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當代教育家》叢書中的一本,該叢書以宣傳當代教育家事跡、反映教育家成長和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為宗旨。什么樣的人才稱得上教育家?本系列叢書將會讓讀者體會到,教育家并不神秘,他們也是平凡的、平常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他們也會有一些缺點和不足,甚至可能因為大力推進改革創新,某些缺點和不足更容易表現出來。但是,作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教育家又是不平凡的,他們為教育改革創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本書可以認為有三條線索,一條線是教學線,主要是寫語文教改的起因和過程。因為我本身就是一位語文教師,到現在我還為沒有把“語文實驗室計劃”做到理想狀態而忐忑不安,說真話,我正在尋找機會,為把這個國家“特級教師計劃”做得更好而創造條件。第二條線是教育線。主要是寫了我的學生觀的變化。在這一點上,我應該感謝蘇霍姆林斯基,他教給我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第三條線則是管理線,主要是寫我從管理一所學校到管理一個縣的教育,進而到管理一個地級市的教育。
李希貴,山東省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歷任高密四中語文教師、班主任、副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高密一中校長,高密市教委主任;兼任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山東師范大學研究生導師、山東省中語會副會長。先后主持多項課題,其中《語文實驗室計劃》被列為國家
楔子不是教育的教育
愛書的爺爺
父親和母親
鼓勵的效應
連環畫的魅力
工地的體驗
亦師亦友
及時章 鄉村中學
一、教育,從平等開始
教師可以道歉
學生不需要假分數
還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情
二、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
輔導不了的語文
好評!
好書,值得看看
good
一口氣讀完,喜歡!
非常好,一口氣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