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新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重要的理論話題,又是一個繞不開的現實難題。城鄉文化差別,區域文化失衡,日益空心的鄉村,難以割舍的鄉愁,切實需要在理論支撐、政策支持、實踐操作上探索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路徑,總結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經驗和模式,迫切需要理論工作者深入農村、深入農戶認真研究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特殊規律、建設方略、實施辦法。本書通過調研考察,以四川為主,結合全國其他省區,系統研究了農村文化建設的原則與方法、農村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等具體問題,提出了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模式、基層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及文化發展評估指標體系等創新思考,對形成城市文化反哺農村生活、鄉村文化豐富城市色彩,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和成果城鄉共享,有效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建成小康社會,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的社會價值。
李明泉,男,1957年5月生,四川宣漢人。現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二級研究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碩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博士后合作導師,四川省文藝家評論協會主席、四川省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四川省首批"四個一批"人才。
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文學評論》《讀書》等報刊發表文章300多篇。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藝術辯證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文化部重點課題《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地位研究》等,參與主持中央宣傳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基金重點委托項目《文化體制改革與四川文化強省建設》等課題。五次獲省政府社科成果一二三等獎,省第二、第三屆 文學獎,巴蜀文藝獎二等獎,全國影評獎,省文藝評論獎,省高校教學成果獎。
劉彥武,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機關黨校教授、《黨政研究》常務副主編,長期從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在《光明日報》《理論前沿》《文化產業導刊》《中華文化論壇》等報刊發表文章50余篇,獨著《發展文化學——一門建設中的學科》(獲省政府三等獎),合編、參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論》《機關文化建設新論》《文化四川——文化體制改革與四川文化強省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等專著。社會兼職: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國家藝術基金專家庫成員。
付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長期從事思想、鄧小平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工作。曾出版《軍事思想的實踐與理論》(合著)、參與撰寫《鄧小平理論史》(四卷本專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三卷本專著)等多部專著,十余篇。科研成果曾榮獲國家社科基金成果三等獎,四川省政府二、三等獎等全國性、省部級獎勵
目錄
及時章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涵、原則、方法、目標1
及時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涵與外延1
第二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4
第三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方法16
第四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發展目標27
第二章新農村文化建設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39
及時節新農村文化建設與綜合國力的關系39
第二節新農村文化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46
第三節新農村文化建設與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關系57
第四節新農村文化建設與社會和諧和建設小康社會62
第三章 新農村文化建設與弘揚傳統文化67
及時節鄉村傳統文化68
第二節鄉村傳統文化的價值84
第三節弘揚鄉村傳統文化的對策87
第四章新農村文化建設與現代文化發展90
及時節農村文化與城市文化90
第二節建立農村—城市文化互動機制112
第五章新農村和諧文化建設124
及時節新農村和諧文化建設的價值引領124
第二節新農村和諧文化建設的基本內容133
第三節新農村和諧創建文化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140
第六章 新農村文化事業建設148
及時節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148
第二節新農村社區文化建設165
第三節新農村文化事業建設的保障措施172
第七章新農村文化產業發展184
及時節新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與破解"三農"難題184
第二節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190
第三節新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規律201
第四節新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217
第五節新農村文化產業企業與品牌發展戰略226
第六節新農村文化產業與文化"走出去"戰略232
第八章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模式237
及時節城鄉統籌發展與鄉村文化建設237
第二節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模式分析243
第三節城鄉文化一體化的實證分析246
第九章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政府職責和政策措施258
及時節政府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258
第二節社會力量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266
第三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政策保障276
第四節新農村文化建設的績效考核體系280
參考文獻294
后記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