生技能。于是家境逐漸困窘,只好為一些鄉間私人企業看看大門,甚至為養鴨專業戶看鴨棚、做飯,我當初聽到這些,簡直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在我多年的印象中,二伯是從來不沾任何家務的,每天下班就是捧著一張《參考消息》,冬天的新年,則穿著筆挺的呢子大衣到處訪客。近幾年我寒假回家時,他照舊穿著那件呢子大衣來找我攀談,問問外間風物。我注意到他蒼老得厲害,嘴巴里竟然缺了幾顆牙齒,有一次甚至驚異地發現他連褲扣都沒系上。這是怎么樣的一種精神面貌?要知道,他并不是放浪形骸的藝術家。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衣衫筆挺的。

家道衰落至此。我父親常常慨嘆,二伯是一條龍命作成了蛇命,說他年輕時候,剛學成回鄉,在鄉中學教書,有個中學女老師想嫁他??墒悄菚r鬧“”,到處貼大字報,披露那女教師是破鞋,因此被他拒絕了。他找了一位鄉下女人,比他小近十歲??墒且牢腋赣H的話說,沒文化的婦女,生下的兒女很難有出息,因為遺傳基因相對差。這話既刻薄,又胡說八道,也不科學。不過倒很符合他的性格,我母親和我們兄弟姊妹三個,從小也都在他這種侮辱和損害中長大,真不知道他哪來的優越感。在他心目中,能當上城里人才算有出息,而對農村孩子來說,想達到這個目標,除了考學,幾乎沒有別的途徑。但是,由于環境限制,農村孩子從小家里見不到一冊書,從小就沒培養出讀書的習慣,能有多少能考上大學?不得不承認,如果二伯父娶了個中學女老師,一切自然會兩樣。家庭環境,對塑造一個人起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那個小二伯近十歲的妻子,五六年前就早早先去世了。據說是生了病沒錢治,但真實情況,據我堂姐說,卻不是這樣。而是她以為自己的病不重,想挺挺就過去,省下錢可以為兒子娶媳婦,可是終于沒挺過。死了老婆,二伯的生活更加一落千丈,雖然我二伯母也不是什么很愛清潔的人,可是她活著的時候,二伯還不至于落到褲扣也懶得系的地步。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不是一個涼薄的人,總之現在對于死亡,真的很難在心里起什么波瀾了。雖然剛聽到二伯去世的噩耗時,也吃驚了一下。而轉念人終究是要死的,也就覺得很淡然。時常會有這樣悲觀的想法:這世間的每一個人死亡,或許都有一些為他悲痛的人,證明他來這世上走過一遭,有過軌跡。但是等到連為他悲痛的人也都死光了的時候,那他的存在過與否,就成為一個謎了。人生有什么意思?

我對于二伯和二伯母鮮活的印象,是二伯聚精會神地畫圖紙的時候,是二伯母躺在一個倒置的竹床上被抬往醫院生產的時候。那時他們還風華正茂,可是屬于他們的時間不知不覺就全部用完了,人世間是最喜新厭舊的,它很快拋棄了他們。我能做的,也就是作一個短短的銘文,當成對他的祭奠。銘曰:

愿者貧窶,黠者尊榮。

百無聊賴,奚必久生。

昔王侯之厚棺槨兮,

欲駐萬世之精靈。

恨窮魂而下九原兮,

無郁郁之佳城。

對外婆的悼念

我的可愛的外婆終于死了,享年八十四歲。

前幾天接到母親的電話,說外婆病危,要我回家鄉看她一眼。然而醫生都說她沒治了,我回去又能怎么樣?何況她兒孫成群,實在并不缺少我一個。于是終于沒有去。

今天接到妹妹短信,說外婆已經下葬。真快!從此我熟悉的那一個老嫗,真的作別人間,成了古人。“作古”這個詞,小時候聽到,哪里能理解它內涵的精微。長大了才明白,人的生命一旦消失,就確實成了歷史。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它并不忙于送往迎來。

我記憶中的外婆是個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然而生活得并不優雅。每天凌晨,星光熠熠的時候,她就要和我母親拖著板車去醬油廠裝醬油,然后運送到市內的各個商店。醬油廠在原來的愛國電影院對面,當年上小學,放暑假的時候,我也經常去給她們母女倆幫忙助推。滿載一板車醬油出來向南,有一段長坡,行起來很吃力。推上去之后,我們就會放下醬油車,到路邊的冷飲店喝一杯冰水,順著喉管灌下去,直涼到心臟發緊。這是我記憶猶新的一個享受,也許,我每每要求加入她們推醬油的隊伍,僅僅是為此吧!

那時的外婆也有五十五歲左右了,這項勞作,她一直干到近六十歲,有一次被車把撞斷肋骨才退休?;蛘卟粦摻型诵?,因為她并不享受任何勞動傷殘保險和退休金。

每天拖著空板車回家,外婆就會坐在院子里,點上一支香煙,愜意地過把癮。沒有的時候,則拿出三角錢,叫我去對面的小雜貨鋪:“買包廬山,剩下的錢歸你。”廬山煙大約二毛五分錢,偶爾她會抽四毛一的壯麗,那是極少數,抽大前門的時候更是屈指可數。我為什么對她抽煙的事如此記憶猶新呢?可能是在她能有興趣抽煙的年代,仍舊那么生龍活虎的緣故吧。人誰不希望自己的親人永遠生機盎然?當然,這是妄想。近十來年,我每次回南昌去看她的時候,她都像一只干透的蝦米,蜷曲著在灶臺上忙碌,熱情地招呼我吃飯。她早已不抽煙了,而在還熱衷抽煙的時節,她的腰曾經是挺得那么直的。

時光催人老,歲月忽晼晚!

抽完煙的外婆,會極快投入到操辦晚飯的行動中去。她還有極愛的娛樂,比如看戲。我就跟著她看過很多戲。和我母親拖醬油的路上,經常會經過電影院。如果看見想看的電影,就會事先買好票。回家后,快速料理完家務,再偷偷出門,去享受這24小時中難得的愉悅。而之所以要偷偷的原因,在于外婆要瞞過外公,母親要瞞過我。

我外公是個相當吝嗇冷酷的老頭,還是個醉鬼。整天罵罵咧咧的,外婆的一生,或者至少在我能親眼目擊的后半生,簡直就是他的下飯菜。所以,要出去看電影,必須躲過他。至于我,年齡還那么小,母親不帶我去,說得過去嗎?有一傍晚,我看見這母女倆穿戴整齊出門,就趕忙尾隨在后,走到半路,她們大概也發現我跟蹤,不時停下來往后看,我則即時隱沒在電線桿后。她們張望一陣繼續前行,我再繼續尾隨。我想造成這樣一種既成事實:一旦到了電影院門口,再趕我就來不及了。總不能你們倆不看電影,跟我一塊回去吧?給我這個小孩補張票進場,是做得到的。這個得失你們自己能夠掂量。

事實也的確證明了,她們給我補了一張兒童票,讓我得以看到那場著名的《月亮灣的笑聲》。

外婆最愛的電影是越劇《紅樓夢》,還有《三笑》,前者尤甚。有一個夜晚,我看見她和母親靜靜站在對面一戶人家的窗外,鬼鬼祟祟的。于是蹦蹦跳跳跑過去,問母親:“媽,你們站在這干什么?”母親說:“不要吵,聽廣播《紅頭夢》。”“紅樓夢”三個字,外婆很容易把它念成“紅頭夢”,她的口音也影響了我媽。我感覺很無聊,這個電影我是聽說過的,因為外婆已經看過它三十遍,不知為什么還這么有癮,深夜跑到人家窗外聽錄音剪輯。我正無聊地要跑開,突然聽見外婆痛心疾首地說:“包車走了。包車走了。”這叫聲驚動了屋里人,一個人頭從窗戶探出來,看見外婆,好像恍然大悟,笑著說:“進來聽嘛!進來聽嘛!”

外婆趕忙推辭:“不了不了,快圓(完)了。”后來我回憶外婆那句“包車走了”,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大概“包車”就是“寶釵”吧,我想。但寶釵能走到哪里去呢?

電視連續劇《紅樓夢》開始播出的時候,我才明白,外婆的喜歡《紅樓夢》,其實是葉公好龍。很明顯,她根本看不懂這個復雜的電視劇,對里面千頭萬緒的人物關系不知所措。她所喜歡的《紅樓夢》,不過是寶玉、黛玉、寶釵的三角關系,以及尤三姐自刎謝情人這樣的愛情故事。當我知道她原來和外公就是姑表兄妹結婚之后,更加清楚了這一點。

拋棄了《紅樓夢》的外婆,七十歲開始信奉了耶穌,每個周末,她都要去東湖邊的基督教堂去參加禮拜。原先目不識丁的她,也買了一部繁體字版的豎排《圣經》,一個字一個字地往下讀。大概人的年齡大了,做人的時日愈少,離鬼的時日愈近,愈想在精神上尋找一個寄托。靠著尋找精神寄托的偉大毅力,這個七十多歲的劉媼很快自我完成了掃盲工作,甚至還能寫繁體漢字,這不能不讓人感嘆,人類對自我生存意義的懷疑和悲哀。

然而,她這種追隨上帝的虔誠之心,遭到了我那醉鬼外公的粗暴干涉。那個據說年輕時像個“書生”的醉鬼駝子,是這樣辱罵外婆的:“你這個老屄,你說你的基督是在十字架上死的。也是在十字架上死的,那也是基督了。”

外婆只能無力地反駁:“我不跟你這個老東西說。你根本就不懂。我跟杰鵬說,杰鵬懂。”她把求援的目光望著我,我能怎么辦?只能哭笑不得。

最近幾年寒假回南昌的時候,驚奇地發現外婆家的墻上已經沒有更新的耶穌受難像。后來就連以往的也不見了,也不再見外婆讀《圣經》,教堂也不去。曾經試著問過一次,外婆隱約地說:“你外公不允許。”這個理由似乎不充分,因為信奉基督從來就是受外公反對的,然而她一直堅持通過《圣經》成功地進行了自我掃盲,絕不可能為此放棄信仰。也許,是衰老的外婆日漸沒有精力去教堂,也沒有精力應付外公的蠻橫所致。

不知她臨終的那一刻,是否想到了基督。如果是,那就幸福了?;钤谶@世上,無論信奉什么,有個信仰就行了。

我對外婆的前半生是空白,只知道她很小就當作童養媳嫁給外公,經常受婆婆的打罵。后來躲避日軍轟炸,在江西境內四處逃難,再后來通過引車送油掙錢糊口,一直處于勞頓之中。好在于勞頓中,她能找到自己的快樂,并生了七八個孩子。對她來說,生命大概是不算虛度的。謹以此銘結束對外婆的懷念,愿她的靈魂永遠受到仁慈地母的呵護:

產于鄉鄙,飲食計粒。

流離贛汭,奔飛斯急。

新鼎肇造,災荒薦集。

于彼人生,所求蓋寡。

顛沛道路,宛如騾馬。

紅樓三笑,淚珠頻下。

衰年惶恐,向彼耶穌。

半世文盲,一旦蠲除。

遭夫不造,向壁而噓。

今魂歸泉壤,

壹郁且發抒歟?

寧永歸虛無。

打老婆的小柳

有24小時晚上,舅舅們突然說,吃了飯去工人文化宮看電影。這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而且突然宣布,更是喜上加喜。但這不是舅舅們的功勞,因為電影票是小柳臨時帶來的。

小柳長得獐頭鼠目,不過這并沒有妨礙他把我大姨娶走,因為他是個工人。

大姨幸福地成了工人小柳的老婆,不過沒有房子,暫時租住在外公所在的村里。我去過那間房子,是一間院子里搭的違章建筑,要換到現在,一定會有城管上門收賄賂,但那時大家的經濟意識還沒這么強。我看見大姨滿面塵灰,彎著腰站在門口燒飯,用的是一口煤油爐,很讓我覺得新鮮。我仔細蹲著看了一會,又跑到旁邊的菜地里去玩了。旁邊的菜地很多,大姨就近上工比較方便。雖然小柳上班,還得騎車走幾公里路。

在大姨結婚后,外公就經常去找小柳談話,請小柳不要打大姨。他說:“我屋里愛珍是農村戶口,你開始又不是不曉得,那哪個騙了你???你也不過是只普通工人,有什么了不起哦?愛珍如果不是農村戶口,不一定會嫁你哦。”

小柳就悶著頭不說話,三句才答一句:“上一日班回來,累得死,開水都沒一口。不打不得乖哦,哪家的女人不挨打?”

外公這下發怒了:“我吐痰給你洗臉哎,你老婆坐在屋里吃你的?你一個小工人,那點工資養得起老婆?要是養得起,你老婆要是不拿飯給你端到床上,我都會幫你打哦。你有本事,還租房子???你怎么不叫工廠分你一套房子?”

小柳是個很有修養的人,他不跟老丈人正面沖突,答應會改。

大姨長得高高大大,白白凈凈,跟我的矮子鬼媽媽相比,她真的很像個知識分子,就是缺個眼鏡,還喜歡抹雪花膏。我媽媽有一次背地議論:“愛珍啊,她好摳的,參加工作后,一分錢都不交,偷偷存起來當嫁妝,她才會活命哦。”我爸爸在旁聽到,就插一句:“哪個女人不這樣嘛?都跟你這樣,帶著一隊紅衛兵去家里挖金子,那不要完蛋?”媽媽訕訕地說:“我那時又不懂事,響應號召嘛……”鐵公雞爸爸一點不留情面,咬牙切齒地說:“人家都不響應,就你響應,傻絕了滅。”

有24小時傍晚,又聽見外公在院子里罵:“有什么了不起哦,屋里也是鄉下的,比我們還鄉。老子種菜的,總比他屋里種田的好。”媽媽給我做了箋注:“愛珍又被小柳打了。”我睜大天真無邪的眼睛看著她:“為什么要打?”我爸爸在一旁接嘴:“肯定有原因,你們劉家生女兒,就是為了嫁出去害人的。”媽媽怒了:“我怎么害人了?你好了不起,一個民辦教師,雙搶時還要下田,農哥哥,說得出去,你還配不上老子。”爸爸說:“老子要不是民辦教師,還會找你?一個盡料的扇頭(傻瓜)。你屋里愛珍肯定也是這樣,你沒聽她房東說啊,‘好別有人謀,臭別掛上樓’,你以為有幾了不起哦。”

這里需要打斷敘事節奏解釋一下。爸爸用的是人民群眾嘴里活生生的語言,還押韻。我們那里把女性的生殖器讀成“別”。這句諺語是一種借代的修辭手法,盡管有些不堪入耳,但不可否認它濃郁的文學性。它的意思是:好的女人大家都想謀求,差的女人掛上樓也無人問津。

咱們繼續。媽媽聽了這句侮辱女性的諺語,倒也沒顯出絲毫不適,她只是提出一個細節上的反駁:“我屋里愛珍會差???配不上他高小柳???又矮又丑,一節冬瓜。”

爸爸說:“可人家是工人,吃商品糧,找了個農村戶口的,心里能不委屈?”

媽媽說:“那節矮冬瓜,找得到工人還會找我家愛珍?”她到底還是承認小柳的優勢。

初中的時候,有24小時放學,我經過村辦塑料廠,看見白嫩的大姨坐在塑料廠門口,認真細致地剪塑料瓶蓋子。我走過去“哎”了一聲,算是打招呼。我從小就不會叫人,連我爸爸都不叫,還給他取了綽號。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太變態了。可是,想起我舅舅稱自己的爸爸為閻王,難道還不足以明白一切嗎?

我蹲在地上,跟她說了兩句話,感覺一陣親情的溫馨。但沒料到,這是一次看見農村戶口的大姨,不久后,她因為村里賣地招工,成了鐵路系統的工人。從那時起,我再也沒聽到老公打她的消息。

說說我的外公

昨天晚上八點四十九分的時候,收到妹妹一個短信,說外公去世了。我馬上想起去年,也就是在這個月,外婆山陵崩的事。他們夫妻倆的凋逝,相隔整整一年。

很久以來,我就幾乎一年才能見到他們一次。比較早時候,是羞于去,因為怕被誤會是打秋風;晚近則沒有去的可能,因為我遠在北京。以他們的高齡,時日無多,我也是早有心理準備的。然而一旦真的發生,仍不由得愴然暗驚。

一個人,當他的祖父母俱存的時候,不管他自己有多大年紀,仍會感覺自己春秋尚富,算是青年。因為他的祖父母才代表老年,父母則象征中年。將近二十年前,我的祖父母就物故了,然而正因為外祖父母還活著,我從未覺得自己有多么老大。現在,他們兩人在兩年中相繼殂沒,我感覺自己才算正式跨入了中年。

中年的心境是凄涼的,這時候臥在客舟中聽雨,感受不到韋莊所說的“春水碧于天”的意境,所見的大概只有“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吧!

因此,想起外公,就難免會想起自己蒙蘢暗碧的青春年華,我生命力最艷麗的年月,是和他們住在一起的。

就我現在的評價來說,外公根本算不上什么好人,仁厚、慈祥、溫良、煦嫗,這些形容長輩的好詞統統和他沾不上邊。相反,他有個凌厲的尊號“閻王”,那是我媽媽和舅舅們集體給他奉上的。一個人當父親當到這種地步,是不是可以算得上失???

他最怕的是我們占他的便宜,尤其是我們這些外姓的。所以,如果外婆好心給我一點吃的,必定遭到他百般辱罵。他自己的兒孫呢,大概基于孔孟倫理,他不得不有所蔭庇,但似乎終究有些想不通。他想不通為什么自己賺的錢,兒孫有天經地義拿去用的權利。他對我的舅舅們最常用的一句控訴就是:“我吐痰給你洗臉哦!我的就是你的,你的我沒有份!”

我現在很激賞這句話,認為可以當作驚天動地的戰斗檄文。世界上有某些貌似合法的黑社會政權,其實就像我那些舅舅們一樣,毫無廉恥地對他們的父親予取予求,然而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卻連吼這么一聲的資格都沒有。它貌似沒有文采,可是“吏不必可畏,小民從來不可輕”又有什么文采,我疑心也是漢代那些像我外公一樣的半文盲吼出來的,現在卻成了經典。

他是個駝子,好飲酒,醉后常在院中罵人,但并不懶惰。每天早上,朝陽初升,我站在人行道上,會看見他一搖一擺的身影融入朝霞之中,行進在去農場的路上。他的腳步是那樣的剛勁有力,那時他也將近六十歲了,不知道為什么精力還這么充沛。一直到近八十歲,他的精力似乎都不錯??墒呛髞頂的?,酒醉摔了一跤,很快垮了下來。去世前幾年,幾乎都纏綿床榻。然而仍舊對人生有莫大的眷戀,外婆在世的時候,不許任何人在他面前談死亡的事,因為他害怕。

我并不覺得他的貪生有什么好笑,反而要怨恨造物主,為什么一定要把那些熱愛活著的人推向死亡。早知如此,你又為何要生他們?相比那些春秋鼎盛而自殺的情況,前者似乎更加殘忍,這相當于殺人。

翻開案邊一堆堆的歷史書,想到幾千年來,中國人就這樣換了一代又一代。最悲愴的是,那過往的幾千年,一代一代人經歷的人生并沒有什么變化。祖父過的日子,和孫子過的日子幾乎毫無區別。相比現代科技背景下的人生,古今中國人,實在宛如生活在兩個星球。

外公大概經歷過民國、抗日戰爭、國共內戰、、“”,真是日新月異,每種經歷,它的背景都可以說是滄海桑田,我們簡直夢想不到。假若有24小時中國人實在不幸,又要經歷同樣的變革,那細節也會不同。這就是現代背景下人生的豐富性所在。

他活了八十九歲,生于一九一九年。那一年的五月四日,北京城很熱鬧。

乃為之銘曰:

生而好飲,無以肉粱。

醉而好詬,無以暴強。

彌生黃耇,終有其疆。

千秋萬歲,永閟其光。

玄泉陰壤,孰侑之觴。

嗚呼哀哉,人世之常。

說說我的二姨

寒假回去,大年初一,大舅請兄弟姐妹們吃飯。按照南昌的風俗,大年初二,是媽媽他們兄弟姐妹一起去外婆家吃飯的日子,也是一年中不多的相聚齊全的機會。現在外婆外公都已經去世,媽媽的兄弟姐妹們也越來越老,代代輪回,他們初二也要在家和自己子女團圓,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所以,這樣的機會是很少的。

進了大舅訂好的包廂,我的表弟們都已成人,個個挈婦將雛,一臉疲憊。噓寒問暖的間隙,忽然看見二姨也坐在那里,猶自是那么木然而瘦骨嶙嶙,看見我,微微笑了笑,笑容也一如以前那么古怪。

也許我外家真有不大正常的血統,因為外公外婆是表兄妹結婚的。還好,除了大舅,我另外兩個舅舅都比較正常,所以也就沒什么好寫的。我的大姨、小姨也正常,也幾乎沒什么好寫;但是中間這個姨,或者叫二姨吧,又太不正常了。她還不是大舅的那種名士般的不正常,大舅那種,《世說新語》上比比皆是的;而二姨不一樣,毫不風雅,按照古典文學傳統,沒人會理會這樣的人物,但我卻想寫一下。

我記事的時候,二姨還很正常,有一段時間,她放學回來就唱一首歌:

ABCDEFGHIJKLMNOPQRST

UV達掉了熱水瓶達掉了熱水瓶

撈油水

哎啃什么ABC

上初中后,我才知道這是那首有名的英文字母歌,但唱到W的時候,我老感覺聽起來像南昌話意思為“摔”的詞——“答”,這是一個記音字,念入聲,本字當怎么寫,我也不知道??傊驗樗恼`導,后面的字母也就訛聽成“熱水瓶”了。當時很奇怪學校里還教這樣的歌,后來聽媽媽說,二姨小時候讀書還可以的,小學畢業參加工作,才開始出現奇怪的癥狀。她的工作是承父業當菜農,每天勞作間歇,社員們都齊齊坐在地頭的大樹下休息,她卻默默拿起笤帚掃起地來,把大樹周圍的一塊空場地掃得干干凈凈。要說她想當勞動模范,也不像,沒有哪個勞模是掃地得來的。后來才知道,這是瘋的前兆。

很快她崩潰,但并不仰天數繁星,也不咧嘴怪笑,對空書咄咄。她較大的不正常,就是見到我爸爸,會突然大聲斷喝一句:“鄉下人。”其實她自己也是農村戶口,而且還不過是高小畢業,而我父親若不是身體突然出了毛病,就是個大學畢業生了。她為什么這么有優越感呢?就因為她是菜農,住在繩金塔下,算是城里?戶籍制度真是我們偉大的黨的偉大發明,強悍無匹,連神經病都不能從腦中將它抹去。

我那時也經常被她驚嚇,比如當我拿起瓢在院子里放置的水缸里舀水喝時,她會像鬼一樣突然出現,一把搶過我的瓢,喝道:“不許吃。”為什么?對不起,沒有理由。舅舅安慰我:“碰到這種人,將她擱高些。”南昌話“擱高些”,意思是別去招惹,讓對方自己覺得無趣。但是,我不能連喝水都鬼鬼祟祟避開她呀!何況她不是正常人,自己并不會覺得無趣。

全家人就此都不惹她了,但她很快就碰到了強硬對手。那就是我大舅的老婆,我應該叫大舅母。

大舅母不知是哪個鄉下的,總之剛嫁給大舅時,口音帶著濃郁的鄉下味。我感覺城里人一般是以他(她)自己的口音為中心,來評判城鄉差別的。他(她)會有這種感覺:一個人的鄉味之濃淡,和他(她)離城市中心的遠近成正比。這種微妙的讀音差別,可以制成類似地質學上的等高圖,我相信世上的每個人都有親身體會。大舅母的口音離南昌市繩金塔的距離應該相當遠,遠遠超過我們將來要搬遷至的城南鄉下。城南的發音和繩金塔的發音,有些詞匯不同,比如城南把“蜻蜓”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件商品很好,包裝不錯,性價比高,印刷很正。

2017-08-05 13:13: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速度蠻快的,也無破損。網絡購書,當當體驗最好。好書一本!

2017-08-05 21:22: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評論字數如何調整沒有下限這樣好累

2017-08-06 09:16:51
來自高***(**的評論:

挺好的書籍

2017-08-06 14:13:19
來自雀巢快**的評論:

史杰鵬的書都是精品,實力作家,經典之作。

2017-08-06 23:52: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世情薄 書好看,江西人看了覺得很親切。質量好,物流也快。

2017-08-07 17:21:50
來自y***4(**的評論:

非常很滿意很滿意很滿意

2017-08-12 09:59:58
來自正版風**的評論:

史杰鵬(梁惠王)是當代漢語江湖中的高手,讀他的散文是一種享受,恰如旅行在山陰道上,目不暇接。每讀他的文章,都好像赴一場精神的盛宴。

2017-08-15 21:11:49
來自冬天de**的評論:

希望加強商品包裝 加快送貨速度

2017-08-22 13:10:41
來自jiaqi68**的評論:

作為南昌人,此書有很多南昌方言,讀時忍俊不禁,倍感親切

2017-09-02 09:09: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好!!

2017-09-07 19:48: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好??!

2017-09-07 20:48: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很好!

2017-09-07 20:50: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很好!

2017-09-07 20:50: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2017-09-07 20:51: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2017-09-07 20:51: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很好!

2017-09-07 20:51:4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2017-09-07 20:53:20
來自T***Y(**的評論:

囤書,還沒看呢~

2017-09-13 08:13:55
來自方天威**的評論:

寫的好好好

2017-10-28 20:36: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不錯,謝謝!

2017-11-08 09:07: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文字表達能力

2017-11-09 22:43:54
來自shencho**的評論:

一次買了兩本史杰鵬的書,說明讀者關注被學?!伴_除”的教授——也許從其著作中可以管窺一斑。

2017-09-15 20:41:3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世情薄 物流很好,書不錯,里面字體正好,不像有的書字體太小,書挺厚,應該是短篇小說集

2017-03-27 18:16:58
來自a***6(**的評論:

看推薦,支持一把,講的都是小事情,但折射的是深刻的人性。

2017-08-26 07:34:01
來自釣魚島0**的評論:

人性的各個方面在這里都有自己的影子,既深邃又直白,發人深省,好書。這本書的全部內容包含在史杰鵬先生的另一本《舊時天氣舊時衣》一書中,希望喜歡的朋友別買重了

2017-08-31 11:42:0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因為作者被下課,我才知道了這個人,很想進一步了解其思想,所以把他的書能買到的都買來看了。值得一買。看完被老媽拿走看了。

2017-08-18 10:41:31
來自老一一**的評論:

買了,表達一下對梁惠王的支持,偶有精彩之句子,文章整體節奏感差些,依稀有生僻字,有炫技之嫌

2017-08-31 23:33:5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