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告訴你,吉田醫生怎么從常睡過頭,到帶著小孩前進哈佛拿下學位!
本書給一直沒有忘記夢想的人、總是感嘆沒時間的人、不想向人生妥協的人。
通過講述時間的33個要訣,讓吉田醫生告訴你他是如何家庭生活和學習“兩不誤”的,讓你感受到一個媽媽從女強人的華麗轉身,讓你知道時間是如何“擠”出來的。
1.本書由暢銷百萬冊的《哈佛凌晨四點半》原策劃團隊打造的真人實踐版。
2.書中通過吉田醫生,一個四個孩子的媽媽,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經歷拿下哈佛學位。本書語言通俗勵志,讓你置身其中。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讓吉田醫生告訴你時間的33個秘訣。
3.作為一本時間管理的書籍,尤其是對廣大職場或家庭女性來說,其中的時間管理經驗值得借鑒,更值得一讀!
吉田穗波,婦產科醫師、哈佛公衛碩士,是一位四個孩子的母親。2004年取得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隨夫留學歐洲,返日后任婦產科醫師。2008年8月,帶著三歲、一歲和一個月大的三個女兒,與丈夫一起前往波士頓,兩年便取得哈佛學位,厲害的是留學后期還懷了第四胎。2012年4月起擔任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生涯健康研究部主任研究官,鉆研母子照護議題。
目 錄
序言“沒時間”讓我無所不能
帶著剛出生兩個月、一歲和三歲的女兒留學哈佛/1
24小時能變成二十五個小時?/2
兼顧工作、家務和育兒的備考學習/4
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匍匐前行的醫生/5
CHAPTER 1全部同時進行,反而什么都能做到
01.越沒時間越想要做點什么
為何忙得不可開交卻想要整理書桌/3
每天忙到爆炸,工作依舊低迷/4
將郁悶的情緒變成助燃劑/7
02.想要做的事統統一起來吧
一件件做,人生太短暫/10
愛睡懶覺的冒失醫生/12
03.不是“or(選擇)”而是“and(并列)”
備考復習、臨床醫生和懷孕第三胎,三管齊下/15
同時做,全做到/16
04.“亂成一團”是理所當然
不要考慮工作生活的平衡/20
享受“亂成一團”,就能有所提高/22
05.條件不成熟也要立刻行動
樂觀的預測是一切的出發點/24
只要想做就會有時間/25
06.有期限,才會“加速”
備考時間只有六個月/28
加速就沒有完不成的事/30
07.戴上只能看見“我能行”的眼鏡
人生只有“做”與“不做”/33
只要決定要“做”,頭腦會下意識地找尋出路/34
因為覺得“我能行”,自然就有解決的方法/35
08.比時間和金錢更重要的是心情的掌控
哈佛研究生院考試前的參觀學習/37
親身“接觸”“感受”能敦促自己/38
聚焦于想做的事情上,周圍的噪音就會消失/40
CHAPTER 2用自己的規則,把時間密度提高到較大
09.時間無法“節約”,只能“提高價值”
把一分鐘的價值提升到極限/45
有微笑就能持續努力/47
不被“時間管理”的魔咒所束縛/48
10.制訂使時間價值較大化的計劃
下午三點開始重寫記事本/51
周一清早三點的“待辦事項清單”/54
首先確保用于“大石頭”的時間/57
擠出的時間“做什么”比怎么擠時間更重要/59
11.重新認識應該做的事情的總量
活用清晨時間的法寶/62
母親的教誨:“即使花錢也要借助他人的力量”/63
借助超級主婦的力量/64
12.有沒有被一些所謂的“常識”占用很多時間呢
洗澡三天一次也OK/68
不要拘泥一次完成/70
只能去四十分鐘也應該參加讀書會/71
降低“必須這樣做”的標準也會有收獲/73
13.家務分擔不是夫妻五五分
比起“教育”丈夫更簡單的方法/77
減輕彼此的負擔,舒緩情緒壓力/78
對“自己所承擔的部分”盡心盡力/80
14.丟掉“依靠他人=給人添麻煩”的想法
要克服請他人幫忙的“心理障礙”/83
人類原本就是喜歡幫助他人的生物/84
“有求于人”正是信賴的證明/86
15.為了細微的心情交流而不惜時間
轉變想法也要掌握的“接受援助的能力”/89
用“交換筆記”與家政人員交流/90
感謝的心情要“具體地”表達出來/93
不執著就會生出時間/94
CHAPTER 3 把時間變成助手,集中精力做事
16.先邁出“及時步”,之后見機行事
最耗力的是及時步/99
一旦加快速度,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99
橫下一條心,“一步一個腳印”/101
縮短進入專注狀態的助跑時間/103
17.不要執著一氣呵成
千萬不要落入填寫文件的“無底洞”/105
大包里裝著剪刀、膠水、信箋、訂書機/106
18.成年人要有屬于自己的書桌
“身體感覺”影響行為表現/109
書桌是“心靈的安身之處”/110
19.不坐在書桌前也能學習
花錢買時間確保學習時間/113
徹底活用“零碎時間”/114
父親身教:邊疊尿布邊讀論文/115
20.用“時間”“地點”“伙伴”三要素來加速達標
時間越自由往往一事無成/118
“只有現在”“只有這里”正是集中精神做事的關鍵/119
21.及時步先選擇“簡單的事”做
攻克棘手的數學從集中練習的“一本書”下手/122
22.改變思維:“考試,是為了找出不懂的地方”
考試中出錯的地方才是重點/126
明顯看到進步會更有動力向前/128
23.反復挑戰,逼近極限,絕不放棄
多次落選的獎學金申請/130
直到蓋章之前都不放棄/131
24.集中注意力前,要先會利用“專注前的時間”
制訂“備忘錄”/134
受到的干擾,不是大問題而是“小忍耐”/135
25.適時補充燃料,讓斗志持續燃燒
隨身帶著激勵的格言/138
CHAPTER 4 只要加速,難關也能闖過
26.做之前不要想太多,先做再說
來自哈佛的錄取通知/143
邊跑邊思考“怎么走下去”/146
巨大的挑戰才要乘“勢”前進/147
27.只要不放棄,就能發現道路,即便是羊腸小道
想方設法降低高額的保育費/150
28.厚臉皮喊“救命”,就能絕處逢生
遇到麻煩要善于求助/156
租房意外遇到大麻煩/157
找律師商量,以破例低價請其寫勸告書/159
29.最應該投資的是人際關系
你高興我就快樂是人的本性/162
爸媽援手竟然買下了小學生托管中心的土地/163
在美國超市領低收入糧食補助的悲慘回憶/164
30.即使“什么也不懂”也得咬牙堅持下去
波瀾起伏的留學生活/169
預習加復習勉力趕上/170
采取不斷夸贊的作戰計劃,消除不懂的地方/171
31.對自己念咒施加“魔法”
沒人會討厭別人對自己說“I want to listen to your talk.(我想聽您說)”/175
32.運用“哈佛式交涉術”“彬彬有禮且明確地”提出主張
收到“緊急郵件”上寫的是“我畢業不了”/179
信賴而不指責對方,尋求幫助/181
33.自行車持續前行才不會倒下
銘刻在心的話語“Make a difference(有所作為)”/185
因為繁忙,因為沒有時間,才能不斷前行/187
結語祈愿我的經驗能成為你前進的助力
樂觀的預測是一切的出發點經常有人問我:“穗波,你是怎么做到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做家務,還能為了留學而備考復習的呢?”隨后我會詳細敘述,我稍微運用了一點安排時間的技巧,利用從中產生的時間進行了備考學習。不過,備考學習開始的較大的理由其實是“總之嘗試著開始”。這就是實現想做的事情的秘訣之一。因為我的情況是,如果不管怎樣先試著去做的話,就盡是些沒能做到的事情了。所以,甚至可以說這就是一切的出發點。多虧了這樣的行動力,我才做成了很多事情。白天整天要上班,又要做家務和育兒,怎樣擠出備考的學習時間呢?為了考入理想的研究生院,必須要保障多少的學習時間呢?諸如此類的細節問題我幾乎都沒有考慮過,只是優先考慮“想要留學”就開始了學習。我想就像火車、公車等因滿員而甩下乘客開走一樣,其背后一定存在肯定沒有問題吧”“不危險吧”等“樂觀的預測”。這與我的“甩客發車(條件不成熟便做出決定)”式的備考學習如出一轍。也許不是簡單的事情,但總有辦法完成吧。當要開始做什么的時候,要挑戰新事物的時候,那種“總有辦法解決”的樂觀的預測將成為有力的武器我的這種“樂觀的預測”源于上次研究生院生活的經歷。我從三重大學醫學部畢業以后,作為實習醫生在東京都中央區的圣路加國際醫院工作了三年,之后,我進入名古屋大學的研究生院學習。那時,白天我工作在臨床及時線,診療結束后,傍晚在研究生院聽課并潛心研究。通過這個經歷我覺得只要努力,這次留學也能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完成。但是,這次留學與我的“樂觀的預測”相反。哈佛公共衛生研究生院的生活遠遠超出我的想象,非常艱難。每天的課程排得滿滿的。如果不把沒課的時間全部用于預習、復習、作業的話就無法跟上課程的進度……根本不是“能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完成”的狀況。之后我覺得自己因為“樂觀的預測”而吃了苦頭,但即便如此,這也是帶自己來到哈佛的“起點”。這樣一想,不由覺得是“樂觀的預測”帶自己來到了沒有想到的地方。
很好,內容不錯,質量很好!
東西很不多啊
值得看看 多讀書總是好的
很勵志,時間管理方法很實用。比臺版便宜不少
最近活動買了好多書,還沒開始看,都是我喜歡看的書,書的質量很好,信賴當當
書本本體的質量挺糟糕的。把書本打開后,我通常習慣把左邊或右邊一側卷起來閱讀的,結果書劈開了!看了這么多年的書,這種經驗還是第一次...還有就是翻譯,著實不敢恭維,有的地方看不懂啊!
這本書很實用,但就不需要進行收藏了,所以看過后,我果斷轉讓。
雖然翻譯的非常拗口,書本身的內容還是不錯的
好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好的孩子,加油吧!為人父母不容易。
對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的好奇,希望內容對我有用。
老媽推薦的,希望看完自己可以對以后的路更清晰!加油!
挺實用的建議,但是現在我的問題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時間太多。。
本來想看看經歷,沒想到一直再估計自己堅持,為什么堅持,怎么堅持,不太喜歡,看了4分之一就放棄了
推薦購買,確實很不錯,對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的媽媽來說,本書給了很大的鼓勵和方法借鑒,值得一看。
剛到的新書,昨晚粗略翻了一下,還以為有啥妙招,她所謂的妙招就是請鐘點工做飯,洗衣服和打掃衛生。
牛媽的共同點犧牲睡覺的時間家務盡可能外包以及強大的意志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作為一個有幾個子女的媽媽,育兒工作學業都沒耽誤,同時進行,很不易。從書的內容來說,表達的有點啰嗦,可能翻譯的問題。
內容其實蠻少的,如果說有啟發的點,可能也就一兩個。唯一好的可能有實際榜樣在前,看看這本書就想著還是能做到的吧
很特別的關于時間管理的書,勵志,但不覺得高高在上,讀起來很有親和力。
書印刷和包裝不錯,但是書的內容總感覺怪怪的,可能不習慣作者的表達方式吧,一句話好像翻來覆去一直講,好奇怪
這本書是我在一次課上聽到的,然后我就專門買了,剛好我也是一名醫生,這本書讓我看到沒有什么不可能,
對吉田醫生很佩服,帶3個孩子在哈佛求學,如果不能有很好的方法和毅力,怎么做得到呢?
吉田醫生求學記,講的是日本的吉田醫生是如何家庭、學業、事業三不誤的。最初是在微信上看過一篇推送本書的消息,因為自己也面臨求學、育兒、工作等各方面問題,正在自己焦頭爛額的情況下,本書有如一陣清風吹來,讓我耳目一新,深受觸動和鼓舞。由一開始對求學的猶猶豫豫變成了現在的堅定不移。想起曾國藩勸勉弟弟曾國荃的詩:“千秋邈矣獨留我,百戰歸來再讀書。”學無止境,相信每一位職場媽媽都能從本書學到些什么。
沒看,后悔買了,浪費錢,以后更會挑書了,扔了也不會看,時間更寶貴,想看的買臺灣版的,據說那一版翻譯的更好,排版制作也更好,不過臺灣版一般都是豎排繁體的。
特別激勵人,特別敬佩吉田醫生。凌晨3點就起床,也許我也可以做到。
書寫的不錯,很多東西都是生活的體驗,內容并不復雜,生活的態度,一個壓縮時間,把所有的目標列出來,并行壓縮時間強行工作,只是一種很新的思路。
第一次聽說吉田一生的故事是在微信中朋友轉載的小文章中獲得的,這本真真正正是等來的,她第一本國語書應該是臺灣的繁體字,后來才有了這本的簡體字,非常非常勵志。
非常喜歡的一本書,淺顯易懂講述了吉田醫生的求學路,看完之后我就開始嘗試6點起床,但是有點進步不了學習狀態,還需要適應一陣子。這種書就是前人的經驗,如果不去實踐一下其中的方法那么有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