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心若淡定,便是優雅圖書
人氣:78

心若淡定,便是優雅

中國出版集團年度獲獎作品、微博年度活動評選為“十佳女性讀物”!做一個淡定的女子,明媚從容,不攀附不將就、不迷茫不低頭,以優雅的姿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學>中國現當代隨筆  
  • 作者:[張其姝]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4347364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5
  • 印刷時間:2016-05-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純質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遇到一個有故事的女子,就像目睹一場花事。它熱熱烈烈盛放,無所顧忌,由生到死。

從古至今的美女很多,美而慧的女子也不少。

美而慧,又有故事的女子,那便是一出傳奇了。

本書講述了26個奇女子的故事,中間還穿插了作者身邊一些女子的故事。

兩個時空、兩種人生,相互交織,互相呼應。

在她們的飛揚與落寞中,我們看到了她們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于她們的美麗與哀愁中,我們會明白一些道理、一些真理。

愿她們的人生歷程,成為你我的指路明燈。

編輯推薦

每個姑娘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晉江和紅袖人氣作者張其姝,沉淀三年作品。只為了告訴姑娘們,怎么做才能成為好的自己!

本書的網絡點擊率突破[1億次]!

每個姑娘,都有成為女神的潛質。

作者簡介

張其姝,文學碩士,曾留學德國。

高學歷、高顏值、高齡……剩女。

喜歡一切舊的東西,尤其古字古文。每日都會在晉江和紅袖寫作,有幸得到很多人的喜愛,很感恩。

這本書講述了26個奇女子的故事,她們的人生好似一場絢爛花事,讓人心動、感懷。

目錄

林徽因:我的心是一朵蓮花/1

——用一輩子的飛翔,換來世人仰望

陸小曼:一場風花雪月,終不敵柴米油鹽/12

——小聰明僅能掌控男人,大智慧才能掌控人生

蕭紅:謝謝你,贈我一場空歡喜/25

——做自己的主人,別做愛情的奴隸

蔣碧微:因為深愛,所以憎恨/37

——我們要相互虧欠,不然憑何懷緬

孟小冬: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46

——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學會成長

冰心:一生一世一雙人/56

——女人不壞,男人更愛

呂碧城:一人相處,不曾孤獨/66

——女人就是要既能貌美如花,又能掙錢養家

潘玉良:一場華麗的人生逆襲/75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不放棄的自己

凌叔華:要么風華絕代,要么自成一派/87

——生活不只是眼淚,還有詩和遠方

張兆和:耽誤在一場無愛的婚姻里/96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董竹君:成全你,不如成全自己/107

——離開任何人,你都可以精彩過一生

陳香梅:挨過最黑的夜,成為最亮的星/119

——只要給你一個臺階,你便能創造世界

席與時:我若堅強,花自綻放/128

——你要學著自己強大

周璇:美麗,本不應該是負擔 /135

——不要讓自己一世都周旋在愛與悲傷

宋清如:情深必不壽,平淡才長久/145

——可以對愛執著,但不要為愛而活

潘素: 洗去塵埃,終成明珠/154

——好的婚姻,成就更的你

賽珍珠:一片故土,一生情牽/164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朱梅馥:只因是你,我愿生死相依/174

——愛人之余,學著愛自己

張愛玲:停留是剎那,轉身即天涯/184

——放下過去,非我薄情

夏夢:世人都愛畫中仙/195

——想要的永遠在騷動,被愛的都有恃無恐

蔣英:燕燕于飛,天涯相隨/203

——沒有的愛情,只有合適的婚姻

郭婉瑩:一襲旗袍,一世優雅/214

——優雅是一種習慣

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225

——愛是欣賞,也是改造

三毛: 撒哈拉的眼淚/235

——只要在路上,就能到遠方

瓊瑤:一簾幽夢/244

——愛不分是非,但總有對錯

林青霞:和次愛的人相濡以沫/253

——女人要懂得善待自己

在線預覽

林徽因: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用一輩子的飛翔,換來世人仰望

那一年我在德國留學,有一個金發碧眼的少年喜歡我,他個子高高的,笑容明朗得像愛琴海的陽光。

九月的夜晚,他站在我的樓下,固執地不肯離開。月光將他挺拔的身形拉得瘦長,和那株白楊樹的影子交錯在一起。

當時的我對他也有好感。但我知道,我遲早是要離開這里的,我跟他的這份情愫就如同迷霧里的幽巷,看不到頭。比起談一場沒有結果的戀愛,我更愿意把那點美好的悸動封存,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

女孩似乎永遠要比男孩成熟,這種成熟是可怕的,它會讓一個女孩在愛情里早早地學會理智。

我永遠記得,那個男孩在我回國時送了我一本林徽因傳。他賭氣似的問我:“我知道這個女人在你的國家十分有名,我看完了這本書,但我不明白,林明明是喜歡徐的,她為什么嫁給別人?”

也許他更多的是想譴責我心口不一,但這的確是個好問題,為什么林徽因嫁的是梁思成,我們卻都覺得她戀著徐志摩?

這大概是一個女人的較高境界——可以有很多情,但只忠于一份愛;可以有很多追隨和仰慕,但只選一份扶持和尊敬。

這便是林徽因的高明。

驕傲的女人自有魅力

林徽因出生在杭州,祖父給她取名“徽音”,出自《詩 經 大雅.思齊》:“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長大后,林徽因給自己改了名字,因為當時有一個男性作家叫林微音,時常鬧出誤會。她說:“我并不擔心別人把我的東西當成他的,我只害怕人們把他的東西當成我的。”她一直這樣驕傲。

父親林長民有三任妻子,林徽因的生母并不得寵,反倒是她,自小很受父親寵愛。母親的抑郁焦躁和父親的開明磊落是一個巨大的落差,她無法逃離任何一個,而庶出的身份更是她心底的隱痛。

凡此種種,讓林徽因的性格里多了一些男子氣的爭強好勝。

十六歲時,林徽因跟著父親游歷歐洲,在那里,她結識了正在英國留學的徐志摩。當時的徐志摩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他也是風度翩翩的青年才俊,如芝蘭在側。

情竇初開的少女心事再也無從揣測,我們永遠無法得知,當時的林徽因有沒有過心動,哪怕只是片刻的。

很多年后,林徽因和兒子談起這段舊事時,她認真地說道:“其實徐志摩他愛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詩人的浪漫情緒想象出來的林徽因,可我其實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樣一個人。”

多情總被無情惱,到底是誰多情,又是誰無情?在徐志摩的眼里,娉娉婷婷的少女就是一首動人的詩。可是林徽因卻早早地看透了真相,生活從來都不是詩,愛情更不是。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虱子。”你看,寫出這句子的也是個女人。

徐志摩給林徽因寫了一封信,隱約透露了自己的心意。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林徽因沒有直接表態,由林長民出面回了信。“閣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并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這是林長民的原話,作為父親,他大概是不樂意兩個人交往的。就在這時候,徐志摩的原配張幼儀從國內趕來,不久,她懷孕了。

徐志摩一心想著離婚,他執意要打掉孩子。張幼儀說:“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徐志摩毫不動容,冷漠地回應:“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車了嗎?”一個男人的執念真是可怕,也真是幼稚。徐志摩竟以為他離了婚就能順理成章地追求林徽因了,殊不知,他這般絕情的做派,會讓任何一個聰明的女人望而卻步。物傷其類,她們怎么會安心將終身托付?

辦妥離婚手續的徐志摩再次趕到英國,而林長民已經帶著女兒匆匆回國了。等徐志摩追回國內時,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事“已有成言”,只是還未定聘。

這段情事鬧得沸沸揚揚,天下皆知。這固然和徐志摩的張揚個性有關,但又何嘗不是因為林徽因的三緘其口和態度曖昧呢?她大可涇渭分明地承認沒有愛過,但她沒有,旁人難免捕風捉影。

1937年,林徽因滯留長沙,連著陰雨天,她給沈從文寫信,回憶當年在倫敦時的心境“那時候爸爸到瑞士國聯開會去了,我一個人住在一個大屋 子里,外面下著雨,白天獨自一人在大房間里看書,晚上一個人坐在一個大飯廳里吃飯,垂著兩條不著地的腿,還有兩條垂肩的發辮。一面吃飯,一面用嘴咬著手指頭哭。這時候,總希望生活中有浪漫的事情發生,或是有個人叩門進來坐在對面同我談話,或是同坐在樓上的火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來愛我。”徐志摩的出現是那么適時,又是那么詩意盎然,就是她臆想的愛人模樣。

她對他多少有點不同。即便是回國之后,即便是訂了婚,林徽因也并沒有刻意和徐志摩拉開距離,相反,她經常參加新月社的活動,與他交往甚密。

1924年,泰戈爾來華訪問,林徽因和徐志摩作陪。她人面桃花,清艷如梅;徐志摩長袍白面,端方如竹;泰戈爾須發蒼蒼,瘦勁如松。當時人人稱頌,戲謔為“歲寒三友圖”,傳為佳話,至今有舊照存世。

那年5月,為了慶祝泰戈爾先生六十誕辰,林徽因和徐志摩合作出演了詩劇《齊德拉》,她飾演公主齊德拉,徐志摩飾演愛神。這大概是他們最快樂無憂的時光。到了6月,林徽因接受家里的安排和梁思成一起去美國留學。不久,梁思成的母親過世;年底,林長民死于流彈。

變故催林徽因做出了抉擇。她不可能一輩子做那個想象中的女神,她會人老珠黃,她會生老病死,這些都是作為詩人的徐志摩想不到的。

女人獨有的早熟和智慧讓林徽因在面對愛情時更加謹慎,況且,她的良知讓她無法面對張幼儀,畢竟她的母親一生郁郁寡歡,就是因為父親愛上了別人。

她一直高飛,而他們終身追隨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舉行了婚禮。當梁思成問:“為什么選擇我?”林徽因回答:“這個問題我要用一生來回答你。”你以為林徽因的聰明僅僅是那些戀愛中的小心思?不,在感情上她冷靜克制,在婚姻里,她同樣心思玲瓏。

一段感情的落幕,往往是另一段感情的開啟。梁思成及時次見到林徽因時,她還只有十四歲,面容帶著稚氣。他老了,仍然在回憶她:“梳兩條小辮,雙眸清亮有神采,五官精致有雕琢之美,左頰有笑靨;淺色半袖短衫罩在長僅及膝下的黑色綢裙上;她翩然轉身告辭時,飄逸如一個小仙子。”

即使是情敵張幼儀,也曾盛贊過林徽因:“徐志摩的女朋友是一位思想復雜、長相漂亮、雙腳自由的女士。”

林徽因飛揚靈動,不是凡俗女子,嫁進名門望族做兒媳婦,她絲毫不遜色。對她而言,婚姻不是墳墓,而是另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

婚后,林徽因與梁思成同時受聘于東北大學建筑系,后來更是被聘為清華大學建筑系一級教授。她設計的“白山黑水”圖案成為東北大學的校徽;她伴隨梁 思成去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開封及山東歷城、章丘、泰安、濟寧等地,夫婦倆共同走了全國十五個省、二百多個縣,奔波輾轉,考古研究;她主修設計了八寶山革命公墓建筑格局。為了保護北京古牌樓,她甚至指著北京市長吳晗的鼻子痛斥:“你們真把古董拆了,將來要后悔的!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在這段婚姻里,她做了一株木棉,不依不靠,堅韌地陪在梁思成身邊。

提到林徽因,不能不提“太太的客廳”。當時,梁家的文化沙龍一月一次,名流云集,是很多文人愛去的地方,胡適、沈從文、梁實秋、聞一多等都是林徽因的座上賓。這群知識分子談論文學與藝術,朗誦中外詩歌和散文,其中以林徽因最富魅力,她美麗而機敏,常有思想的火花迸出。所有的目光都追逐著林徽因,猶如眾星拱月。人人都稱贊林徽因是女神,卻不知道和女神柴米油鹽過日子是什么情形。

如果愛情注定是不對等的天平,那么,梁思成無疑是低頭的那個。少年時他們留學美國,每次約會,梁思成都早早地等在女生宿舍樓下,而“林小姐千妝萬扮始出來”。婚后,他們有一段奔波的逃難歲月,林徽因不幸染了肺病。為了她,梁思成儼然成了一個絕好的私人醫生,輸液、打針、消毒和煎藥,樣樣都是他親自上陣。

在李莊避難時,林徽因纏綿病榻,整日整夜咳嗽。他們的生活條件很糟糕,沒有仆人,沒有水電,梁思成不得不自己動手生火爐,給她取暖。林徽因病中飲食挑剔,盡管環境不允許,梁思成還是盡可能地照顧她的口味。都說君子遠庖廚,他卻一手包了廚房的活計,煮飯做菜不在話下。

別人的婚姻都是柴米油鹽,紅玫瑰碾成了蚊子血,白玫瑰淪落為飯黏子。而林徽因不,她照舊要做高高在上的女神,她那強烈的自尊心和滿腹的詩人氣質,不容許她向世俗低頭。她不招婆母喜歡,和大姑子的關系也不好,細究起來,甚至沒幾個女性朋友。

回到清華園后,他們的生活狀況總算好了很多,林徽因的身體卻每況愈下。肺病是會傳染的,按理家人應該做一些適當的隔離措施,可是林徽因不允許,她不能接受這種疏離和嫌棄。梁思成自始至終都帶著子女和她同桌吃飯,就算染上肺結核,也絲毫沒有怨言。

累嗎?這樣的生活當然累。如果愛是低到塵埃里才開出花,那么梁思成的低姿態已到了虔誠的程度。 二十七年的婚姻生活,他一直供奉著他的女神。

梁思成曾花了一周的時間,給林徽因做了一面仿古銅鏡。從雕刻、鑄模到翻砂,每道工序都是他親自經手,誠意十足。在鏡子的背面,他寫著:林徽因自鑒之用民國十七年元旦思成自鐫并 鑄喻其晶瑩不玨也。晶瑩不玨,有哪個女人能在漫長的婚姻生活之后,仍然得到 丈夫這樣高的評價?

在梁思成心里,林徽因始終是女神。梁思成曾經說:“我不否認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時很累,因為她的思想太活躍,必須和她同樣反應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 她。”此話一出,得罪了很多的“林粉”,尤其這是在林徽因去世 后,他們紛紛指責梁思成薄幸。真是冤枉。梁思成稱得上是十足的君子了,氣度寬宏,“林徽因的丈夫”,這個角色換作任何人,恐怕都做得不如他。

其實,這也正是林徽因畢生想要的結果。某種程度上,梁思成一直在追逐她,正是這種無聲無息的追逐,讓林徽因作為個體的魅力更加鮮活,而不是一個作為“梁夫人”的附屬。他雖然會抱怨累,會疲于奔命,但他甘之如飴。追隨一個魅力不凡的女人,當然要比娶個庸婦有成就感。

分得清情,也懂得愛

林徽因比許多女人要聰明,她把婚姻當成了藝術在經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覺悟和手段。

女人太過聰明,就難免被人懷疑感情不夠純粹。因此,有人懷疑林徽因對梁思成的感情不深。其實不然。林徽因和梁思成曾寄居昆明,昔日的金童玉女淪為貧賤夫妻,柴米油鹽,樣樣耗費心神。

戰亂中,梁思成用于測量的皮尺遺失了,在當時,那是極其難得的物品,他為此煩心不已。林徽因瞞著他,在黑市花二十三元(法幣)的高價另買了一條送給他,而她當時一個月所得不過四十元法幣而已。這怎么不是情呢?如果不是出自本心,她那樣的脾性,決然做不來這樣的溫情之舉。而當她感情陷入兩難時,也沒有隱瞞梁思成,而是選擇了真誠坦白:“我可能愛上了別人。” 那個別人,叫金岳霖。

金岳霖1914年畢業于清華學校,后來留學英美和歐洲諸國,這個著名的哲學家終生未娶,一直戀著林徽因。二人最早不過以文會友,相互欣賞,那份友情卻在日常接觸中漸漸升溫了。

林徽因主動向梁思成傾訴:“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句話讓梁思成非常痛苦,仔細思量之后,他告訴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愿你們永遠幸福。”林徽因沒有離開他。她說了那句很著名的話:“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我一生來償還!”金岳霖則回答:“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三人從此終身為友,毗鄰而居。

我們不得不感慨林徽因的高情商。明明是一樁上不得臺面的婚外情,到了林徽因這里,倒成就了一樁“逐林而居”的佳話。

1955年,林徽因的肺病已經很嚴重了,生命漸漸走到盡頭,她住進了醫院。24小時晚上,她似乎預感到自己的衰弱,突然對護士說:“我 要見一見梁思成。”這時已經是凌晨兩點,護士婉言拒絕了:“夜深了,有話明天再談吧。” 林徽因沒有等來這個“明天”,也未能說出自己對丈夫未盡的掛念。 寒冬蒞臨,人間已無四月。

梁思成在第二天知曉了妻子過世的消息,他在護士的攙扶下走進病房。那張安靜的臉龐依稀還透著當年風華絕代的模樣,他忍不住哽咽:“受罪呀!受罪呀!徽,你真受罪呀!”他陪她走了一生,她卻只是他的一程。七年后,梁思成另娶了林洙,在他心里,或早已放下對林徽因的思念。反倒是金岳霖,突然在某天把他與林徽因共識的老友都請到北京飯店聚會,沒講任何理由。飯吃到一半時,他才站起來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有這樣一人,林徽因此生不枉。

微療愈:

林徽因的一生過得極其恣意和絢爛,徐志摩、梁思成、金岳 霖,圍繞在這些男人的光環下,她注定不平凡。

她是得不到的明月光,是心口的朱砂痣,是集紅玫瑰和白玫瑰于一身的女神。我們不必去計較她到底愛著誰,這樣聰明的女子,愛與不愛都退居其次,她自有本事打一手好牌。

有綠葉相襯當然難得,萬花叢中脫穎才是真本事。愛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生活也是,天時地利人和固然重要,但自己本身的能力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無論愛情、婚姻還是人生,能跟林徽因學得半點,也夠我們贏得一程。

張愛玲:停留是剎那,轉身即天涯

——放下過去,非我薄情

我有一個好友,她花了四年時間去暗戀一個人。暗戀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是把自己放在最卑微的位置,是遠遠地遙望一個人,是打落牙齒和血吞,是一陣風一陣雨都讓你想起他。

那個男人結婚的時候,她送了一個大紅包,不無心酸地在紅包背面寫:“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她沒有署名。

這句話是張愛玲的,她把這句話寫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她當時正卑微地愛著他。這是多少女人的心聲,得不到,放不開。

再冷情的女人,也有動心的時候

張愛玲的文字永遠那么老辣,一針見血,一刀封喉,連她寫的情話都這樣涇渭分明,你是你,我是我。但高冷如她,也一樣會陷于愛情,不能脫身。

張愛玲的童年很不圓滿。她的父親張志沂,字廷重,出身名門,不學無術,是個典型的紈绔子弟;而她的母親黃逸梵是軍閥小姐,富足顯赫。二人婚姻看上去琴瑟和鳴,極其登對,其實南轅北轍。

婚姻有時候挺像一只繡花枕頭,外表的光鮮華麗是給別人看的,而里頭的敗絮和齷齪,則留著惡心自己。

幸福就是一道選擇題,看你是選擇里子還是面子了。黃逸梵顯然是不愿意成全別人折磨自己。她丟下一雙兒女,選擇了出國游學。此后,這個沒有了女主人的家很快衰敗下去,張廷重變本加厲地吸鴉片、嫖妓、與姨太太打架,弄得聲名狼藉,丟了官。

在張愛玲八歲的時候,母親回國了,很快和父親辦理了離婚手續。張愛玲的后母孫用藩是上海名媛,但自古繼母就是個尷尬的角色,而此時的張愛玲已經十四歲,一個渾身是刺的年紀,兩個人相處得很不愉快。張愛玲在小說里控訴:“當時撿繼母剩下的衣服穿,永遠不能忘記一件暗紅的薄棉襖,碎牛肉的顏色,穿不完地穿著,就像渾身都生了凍瘡,那樣的憎惡與羞恥。”

過了這么多年,那些零星的小事落在字里行間,仍然透著一股不能釋懷的心酸。張愛玲后來與繼母撕破臉,她打了孫用藩一耳光,從家里逃出去,投奔她的母親。

然而在和母親一起生活時,張愛玲又很快發現,“這時候,母親的家不復是柔和的了”。她在散文里寫過一個小細節:黃逸梵送她去香港的女校念書,她當時對這種從未有過的母愛體驗覺得異常新奇,學著新小說里的做派,伸手向母親討零花錢,黏著母親撒嬌。黃逸梵極其厭惡,她接受張愛玲的投奔本來就有投資的成分,猶豫這個女兒是否值得自己勞心勞力,而張愛玲對親情幼稚的臆想讓她感到不耐煩和失望。

這時候的張愛玲剛剛成年,然而她以一個少女特有的敏感領教了生活的炎涼,從此以后,她似乎誰也不信任了。但是,她卻信任胡蘭成。和張愛玲沒落的貴族身份相比,胡蘭成只是一個出身貧窮的潦倒文人,市儈而精明。

胡蘭成有個發妻,因為貧病過世了,他當時只是個窮教書匠,連喪事都辦不了,四處借錢,碰了很多壁。他回憶說:“我對于怎樣天崩地裂的災難,與人世的割恩斷愛,要我流一滴眼淚,總也不能了。我是幼年時的啼哭,都已還 給了母親,成年的號泣,都已還給了玉鳳,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仁!”他變成了一個沒有心的人。

認識張愛玲的時候,胡蘭成一路摸爬滾打,在汪偽政府任職,是個生活優渥的中年男人。有24小時,他收到蘇青寄來的雜志,那是雜志《天地》的第十一期。他躺在藤椅上隨意翻看,一眼看到了張愛玲的《封鎖》。 他細細地讀了一遍又一遍,被作者的才情傾倒,對張愛玲這個人起了好奇心。

胡蘭成立刻寫了一封信給蘇青,對張愛玲的小說大加贊許,表示自己想要結識作者。蘇青回信說,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頗高。這更加勾起了胡蘭成的好奇。不久,他又收到蘇青寄來的《天地》第十二期,上面刊登了張愛玲的文章和她的照片。胡蘭成鐵了心要結識張愛玲,他回到上海之后,找到了蘇青,提出要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去拜見張愛玲。

蘇青拒絕了。她和張愛玲算得上朋友,知道她不喜歡這種交際。胡蘭成堅持己見。他說:“我只覺得世上但凡有一句話,一件事,是關于張愛玲的,皆成為好。”他全然忘了自己又結了婚,是個有婦之夫。蘇青遲疑了一會兒,還是把張愛玲的地址給了他:靜安寺路赫德路口192號公寓6樓65室。

胡蘭成如獲至寶,他興致勃勃地去了張愛玲的家。可是張愛玲拒絕,連門都沒有為他開。她果真不見生客。胡蘭成仍然不死心。他從門縫里遞進去一張字條,寫了自己的拜訪原因及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他說:“乞求愛玲小姐方便的時候可以見一面。” 第二天,張愛玲打了電話給胡蘭成,說要去看他。 其實張愛玲是知道胡蘭成的。早前,胡蘭成因得罪被關押,蘇青為他去找周佛海說情,作陪的就是張愛玲。

見了面,胡蘭成說:“與我所想的全不對。”他及時印象是張愛玲的個子高,坐在那里,看著幼稚可憐,不像是個作家,倒像個未成熟的女學生。他們聊了五個小時,從品評時下的流行作品,到問起張愛玲每月寫稿的收入。這種自來熟的親密,他不覺得尷尬,她也不覺得突兀。

胡蘭成送張愛玲到弄堂口,并肩走著。他忽然說:“你的身 材這樣高,這怎么可以?”只這一句話,就忽地把兩個人的距離拉近了。這話透著說不出的親昵和試探。張愛玲很詫異,幾乎要起反感了,但她終究沒有。

第二天,胡蘭成去回訪張愛玲。她的房間華貴到讓他不安。胡蘭成形容:“三國時劉備進孫夫人的房間,就有這樣的兵氣。” 那天,張愛玲穿了一件寶藍綢襖褲,戴了嫩黃邊框的眼鏡。那種摩登、明艷和嫵媚,一下子就讓胡蘭成迷了眼。他只見識過鄉野里不修邊幅的大姑娘,面對這樣的張愛玲,他腦子里只浮現出“仙姿盛大”四個字。這年,張愛玲二十四歲,她和三十八歲的胡蘭成相愛了。

虛妄的愛只是香格里拉

他在南京辦公,一個月回一次上海,住上八九天。這時,他 就會去張愛玲的寓所,兩個人喁喁私語。

很多人懷疑,為什么張愛玲會選擇這樣一個人?他年紀比她大,身份尷尬,私德有虧,甚至連文才也不如她。可是誰也不能否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懂得張愛玲。就像胡蘭成自己說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張愛玲性情乖張,一般人很難和她親近,更別說談天說地。天才總是孤獨的,就算是她肯走下神壇,和常人聊聊,對方恐怕也不知所云。而胡蘭成是出了名的

媒體評論

最初讀到《心若淡定,便是優雅》是張其姝在朋友圈零散的文字,當時就被深深吸引,勸其成書。這書不僅僅是在講一些個傳奇故事,它更多的是在告訴現在的女性,怎么成就更好的自己。

——中國出版集團 現代出版社社長 臧永清

都說文人相輕,但我對張其姝,卻只有親沒有輕。她是我見過最睿智、最學霸、最有內涵的女性之一,看她的作品受益匪淺。

——三公子

看了開頭就不愿意放下,如果我也能做到淡定行世,相比人生又是另一番光景。

——微博大V三無青年

最喜歡娓娓道來的溫暖文風,最喜歡現實的故事和遙遠的傳奇相互穿插,最喜歡看完依然回味并有所收益,這本書滿足了我的所有需求。

——嘉樹聯盟CEO非走

已經停筆一年,只想專心教學,但編輯發來全稿要求配畫。看本,決定為它重新提筆,這么一本好書,我也希望能為它錦上添花。

——國內一線國畫師三萬

這是我2016年及時本愿意掏錢去買的書。

——豆瓣紅人喵星人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清歡332**的評論:

心若淡定,便是優雅 說實話,而立之年早已過,在奔向不惑之年的年齡里難得看一本總是惦記著看完,總是會大發感慨,總是會唏噓不已。在別人的命運里品自己的人生。這本書是第二次買,送給朋友的,但愿她喜歡。

2017-11-20 20:36: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誠如簡介所說,從古至今美女從來不缺,美而慧的女子也不會少到哪里去。但是美麗又有著大智慧,還有著讓人沉默以對的故事的女子,那便是一出傳奇了。這本書可以講就是一本描述奇女子一生的歷程的書。我們看得到她們的人生軌跡,卻始終無法理解她們在命運的轉盤之前所做的決定,我們明白她們的心心愿愿,卻始終不明白她們說放棄就放棄的毅然決然。或許這就是她們之所以被稱為奇女子的原因吧。

2016-06-03 10:53:51
來自c***欣(**的評論:

讀了一半,了解到了很多奇女子的故事。作者用簡短的故事,描繪了她們的傳奇人生,也給了現代女子很多啟迪。

2017-03-15 22:01: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真的值得一看,很多名女子的故事,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必須獨立,女子必須堅強。

2017-08-30 14:57:0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籍僅僅如同一粒種子,從它的胚芽上就可以看見旺盛的綠色;僅僅是一張車票,從這一刻你要踏上新一站的旅程;或者說夢想并不在封閉的屋子里面憑空制造,當它不經意地“剝剝”地敲響了你的屋門。這本書還不錯。

2016-12-13 14:24:27
來自葉***貝**的評論:

說實話作者沒有細致了解過人物,所以對人物沒有解讀,從身邊的故事牽引到名人身上的時候顯得非常僵硬,根本沒有關系,還是挺粗糙的,感覺就是平淡的講了一個故事,沒有起伏也沒有刻畫。。。。。。。

2017-04-30 18:28: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通過這本書了解26個奇女子的故事,雖然并不是所有人我都認識,但是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卻讓我對她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本只是為了湊單而選的書,現在看來還是不錯的。

2016-11-20 10:56:48
來自占夏cur**的評論:

一直想要做一個淡定優雅的女子。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上云卷云舒。淡淡的,雅雅的,少一份焦慮,多一份豁達;少一份浮躁,多一份穩重;少一份迷茫,多一份堅定;少一份糾結,多一份幸福。林徽因曾說,“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2016-04-11 16:01:2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講述民國以來十幾個女子的一生,讀起來不費力,可以當消遣。看別人寫別人的人生,要說感觸,除了覺得社會自古以來就有分層以外,沒有別的感動。可能是心靜越來越老,越來越麻木了吧。

2017-04-24 16:26:46
來自?﹂季?**的評論:

這本書講述了二十個民國女子的傳奇故事,十分好

2016-06-28 16:10:11
來自楊無敵M**的評論:

超人氣作家張其姝作品。每個姑娘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26個奇女子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淡定的女子,明媚從容,不攀附不將就、不迷茫不低頭,以優雅的姿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2016-04-11 09:21: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雖然有些晚了,但還是要說,這本書真的特別有意義,尤其適合女生看。用看過這本書的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女孩對婚姻要慎重。如果有機會,將來希望給女兒看,一方面可以教會她在感情方面的取舍,另一方面還可教會她自強獨立。總之,要做一個淡定優雅的女人。

2016-07-11 21:14:08
來自楊家嫂**的評論:

看簡介買的,以前總是看電子書,但是真的對眼睛傷害蠻大的,所以現在都是在當當上買紙質書,在當當上買書,物流很快,而且包裝很好,書的質量也很好,當當上的書也很全,還經常搞活動,買書很劃算,在書店看上一本書都不怎么打折,真的好貴的,還是當當好,真好!

2016-12-13 21:28: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超人氣作家張其姝作品《心若淡定,便是優雅》。每個姑娘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26個奇女子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淡定的女子,不攀附不將就、不迷茫不低頭,以優雅的姿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2017-08-16 21:30:10
來自東***(**的評論:

每一個女子都是美麗的,但是并不是每一種美麗都能散發光華,要想活成想要的樣子,不經歷百般折磨是難見其效的,而有多少女子在這折磨中被磨去了棱角,再也沒有了曾經的光華。

2017-05-16 10:11: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每個姑娘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 晉江和紅袖人氣作者張其姝,沉淀三年作品。只為了告訴姑娘們,怎么做才能成為*好的自己! 本書的網絡點擊率突破【1億次】!◆每個姑娘,都有成為女神的潛質。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淡定的女子。

2016-11-24 10:51:19
來自蜘蛛的**的評論:

用積分兌換的產品,雖然自己掏了郵費,但是很心滿意足。拆去包裝,看到的就是一本很有感覺,很優雅的書,讓人一下子就覺得有了那么一些優雅的氣質,就算是不看,拿著這本書,也讓人很滿足很淡然。紙質很好,是正版,快遞也很快,第二天就到了

2016-10-25 09:27:34
來自fayexix**的評論:

可能是已經對書中部分人物的熟悉,所以隨便翻看了幾個人物,感受不是很深,個人感覺只是把他們的故事又敘述一遍,沒有太多意義。可能還是每個人的感受不同的,還有畢竟我才看一兩個人物,也許看完會有新的感受,所以等我看完再來寫寫感受。

2016-12-11 12:45: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最開始啊被封面吸引了,然后看到了我喜歡的書名,所以期望值還是比較高的。可惜讀起來并沒有覺得眼前一亮,只是簡單敘述了一些女子的故事,至于故事后的感悟只是作者一家之言,有些我并不認同。治愈心靈是夸大其詞了,閑來無事看兩眼還是可以的。

2017-09-28 18:21: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沒時間看,試讀過幾頁,很喜歡,而且封皮風格超喜歡,很古典,贊!

2017-08-21 13:03: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已經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每次讀的感覺又不一樣。不是書變了,是心境變了,思想變了

2017-09-16 08:47: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心若淡定,便是優雅,書中收錄了張愛玲、林徽因、潘素等人的一些愛情故事,個人感情經歷,從中得到不少啟發,感悟頗多。 不論是一個人,還是2個人,我們都要擁有獨立的人格,不攀附,不將就,愿你我都能活成自己心中想要的樣子

2017-05-12 17:05:2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是一本講述民國期間一群女子或坎坷或精彩一生的故事,在其中讓我們當代女子能借鑒很多。人生無常不管命運如何,作為一個女人應該努力提高自己,努力保持淡定,活得優雅一些。

2017-05-16 09:58: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從古至今,奇女子很多,甚至比男子更加吸引我們的目光。女子又溫柔又堅韌,這樣的性格特點讓很多男子都自愧不如。我也很是被這樣的女子所折服,不管是在感情上還是在事業上他們都是轟轟烈烈的做自己,激勵著我們,也為我們指引............

2016-10-18 15:28:20
來自***(匿**的評論:

女人是水做的,但女人的故事就好象海一樣波濤洶涌。做一個不凡的女子但又要人淡如菊是多么的難啊,其實她們只不過是想要如世間女子一樣平凡。

2017-06-07 13:20:36
來自偶是kyr**的評論:

這本我不是很滿意,,可能不適合我這種未婚小青年看,本來想著是講怎樣做一個淡定優雅的女子,結果書里邊10個女人的故事8個是離婚的,作者還特別贊許這種,,太超出我的認知了,不怎么接受的了,,可能有些人喜歡這樣的,各有各的喜好,我只是表達我的觀點。

2016-09-06 14:12:2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喜歡的一本書,推薦女仕們閱讀。里面篇章雖然不長,但每個故事都能帶給啟發,啟發女人在何環境如何坦然面對生活,很智慧的一本書,值得擁有。隨書附送的幾張與封面同款的書簽很優美,喜歡!!這是我近期來買的愛不惜手的一本書,翻了又翻,已經是第五篇閱讀了。

2017-07-25 09:28:37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