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總醫院兒科專家、哈佛醫學院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羅斯 格林的代表作,暢銷美、英、加15年,提出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法,為無數父母解決孩子亂發脾氣的問題。
大發脾氣、毫不妥協、語言和肢體上的沖撞、不與同齡人交流、大哭不止……人們原以為這些孩子是倔強、任性、故意挑戰大人極限,但格林博士指出,這是因為他們缺乏重要的技能,如靈活性、適應性、挫敗忍耐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等。只要有能力,他們就會表現好。
羅斯 格林博士分析了應對孩子挑戰性行為的3種方法,并提出了幫助孩子培養他所欠缺技能的3個步驟,在《暴脾氣小孩》一書中,用大量實例和模擬場景對話,一步一步、一字一句地教父母培養孩子學習必要技能,成就高情商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特別是家里有暴脾氣小孩的人。
羅斯 格林
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學系臨床副教授,兼任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副教授、麻省州立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塔夫茨大學高級講師。
曾任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兒童精神病藥理學臨床和研究項目負責人,也是波士頓劍橋醫院的專家組成員。
30年潛心研究暴脾氣小孩,創立積極合作式問題解決法(SPCP),得到了美國教育部和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等組織和機構的資助。
各大知名媒體爭相采訪,是《奧普拉秀》、《早安美國》和《早間秀》等熱門節目的座上客。
中文版序
奧普拉對話格林博士
如何應付暴脾氣小孩
序
暴脾氣小孩不是“問題兒童”
及時部分 理解暴脾氣小孩
第1章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如何理解暴脾氣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詹妮弗推開媽媽,踹倒椅子,抱著華夫餅沖進自己的房間,起因只是弟弟想吃華夫餅。她卡在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中,用極為固執的方式回應了一個簡單的要求。
第2章 我也不想發脾氣:孩子有能力就會表現好
“這件事我說過多少遍了,你為什么記不住,還要發這么大的火?”“我不知道。”孩子這個回答讓人抓狂,但他說的很可能是實話。暴脾氣小孩并不是故意的,正如有閱讀障礙的孩子自己并不想有障礙一樣。
神經綁架 挫敗忍耐力 靈活性
第3章 我有壓力時無法思考:阻礙孩子好行為的因素
“我被鎖在一個想法上了,不管媽媽如何解釋,都沒辦法打開那把鎖。”進入亂發脾氣的狀態時,孩子的神經被綁架了。要想打開孩子大腦中的那把鎖,首先要清楚它是哪個牌子什么型號,要認識是哪些因素阻礙了孩子。
執行技能 語言處理技能 情緒管理技能 認知靈活性技能 社交技能
第4章 4個暴脾氣小孩的案例:脾氣爆發的真實表現
“我恨你!”“我就是不吃!”“真討厭!”“應該看心理醫生的是你們!”每個孩子缺乏的能力不同,讓他們發脾氣的導火索多種多樣。在不同的孩子身上,缺乏靈活性和挫敗忍耐力的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 教養暴脾氣小孩
第5章 標準行為管理方法不見效:尋找與孩子需求相符的教育方法
“我知道應該聽你的話,但我做不到。”孩子不遵從指令的原因有許多,對于暴脾氣小孩,沒有一種正確或錯誤的解釋方式,也沒有標準化的解決辦法。標準行為管理方法并不適合所有的孩子的家庭。
傳統的標準行為管理方法 固執+固執=發脾氣
第6章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應對暴脾氣小孩的3種方案
“你必須聽我的!”“你生氣了啊?我們來想想辦法。”“我不管了,你愛怎樣就怎樣吧。”應對暴脾氣小孩一般有3種方案:強制型解決方案、積極合作式解決方案或放棄型解決方案,其中積極合作式解決問題的方案B最為關鍵。
方案A:強制型解決方案 方案C:放棄型解決方案 方案B:積極合作式解決方案
第7章 孩子根本不聽我說話:使用方案B時可能遇到的阻礙
首次嘗試方案B的效果如何?如果你的回答是“還不錯”,那就太好了。而如果你的回答是“不怎么樣”,也別灰心。忽略了方案B的任何一個步驟,都可能導致失敗。花一些時間了解問題所在,并加強父母自己的力量,就能突破阻礙。
將心比心 界定問題所在 邀請
第8章 跟孩子的討論沒有成果:教會孩子必要的技能
孩子加入方案B討論,需要擁有一些特定的技能。而且,方案B并不是單方面的一廂情愿。雙方都要有能力執行商議得出的解決辦法才行。現在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將這些技能教給孩子。此外還可以利用方案B,教給孩子其他技能。
識別并清晰地表達顧慮 思考一系列可能的解決辦法 思考解決辦法的可行性及可能結果
第三部分 關于暴脾氣小孩的其他疑問
第9章 弟弟老惹姐姐生氣怎么辦:家庭問題對暴脾氣小孩的影響
暴脾氣小孩會引發很多家庭問題,但是,家庭問題的存在也會給方案B的執行帶來很多阻礙,比如兄弟姐妹之間的敵意、父母與孩子之間不恰當的溝通方式等。因此,了解并解決家庭自身的問題也很重要。
兄弟姐妹 父母之間觀點不一致 祖父母與父母保持一致
第10章 在學校怎么辦:教師適用的方案B
在家中幫助一位暴脾氣小孩已經很有難度,而在課堂中,與另外30個孩子共處一室時,情況就變得更加復雜,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精力和時間。
結語 準備好了:行動,從現在開始
你已經掌握了所需的技術:5種路徑,3種方案,方案B的3個步驟。如果現在不做,更待何時?如果你不著手來做,還要等誰?如果孩子有能力,就會表現好。如果孩子沒有能力,那么現在你也知道應該怎么辦了。
奧普拉對話格林博士:如何應付暴脾氣小孩
編者按:
不管孩子是在沖我們的尖叫還是打罵我們,或是在墻上打出一個洞,或是屏住呼吸、臉憋得通紅,這些表現嚴重程度不同,但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讓我們知道,他遇到了阻礙。
Q=奧普拉 溫弗瑞(Oprah Winfrey)
A=羅斯 格林(Dr.Ross W. Greene)
Q:普通生氣和脾氣爆發之間有什么區別?
A:普通的生氣和亂發脾氣的差異在于旁觀者自己的視角,但我估計,差異并不明確。一個人難過時可能會有不同的極端行為,我想沒必要區分它們。孩子可能會沖我們尖叫,打罵我們,在墻上打出一個洞或是屏住呼吸、臉憋得通紅,雖然這些表現嚴重程度不同,但孩子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他遇到了阻礙。我們需要弄清楚那是什么,好幫助他應對。
Q:在男孩和女孩當中,暴脾氣小孩所占的比例有區別嗎?
A:也許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發脾氣。但我一直不太滿意“暴脾氣小孩”這個稱呼,因為它沒有把具有重要意義的封閉型小孩包含在內。其實,封閉型小孩和暴脾氣小孩發脾氣的原因相同,都是滯后的技能和待解決的問題。
Q:暴脾氣小孩和封閉型小孩的區別是什么?
A:封閉型小孩容易焦慮、抑郁或產生類似的情感,而暴脾氣小孩就像書中介紹的那樣。但在我看來,這兩種小孩的行為是一樣的。焦慮的孩子們缺乏讓自己不焦慮的技巧,煩躁的孩子們缺乏讓自己不煩躁的技巧。而焦慮和煩躁就像發脾氣一樣,是有問題需要解決的表現。
Q:孩子們做出嚴重挑戰性行為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A:我不太確定什么叫嚴重,因為嚴重通常意味著孩子的行為對于那些尚未解決的問題有多嚴重。有趣的是:人類就愛亂發脾氣。大多數人都會亂發脾氣,包括成年人。當他們缺乏應對自己遇到的挫折的能力時就會發脾氣,所有人都這樣。問題是發脾氣的強度、頻率和后果的嚴重程度。所以,遇到挫折時表現出明顯挑戰性行為的孩子,我認為會在10%左右。
Q:如何幫助一個生氣或發脾氣的孩子?
A:首先,你要用正確的眼光去看待他。我們以前一直認為孩子這種行為是故意吸引注意力、任性、專門跟大人對著干等等的表現。我們現在認識到,表現出這些行為的孩子是缺乏應對挫折的能力。應對挫折的確需要一些特別的技能。如果你不具備這些技能,你會尖叫、打人、踢人、咒罵、扔東西、咬人、敲自己的頭,諸如此類。所以我們要做的及時件事是,確保孩子身邊的人有正確的眼光。
通常,成人描述這些孩子的行為時會認為“他們一直在挑戰別人”。這些孩子從來沒有“一直在挑戰別人”。他們是在特定的情況下才做出“挑戰性行為”的。什么情況會引發挑戰性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情況不需要孩子所缺乏的技能,那么他就不太可能挑戰別人。如果當時的情況需要孩子所缺乏的技能,就大大增加了孩子做出挑戰性行為的可能性。
如果你單方面解決問題,將大人的意愿強加于孩子身上,這種方案可以叫作方案A。不過我教人們用方案B與孩子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首先,你要了解在未解決的問題方面孩子擔心和憂慮什么;然后,讓孩子知道你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和孩子一起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并付諸行動。
Q:方案B——積極合作式解決型方案,對多大的孩子會開始有效果?
A:自從孩子一出生,大人就應該努力去發現孩子在試圖溝通什么,了解他們什么時候不高興或沮喪,并對此作出反應。隨著孩子溝通技能的發展,當他們能夠使用語言參與這個過程時,就會更容易一點,但我覺得你與孩子在他還是嬰兒時就可以在某些方面進行合作。因為即使是嬰兒也會與我們溝通。對于嬰兒,我們也要對他們遇到的障礙作出恰當的反應。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但他們也會溝通。
Q:方案B——積極合作型解決方案,對于多大的孩子開始會有效果?
A:自從孩子一出生,大人就應該努力去發現孩子試圖溝通什么,了解他們什么時候不高興或沮喪,并對此做出響應。隨著孩子的溝通技巧發展,他們能夠使用語言參與這個過程,就會更容易一點,但我覺得你與孩子在他還是嬰兒時就可以在某些方面合作。因為即使是嬰兒,也會與我們溝通。對于嬰兒,我們也要對于他們遇到的障礙有恰當的反應。他們還不會使用語言,但他們也會溝通。
……
很不錯…雖然自家小孩不算暴脾氣,但也有值得參考的
這本書把孩子心理行為描寫的很詳細,值得閱讀!
老婆為了提前做好準備應對孩子的性格發展而選擇的這本書,看了后,也強烈要求我認真學習!說此書不錯!學習中。。。
這本書幫助我教會我如何能夠更好的跟孩子溝通。
看著書名就想買了,看著網上的推薦很適合家有暴脾氣小孩的媽媽看看。
很好,適合我了解我家孩子,我只希望他能健康的成長。
非常不錯的,很厚,物流太快了。超值了。湛盧的書都不錯
不僅對于爆脾氣孩子,對于大多數孩子都是適用的!
書還沒看完,但內容真的很有用,具有很強的指導性,看了這本書,會讓你更理解孩子,更會與孩子相處。
不錯的書,(? ω ?)喜歡太喜歡了,有時候對小孩發怒沒辦法時可以參考
還沒看完,大概翻了下,主要是對有情緒障礙的孩子的,參考性一般
湛盧文化的書買了不少,品質都不錯,頁面,裝幀,紙質都讓人比較滿意。但是每本書的書名我都覺得翻譯得不咋地,還好都有英文原書名在封面上。
感覺太專業性了,達到這種脾氣的小孩應該不多的
書中講到暴脾氣小孩的各種例子,怎樣引導孩子走出這種暴躁。
逐步引導孩子,他們生氣是有原因的,如何避免有待進一步研究
家里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想到這本書,以前以為用不上,沒看,書里對一些傳統的觀念進行了批判,重新認識。
物流迅速,包裝精美。適合父母在家與孩子共同閱讀。
最近買了比較多的關于了解孩子的書,希望能更有方法地與孩子交流溝通。
云里霧里,看不懂,也許需要慢慢研究吧。感覺幫助不是很大,精華就是孩子發脾氣是因為遇到他解決不了的事情了。
我的孩子和它一樣暴脾氣,教我如何正面引導孩子釋放他的情緒。
很多事都是內因跟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本書只是向我們道出了許多暴脾氣小孩甚至暴脾氣大人的一個內因,希望我們能夠正確看到一件事情發生的另一面。
好書,超好,不但適合‘暴脾氣小孩’,適合所有的孩子,每位家長都該細細的閱讀、實踐
看了后收獲不小,知道孩子發火不是他想發火而是不知道怎么辦的表現。理解孩子幫助孩子
孩子發脾氣不是和你過不去,而是因為他缺乏應對的技能,父母需要做的是教會他這種技能。培養好孩子的情緒管理并不只是靠繪本灌輸就行,孩子的好性格其實是靠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善于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孩子自然也會學到。暴脾氣小孩是一種極端,但若父母沒有正確對待孩子負面情緒的方法,親子沖突只會愈演愈烈。
學心理學的朋友推薦的。媽媽。加油。學心理學的朋友推薦的。媽媽。加油。學心理學的朋友推薦的。媽媽。加油。學心理學的朋友推薦的。媽媽。加油。學心理學的朋友推薦的。媽媽。加油。學心理學的朋友推薦的。媽媽。加油
建議每個暴脾氣小孩的家長都仔細讀這本書。書里解決問題的核心方法雖然簡單,但是由此涉及的外延非常豐富,作者的理論知識很有見地,實踐功夫也爐火純青
這本書是被推薦而購買的,看了后,覺得對家長和孩子都有幫忙,值得一買,更值得反復不斷的讀,里面告訴了,怎么應對寶寶發脾氣的情況,怎么在雙方動氣的情況下完成與寶寶良性溝通。這些方法還在實踐中!
從一個不同的角度解釋了暴脾氣小孩,就應對方法來看,都集中到理解孩子,好好溝通的大方向來。方法上感覺收獲一般,但是對于這類小孩的理解應該來說還是有點新意。整本書其實也就講了一個觀點,一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