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宇宙圖書
人氣:80

宇宙

連續70周《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暢銷80國,全球銷售量500萬冊。《時代周刊》《科學美國人》美國國會圖書館盛贊!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館專家誠意推薦!從理性、人文、感性的角度了解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 所屬分類:圖書 >科普讀物>宇宙知識  
  • 作者:[卡爾·薩根]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55106951
  •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8
  • 印刷時間:2017-08-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霍金、阿西莫夫欽佩的科普作家、普利策獎獲得者卡爾 薩根歷時三年精心創作

BBC盛贊:20多年后,仍沒有一本天文類書籍,甚至是一本科學類的書籍,能與《宇宙》的雄辯和對知識的廣泛涉獵相提并論。

宇宙一直是這個樣子,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我們生于宇宙,我們的命運也與宇宙深切交織在一起。基本的和細微的人類事物都可以溯源至宇宙和它的開端。本書就致力于在宇宙視角對人類的探索。

《宇宙》一書中容易被忽視,但同時可能也是它對人類文化非常重要的貢獻,就是在傳統科學——天文學、生物學、化學和地理學之間進行了成功的“異花授粉”。分別獨立來看,這些領域每一個都是高深的,有著悠久的歷史。但當放到一處——《宇宙》把它們編織成一張洞悉我們在宇宙中位置的掛毯——它們的毗鄰并列就變得顯著而不可磨滅。本書將科學話題與其他傳統研究領域例如歷史學、人類學、藝術學和哲學穿插交織,闡明了讀者為什么和如何擁抱科學與文化相關的所有途徑。

卡爾所寫的每一件事,《宇宙》中涉及的科學基礎都堅實牢固,當作者深入某個特殊領域時,都會舉起紅色的夸張的旗幟來警示。(37年后,卡爾對地球上各種事件的猜測都令人驚訝地成為真實的預言,從地球天氣變化,到海盜號著陸器在火星上的模糊發現,到他夢想的可能在等待我們的土衛六。)

《宇宙》的成功也反映出我們對自身在宇宙中所處位置的極大好奇,以及從理性、人文、感性的角度渴望了解這個問題的重要性。

在《宇宙》一書中,你永遠不會感到科學邊際的局限。科技的邊際時時更新,但你關注的已不再是科技的邊際,而是史詩般的科學探究對地球、對人類、對你自己究竟意味著什么。這一點已經脫離了時間、地點的束縛,對任何一代都適用。

科學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進程,永遠沒有終點。不存在任何終極真理,能夠在獲得之后就不必進行任何科學追求。正因如此,世界才如此有趣。

編輯推薦

雨果獎作品,卡爾•薩根經典作品再次面世 霍金邀其寫序,稱其是自己佩服的科普作家 阿西莫夫說:生平只遇過兩個人比他更聰明,薩根是其中之

作者簡介

[美]卡爾 薩根

(Carl Sagan,1934年11月9日~1996年12月20日), 先驅者號“地球名片”設計者,旅行者號“星際唱片”內容設計者,阿西莫夫推崇薩根為“歷史上最成功的科學普及家”,1991年美國青少年評選卡爾為超越里根和布什的美國“十大聰明人”,美國科學形象大使,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分會創立者。

榮獲美國航空航天局頒發的特別科學成就獎,兩次榮獲杰出公共服務獎和航空航天局頒發的阿波羅成就獎。美國太空航行委員會的約翰•F•肯尼迪太空航行獎;探索者俱樂部第75屆年會獎;蘇聯航空聯合會康斯坦丁•柴科夫斯基獎;美國天文協會馬素斯基獎;美國國家科學院授予的公共福利獎;美國國家科學院的較高獎。

薩根除了獲得航空航天局的承認和獎勵以外,還擁有美國大學和學院授予的22個榮譽學位。他是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大衛 鄧肯天文和太空科學研究會教授、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出色的科學家。他同時還是世界性的太空研究組織、美國行星研究學會的會長及創始人之一。20 世紀50 年代起他就成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顧問,參與了探索金星“水手一號”項目的設計。70 年代初期,薩根首次出現在“今夜秀 (The Tonight Show)”節目,將天文的奇觀和理論以及關于生命的起源介紹給數百萬觀眾。薩根還是搜尋地外生命的積極支持者。在冷戰高峰時期,薩根建立氣象模型說明全球核戰可能導致地球生態失衡,提出“核冬天”假說。

卡爾 薩根博士不僅僅是一名杰出的、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的天文學家,更是一位功勛卓著的科普大師。他的科普作品《伊甸園的飛龍》曾獲美國普利策獎,20世紀80年代他主持拍攝的13集電視片《宇宙》,被譯成10多種語言在60多個國家上映,此外他還撰寫了數十部品位很高的科普讀物。

譯者 陳冬妮

2001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同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中德馬普青年伙伴小組”碩博連讀,師從景益鵬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宇宙大尺度結構、星系形成等。2002年至2004年在德國馬克斯 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訪問。2006年獲理學博士學位,專業為天體物理。其后即在北京天文館專職從事天文科學傳播工作,現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會員,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北京天文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天文館副館長。

目錄

科海也無涯——《宇宙》譯后記(陳冬妮)

《宇宙》中文版序(卞毓麟)

對卡爾 薩根《宇宙》的反思(尼爾 德格拉斯 泰森)

前言 (安 德魯彥)

簡介

及時章 宇宙海洋之濱

第二章 宇宙賦格之聲

第三章 世界的和聲

第四章 天堂與地獄

第五章 紅色火星的藍調

第六章 旅行者的傳奇

第七章 夜空的脊梁

第八章 時空之旅

第九章 恒星的一生

第十章 永恒的邊界

第十一章 永恒的記憶

第十二章 銀河大百科全書

第十三章 誰為地球代

在線預覽

及時章

宇宙海洋之濱

及時批被創造成形的人……他們被賦予智慧,知曉了這個世界的一切。當他們舉目四望時,立即看到環繞周圍的一切,接下來他們思忖著弧形的天穹和圓球狀的地球……(這時造物主說)“他們知曉所有……現在我們該怎么對付他們?讓他們的目光只能觸及近旁,讓他們只能看到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難道他們不是我們創造出的簡單自然生物嗎?難道他們也必然是神祇?”

——《波波爾 烏》,基切瑪雅人的圣書

所知有限,未知無限;我們理智地站在無盡未知海洋中的一個小島上。歷代人類的事業不過是多占領幾個小島罷了。

——T.H.赫胥黎,1887年

宇宙一直是這個樣子,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對宇宙不夠有力的思考喚醒我們對周圍的感覺——脊柱傳來的一陣刺痛,捕捉到的一個聲音,好似來自遙遠的記憶,我們常常有一種從高空墜落的微弱感覺。我們知道我們正接近那個最終的秘密。

宇宙的尺度和年齡遠遠超出普通人的理解范圍。我們小小的行星家園迷失在無盡與永恒中。從宇宙的角度看,大多數人類關注的事情都毫不重要甚至是瑣屑的。然而人類這個物種是新生的,充滿求知欲的,勇敢的又充滿信心的。在過去幾千年里,我們對宇宙以及自身所在之處取得了最驚人的最不可預料的發現,探索成果令人興奮得難以置信。這讓我們意識到,人類已演化至把探索和理解作為一種愉悅,把認知作為優先于個體存在的物種。我相信未來取決于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我們徜徉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好似晨曦蒼穹中的一粒塵埃。

對宇宙的探索既需要懷疑主義又需要充滿想象。想象經常會把我們帶到不曾存在的世界,如果沒有想象,我們將寸步難行。懷疑主義讓我們可以區分幻象和事實,檢驗推測是否正確。宇宙充滿簡潔的真相,精妙的相互關系,不可思議的令人敬畏的機制,這一切都超出人類的揣度。

地球就像是宇宙海洋中的洲渚,我們知曉的大多數信息都是從這里獲得的。近來我們艱難地邁出了向著宇宙之洋跋涉的一小步,剛剛打濕我們的腳趾,至多弄濕我們的腳踝。海水看起來十分誘人,宇宙之洋在呼喚。有些人知道這呼喚來自我們的誕生之地。我們渴望回歸。在我心中,這些渴望并非不敬,盡管它們會讓可能存在的各路神仙有點煩惱。

宇宙的范圍實在是太大了,無法用我們熟悉的地球上常用的距離單位——例如米或者英里——來表述。我們采用光速來測量距離。光一秒鐘可以行經300000千米的距離,等于繞地球7圈。從太陽發出的光芒需要8分鐘時間到達地球,我們可以說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8光分。光在一年的時間里可以跨越差不多10萬億千米,也就是6萬億英里的空間。這樣的長度單位,即光在一年中穿越的距離稱為一光年。光年不是時間的測量單位而是距離單位,非常大的距離。

地球是一個所在,但絕不是的所在,甚至不是一個典型的所在。沒有哪顆行星、恒星或者哪個星系能被稱為典型,因為宇宙大部分空空如也。的典型位于巨大寒冷的宇宙真空,是星系間永恒的夜空,如此奇妙而荒涼的所在,與之相比,行星、恒星和星系顯得極其稀有,極其可愛。如果我們被隨機插入宇宙中,會發現自己位于一顆行星或其附近的概率是十億億億億(1033,即1的后面有33個零)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概率可謂低得令人嘆服。世界的確稀有。

在星系際我們可以看到無數暗弱微小的卷須狀光亮,好像撒播在大海波浪間的泡沫一樣。這些光亮就是星系。有些是孤單的流浪者,大多數聚居成團,擠在一起飄蕩在無盡的宇宙黑暗中。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已知較大尺度的宇宙。我們處在星云的王國,距離地球80億光年,是地球到已知宇宙邊際的一半距離。

星系由氣體、塵埃和恒星構成——數以十億計的恒星。每顆恒星都有可能是某些生物的太陽。星系中有眾多恒星和行星世界,也許有允許生命繁殖的世界,存在智慧生命的世界,甚至還有能夠進行星際旅行的文明世界。但距離如此遙遠,星系對我來說,更多的好似一些可愛之物——例如貝殼,或者珊瑚,都是永恒宇宙之洋的自然結晶。

宇宙有大約1000億個星系,平均而言每個星系都有大約1000億顆恒星。在全部星系中,行星的數目可能跟恒星一樣多,也就是1011×1011=1022,一百萬億億個。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字,宇宙中只有一顆普通恒星

(太陽)被一顆適宜居住的行星環繞的概率有多大?為什么我們能夠這樣幸運,得以隱藏在宇宙間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對我來說,更大的可能是宇宙中滿溢生命,只是人類并不知曉罷了。我們的探索才剛剛起步。

在80億光年之遙的地方甚至很難發現銀河系所在的星系團,更不要說是太陽或者地球了。我們能夠確定適合生存的行星只是一顆由巖石和金屬構成的宇宙塵粒,反射著微弱的太陽光芒,迷失在浩瀚宇宙中。

媒體評論

20多年后,仍沒有一本天文類書籍,甚至是一本科學類的書籍,能與《宇宙》的雄辯和對知識的廣泛涉獵相提并論。

如果我們有機會向遙遠星球上的圖書館寄去一本書,但是只能寄一本,那么非《宇宙》莫屬。

——BBC

卡爾•薩根有一雙點物成金的手,任何事物經過他的手都會閃閃發光。

——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 阿西莫夫

我邀請卡爾•薩根為我的《時間簡史》寫了前言。——著名物理學家 霍金

卡爾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遠見卓識,現在他的遺產可以被21世紀先進的研究和教育實驗室保存利用,并致力于提高我們理解宇宙生活和進一步的太空探索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前局長 丹尼爾•戈爾丁

美國有影響力、受歡迎的天文學家。——《紐約時報》

偉大的宇宙科學創作者、科普作家、主持人和解說者。——《時代周刊》

卡爾 薩根對行星科學和科普有著重大的影響。在許多年后,人們似乎仍然會就卡爾的成功和在科學界引起的變革進行爭論。

——《科學美國人》

《宇宙》一書向我們描繪了一幅關于人類長期生存發展的藍圖,其中有濃重的卡爾•薩根風格。本書絲毫沒有描述與太空殖民相關的計劃,然而讀者仍會被卡爾•薩根過人的才華和廣闊的視野所打動。

——《柯克斯書評》

卡爾•薩根的《宇宙》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真的為我打開了看科學的第三只眼。

——著名科幻作家 劉慈欣

在我看來,過去一百年間沒有比薩根更好的科普作家。他是行星專家和探索地外文明專家,這本書討論的重點正是這些,當然還包括對人類在宇宙中生存狀態的思考、未來的太空革命等等。不論他的觀點如何,任何對太陽系、宇宙以及人類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這本書得到很多啟發。

——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員院長 李淼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家***(**的評論:

不愧是雨果獎作品,內容包羅萬象,作者對木星人的想象簡直是腦洞大開,從沒想過會有漂浮者和下沉者這樣的生命體,很精彩

2017-08-31 14:21:32
來自Deltaco**的評論:

拿到手厚厚的一本,還另外有一本彩色的小冊子,滿意,很喜歡

2017-08-30 15:17:08
來自微笑的**的評論:

看了推介買的,不錯,看看也很好,搞活動買還可以的

2017-10-07 22:36:20
來自魔***(**的評論:

滿意,看完很長見識,作者很有文采,句子很優美,科普書能這樣很難得

2017-09-01 14:08:26
來自芬***(**的評論:

拿到書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看了,書盒很絲滑,拿著很舒服,閱讀感受很好

2017-09-01 11:10:43
來自路***0(**的評論:

書很漂亮,亞光的黑色很有高級感,內容也充實,自己看和送人都很合適

2017-09-01 16:14:30
來自瑤瑤媽3**的評論:

很好的,看了老版本的覺得很好的,所以又買了新版本的

2017-10-09 21:40:22
來自***(匿**的評論:

很久以前看到過一個版本,沒想到現在有了新的版本,趕緊下了單,更加精美了

2017-08-31 16:03:01
來自鴨***梨**的評論:

非常通俗的一本科普書,講知識的同時講述了許多故事,很耐看,沒有基礎也可以看懂

2017-08-31 13:49:21
來自每***時**的評論:

買來給孩子看的,老師推薦過這本書,國內終于出版了,兒子拿到很高興,讀得興致勃勃

2017-09-04 09:52:20
來自杯***(**的評論:

好評,一看就知道很用心,外面的書盒和書的封面手感很好,封面的鏤空設計也很獨特,紙質很好

2017-08-31 09:17:45
來自哈迪斯0**的評論:

特別棒,真想一下午讀完,只是沒時間,平時可以多多抽時間閱讀。給高中的孩子去讀更好

2017-11-06 14:22:09
來自地***格**的評論:

宇宙 收到書很驚喜,太高檔了,設計得非常用心,封面和外面的書盒手感非常細膩,書里面的紙質也很好,送人妥妥的

2017-08-31 16:57:1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卡爾薩根的經典大作,不可錯過!薩根的視野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家的角度,更是站在全人類的角度,凝望宇宙。

2017-10-24 16:49: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薩根是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科普作者,他的科普書永遠是銷量的保證,斯人已逝,但我們將永遠記住、懷念他!

2017-10-16 15:14:43
來自小排長**的評論:

宇宙 這樣的科普書,是能夠影響人生方向的書,看得越早,正向影響越大,這才是正能量。裝幀、印刷精美,值得收藏。推薦中學階段就看。

2017-09-28 22:08:38
來自路漫漫0**的評論:

內容很豐富,400多頁,把人類的科學發展都包括進去了,作者對科學發展的預測現在都實現了,好厲害,設計也很美,摸著手感很好

2017-08-28 09:48:25
來自愛***(**的評論:

孩子的高中課本里有這本書的節選,當時很喜歡,就想把原書買來,到手后果然沒有失望,語言很優美,內容很充實,家長和孩子都適合看

2017-08-31 15:01:0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一本書,雖然書名是宇宙,滿滿的都是對人類的關懷。卡爾·薩根是個了不起的人,以前就很推崇他,終于等到《宇宙》再次在國內出版了。

2017-08-28 09:45:35
來自明月明**的評論:

宇宙 很漂亮的書,裝幀精美,愛不釋手。喜歡外國作家嚴謹的態度。尤其是大眾科普性讀物,做到內容真實,卻又通俗易懂,實屬難得。但是薩根做到了。非常喜歡,把宇宙之事做成美學,贊

2017-11-01 21:40:49
來自鐵***斌**的評論:

宇宙在人們心中可能顯得比較空泛,這本書讓人感動宇宙究竟是什么。

2017-10-21 22:48:53
來自travelf**的評論:

這是一本介紹我們探索宇宙的科學故事和歷史故事的書,趣味性比較強。還未仔細閱讀,但從書的圖和部分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個好的科普作家。不是那種照本宣科的,或是那種專家居高臨下的那種科普書。

2017-11-05 21:27:48
來自k***r(**的評論:

卡爾薩根的經典作品,很超值,作者廣博的見識和雄辯的理論涵蓋了人類科學發展的所有歷史,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焚毀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大損失,否則也許人類已經可以探索系外行星了,真可惜。值得一提的是,封面設計也非常用心,手感極好,要收藏起來

2017-08-31 11:31:44
來自葳蕤海**的評論:

宇宙 很喜歡,以前就看過宇宙的紀錄片,作者很有魅力,書很還原作者的風格,幽默風趣,一點不覺得難讀,書的內容也很充實,從古希臘文明的起源,到旅行者號飛向外太空,涵蓋了人類科學發展的每個階段,尤其牛頓的經歷,實在讓人佩服,很棒的一本書。

2017-08-30 13:51:47
來自康***(**的評論:

經典的科普作品,能夠激發讀者進一步了解科學的興趣,私以為這才是科普書該有的樣子,不只是單純講述知識,而是先激發興趣,再引導方法,養成科學的態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017-08-31 10:40: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宇宙 只看包裝就把我迷住了,感謝快遞小哥風一樣的速度,感謝當當,很滿意

2017-11-02 10:25:18
來自耶***亞**的評論:

值得收藏的書,作者對地球有著深重的責任感,對人類也深切關懷。人類的發展與地球、宇宙的未來息息相關,如果對戰爭置之不理,人類終將走上自我滅亡的道路。作者發出的吶喊振聾發聵,對人類未來的關懷又讓人動容,我們是地球的代言人。

2017-08-30 13:12:55
來自慕***(**的評論:

值得收藏的一部書,質量非常好。薩根不愧是最好的科普作家,從宇宙的角度探討人類的發展,發人深省,從第一章就討論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最后一章承前啟后,將人類在每個歷史階段的行為都與宇宙緊緊聯系在一起,人類的每一種行為都將影響子孫后代的未來,進而影響地球的未來、宇宙的進程,人類不僅要對地球負責,對宇宙也負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2017-08-31 16:20:4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