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問題如何定位?中美對決何時方休?
中日沖突淵源何在,何去何從?
大變局下中國周邊安全如何布局?
臺灣問題如何解決?
這是世界視野下,中國所面臨的迫切性挑戰,更是以不回避的態度發出直面的聲音。國防大學著名教授,暢銷書作家金一南攜手喬良等專家,對大國戰略強力發聲。大國有戰略,高層有布局!
重磅推薦:
1.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上將強力推薦,20余位將軍鼎力支持。
該書的出版以及該活動的主辦,得到了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上將的強力支持。同時,20余位將軍陸續出席參加該活動,并即席發言,這是中國軍方極高規格的一場盛宴。
2.世界視野下,中國所面臨的迫切性挑戰,對戰略問題的ZUI直面的回答。
國家戰略問題如何定位?中美對決何時方休?中日沖突淵源何在,何去何從?大變局下中國周邊安全如何布局?臺灣問題如何解決?……大國戰略如何立足當下,布局未來?這是世界視野下,中國所面臨的迫切性挑戰,更是以不回避的態度發出直面的聲音。
3.金一南攜手專家,紛紛祭出重拳,提出系統、的戰略布局思想。
國防大學著名教授,暢銷書作家金一南、喬良攜手徐焰、趙丕、呂耀東、王寶付、賈宇、舒健、戴旭、王在希等專家,對大國戰略強力發聲,提出了系統、的戰略布局思想。
金一南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全國模范教師,全軍教師,連續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主要研究方向為國家安全戰略,兼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著有《苦難輝煌》等暢銷書。
金一南 | 關于國家安全戰略的若干問題 // 001
王寶付 | 世界大變局下的中國周邊安全 // 019
賈 宇 | 中國海洋發展戰略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037
喬 良 | 美國東移與中國西進
——中美博弈與中國“一帶一路”大戰略 // 061
徐 焰 | 甲午戰史和中日關系演變的回顧與反思 // 093
呂耀東 | 從豐臣秀吉到“七七”事變 // 127
王在希 | 臺灣問題的歷史回顧與未來走向 // 165
舒 健 | 晚清軍事變革啟示 // 181
趙 丕 | 中華民族尚武精神的開掘與再造 // 201
戴 旭 | 血性與擔當 // 225
關于國家安全戰略的若干問題,主要從三個方面考量:國家與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戰略的提出與籌劃、安全戰略中的塑造和威懾。
一、國家與國家安全
從現代國家安全治理角度來講,和平與安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平——無對抗,無紛擾;安全——無威脅,無侵害。國家安全是對國家生存與發展所受威脅程度的界定;要生存,要發展,就要實現和有效維護安全。
(一)國家安全基于現代國家理念
國家安全的概念,是建立在現代國家概念基礎之上的。就世界歷史進程來看,現代國家的建立并不久遠。17世紀以后,西方才開始建立現代民主國家。西方現代民主國家的奠基者之一,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說,如果沒有一種強制力量,就不足以約束人們的野心、貪婪、憤怒和其他的類似激情,通過這個具有震撼力的,避免人們由于其惡的本性重返戰爭狀態。國家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慈善的產物,不是為了自由民主人權而誕生的,不是為了普世價值。霍布斯說,當人人難以自我保護時,人們便自覺自愿放棄權利開始締約,指定一人或多人組成代表他們的人格,將自己的意志服從于集體的意志,將自己的判斷服從于集體的判斷,在此基礎上實現聯合,這就是國家。
恩格斯講,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國家的出現表示這個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又無力擺脫這些對立面,為了使這些對立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駕馭社會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圍以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現代國家和封建社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宗族王朝不一樣。及時,它有非血緣屬性,第二,它有公共屬性。如果國家治理是基于血緣關系連接,那就是封建國家,現代國家超出血緣關系。封建國家權利具有私人屬性,而現代國家權利具有公共屬性,這就是天下為公——現代國家與封建國家的重要區別。
在講到國家的時候,我們要注意西方描述國家的三個詞:Country,從土地上講;Nation,從民族意義上講;State,從政權意義上講。有的人強調自然,有的人強調民族,有的人強調政權。很多人以為國家安全僅僅是政權安全,其實國家的安全標準是民族安全,是人的安全,是國家整體的安全,人的、民族的、國家集合體的安全,所以國家安全是既包括又超出政權安全范疇的。
國家安全是一個集合體的安全。對于我們來說,容易忽視這一點。近代學者嚴復對中國人的國家觀念做了一個很的描述,嚴復說:“中國自秦以來,無所謂天下,無所謂國也,皆家而已。一姓之興則億兆為之臣妾,其興也。”今天一些人的國家觀念缺在哪里?就是缺乏現代國家觀念。
(二)一盤散沙無法對抗堅船利炮
不能不承認,我們國家受長期封建社會的影響,缺乏現代國家觀念。
1840年,及時次鴉片戰爭,三元里那樣的抗擊是極其個別的,大量的當地原住民在遠處觀戰。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周圍的民眾也參加了哄搶園林的行動。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8月2日,18000多人的八國聯軍,十天攻陷北京,我們京畿一帶清軍有十五六萬,義和團團民五六十萬,大量給八國聯軍推送物資的都是中國人。
缺乏現代國家觀念導致的是更大的災難。1931年8月,日本關東軍即將發動“九 一八”事變,我國東北軍將近20萬,擁有飛機、坦克、大炮等裝備,關東軍據日本人統計只有1.09萬人,從數量上處于劣勢。關東軍沒有底氣。板垣征四郎,也就是1948年被判處絞刑的7個甲級戰犯之一,他說:“從中國民眾的心理上來說,安居樂業是其理想,至于政治和軍事,只不過是統治階級的一種職業。在政治和軍事上與民眾有聯系的,只是租稅和維持治安。因此,它是一個同近代國家的情況大不相同的國家,歸根到底,它不過是在這樣一個擁有自治部落的地區上加上了國家這一名稱而已。所以,從一般民眾的真正的民族發展歷史上來說,國家意識無疑是很淡薄的。無論是誰掌握政權,誰掌握軍權,負責維持治安,這都無礙大局。”板垣告訴關東軍,中國人無所謂,把稅交給張大帥也是交,交“滿洲國”也是交,交給日本人也是交,只要能活著就行。
另一個發動“九 一八”事變的元兇石原莞爾說:“我不用拔劍,只用竹刀就足以嚇退張學良。”這就是近代中國,孫中山先生所講的,四萬萬中國人只是一盤散沙。一盤散沙與堅船利炮無法對抗,你沒有凝聚起來,沒有團結起來,不管你有多少人也不行。
(三)苦難中的覺醒
有這么一句話:“直到列強不再把中國當作一個國家看待了,中國人才感覺到有組織一個現代國家的必要。”梁啟超講中國人對于國家的認識:“一曰對于一身而有國家,二曰對于朝廷而知有國家,三曰對于外族而有國家,四曰對于世界而知有國家。”中國人的國家觀念,就是這么逐步演化的,是一步一步認識到的。
1895年,康有為“公車上書”,標志著封建士大夫階層覺醒。這個階層中的一些人已經開始認識到整個國家出了問題,必須加以解決。
1919年爆發的“”,則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覺醒。走出書齋,走出象牙塔,投入到救國救民的洪流中去。
1937年的全民抗戰,才是中華民族真正的全民族覺醒。日本侵略者占中國的地,殺中國的人,屠中國的城,對準整個中華民族,使這個民族及時次沒有階級之分、沒有地域之隔、沒有統治與被統治之嫌,“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真正超越了階級、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地域、超越了統治與被統治,結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我們對現代國家的認識,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但是,這一過程的代價是極其巨大的。八年抗戰,全國軍民死傷3500萬人,有形財產損失6000多億美元,無形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在這一飽受苦難的進程中,民眾覺悟程度和組織程度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
(四)共產黨人的擔當
沒有最慘痛的沉淪,就沒有最輝煌的崛起。中國共產黨人給中華民族注入了現代國家的觀念,讓我們認識了什么叫作國家。
中國什么時候才算是一個國家。真正在最黑暗的時候,我們的民眾才認識到我們是民族共同體,這點是我們付出重大代價才得出的結論。
東北抗聯及時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抵抗,決不投降,戰斗到,只剩自己一個人。身邊的人除去犧牲,就是叛變。叛徒程斌,抗聯及時軍及時師師長,楊靖宇最信任的人。1938年7月率部投敵,組成“程斌挺進隊”,將楊靖宇在深山老林里的密營全部搗毀,把楊靖宇逼入絕境。叛徒張秀峰是軍部警衛排長,這個父母雙亡的孤兒,由楊靖宇撫養成人。1940年2月他帶機密文件、槍支及抗聯經費叛變投敵,向日軍提供了楊靖宇的突圍路線。他還是楊靖宇的貼身警衛,知道楊靖宇活動規律,他的叛變導致楊靖宇很快犧牲。叛徒張奚若,抗聯及時軍及時師特等機槍射手。叛變后在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的命令下,開槍射殺了楊靖宇。還有一個很難稱為叛徒的人:蒙江縣“保安村”村民趙廷喜,上山砍柴發現了楊靖宇。當時楊靖宇好幾天沒吃飯,棉鞋也跑丟一只,他對趙廷喜等幾個村民說,下山幫我買幾個饅頭,再買雙棉鞋,給你們錢,不要告訴日本人。趙廷喜張皇失措下山,很快就向日本人告發:楊靖宇在山上。
楊靖宇壯烈犧牲,日本人從他肚子里掏出來的只有草根、樹皮、棉絮。楊靖宇在關鍵時刻表現出了一個中國人的血性、中國人的骨氣。出賣楊靖宇、抓住楊靖宇的全是叛徒,趙廷喜向日本人告發前,對楊靖宇說: “我看還是投降吧,如今滿洲國不殺投降的人。”趙廷喜哪里知道,豈止不殺,如果投降,日本人打算讓楊靖宇出任偽“滿洲國”軍政部長,利用其影響制服東北抗聯。
楊靖宇對趙廷喜說:“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這就是共產黨人楊靖宇!在最黑暗、最困難、最無助,大家萬念俱灰紛紛投降的時候,用自己的靈魂與血性,支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中國人的現代國家觀念就是在這種最黑暗的時候,才樹立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將階級擔當轉化為民族擔當,由階級斗爭的開路先鋒,轉變為民族存亡的中流砥柱。
1938年,抗戰最困難的時候,蔣廷黻講,近百年來的中華民族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能近代化嗎?能趕上西洋人嗎?能利用科學和機械嗎?能的話,我們的民族是有前途和光明的,不能的話,我們這個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1949年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人通過犧牲奮斗、為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獻上的一份大禮。它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中國,歷史上及時個持續、穩定、繁榮、昌盛,能夠完成救亡與復興雙重使命的政治實體。當然,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是這一艱難探索的起始。30多年的實踐證明,它不穩定、不持續、不繁榮,最終既無法完成民族救亡,也無法完成民族復興。建立現代國家的歷史使命,歷史地被中國共產黨人承擔起來。這就是講的:“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人民自己作主張,自己來處理,不允許任何帝國主義再有一絲一毫的干涉。”現代民族國家的基本精神,由此建立。從這個意義上,再回頭看霍布斯的話,將自己的意志服從于集體的意志,這就是國家。只有新中國,才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集體意志和集體判斷。這是新中國超越意識形態對中華民族的重大貢獻,建構起及時個穩定、繁榮,既能完成民族救亡,也能完成民族復興的現代國家。
(五)警惕來自內部的顛覆
建立一個現代的民族國家,我們經過了一個艱苦的過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我們看,現在一些人在否定、攪亂我們的國家觀念,妄圖肢解、顛覆我們的國家。同志講:有些人刻意抹黑我們的英雄人物、歪曲我們的光輝歷史,要引起我們高度警覺。
有個教授說:“鴉片戰爭是林則徐違反了自由貿易準則,咎由自取。”有的教授說:“《辛丑條約》是西方對華的合理條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正確的做法。”還有教授說:“有些漢奸如,并不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而是為了減輕人民痛苦,作為抵擋日本人對中國人欺壓的緩沖器。這樣的漢奸非但沒有錯,而且是真正的英雄。相反,我們有的人以十幾萬人生命作代價,宣稱死不投降,這樣的人,人民不值得懷念。”
這就是我們的教授,這樣的觀點在大學里堂而皇之地教我們的學生。這樣一批人在解構我們的歷史,解構我們的國家,解構我們的英雄。對此,我們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六)憂患意識警醒歷史責任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但是我覺得中國是個發展中的尚未統一的社會主義大國。發展中的,必須完成發展;尚未統一,必須完成統一;社會主義的,必須維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大國,必須履行大國的責任。一定不要忘記尚未統一,對我們造成的長期重大影響。我們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沒有統一的國家,聯合國190多個國家,沒有統一的為數很少,我們是其中之一。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是一個強國,全世界沒有一例一個強國連自己國家的統一沒有解決,還宣稱自己是強國。這是你從大國到強國必須邁過的門檻。現在我們講憂患意識,不是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什么叫國家安全?絕不簡單是一個政治概念,尤其對中國來說,對中華民族來說,它的深刻性我們必須牢牢記住。
二、國家安全戰略的提出與籌劃
現代國家的建立,現代安全觀念的建立,這個基礎之上才有可能講現代國家安全的建立。
(一)確立科學的安全理念
新中國成立四十年的1989年出版的《辭海》,關于國家的詞條,既沒有提國家利益,也沒有涉及國家安全。1989年底,鄧小平同志講,以中國國家利益為較高準則來談論和處理問題。1999年版《辭海》加進了國家利益、國家安全。1992年十四大報告及時次提出,2007年十七大報告及時次提出完善國家安全戰略。2012年十八大報告35次提到安全,并進一步提出完善國家安全戰略和工作機制。我們終于提出國家安全,但是對國家安全戰略的認識仍沒有到位,還有待升華。我國的國家安全戰略,是與國家特定安全環境、相應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大國安全戰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同志提出的總體安全觀,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安全范圍極度的擴大,是我們新中國在這一領域認識的重大進展,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重大進展。
政府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推手,還是安全的維護者。國家安全在國家大戰略中應占有重要位置,其排序——國家發展戰略、國家安全戰略、國家軍事戰略。國家發展戰略是什么?簡單說,國家發展戰略就是兩個一百年:中共建黨一百年,建成小康社會;新中國成立一百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我們國家的頂級戰略,我們的全部工作要圍繞這個目標。國家安全戰略就是保障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目標的總體籌劃,籌劃的目標就是為了保障國家發展戰略總體目標的實現。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任務就是綜合運用國家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綜合力量,為建成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同時,為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戰略為保障發展戰略的實現而存在,國家發展對國家安全產生制約,有什么樣的發展戰略,就有什么樣的安全戰略。
(二)把握戰略籌劃的關鍵環節
2014年1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決定,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負責,統籌協調涉及國家安全的重大事項和重要工作,并確定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這是我們在國家安全戰略規劃上的一個重大進展。
要科學把握籌劃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的基本要素。一個完整的國家戰略需要幾個基本機制:
(1)利益定位。這是國家安全戰略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對維護國家利益的力度排序。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的穩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這六項,新次公布自己的核心利益,不惜用戰爭手段維護的利益就是核心利益。當然這六項,我個人覺得還有調整的余地,但是比較好的是我們終于有了及時個對國家安全意義的闡釋。從學者的角度描述國家安全:及時,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第二,基本社會制度和價值觀。第三,經濟發展的資源及市場環境。第四,進入國際市場的權利和運輸通道。第五,周邊地區不出現敵對國家聯盟或集團。第六,國內社會穩定和建成小康社會的持續推進。這些與國務院白皮書配合起來,就是今天中國國家安全的判斷,你要維護什么,你最重要的利益點是什么。否則你就容易出現以領導者的講話為準,以領導者個人的態度為準,或者以部門的觀點為準。我們的國家安全出發點是對自己國家的清晰判斷,而不是來源于任何別的結論。
(2)威脅判斷。判定實現國家安全戰略的防范對象。威脅判斷不是腦袋一拍、計上心來的問題,它有一個基本要素判斷:及時,是否具有重大利益抵觸。第二,是否具有實際能力抗衡。第三,是否有針對性戰略。第四,是否展開綜合力量部署。
(3)目標選擇。是國家安全戰略的核心。軍隊有句話講得比較好,目標跳起來能夠著,目標與力量之間的距離就是風險,跳起來夠不著,風險無法防范。
(4)手段的應用。對所用手段提供支撐的,是國家綜合戰略能力,即國家著眼安全利益目標,所能調動使用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總和。國家戰略能力是國家硬、軟實力之和。首先說軟實力,軟實力指一個國家經久不衰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健康穩定的社會結構和富含生命力的政治制度;全民族共同一致的奮斗目標;領袖人物的道德感召力和戰略決斷力;民族基本素質的不斷提高。硬實力,包括國家資源力、經濟力,武裝力量的打贏能力。
(三)著力于戰略短板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這是籌劃國家安全戰略的根本性需求。你在研究戰略問題的時候,如果不與力量結合,一切皆空,都是照貓畫虎,理論設計就是空的,落不到實際上去,能干多大事,一定要與力量結合。講到力量,我們正在迎來國防與軍隊建設的新一輪發展黃金時期。從今天看,我們的國防投入世界第二,亞洲及時。當前制約我們發展的瓶頸,關鍵是人的差距,關鍵是領導干部的差距,關鍵是高級領導干部的差距,不解決這些差距,強軍目標實現不了。能否具有大國軍官的理念、素質、胸懷,這一代軍人必須邁過這道坎兒。同志曾在“兩會”參加解放軍代表團小組討論時講了三個必須:必須抓住戰略契機,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必須勇敢承擔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三、安全戰略中的塑造和威懾
單獨把塑造和威懾提出來講,對我們今天的安全來說至關重要。
(一)以“塑造”把握戰略主動權
塑造就是主觀對客觀的改變,能不能切實把握國家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主動塑造。今天,我國已經在一些重要戰略領域發揮著很好的主導作用。比如“上合組織”“一帶一路”“中國東盟10 1”“朝核六方會談”“中老緬湄公河執法安全合作機制”,等等。就像十八大報告講的,推動全球治理秩序變革,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我們抵御風險和塑造外部世界的能力明顯增強。我們要塑造一個讓我們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安全環境。
(二)以“威懾”達至“不戰而屈人之兵”
真正保障安全,離不了威懾。威懾說穿了就是讓別人對你有所畏懼。實力是威懾的基礎,決心是威懾的靈魂。美國人特別會用他的戰略思維影響我們,我們也要學會用我們的戰略思維影響他們。什么叫作威懾?基辛格講得很透:及時,實力。第二,決心。沒有決心,實力形同擺設。第三,讓對手知道。三個缺一不可,丟了一個都不能形成有效的威懾。美國將自身的實力透明化是威懾;當然,我們秘而不宣也是威懾。這是雙方對威懾的不同選擇。
同志那一代,“兩彈一星”戰略威懾已經建立了,我們不能躺在前人的資本上,我們必須前進。而且我們看到,僅僅靠同志那一代的“兩彈一星”已經不足以形成我們的戰略威懾了。同志對海軍有兩次指示:及時次是新中國成立之前,對海軍及時次指示,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海軍,能夠保衛我們的海防,有效防御帝國主義的可能的侵略;第二次是1975年5月對海軍的指示,即海軍要搞好,使敵人怕。語言非常簡練,含義非常深刻。
人類的出路在哪里?善意與力量的結合。今后十年到二十年是決定中國能否進入發達國家序列的關鍵時間段。中國模式、中國道路,絕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道路,必然是在力量與善意結合的基礎上能夠有效保障國家安全的模式。只有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是真正可持續的、科學的,才能夠最終完成民族復興大業。
軍事本身從大文化角度來說,就是文化現象。文化對軍事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開設軍事文化講壇,有助于加強軍事文化研究傳播,有助于提高軍事干部素質,有助于促進軍地溝通、了解、融合、互助。——李忠杰
軍事文化研究要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問題,提高我們的素質,提高國民對我們的軍隊的理解和支持。——沙祖康
hiahiahia 書很好
還挺不錯的
很喜歡讀金一南老師的書,視角獨特,分析透徹,語言精準,發人深省,是研究戰略思維的佳作。
物流速度還行,包裝還可以
金一南的書
不錯的,值得看一看。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對本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閱讀,
《大國戰略》匯聚了王緝思多年來在國際戰略探索方面的成果精華,從中國的國際戰略回顧到中美兩國之間的關系分析,從統觀美國發展強大的歷史原因到評說30年來的世界政治變遷,從中國新地緣戰略的再平衡到當下國際環境的新趨勢,從美國的大戰略啟示到未來的強國外交之路
對本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閱讀,
超級贊贊贊贊!!!對于當下的中國一個解讀!作為學生,感覺從一個前所未有的角度看世界!
內容斷續,沒有連貫性
非常好的書,視野非常高,引人入勝、發人深思。
好好書一本
和好好好紅紅火火好好很好好好好
不錯的一本書
裝幀精美,內容詳實,值得一讀。
有什么樣的發展戰略就有什么樣的安全戰略。
買了一系列書都是幫同事買的,很不錯,紙張好無異味,同事滿意。
挺好,速度挺快,質量也不錯。
這次購物太糟了,10號的訂單,21號才到
很好,經典、滿意、值得推薦
大家分別從不同角度來闡釋對大國戰略的理解,值得一讀
6666666
眾多軍事專家和學者對于當今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和發展問題,提出他們的觀點和思路,讓讀者清楚認識到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書寫的不錯,但印刷質量確實一般,紙張粗糙,像是盜版,有些失望
與國家戰略保持同步
解讀的很透徹,值得一讀
書很好!就是物流有些慢!
書店里寫戰略書幾多,寫的易懂流暢深刻,讀后難忘幾乎沒有,很多都是東拼西湊,人云亦云,沒有一點新觀點。更談不上全新思想
感覺這書的紙質有點差啊 感覺買虧咯
跟黨戰略走
這是世界視野下,中國所面臨的*迫切性挑戰
裝幀精美。內容豐富,經典必讀。
挺好,挺好的。
這次當當的快遞服務態度不好,明明家里有人,卻跟樓下的大伯說家里沒人,直接把東西寄放在哪里,查評!
感覺很不錯,名家大家之作,有深度
很喜歡,非常喜歡
有點啟發的
感覺講的滿全,還沒看,期待(^_^)
很有借鑒性
對于此次購買,十分滿意,期待下次購買:建議大家閱讀
金一南主持的學術活動及主編的書,值得一讀。
一般般的。
可以不用懷疑!
這本書很好
這本書很好看。
還可以的,值得一看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價格便宜,質量好,買書還是得來當當
國防大學教授的書內容是由一些唯心,但分析的確有道理
不錯~別人推薦的我覺得很好看,紙的質量也好~值得一看~買書只信任當當~⑤
還行吧,印刷質量一般。隨手一翻,還發現書里面有個錯誤
還沒看,紙張實在是不喜歡,太粗糙,是那種橡皮擦輕輕一擦,就能把字擦下來那種
一堆軍隊的高級軍官寫的書,反映一家之言,可以看看。
國家戰略 :以發展為動力,安全為目標,軍事為保障。
老金完美的揭示了當今世界的格局,各位老師也以獨特的視角和觀點,分析了世界形
很喜歡讀金一南老師的書,視角獨特,分析透徹,語言精準,發人深省,是研究戰略思維的佳作。
當當,叫我怎么說你?看看這包裝(破損嚴重,把書也磕破了),這物流(告訴我第二天17日能到,可直到20日才收到)。
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去闡述作為一個大國,要怎樣去體現,要怎樣去維護國家利益,國家安全,國家地位,國民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