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北京秘境:52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圖書
人氣:167

北京秘境:52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

想減肥的人為什么要去錢市胡同逛逛? 拷貝《奮斗》"心碎烏托邦"創意的青年旅社在哪? 京城最老"住戶"真身今何在? 哪座寺院能欣賞到樂僧演奏的明代宮廷音樂? …… TimeOut北京中文版雜志的"北京秘境"欄目,在近四...

內容簡介

想減肥的人為什么要去錢市胡同逛逛?

拷貝《奮斗》"心碎烏托邦"創意的青年旅社在哪?

京城最老"住戶"真身今何在?

哪座寺院能欣賞到樂僧演奏的明代宮廷音樂?

……

TimeOut北京中文版雜志的"北京秘境"欄目,在近四年時間里,陸續向讀者展現了上百個散落在北京城中的文化遺跡與歷史遺存,本書精選了52處收錄。

編輯推薦

濮存昕、梁文道、白巖松聯合推薦!

北京城里故事多,"北京秘境"帶你尋遍城里的世外桃源

52處秘境,讓你重新擁抱北京

52段旅程,讓你收獲不同凡響的驚喜

TimeOut北京中文版雜志同名欄目文章的精選集。

篇篇都是記者親自考察后的獨到體會,充滿人情味和趣味。精彩的是,把史料演繹得詼諧、精到,引人入勝。

更有"周邊逛逛"為每處秘境篩選了吃喝玩樂導引,信息周到、體貼。

胡同里大爺大媽的生動解說,幫你從市井角度理解京韻文化的精髓。

書中的各處秘境,也許就在你日常活動的半徑中,只是從未進入到你的視線。

難得浮生半日閑。

帶上這本書,出發吧!踏上屬于你的體驗和發現之旅。

在這個繁華喧囂的都市中,找到屬于你的靜謐與感動。

《北京秘境2--48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

作者簡介

牛文怡,《TimeOut》主編。著名傳媒人。主要關注領域為城市文化、公共傳播與新媒體。

黃哲,2008年入《TimeOut北京》雜志任記者,2010年起任主筆。輕中度"都中心"原教旨主義者,舊京式慢生活的初中級踐行者,"京作"精致文化的非典型服膺者,對北京秘境的顯隱性交替、卻始終堅持探索者。

目錄

1 正乙祠:文武昆亂不擋 鑼鼓絲弦猶響

2 西什庫教堂:福音繞城三百年

3 東交民巷:西洋景里的中國事兒

4 協和別墅: 大隱隱于市 澡雪而精神

5 炮局:大墻那一邊 換了人間

6 東岳廟:眾神狂歡的"非常道"

7 圣公會教堂:中英聯姻的"育才搖籃"

8 煥新胡同21號:滄桑中,我煥然一新

9 西河沿:老"金融街"的繁華舊夢

10 醇親王南府:龍顏再現 余音猶在

11 利瑪竇墓:大隱隱于黨校

12 西八里莊:玲瓏世界 慧根不滅

13 恭儉胡同:"皇家產業園"里的大城小事

14 好園賓館:誰說女子不如男

15 萬壽寺:三環路旁有座"小故宮"

16 東方飯店:夢歸1918"摩登時代"

17 男育英、女貝滿 龍鳳呈祥燈市口

18 雙清別墅:建國偉業西山下

19 青龍橋火車站:百年京張線 千古詹公處

20 崇內社區:一邊江南遺風 一邊西洋遺夢

21 老自來水廠:百年暗流涌 潤城細無聲

22 米市胡同:說不完的城南舊仕

23 琉璃廠:文人墨客夢繞"四大天王"

24 棍貝子府:六道輪回的百年孤獨

25 智化寺:庭院深深 京樂飄飄

26 原輔仁大學:侯門再造 以文輔仁

27 出前門 拜會北京胡同冠軍

28 順天府學:明清時代的"北京四中"

29 模式口:駝鈴遠去 禪鐘長鳴

30 銀錠橋:觀山跨水 地甲京城

31 臺灣會館:"寶島駐京辦"的百年鄉愁

32 中國航博:天驕伏櫪 飛越不已

33 菊兒胡同41號:新四合院二十年巷深酒醇

34 健銳營:清代"特種部隊"的小城大事

35 僧王府:蜈蚣足內 朗朗乾坤

36 天寧寺塔:京城最老住戶,您還好嗎?

37 美國學校:老北京的"新東方"

38 萬牲園:百年前的"動物總動員"

39 一座法源寺 半部中國史

40 田義墓:貴賤生前過 冢庵身后留

41潞河中學:桃源深處億大師

42 什錦花園胡同:六百功名塵與土

43 東四四條61號:一不留神,成了奧運四合院

44 五塔寺:北京有位"老印度"

45 正覺寺:人境仙居 "廟"不可

在線預覽

正乙祠:文武昆亂不擋 鑼鼓絲弦猶響

一座會館,

終成戲樓名角。

論輩分可以和法蘭西喜劇院平起平坐,

更是中華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

花雅之爭在此終結,

梅氏家族從此興盛。

任時光流轉,

正乙祠的舞榭歌臺,

三百年的風流卻始終未被雨打風吹去

梅蘭芳華顯京城

不光是電影院線,京劇界也有"賀歲檔"一說。冬天的老戲樓正乙祠里,鑼鼓齊鳴,絲弦撥動,粉墨登場的都是梅派京劇:《抗金兵》《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霸王別姬》《天女散花》……出出都是梅蘭芳先生自創或改編的經典劇目。五出折子戲合在一起,就是今天看到的《梅蘭芳華》了。

如今的正乙祠可以說是梅派戲的主場,上演梅派戲已有 120 年的歷史。梅家是梨園世家,祖父梅巧玲就位列"同光十三絕"之一,以扮演蕭太后出名。據《中國京劇史》記載,1881 年,梅巧玲就攜"四喜班"在正乙祠演出,轟動一時。到了 1919 年余叔巖在正乙祠為母親祝壽辦堂會,梨園界的藝人紛紛獻藝。梅蘭芳當時已成名旦,卻即興反串呂布在此登臺獻藝,梅先生以俊朗的扮相及高超的演技,把呂布演得活靈活現,更是一段傳奇。歲月輪回,到了2009 年元月,梅蘭芳之子、年逾古稀的梅葆玖和譚派后人譚正巖在正乙祠同臺演唱《坐宮》,兩大門派再度珠聯璧合,成就佳話。如今在這里常駐演出的,正是梅蘭芳京劇團。梅劇團演員在上演正乙祠版的《梅蘭芳華》時,頗為與時俱進。就拿這承接過四代梅家人的老戲樓來說,改動也是不小。原先的舞臺是按照清末的制式,只有 36 平方米,顯然不能滿足如今觀演的需要。于是在這次改造中,就在出將入相的九龍口處,向后退了 5 米,還獨具匠心地為原本四四方方的戲樓舞臺修筑了延展空間,其中最惹眼的是一座酷似模特走秀的 T 形臺,可以一直延伸到后排觀眾面前。這讓不少來此看戲的觀眾稱贊不已,都覺得自己仿佛與舞臺上的京劇藝術達到了零距離接觸的境界。至于將池座里的八仙桌子太師椅換成現代影院式的排座這樣的改動,更是不在話下。一部新戲,激活了一座古老的戲樓,也算功德一件。

從財神廟到活化石

如果到正乙祠觀看梅派京戲,不能錯過參觀一下這座被學者們譽為"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的古戲樓建筑本身。走進氣派的廣亮大門,坐南朝北,五級的漢白玉臺階直通院里。進入院中您會發現,比起湖廣會館,剛剛修葺一新的正乙祠更氣派。左右抄手游廊貫穿其中,據工作人員介紹"碰上雨雪天氣,您可以通過游廊直通任何房間,而不會淋濕身子。"這里在明代還是一座古廟,到清康熙六(1667)年,被浙江在京的銀號商人購置,成立"銀號會館",目的是為了"以奉神明,立商約,聯鄉誼,助游燕也"。經過經營修復,內中建成神殿、戲樓、廳堂、客房等建筑。氣派非常。其中神殿供奉的主神為財神趙公明,而趙財神在道教里又被封為"正一元帥",民間"一""乙"二字通用,這也就有了如今正乙祠的名字。

隨著時代變遷,正乙祠會館的性質慢慢淡化,而戲樓的色彩卻濃郁起來。要說起來,這和老北京"盛產"戲園子的大背景不無關聯。舊時北京人娛樂休閑場所少且單一,戲園子是百姓比較重要的社交場所。對于北京城里的旗門大爺們,茶園酒肆自然成了他們消遣娛樂的好場所。眾伶人出于生計考慮,專門到茶園為這些八旗子弟唱戲獻藝。自清中期以來,

正乙祠承接的演出業務越來越多,歷年每逢春秋吉日,王公貴胄、名流巨賈都大擺酒宴,要約戲班演出。借著演出收入正乙祠也一再擴充規模,建成了如今的三面開放式大戲臺。戲臺對面和兩側均為上下兩層敞開的包廂,戲臺前約有上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納 200 位觀眾看戲品茶。程長庚、梅巧玲、盧勝奎、楊小樓等名家都曾在此登臺獻藝,借著當年這些大腕,正乙祠名噪京華,盛極一時。

花雅之爭風暴眼

正乙祠從古廟改為會館戲樓,是康熙年間的事情,而京劇的祖師爺四大徽班進京,則是乾隆后期的事情了,這前后差了百余年。那從康熙朝到乾隆朝這一個世紀里,正乙祠的古戲樓都表演什么曲目?答案是有著"雅部"之稱的昆曲。而最終這里卻成了被雅部貶稱"花部""亂彈"的京劇大本營。

論輩分,康熙年間的正乙祠在世界范圍內是祖宗級別的,能和它稱兄道弟的,也就是路易十四興建的法蘭西喜劇院。19世紀初,后者曾上演過一部《歐那尼》,奠定了雨果的地位,也標志著浪漫主義繳了古典主義的槍,成了歐洲戲劇的領導者。

無獨有偶,19 世紀末,梅巧玲率"四喜班入主正乙祠,花部的京劇由此取代雅部的昆曲,成了中華國粹。早在京劇還沒誕生的年代,昆曲占據著北京主流演出市場。那種細致婉轉的竹笛伴奏,配上引經據典的唱詞,堪稱名副其實的士大夫藝術。正乙祠也曾以承辦昆曲演出為主要項目,那時花部代表的行腔京腔、秦腔、弋陽腔、 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意為不登大雅之堂、不入流。

但人民也需要娛樂,這時擺在藝術面前的就是如何通俗易懂地打動每一位觀眾。以秦腔、京腔為代表的地方劇種,故事情節精彩簡單,鑼鼓場面熱鬧火爆,漸漸蠶食了北京的演出市場。相反,昆曲很難走出王府豪門的輕舞小宴而到市井中逐漸沒落。加之乾隆帝為母祝壽引出四大徽班進京,使得各種地方劇種在北京進一步融合。

同光年間,花雅兩部在北京展開生死拉鋸戰,正乙祠戲樓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仿佛誰站在這里演出,就代表誰搶回了主流話語權。最終梅巧玲的"四喜班"進駐正乙祠,花雅之爭正式告一段落,代表市民的藝術取代了士大夫藝術,昆曲時代終結。

周邊逛逛

琉璃廠里淘文化 西來順里品"馬鴨"

正乙祠能有如此火爆的票房,正因為這里是赫赫有名的宣南文化區核心地帶,文人士子云集。從正乙祠出門奔南走不到一站地,就是琉璃廠文化街。一般的旅游街,只賣些旅游商品,很難吸引本地人光臨。琉璃廠則不然,它靠著原汁原味的老字號以及獨一份的產品,吸引著北京的文人墨客。像西琉璃廠的戴月軒毛筆店,毛筆做工精良、選料上乘,具有"尖齊、圓、健"筆之"四德",甚是講究。如今這里還成立了現場制作毛筆的表演,更是京城一絕。東琉璃廠的安徽四寶堂,則是以出售各種宣紙出名,不論生宣、熟宣,還是夾宣質量都要高出其他店鋪一等。至于散布在東西琉璃廠的書店,更是不計其數,對于淘書愛好者來說,這里可算是一大圣地。

這附近更是從來不缺少美食,全聚德總店聞名遐邇毋庸多表。附近的阿里郎韓國燒烤店

總不差人氣。再往北一溜達,和平門內北新華街路東,就是北京清真菜西派的代表--西來順。這里的鎮店名菜是馬連良鴨子,是"吃飯精致到挑剔、唱戲挑剔到精致"的京劇"食神"馬連良先生的發明,腌時講究內膛、外皮搓抹,入味后蒸透,再溫油炸至皮酥,吃到嘴里那叫一個香酥軟爛、肥而不膩。不得不嘗的還有著名的"千層牛肉餅",相傳源自唐代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媒體評論

"這座城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有個小小子兒在這玩,在這兒長大,而且久久不愿離去。" ——濮存昕

"不用為給別人看而改變自己,這樣的街區是有福氣的。"——梁文道

"不要去抱怨我們現在的生活如此鋼筋水泥,如果你有機會在午后穿越過北京的胡同,你就會知道,最可貴的那些東西還在,陽光依然打在同樣的墻上,同樣的老人依然用我們懷念的、曾經的生活節奏在談論著幾乎同樣的問題,棋還在下,自行車的鈴鐺在胡同里依然是同樣的回聲。"——白巖松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燒焦的**的評論:

本想買了這本書帶去北京旅游的時候可用上,結果,忘了帶~~~~,幸好我記住了一部分,也不枉我買了。書的紙質很好,內容也蠻不錯的,下次再去北京可以帶上。

2014-03-21 10:28: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得出來,作者在重新發現北京方面下足了功夫。有的地方雖然我都知道,也都曾經路過,但真不知道里面有那么多好玩的歷史。還有很多地方,都不是普通意義的旅游景點,相信如果能去,一定會非常安靜,不會影響心情。每個秘境都有一部分“周邊逛逛”,介紹的都是最有北京特色的吃處,非常周到。推薦協和別墅,澡雪而精神,適合初冬踏雪游玩:)

2012-11-05 14:06:11
來自撫順讀**的評論:

去過北京很多次了,大大小小的景點沒少去,算起來除了家鄉撫順,還有撫順邊上的沈陽,北京是我待過時間最長的城市了。不要說故宮北海頤和園,就是魯迅博物館、法源寺、老舍故居、牛街禮拜寺、慈壽寺塔等等這樣的小地方也都去過了,不過北京城實在是大,底蘊也厚實,尤其是明清兩代加上民國幾百年的積累,無數名人雅士達官顯貴留下無數歷史遺跡。即便是在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拆了幾十年,還是留下了很多。 什么是秘境呢?首先不是那種到處都是外地游客的,全國人民都知道,都要去的地方,也不是那種雖然外地人不多,但是本地人氣很高,比如后海、比如南鑼鼓…

2013-05-13 07:30:37
來自shanpey**的評論:

剛來北京,對北京還不是很熟悉,這本書很值得住在北京的人值得看!

2013-01-10 20:24:27
來自黑影貓**的評論:

身為北京人,卻沒去過書中講的大部分的地方,更不知道那些地方有這么多精彩或沉淀的歷史,帶上書去旅行,不用花很多錢去外面,光是要把這書中介紹的地方轉遍,就要花好多好多時間了。但也有的地方已和書中介紹的情況不太一樣了,現在到處都在拆啊改啊,所以抓緊時間去尋找吧。

2013-04-23 13:17: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沒有寫北京的表面,而是讓我看看到了古老的北京,作為一個外地人看了之后再也不用去那種人扎堆的地方去尋找歷史的足跡了

2014-09-21 21:50: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書不僅告訴我們北京的風景,更告訴我們北京的文化。

2014-12-03 08:18:41
來自黃***(**的評論:

滿200減100購入。正本書采用優質膠版紙彩色印刷,印刷質量非常好,內容也很不錯,書中有許多精美的照片,書的封面也很美。當做畫冊欣賞很不錯。

2017-05-02 15:01:09
來自***(匿**的評論:

可以在去北京之前買一本看看,跟著書上的文字走走胡同又是另一番體驗了。

2017-10-10 22:25: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每年的雙11,我都會在當當上買書,真的超便宜,質量也值得信賴,一次性買了好多本,雖然不一定什么時候才看完,但是還是很值得期待,希望我能在半年內閱讀完吧,加油

2016-11-26 21:03: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者確實在重新發現北京方面下足了功夫。很多地方都不是普通意義的旅游景點,相信如果能去,一定會非常安靜,不會影響心情。每處秘境都同時介紹了周邊的牛吃,游玩+美食兩不誤!

2012-11-19 17:23:03
來自q***柳(**的評論:

北京秘境:52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 非常不錯,北京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都有詳盡的介紹。

2017-03-19 11:33:10
來自shijuny**的評論:

看了本書后,作為一個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我感到很汗顏,原來自以為對北京已經十分了解竟是那么的幼稚,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北京的話,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2013-07-29 09:55:00
來自one_meg**的評論:

去了北京好幾次,都是玩些大路貨,這本講得比較細,為下一次去北京深度游做準備

2016-04-23 22:41: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正是秘境,定義了曾經的北平。對于喜歡老北京味兒的童鞋,相當于一本指南吧。

2016-06-26 08:26: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來北京四年了卻并不了解北京,以這本書為契機每周去探訪一個,給自己不一樣的52周

2015-05-12 12:50:06
來自絡小蒲**的評論:

又買了北京秘境2.這本書挺好看的,雖然常去北京卻忽視了那些藏在胡同深處的故事,以后可以帶上這本書,按圖索驥去尋找書中提到的那些秘境。

2014-11-05 11:44:45
來自剎那瑤**的評論:

小時候對于北京的印象是胡同、王府井的小吃、長大了再次來到北京不僅僅是京味始終的濃厚,還在于它內在的深層的文化底蘊。這本書介紹 北京值得你去的地方,不妨去試試!~

2013-12-13 09:05:4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收到書,看著分類建議:旅游 當時很奇怪,介紹老北京的怎么僅分在旅游類了呢?粗略的讀了一下內容,回憶起很多記憶里的老東西,有些地方已經不存在了,感慨甚多...真的準備按照書上介紹的游覽一番,對照書看看這些地方的前世今生...

2013-06-14 10:36:0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好。豐富了視覺。跟著它走了一段旅程,重新認識了北京。如果滿分是10,那我就給10分。

2017-09-30 10:21: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寫的不錯,由歷史轉移到景色,還介紹周邊的特色,有故事,不是干燥無味的書籍,也不是干燥無謂的歷史,恩,值得一看,看了也特想去哪里,作為北京人有些都不知道,可以拓展一下知識層面,也可以去訴說的地點游玩,感受魅力,圖文結合,相得益彰

2013-03-12 19:36: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質量很好!內容也很喜歡,介紹北京一些不為大眾所知的地方及其歷史與今天。適合深度了解北京。的確,前幾次去北京去的是長城故宮頤和園這些著名景點,再去,肯定就想去這些小眾的地方了!

2016-08-05 11:44:38
來自Jane曰**的評論:

08年的時候去了北京,在北京生活了7個月。到家后仍舊對北京念念不忘,這個城市的一切,這里的人,這里的事,這里的所有,都歷歷在目,最美的時光,在北京度過了。一直想要回到北京,看看曾經走過的路,逛過的街道。想要從這本書,再看看曾經去過的北京。

2013-03-15 14:42:14
來自jilllou**的評論:

很喜歡這本書。北京去過多次了,每次去都感覺只看了北京的一個部分,并不完整,而且也是流于表面。這本書告訴了一個表面之下的北京, 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者往事,適合那些喜歡北京歷史和往事的人。 讀完這本書,仿佛對北京的認識更深了,下次再去北京更有目的了。

2013-04-10 23:14:55
來自jason東**的評論:

京視傳媒有一檔《這里是北京》的欄目,某日一瞥,遂激動萬分,這里介紹的不是天安門、故宮博物院、頤和園等早已名聲大燥的文保單位。這里介紹的對象,包羅老北京的吃、穿、用、行、娛,沒有導游的各色小旗的干擾,看看好東西的門道,嘗嘗地道的北京味兒,找找遺失在一片混亂和改造中的歷史,怎么想著都覺著非常過癮。由于節目中介紹的有些內容來頭大名頭小,找起來委實不容易。正在小郁悶的檔口,發現了這本“寶典”。此書內容與節目可謂異曲同工,書中文字介紹的比節目內容更全面,互有重疊。此書另有幾大好處:一、在介紹每處景點的結尾部分,有一個“周邊逛逛”的部分…

2013-06-23 17:30:2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