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北大版,這已經是第六個版本了。這冊小書,199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初刊,1995年由臺北的麥田出版社推出繁體字本,199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刊行三卷本《陳平原小說史論集》時將其收錄,此乃本書的"基本型"。十年后,也就是2002年9月,新世界出版社發行裝幀精美的"插圖珍藏本",算是"改進版"。到了去年春夏間,幾乎同時,北京大學出版社和百花文藝出版社分別找上門來,希望重刊此書。雙方協商,達成以下協議:"百花"刊行插圖本,只收初版本文,取其賞心悅目;"北大"兼收各種附錄,增加索引,突出學術性。
我之談論"武俠",除了這冊小書,只有《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的《晚清志士的游俠心態》、《當代中國人文觀察》中的《武俠小說與功夫電影》,還有就是《作為學科的"文學史"》中的《"通俗小說"在中國》。二十年間,如此成績,實在寒磣。說白了,不夠忠誠,也有欠專精,那是因為,我并不希望以此為"主業"。至于為何以及如何借"武俠"談小說類型,而又兼及思想文化,當初以《我與武俠小說》作為人文版的"代序",以及撰寫《我與武俠小說研究》作為新世界版的"后記",再加上《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等七則附錄,該說的都說了,再往下絮叨,就討人嫌了。
問我的研究體會,就一句話:觀賞通俗小說(武俠或言情)及類型電影(偵探或驚悚),可能很愉悅;作為研究對象,卻不怎么好玩。既怕缺乏理論自覺,一味復述迷人的故事;又怕沉湎其中,走火入魔,立說時"過度闡釋"。如此古今對話、文史溝通,分寸感很重要,如何拿捏,端看學者的志趣與功力。以我的能力,也就到此為止,因此,只好暫時告別那些"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游俠了。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近年關注的課題包括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圖像與文字等。曾被國家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全國高校及時、二、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著作獎(1995、1998、2003),及時、二屆王瑤學術獎論文一等獎(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2006),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006),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009)等。先后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等著作30種。另外,出于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合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年起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治學之余,撰寫隨筆,借以關注現實人生,并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
新版序
我與武俠小說(代序
及時章 千古文人俠客夢
第二章 唐宋豪俠小說
第三章 清代俠義小說
第四章 20世紀武俠小說
第五章 仗劍行俠
第六章 快意仇
第七章 笑傲江湖
第八章 浪跡天涯
第九章 作為一種小說類型的武俠小說
附錄一 武俠小說與中國文化
附錄二 類型等級與武俠小說
附錄三 武俠小說中的"劍"
附錄四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俠小說的出路
附錄五 走出"話本正脈"
附錄六 小說家的歷史意識與技術能力
附錄七 又見金庸——答《南方周末》記者問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初版后記
我與武俠小說研究——新世界出版社"典藏版"后記
百花文藝版后記
這本書內容太好了,剛剛看了序言部分,作者的文字功夫相當了得,大贊
書名很浪漫,內容理論性要強些,研究武俠小說發展的,正在閱讀中
還沒看 包裹用的是袋子 打開書皮已經破爛了 看著書有點心疼 麻煩以后包裝包裹用心點 書還沒看 看了以后在評論
包裝破損包裝破損包裝破損包裝破損包裝破損包裝破損
內容不錯,不過陳老師后序說書中有幾十副插圖的,書中竟然沒有,不知何故,此為瑕疵…
以前看鏘鏘三人行,徐子東幾次提到這本書,感覺太專業了!感覺還行,需要耐心讀。
理論性還是有點強,并不是現象中的那種有趣的書
名著啊,可惜才看到。這本書這次一下就搶完了,真是的,印了很多次了,不至于這樣吧。
觀賞通俗小說(武俠或言情)及類型電影(偵探或驚悚),可能很愉悅;
陳平原老師的經典之作,這次終于買回來了。過年看看
這是一本有線索,有框架的書,看完后很喜歡陳平原老師,又買了他其他的書看
喜歡武俠小說 當然喜歡和它有關的一切 真心不錯 大家寫的書 值得一看
這次買彩版,之前淘寶買的影印版,說是絕版圖書,現在居然又有了,不知道為什么了。
久聞其名,終于下手買了這本書,確實當得起這么多的盛贊!好!
喜歡武俠的同志們可以收藏。但是學術性濃厚,不大容易看懂。本科以下學歷者謹慎購買。
陳平原先生的書尤其這本已經再版沖印很多次了啊
就是當當網為毛一直都不改進,一個口袋就裝了,5本書啊,書角壞了的有4本
書的內容姑且不論,作者這個書名起的太好了,不像本學術著作,倒像暢銷書的名字
學者在做學問,跟隨學習“寫作態度”。當然,沉甸甸的是其“內容”。
此書不像文題說的那樣浪漫多姿,內容是陳老師的學術研究專著,專業領域的人值得一讀
作者為北大中文系教授,語言考究,才華橫溢。相同題材的另有復旦汪涌豪教授的《中國游俠史論》。相比之下,陳作更勝一籌。
七八十年代人,讀傳統武俠小說多,仍有較強的武俠情結,毫不猶豫的買來一讀
張潮在《幽夢影》一文中說:“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間大不平,非劍不能消也。”這話說得多么豪氣干云!一劍在手風雷動,群魔魍魎皆伏首。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人心目中大概也有個俠客夢。專家幫我們說出所以然。
聽道長解讀天龍八部,提到這本書,文人心中的俠客夢,書的封面很好看,陳平原老師的應該不錯。
陳平原先生的《千古文人俠客夢》(增訂本)很早就想買了,這次趁搞活動毫不猶豫就入手了。非常感謝當當。
超喜歡金庸小說,以為是跟金庸小說有關的,原來不是,不過還是可以對武俠小說有個更深刻的認識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數不清、道不盡的人間傳奇和恩怨情仇。只是今之江湖已失其本色,或者說本就沒有眾人耳聞能詳心之向往的江湖,只有寄情山水,抒我筆下,付諸一夢中!
陳平原的武俠觀在此書中得到了全新的解讀。讀完后,感慨一句話,千古文人俠客夢,何嘗又不是俠客千古文人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