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思想在物理界有獨特的貢獻和價值,他推動了理論物理學的進步,并為我們展示了迷人的宇宙,拉近了我們與星空的距離。"我即使被關在果殼之中,仍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霍金詩意地濃縮了他的學說和思想,隨同他的《宇宙簡史》,帶給青少年朋友對空間的無限遐想和對科學的無限追求。 霍金從人類關于宇宙的構想的歷史談起,到2000多年后哈勃之發現宇宙在膨脹,包括宇宙起源的理論(如大爆炸)以及黑洞和時空的本質。末尾,他擺出了現代物理學沒有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如何將所有的局部理論整合成一個"統一的萬有理論"的問題?;艚鹫f:"現在我很高興,我們尋求知識的努力永遠都不會到達終點,我們始終都有獲得新發現的挑戰。沒有這種挑戰,我們就會停滯。"本書濃縮了霍金的諸多學術思想,是霍金科學觀點的精華。
史蒂芬.霍金作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擔任的是牛頓的教席。他是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的作者?;艚鸨蛔u為自愛因斯坦以來世界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黑洞理論和“大爆炸”理論的創立人,出生于伽利略逝世的三百周年紀念日,現年72歲。他因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長年禁錮在一張輪椅上。雖然他無法書寫,甚至不能清楚地說話,但他的思想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霍金思想為喜歡仰望星空、探尋宇宙秘密的人提供了一次好的宇宙學啟蒙教育。
開場白
及時講關于宇宙的構想
第二講膨脹著的宇宙
第三講黑洞
第四講黑洞不太黑
第五講宇宙的起源與歸宿
第六講時間的方向
第七講萬有理論
鳴謝
第1講關于宇宙的構想
遠在公元前340年,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他的著作《天論》(OntheHeavens)中就已然提出兩個有力的論據,以支持地球是圓球而不是平板的信念。及時,他認為月食是因地球運行到太陽與月亮之間而引起的。地球在月亮上的陰影總是圓的,這只有當地球呈球形時才有可能。如果地球是一個扁平的圓盤,它的影子就會被拉長而成橢圓形,這樣月食總是當太陽在這圓盤中心的正上方時發生。
第二,古希臘人已從旅行中得知,在南方看見的北極星在天空的位置,要比在北方看見的低些。亞里士多德甚至根據北極星在埃及和希臘的視位之差,得出地球周長的估計值為40萬斯特迪亞。斯特迪亞是古希臘的長度單位,它所相當的確切長度現在已經無從得知,只知道它大約合200碼。如果是這樣的話,亞里士多德的這個估計值就大約是現在公認數值的兩倍。
古希臘人還有第三個論據支持地球必定是球形的,那就是為什么人們首先看到出現在地平線上的船的帆,然后才看到船身。亞里士多德認為,地球是靜止的,而太陽、月亮、行星和恒星都在環繞地球的圓形軌道上運行。他堅信這一點,因為出于神秘的原因,他覺得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圓周運動是最為的。
他的構想在公元1世紀被托勒密(Ptolemy)加工成為一個完整的宇宙模型。地球位于中心,環繞著它的是八個天球,它們承載著月亮、太陽、恒星和當時所知的五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這些行星各自沿其所在天球上較小的圓形軌道運行,這樣才能解釋觀測到的它們在天空中相當復雜的軌跡。最外面的天球上是所謂的不動的恒星,它們總是互相保持不變的相對位置,但它們一起在天空旋轉。在最外面的天球之外有什么,則始終沒能說清楚,但那肯定不是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的一部分。
托勒密的模型,為預測天體在天空中的位置,提供了一個相當的系統。但是,為了預測它們的位置,托勒密不得不作出一個假設:月亮運行的軌道在某些時候與地球的距離,是其他時候的兩倍。而這意味著,月亮有時候看起來要比通常看到的大兩倍。托勒密明白這是一個缺陷,不過他的模型雖然不是無人非議,卻畢竟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它也被天主教會采納為與《圣經》相符的、對宇宙的描述。它較大的優點是,它把恒星天球之外的空間留給了天堂和地獄。
然而,1514年,波蘭僧侶尼古拉 哥白尼(NicholasCopernicus)提出了一個簡單得多的模型。起初,為了避免被指陸為異端邪說,哥白尼匿名發表了他的模型。他的構想是這樣的:太陽靜止地居于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在環繞太陽的圓形軌道上運行。對哥白尼來說可悲的是,幾乎一個世紀之后,他的構想才得到認真的對待。這時有兩位天文學家--德國的約翰尼斯 開普勒(JohannesKepler)和意大利伽利列奧 伽利略(GalileoGalilei)--開始公開支持哥白尼理論,雖然它預測的軌道與觀測到的汗相符。1609年,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理論的末日降臨了。這一年伽利略開始用剛剛發明的望遠鏡觀測夜空。
當伽利略觀測木星時,他發現它被若干個小衛星,或者說是它的月亮包圍著,它們環繞著它運轉。這意味著,并非如亞里亡多德和托勒密所設想的那樣,所有天體都必須直接環繞地球運行。當然,盡管看到的是木星的衛星繞著木星轉,但他認為地球靜止地居于宇宙中心,而這些衛星沿著極其復雜的軌道繞地球運行,仍然是可能的。不過,哥白尼的理論要簡單得多。
與此同時,開普勒修正了哥白尼的理論,他指出行星不是沿圓周軌道運行,而是沿橢圓軌道運行。這樣,預測終于與觀測吻合了。就開普勒而言,橢圓軌道只是一個特定的假設--而且由于橢圓顯然不如圓,因此這是一個相當討厭的假設。雖然橢圓軌道與觀測非常一致,但他無法將這個近乎偶然的發現與他的行星被磁力驅使環繞太陽運行的思想統一起來。
很久以后,直到1687年,牛頓(Newton)出版了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PrincipiaMathematicaNaturalisCausae),才給出了一種解釋。這本書可能是迄今為止出版的最重要的一部自然科學著作。在書中,牛頓不僅提出了物體如何在空間和時間中運動的理論,而且推演出分析這些運動所需的數學。此外,牛頓還作為公設,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該定律指出,宇宙中每個物體都受到其他各個物體的吸引,物體的質量越大,互相越接近,則其引力越強。這種引力與使得物體墜落到地上的力是同一種力。牛頓曾被蘋果擊中腦袋的故事多半是子虛烏有。牛頓自己一直只是說,引力的概念,是他處于沉思狀態時,由于一個蘋果落下而產生的。
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進一步證明,引力使得月亮沿著橢圓軌道環繞地球運行,而且使得地球和各行星沿著橢圓軌道環繞太陽運行。哥白尼模型擺脫了托勒密的天球,與此同時也拋棄了宇宙有固有邊界的思想。當地球繞著太陽轉吋,那些不動的恒星的相對位置看起來沒有改變。因此,很自然地會得出這樣的假設:這些恒星是與我們的太陽類似、但遙遠得多的星體。但是這就產生了一個難題。牛頓明白按照他的引力理論,恒星必定會相互吸引,因此它們不可能基本保持不動。那么它們會不會在某一時刻都墜落到一起來呢?
牛頓在他1691年給當時的另一位思想領袖理查德 本特利(RichardBentley)的信中指出,如果只有有限多顆恒星的話,這種情況確實會發生。但是他推斷,另一方面,如果有無限多顆恒星大體均勻地分布在無限的空間,則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因為不存在讓它們墜落到一起的任何中心點。這個論據是人們在討論無可能遇到的陷阱的一個例子。
在一個無限的宇宙中,每個點都可以當作中心,因為每個點的每一側都有無限多顆恒星。直到許多年之后才明白,正確的思路是考慮有限的情況,這時恒星都往里相向墜落。接著再問:如果在這個區域之外大體均勻地添加更多的恒星,情況會如何變化?根據牛頓定律,增加的恒星對于原來的恒星根本不會產生什么影響,因此這些恒星還是那樣快地往里墜落。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添加更多的恒星,但它們仍將一如既往地往里相向墜落?,F在我們終于知道,不可能存在這樣一個無限的靜態宇宙模型,在其中引力始終是吸引的。
“霍金以明晰而充滿機智的方式來解釋宇宙物理的復雜現象……他擁有無與倫比的頭腦。”
——《紐約書評》
“霍金教授克服了巨大的身體缺陷而成為世界物理學界的超新星。他不能書寫,甚至不能清楚地說話,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他的思想帶領我們遨游廣袤的時空,解開宇宙之謎。”
——蒂莫系.弗里斯,《名利場》
“這是一本極富吸引力的書,迷人清澈,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紐約客》
“霍金先生無疑具有教師天賦,用深入淺出和幽默的能力,將高度復雜的命題與我們日常的生活進行類比,讀來活潑生動而又具有刺激。”
——《紐約時報》
書沒想象的厚重 我感覺應該是很厚的書 女兒暫時還沒看
還沒看,挺薄的,以前買的這類書都挺厚,有點意外
對一個四歲的孩子來說 這本書的內容有點難了
掃盲書,讀起來還是有些吃力的,不過還是想對自己生活的這個世界多一些了解
給喜愛宇宙知識的孩子買的,看了幾個版本的,都不錯,選擇了這個版本,并不太厚,紙張是較為柔和的白色,感覺還不錯。
當當的都是正品,這點沒得說。女兒對天文感興趣,我買了這本先自己讀讀,要不沒法給孩子溝通呢~
書的質量很好還沒看,不過沒有外封就是當當你的不對了
霍金的科普讀物早有耳問,買來看看感覺不錯,有圖很貼心。
挺好的呀。知識性挺強的,小學高新級或者初中的孩子看,還是可以的。不一定要看得懂,這樣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方能邊學邊思考。
兒子問我宇宙的來源,我無從以對,就搜來這本書,給他看了幾頁,他似懂非懂,后來就沒看了,想想也是,對他來說太深奧了。
自己學習,這是一本對知識無限追求之作,是對時空本質之謎不懈探討之作,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這本好像是借《時間簡史》這套書而出的一本書,感覺像倒盜版書
這是一本極富吸引力的書,迷人清澈,散發智慧的光芒。
不錯哦,非常喜歡這本書,了解有關宇宙方面的,增長知識,非常滿意的一次購書!
一直很想了解更多有關宇宙方面的知識,霍金教授著的書當然是我的首先。
很不錯的一本書,非常適合平常人了解宇宙的一本科普入門讀本。
一直很愛霍金。很喜歡看他的書。雖然很深奧。。。但愿意努力看下去還是可以慢慢理解的。而且宇宙有著無窮的魅力。越看越會被吸引。
當當搞活動時買的,還沒有看,但是到貨很快,周日剛下單,周一就到手了,對霍金很感興趣
宇宙大師的經典著作,驚嘆其無比強大的大腦和思維!帶我們遨游在神奇浩瀚的宇宙,探索無窮的科學奧秘!
真的是好書。盡管我是文科生??催@本書有點吃力。但是這本書仍然帶給我不一樣的體驗。斯蒂芬霍金不愧為大咖中的大咖!
這本書是霍金講座的記錄及拓展性文章,紙質一般,內容暫時沒看,不過相信霍金帶給我的一定是經典
不知道時間簡史與這本宇宙簡史是什么關心,但是這本書講的很多抽象概念還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不少難理解,這本書主要講宇宙如何起源等等。
平時把想買的書放在購物車里,孩子需要時可以購買,有活動促銷時心動的書可以購買,又實用又方便,還買得恰到好處,喜歡在當當買書??戳穗娪啊度f物理論》,想看看霍金的著作,原先一直想他的比較深奧,可能看不懂??戳穗娪昂螅宸囊庵竞筒环艞?,想拜讀一下大作。
《宇宙簡史》是引進自英國的一本宇宙學啟蒙著作,作者霍金以他迷人的表述方式討論了宇宙的歷史和將來、時間和空間的本性、黑洞等令人敬畏的主題,他敏銳的直覺和堅定的推理直接挑戰已被廣泛認同的傳統量子力學、大爆炸理論,甚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探尋時間和空間核心可望而不可即的秘密這一未竟之業中,《宇宙簡史》將引導世界各地喜歡仰望星空、探尋宇宙秘密的人開啟宇宙啟蒙的課程。本書介紹了宇宙歷史,包括關于宇宙的構想、膨脹著的宇宙、黑洞、黑洞不太黑、宇宙的起源與歸宿、時間的方向、萬有理論等七個部分,比以往的著述更清晰、更簡潔。這些內容不僅閃耀…
宇宙大師霍金的經典時空著作,必須典藏的精品!關于重大問題的探究和思考,人們從未停止過,永遠都讓人充滿好奇!全書有較多彩頁插圖表現,內容非常生動有趣,無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愛不釋手!
宇宙間視聽或靖江時間簡史,我想這是一部不能錯過的作品,一直以來我都喜歡霍金的作品,霍金世紀愛因斯坦后的21世紀最有影響里的大作家,也是大科普家,他最出名的就是時間簡史,時間簡史我看了3變了,為什么總是看不倪。
宇宙大師霍金的經典時空著作,必須典藏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