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中,出沒于高端會議和重大場合的翻譯,無疑是光鮮亮麗的。魔鬼式的同聲傳譯訓練、變幻莫測的工作環(huán)境、高強度的工作帶來的壓力,可見每一位行業(yè)博學“翻譯官”的誕生背后都凝聚著無數(shù)的汗水和艱辛。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走進女神級“翻譯官”莊立川的世界,聽她講述自己十年的精彩譯路,分享一個個真實而妙趣橫生的翻譯故事。
“希望此書可以讓未來想要從事翻譯行業(yè)的后輩們明白,譯路困難重重,但沿途的景色甚美。”
“我也想告訴圈外的朋友們,同聲傳譯并沒有你們想得那么神秘。”
“我更想告訴廣大已為人母的職業(yè)女性,千萬不要因為孩子而放棄自己想要追求的夢想和取得更大進步的愿望。因為只有成為一個閃亮的母親,你才會有一個快樂向上的寶寶。”
知性“女神”莊立川的燃情追夢故事,從待產(chǎn)媽媽到“翻譯官”,她用十年精彩譯海趣事告訴每一個有夢青年——人生幸福的事,莫過于能堅守初心,將自己熱愛的事業(yè)進行到底。
AIIC會員、聯(lián)合國海事組織譯員張光波 國際博學口譯講師鐘欣戎共同推薦: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更多口譯從業(yè)者進入市場,越來越多的商務人士能用流利的外語在雙邊及多邊場合順暢交流。這樣的新趨勢必將擠壓譯員的生存空間。大浪淘沙之后,那些起點高、水平高、情商高,并且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語言技能的譯員終將是市場的王者。
——國際會議口譯員協(xié)會AIIC會員 聯(lián)合國國際海事組織中文博學同聲傳譯 張光波
翻譯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行業(yè),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行業(yè)。翻譯行業(yè)會因科技的發(fā)展而改變,卻不會因科技的發(fā)展而消失。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 口筆譯專業(yè)博學講師 鐘欣戎
莊立川,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大學,同聲傳譯碩士,擁有十年口筆譯經(jīng)驗、四年上海教育系統(tǒng)教學經(jīng)驗,曾于2014年赴聯(lián)合國海事組織進行口譯實習,并于同年擔任總理訪問倫敦期間口譯組成員。2016年,組建“譯來譯趣翻譯工作室”,服務于各大外企、上海外事辦和中歐商學院,個人能力出眾,長期活躍于翻譯一線。
Part One 翻譯于我,如同一場宿命
1.長大后我要成為一名翻譯
2.為希拉里 克林頓“做翻譯”
3.被現(xiàn)實碾得粉碎的自由譯員夢想
4.那些看似歧途的路
5.為了孩子,重燃翻譯激情
6.懷揣夢想,走向倫敦
Part Two 一名譯員的魔鬼式練成記
1.走進國際著名的“高翻院”
2.的筆譯從閱讀開始
3.同聲傳譯的魔鬼訓練
4.讓周圍的一切變成語言的訓練場
5.沒有實踐的譯員不是真譯員
6.你是神隊友還是豬隊友
Part Three 從紙上談兵到經(jīng)歷實戰(zhàn)
1.及時次筆譯
2.每一次翻譯,總有美麗的邂逅
3.那些在工作中遇到的高級別領(lǐng)導們
4.變幻莫測的工作環(huán)境
5.翻譯應該扮演的角色
6.對職業(yè)道路的規(guī)劃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Part Four 你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譯員嗎?
1.別人眼中的翻譯VS同行眼中的翻譯
2.與同行相處是一門大學問
3.譯圈有點亂,維護秩序靠大家
4.我與客戶那些不得不說的事
5.的前輩教會我的譯者之道
6.一名語言工作者的得與失
Part Five 倘若能重新選擇,我還是會做翻譯
1.這些年,翻譯這個職業(yè)教會我的那些事兒
2.翻譯知道很多“秘密”
3.翻譯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4.請銘記這些翻譯大家
翻譯應該扮演的角色
接觸的大人物越多,參加過的高級場合越多,越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一種自己也非常“了不起”的錯覺,再結(jié)合著外界廣為流傳的有關(guān)翻譯行業(yè)的“神話傳說”,同傳們難免會有一種飄飄然的心態(tài),這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其實只是我們碰巧遇到些與眾不同的工作場合罷了,我們或許會因為一些新鮮感而覺得開心,但它不意味著自己能夠和一些身份畫上等號。
況且,作為翻譯,即使在聚光燈打得再亮的場合,也注定只是在暗影之中,以自己的耐性和專注的職業(yè)精神,扮演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
工作時,被關(guān)在小黑屋的同聲傳譯員為了保障會議信息的流暢傳輸,會較大限度地收集來自會場和演講者的有效信息,時而會因為演講者的激情講演而在同傳箱里激動得手舞足蹈,激情洋溢地翻譯著;時而會因為演講者感人肺腑的言語而強忍自己欲流下的淚水,平復心情后繼續(xù)工作。但這一切都不會、也不必為外人所知曉,我們所要做的,只不過是通過聲音把最的話語輸出而已。
事實上,最的譯員就該扮演這么一個沒有任何存在感的角色。當會議順利進行的時候,好的同傳應當做到的是,讓觀眾聽起來就像演講者自己在說話一樣。相反的,一旦翻譯發(fā)生一點點的意外和事故,會議就會進行不下去,這個時候恰恰是翻譯的存在感最強的時候,可很顯然,這并不是什么好事,也是翻譯祈禱好不要發(fā)生的事情。
記得在聯(lián)合國實習的日子里,我就差點碰到一次這樣的重大事故。
有24小時,倫敦正好發(fā)生了交通行業(yè)的工會大罷工,這種突如其來的罷工往往會給正常通勤的人帶來煩惱。那次也一樣,所有公交線路、軌道交通都延誤乃至停運。雖然作為學生的我們由于住在市中心,行程未受大影響,但幾位正式譯員由于安家在郊區(qū),可就大受影響了。
耳聽著會議開始鈴已經(jīng)連連打響了幾遍,可中文同傳箱子里的三位譯員卻遲遲未能到場。只見會務工作人員急得滿頭大汗,到處打電話找人,甚至都已經(jīng)有了最壞打算——讓我們這些同傳實習譯員直接頂上。因為中國代表是第二個發(fā)言,所以如果沒有同傳譯員把他的漢語發(fā)言翻譯成英語的話,其他小語種譯員就無法工作,這也就意味著會議根本無法順利進行下去。只見準備發(fā)言的中國參贊手里拿著稿子,時不時地就會抬頭看看空無一人的同傳箱子,看起來似乎很生氣,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
在這樣的尷尬氛圍中,及時個國家的代表發(fā)言完畢,就在主持人提示中國代表可以發(fā)言的時候,我們的聯(lián)合國同傳老師終于氣喘吁吁地出現(xiàn)在箱子里了,稍站一會,花了5 秒鐘平復氣息后,就開始流暢地進行同傳翻譯了,就好像一切問題都沒有發(fā)生過一般,這讓我們兩位實習生佩服得五體投地。
好的譯員應當是隱身的,他們會安靜地當一個不斷思考著的傳話筒,讓雙方覺得好像是在聽對方說話一樣,就好像吃下了哆啦A夢的“翻譯魔芋”,而不是覺得譯員在對自己說話。
但在有的場合,真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即使譯員想專心做好本職工作,也會發(fā)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讓你面臨難以抉擇的困難,這十分考驗一個人的為人處世準則。
曾經(jīng),有一家著名的英國機械制造品牌雇我為英方的翻譯,和兩家中方零部件供應商進行談判。在當天上午的會談中,兩家公司的談判進行得還算順利,氣氛也不錯,可美中不足的是英方覺得價格比他們預期的高不少,所以并未著急決定,想等下午了解過另一家供應商的情況后,對比一下再說。
未曾料想的是,下午的這家供應商的報價也未達到客戶的預期,加之中方代表的態(tài)度也不如早上的公司那般客氣,談判沒進行多久就陷入了僵局,英方一度有員工發(fā)牢騷,覺得似乎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就在這時,英方談判組長突然提出暫時休會,并邀請大家享用些茶點、聊聊天,這樣一出緩和氣氛的戲碼,確實是談判中的好招數(shù),因為在一段調(diào)整過后,中方可能會放松警惕,調(diào)整自己的報價策略,交易也更容易達成。但沒想到的是,正當我安靜坐在一旁,心里還默默稱贊這種做法的時候,英方的副組長竟然悄悄對我說:“你是否可以仔細地聽聽對方私底下在討論些什么?”
這一句話挑戰(zhàn)到我的職業(yè)底線了,因為畢竟我不是客戶的內(nèi)部員工,而且我的任務也只是傳達正式的談判語言,不應當充當“間諜”。更何況面對的是中國同胞,我這樣做豈不是搖身一變,從一個普通翻譯變成“漢奸翻譯官”嗎?但畢竟這是客戶的要求,我在無奈之下只得表示會盡力而為。
實際上,由于會議室并不算大,即使幾位中方談判代表已經(jīng)盡量壓低了嗓門,可作為聽力敏感的譯員,我還是能夠斷斷續(xù)續(xù)地聽到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其中包括他們預期的心理價位以及對英方客戶的種種不滿。
毫無疑問,這些內(nèi)容都是英方迫切想從我口中知道的,可以用作他們談判的“底牌的信息”。可我也十分清楚,傳遞這些信息并不是一個口譯員該做的工作。雖然將這些內(nèi)容傳達給客戶會讓他們對我留下好印象,但這超出了我的工作范疇。作為一個翻譯,我們既無責任也無權(quán)力對會談本身產(chǎn)生太多作用。考慮再三,我只得把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內(nèi)容和他們聊的一些家長里短概括了下傳達給我的客戶,把這差事給糊弄了過去。
我反思覺得其實我的選擇是對的,這并不是因為我?guī)偷搅丝蛻艋蛘弑緡且驗橐粋€譯員終究只應該是一個“傳話筒”,而不是影響談判的“場外因素”。生意談判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的戰(zhàn)場,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最多不過是個競技場,而競技場上,贏的一方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輸?shù)囊环娇梢詮闹形〗逃枺亯|未來的成功。
所以無論什么“場外因素”幫到一方獲得了臨時的勝利,這終究是不公平也是不真實的。因此我覺得對什么話該傳遞,什么話不該傳遞,每個譯員心目中該有準則。
但有的時候,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了是跟“翻譯”和“語言”本身相關(guān)的問題,作為譯員的我,仍然會傾向于提出一些改善性建議。
有一次,我受到了一個中日零部件合資公司的邀約,來英國與一家著名汽車品牌進行商談。同行的既有供應商的日本老總,又有幾名日語流利的中國雇員,還有一名日英翻譯,而我的身份是協(xié)助中國雇員的漢英翻譯。這個陣容看起來雖然有些混亂,但也不是我能夠改變得了的。
果然,在談判過程中,經(jīng)歷幾個回合的交流后,我發(fā)現(xiàn)那位日英翻譯的英文輸出是有問題的,這導致日方難以與英方進行有效的溝通,也因此無法做出最終的決定。但在場的人里,除了我和英國公司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問題在這里,所以我心里非常著急,只能悄悄地寫紙條給一名中國職員,建議他自己用日語和日本老總交流,這樣的效率會比通過日英翻譯來得高。盡管如此,最終還是由于幾種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耗時太久,英方失去了耐心而導致談判破裂。
所以說,翻譯的本職雖僅是一個不起眼的“傳話筒”,但他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可是譯員們?nèi)ト绾慰刂啤⑦\用、權(quán)衡這作用和影響,卻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最糟糕的時候,譯員的一個不經(jīng)意的翻譯誤差,甚至會引發(fā)世界大戰(zhàn)。這就要說到翻譯史上一個著名案例了,那就是《波茨坦公告》翻譯事件。
1945 年7 月26 日,美、英、中三國簽署《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公告中給予了日本投降和結(jié)束戰(zhàn)爭的某些保障,這其實是日本避免一切慘痛后果的機會。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于7 月28 日下午召開記者招待會。
當時,日本官方通訊社——同盟通訊社發(fā)表了鈴木聲明的英文譯本:“I consider the Joint Proclamation a rehash of the Declaration at theCairo Conference. As for the Government,it does not find any important value in it,and there is no other recourse but to ignoreit entirely,and resolutely fight for the successful conclusion of the war.” ( 斜體字為筆者添加)中文翻譯為:“我認為聯(lián)合公告只是開羅會議聲明的重復。( 日本) 政府并未發(fā)現(xiàn)其有任何重大意義,鑒于已經(jīng)沒有其他選擇,政府只好將它忽略,并為成功地結(jié)束戰(zhàn)爭而堅定地戰(zhàn)斗。”
從“ignore”即“忽略”這個詞來看,可以將此回應理解為日方并不重視《波茨坦公告》,但還未及明確反對或拒絕的地步。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美國總統(tǒng)收到的版本并非如此,而是美國通訊社的重新翻譯版,而在重譯版中,日本政府的決定被翻譯成了“The only thingto do is to rejectit. We will do nothing but press on to the bitter end to bring about a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war.”( 斜體字為筆者添加) 中文翻譯為:“我們可做的就是拒絕它。我們將為了成功結(jié)束戰(zhàn)爭而努力戰(zhàn)斗至一刻。”
這么一來,日本政府的態(tài)度從“忽略”變成了“拒絕”,一下子成了表決心要與盟軍決一死戰(zhàn)。也難怪在收到回復后,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當機立斷,于8 月6 日和9 日分別下令向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
但是,根據(jù)戰(zhàn)后文獻和裕仁天皇及鈴木首相的發(fā)言顯示,日本當時并沒有拒絕《波茨坦公告》,只是暫時的不予置評而已。有些輿論表示鈴木首相出言不遜釀下大禍,也有人認為鈴木當時確實是拒絕了公告,只是在遭到原子彈襲擊才否認,還有人表示其實這一切的發(fā)生都是因為譯員的翻譯錯誤所導致的。
事已至此,要想搞明白事情只能去查看日語的原文:“共同聲明はカィロ會談の燒直しと思ふ、政府としては重大な価値ぁるものとは認めず黙殺し、斷固戰(zhàn)爭完遂に邁進する。”從日語看,其中最關(guān)鍵的一個詞就是“黙殺”,在最嚴格的情況下,該詞只能,也只應該被翻譯成“不作回應”,既不能說是“ignore it entirely”( 將它忽略),更不能被理解成“reject it”( 拒絕它)。
就這樣,日本的同盟通訊社將“黙殺”錯譯為“ignore it entirely( 將它忽略)”;與此同時美國的美聯(lián)社又將“ignore it entirely”誤重譯為“reject( 拒絕)”。讓鈴木首相的回應從一個遲疑未決的表態(tài)徹底變?yōu)榱藞远B強的拒絕,扭曲了日本政府的態(tài)度。
另外,鈴木的聲明中也沒有“堅定地戰(zhàn)斗”這類字眼。此段話如果從日文直譯的話,應當譯為:“我認為聯(lián)合公告只是重復開羅會議聲明。對于( 日本) 政府來說,看不到重大意義因而不作回應,并且堅定地邁向戰(zhàn)爭終結(jié)。”
不過,即使從日文直譯版來看,鈴木首相模棱兩可的話語也還是值得批評的。關(guān)乎國家存亡的聲明他用了“黙殺”那么模棱兩可的詞匯,更何況這個詞沒有對應的英文單詞,即使在日文中有時也可以作“不置評”或者“拒絕”的多義引申解讀。那么這么大的一個黑鍋到底是不是該由翻譯來背,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判斷,一個模棱兩可的詞匯換來的是兩顆原子彈,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翻譯失誤可以造成如此慘痛的教訓,但同時,一次的翻譯,又能使譯者有無與倫比的自豪與榮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說過:
翻譯是戴著鐐銬的跳舞,是被限制的創(chuàng)造,但天才在限制中依然可以創(chuàng)新,庸才即便不被限制,寫出來的或譯出來的依然是平庸之作。我想翻譯過程中兩種語言達到的程度,實際上也就融為一體了,也就什么都不存在了。我以前也提到過,好的翻譯家是隱身的,在閱讀的時候忘掉了他們的存在。
我非常贊同這句話,也非常感謝莫言老師對于翻譯的肯定,并且很認同他對翻譯工作的看法。在他出席中國駐瑞典大使館舉辦的見面會上,他說:
翻譯的工作特別重要,我之所以獲得諾獎,離不開各國翻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有時候,翻譯比原創(chuàng)還要艱苦。我寫《生死疲勞》,初稿只用了43 天。瑞典漢學家陳安娜,整整翻譯了6 年。
的確,這種無與倫比的自豪感就是譯者看著自己翻譯的作品被認可,被傳頌。
愿意兢兢業(yè)業(yè)做好翻譯的人都是無私的,這不僅僅是一種職業(yè)精神,更是一種品質(zhì)和做人的態(tài)度。我們不求站在聚光燈下得到全世界的肯定,我們也沒想過要沖在最前面讓耀世的光芒照亮全身,只要我們能將文化的美以合適的方式傳達給其他人,又或者讓人們領(lǐng)略到其他文化的美,使雙方相互理解和相知,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能夠微笑相視、點頭示意,并報以我們一個感激的微笑,這就是我們作為翻譯的小幸福了。
包裝的很好,書本印刷清晰,沒有異味,物流也很給力,非常滿意
正品無疑,發(fā)貨快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超級喜歡,包裝不錯
之前很怕書被損壞,結(jié)果完全出乎意料,包裝很好,很喜歡
朋友推薦的,紙質(zhì)很好
非常好的一本書,好好看
這本書包裝不錯哦,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很高,印刷很正,紙質(zhì)好,排版也很不錯。
買書一直信任當當,正版,發(fā)貨快,價格也最優(yōu),支持!
太美了!這本書簡直良心
質(zhì)量很好,很期待里面的內(nèi)容呢
包裝精美大方,文字清晰,包裝不錯,整體感覺很好,性價比很高,紙質(zhì)好,排版不錯,從書中多學點。
很不錯,讀完很有收獲
很不錯的一本書,真心推薦給大家
挺有幫助的
不錯的書,內(nèi)容需要好好讀一下!
讓我學到很多,很好
不錯的書,內(nèi)容需要好好讀一下!
很不錯,希望大家都能提高提高
很實用,作者文筆流暢
Satisfied
好書,愛好外語的可閱讀、接受啟發(fā)
曾經(jīng)有過的光環(huán)令人好奇,也想知道學英語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本書的理論基礎非常扎實,語言又很具有說服力
特別喜歡,感謝當當,會一直支持紙質(zhì)書,支持當當~
喜歡紙質(zhì)的書籍,在這個充滿著電子的世界里,希望書籍能夠一直那么純粹。
別人的方法不一定適合自己,但是會有一些感觸
好書推薦!!!這本書的封面、版式非常的漂亮,配合著內(nèi)文給人一種非常精致文藝的閱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