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就是好的藥,但該怎么吃,怎么用?
知名中醫院院長、著名中醫師李思儀嚴選19種辛香料、24種蔬食、23種果類、13種五谷雜糧,教你用最常見的食材和最簡單的料理方法,由內而外地調理身體、呵護全家!
家中的廚房就是好的藥鋪。了解了每種食物的屬性和藥性之后,在自家廚房就可以輕松調配出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消除常見的小病癥。
了解食物的功效,一方面不會亂吃導致身體失衡,另一方面可以照顧家人。如果不小心失了衡,趕緊再用其他食物來幫助導正。很多人認為食物吃多了或吃偏了沒什么大不了,但深入了解后才發現,每種食物都有其特殊屬性。食療的治療之道就在于利用食物的特殊偏性,改善、導正失去平衡的身體。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健康之道就在于如何回到平衡,飲食與治療的道理亦在其中。
你知道嗎?你吃下去的食物會反映在你的身體狀態中。吃對食物就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還能改善身體的小病痛,所以可別小看自己廚房里的食物,它們絕大多數都具有療效。比如小米性涼,特別有除內熱之效。如果小孩容易流鼻血,平常多喝些小米粥,能夠改善體內的熱象,自然而然就能減少流鼻血的次數。又如櫻桃性熱,多食則生內熱。如果擔心吃多了上火,那就來杯甘蔗汁吧,這就是一物降一物。甘蔗汁還能治療反胃,但必須加些生姜汁效果才會明顯。這就是藥物配伍的功效。通過不同的搭配,讓藥物的功效能夠一加一大于二。
本書是臺灣著名中醫師李思儀的食療系列書之一。作者將生活中常見的、擁有藥性的食材整理出來,嚴選19種辛香料、25種蔬食、24種果類以及15種五谷雜糧,并詳列其功效、性味、注意事項和料理方法,教讀者如何在自家廚房輕松調配出適合自己及家人的飲食,消除常見的病癥,打造健康的體質。
李思儀
學歷、經歷
臺灣大學畢業
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
臺灣中醫師特考優等
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醫師
臺灣大學傳統醫學社指導老師
現任
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
臺灣中醫臨床醫學會會員
臺灣中醫家庭醫學會會員
臺灣經絡美容醫學會會員
曾任
臺北漾媽咪坐月子中心顧問醫師
臺北悠之家產后護理之家顧問醫師
各大媒體經歷
TVBS"健康兩點零"、三立"養生我知道"、東森"57健康同學會"、超視"食在有健康""請你跟我這樣過"等節目受邀醫師
作品
講到姜這味食材,大家應該都看過和吃過。小小一塊姜,學問可不少。姜可細分為嫩姜、生姜、老姜、干姜、炮姜。
嫩姜一般在做醬料時用。例如,吃小籠包時就一定要來點紅醋配嫩姜才夠味。生姜則是一般家庭中最常見的食材,不管是拌炒蔬菜還是清蒸鮮魚都常使用姜來提味去腥。
而老姜則是煮麻油雞時不可少的。用小火炮香老姜,通過老姜的辛辣味來帶出麻油的香味。喝麻油雞湯是產后進補的傳統方法之一,但是在料理麻油雞湯時注意不要削去姜皮,因為生姜皮可是有特別功效的。姜皮消水腫的效果特別好,如果平常容易水腫或是產后水腫,在煮菜時可千萬別削去生姜皮;加上生姜本身性味為溫性,而姜皮是涼性,兩種齊下,剛好中和姜的溫性,也比較不會上火。
生姜性味辛溫,能散風寒、化痰、溫中、止嘔。若是為熱性疾病,簡單地說就是有發燒或發炎的狀況如咽喉疼痛、身體發炎或皮膚有腫癢痛,就不適合吃姜,以免加重疾病;而容易嘔酸水,或由于平常生冷過食而導致的胃痛,就適合常吃些姜的料理,怕辛辣的人也可選擇蜜姜或鹽腌的姜。
生姜還有溫中止痛的功效。女性朋友如果容易在行經時疼痛,下次月經時,喝些熱熱的紅棗姜湯能幫助緩解經痛。
……
henhao
好
朋友要的,比店里便宜十好幾元呢,挺好
不多說,好東西
質量不錯,發貨速度快
哈哈哈哈還好
廚房里的中醫師,真的很不錯!
指導性強,好好學習。
好
好書,增加家人閱讀量
好評
圖書很好,無異味,正版。物流也很快,很愉快的購物。
好評
正版干凈無損
這本書不怎么樣,收到的時候有損壞,沒有塑封,不知道是不是新的
懂得了好多營養知識,不錯
差評,顯示送達,到現在還沒收到商品,快遞電話無人接
市面上保健類圖書太多了,都是大講病理,這本更貼近生活
配圖很好,還有小貼士標明了某些食材不適用的情況,很貼心
媽媽說這書主講食材藥用但沒有具體菜譜,實用性不高,而且紙質偏黃,文字小,沒看多久眼睛就不舒服了,其它還好
這本書內容豐富,基本上都是常見食材,方便操作
薄薄一本介紹了幾十種種有藥性的食材,讀過很有收獲
書剛剛收到,封面很溫馨,顏色很舒服,看了下目錄都是常見的食材,很有用
包裝很好,內容很有閱讀價值,獲益良多,快遞效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