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公共領域最重要的聲音之一,劉瑜的文字向來擁躉眾多,之前的作品更多關注美國民主,與中國相關度不高。而本書更多關注東亞、中東歐、南美洲以及非洲國家的政治與民主化,比如英國、俄羅斯、委內瑞拉、贊比亞等,這些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參差不齊,而很多情況與現今中國有較強的可比性,這無疑讓這本書更生動,更接地氣。
喜歡劉瑜文字的人,在本書中仍然可以找到驚喜,她是幽默的:"所謂民主,就是選一個人上去挨罵。"她還是犀利的:"別說什么'關了燈都一樣',21世紀了,為什么總要關著燈呢。"書中內容,包括、國際時政、政治書評影評以及一些個體化思考的雜論,更為多樣化,閱讀上帶有跳躍感,但并不會有斷裂之感,相反,用劉瑜自己的話說:"我相信這些文章集結在一起所傳遞的信息,相比它們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樣的,而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國值得被反復和清晰地傳遞。"
一個更好的社會,更好的制度的降臨并不是"自動"的,觀念的變化是必要環節,而本書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將過于霸道的聲音擰小,將被屏蔽的聲音放大,將司空見慣的思維方式打上一個問號,將盒子里的光釋放","告訴他人他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觀念"。
特別說明:因出版社原因,本書有江蘇文藝和浙江人民兩個版本,圖書內容一致,封面一致,兩個版本發貨,請讀者知悉!
閭丘露薇、趙薇、任志強、蔣方舟、張力奮、寧財神、黃集偉、方泉傾情推薦
用醒來的文化喚醒沉睡的制度
將過于霸道的聲音擰小,將被屏蔽的聲音放大,將司空見慣的思維方式打上一個問號,將盒子里的光釋放
對國家之頑固,對普通人之麻木,乃至知識分子之矜驕說"不"!
劉瑜: 學者,作家,就職于清華大學政治學系。著有《民主的細節》、《送你一顆子彈》。
自序:春天里
觀念o此處
素什么質
民意與偽民意
給理想一點時間
不知道與寧可不知道
惡之平庸
貴族范兒
迷人的憤怒
肩負自由的疲憊
告別印象主義
今天您施密特了嗎
彈性的限度
怎樣推銷糖果
標簽戰
沒來的請舉手
法治何以可能
他也可以是我
合同異
權力的道德捆綁
觀念的水位
觀念o別處
倒霉的英國議員
提問時間到
過去的怎樣讓它過去
沉默罪
大家一起來算賬
敲開好的可能
讓政治變得家常
絞死銀行家
民主的褲衩
吵吵更健康
蘇東巨變:20年之后
俄羅斯的徘徊
當"革命"成為家常便飯
"亞洲特色"的民主
當民主缺失中產階級
歷史螺旋式終結
選舉式獨裁
憲法這只兔子
我們在輸出什么
有多少資本主義可以重來
新自由主義的兩種命運
從更人道的到更霸道的
書
幸福的與被幸福的
當他們開始用腳投票
成圣又如何
紅旗未曾下過這只蛋
那個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人
底線時分
超越那些"想當然"
當自由遭遇一絲微風
在黑暗中消失之前
重新發現我們自己
法治的"秘密"
你比你想象得更自由
諸善之間
像一滴水一樣
從經典到經驗
電影
愿像那水中浮木
快樂的可能
如此優雅的平庸
沒有你們就沒有他們
語言的貧困
愛是
善的理由
回到巴黎
剩下的
琥珀之城
記得當年草上飛
另一個高度
請別讓我消失
兔子跑什么跑
好的時光
詩的世界在每一個角落等待
在死亡的強光中
論時尚
那些剩下的東西
附錄
國家轉型多種樣式
當"革命"成為家常便飯
2010年4月初,吉爾吉斯斯坦人民又一次走上了街頭,振臂高呼要求當權者下臺。5年前他們就是這樣把前總統阿卡耶夫趕下臺的,并迎來了新總統巴基耶夫。5年后的今天,他們決定用同樣的方式把巴基耶夫給趕下臺去。
5年前的那場運動,史稱"郁金香革命"。今天,當媒體上開始用"第二次郁金香革命"這個字眼來形容當下吉爾吉斯斯坦的街頭政治時,我,終于"審革命疲勞"了。
此前我們已經聽說太多的"革命":烏克蘭的橙色革命、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塞爾維亞的推土機革命、伊朗的綠色革命、緬甸的袈裟革命、黎巴嫩的雪松革命……當初它們發生時,曾經令當地民眾--也令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社會--歡欣鼓舞,因為這些"顏色革命"被看做這些國家向民主化飛躍的進步。幾年過去,當烏克蘭的橙色革命英雄尤先科今年2月以低于5%的支持率灰溜溜地被選下臺去,當格魯吉亞的玫瑰革命領袖薩卡什維利在一次次的民眾抗議中難以喘息,當吉爾吉斯郁金香革命勝利者巴基耶夫被反對派民眾追趕得下落不明,"顏色革命"這個詞已失去昔日的光輝。事實上,各大媒體上都充滿了這樣的判斷:顏色革命失敗了。無論郁金香色還是玫瑰色,如今都變成了灰色。
也許比顏色革命是否失敗了這個問題更值得追問的是:在這些國家,真的發生過所謂的"革命"嗎?革命,顧名思義,意味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等國,2003年以來的政治卻往往是換湯不換藥而已。拿吉爾吉斯來說,雖然操控選舉、縱容腐敗的阿卡耶夫被趕跑了,但事實證明,后來者巴基耶夫比阿卡耶夫還要阿卡耶夫:2009年的選舉他照樣操控選舉、他的親朋好友被封官加爵、2005年以來吉爾吉斯已有4個政治家被暗殺,國際透明度組織的腐敗排名上,吉爾吉斯的腐敗指數從2004年2.2退步到了2009年1.9。烏克蘭的情況稍好,它至少保存了"公正選舉"這個橙色革命遺產--今年2月的烏克蘭選舉被國際社會普遍視為公正選舉,但是橙色隊伍內部的分裂延誤了改革時機,烏克蘭的政治腐敗、錢權交易并未根本改善。
"自由之家"的民主指數則對顏色"革命"是否真的發生過作出了最直接的說明:從2003年到2007年,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的民主指數分別從4.83、4.71、5.67變成了4.68、4.25、5.68。也就是說,革了半天命,香檳也開了,喉嚨也喊啞了,這些國家的民主程度基本沒有變化。
有變化才怪。顏色革命的基本特點是:在一場大選中,現任執政者選舉舞弊,反對派動員民眾抗議示威,推翻選舉結果,把執政者趕下臺去。可以看出,這種革命著眼點是掃除選舉舞弊,正是因此,學者麥克弗爾稱之為"選舉革命"。"選舉革命"之所以無力一夜之間扭轉政治乾坤,是因為選舉只是民主制度這個龐大有機體中的一個部分,即使能夠掃除選舉舞弊,也只是為民主制度的改善提供了必要但絕不是充分條件,更何況很多選舉革命甚至不能掃除選舉舞弊本身。
我們知道,民主制度是一個復雜的政治機體,除了公正選舉,還需要強大的公民社會、公正的司法機構、發達的政黨體系、尊重規則的法治文化、有效的水平制衡、一定的經濟基礎等等,只有這一系列的要素同時運轉,民主的齒輪才可能真正運轉,民主才能成為一個連續過程而不是幾年一次的"趕集",而選舉革命對"選舉"這個要素的重視雖然必要,卻是不夠的。有了相對公正的選舉就指望民主制度變得無缺,就像一個人有正常血脂就指望自己無比健康一樣--除了正常血脂,身體健康還需要正常血壓、血糖、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等等等。
據說今年的烏克蘭選舉之前,烏克蘭民眾不但對這次選舉、甚至對民主制度本身變得心灰意冷。"天下烏鴉一般黑,民主制度什么用都沒有",很多人紛紛表示。不過我想,認為一個領袖面孔的改變,就可以一勞永逸地給社會帶來幸福,這個想法本身是不是太幼稚了呢?民主制度并不是選民投下一張選票然后蹺起二郎腿等待政治家給我們端茶倒水的"懶人"體制,而需要民眾對政治經年累月地"巡邏"促成點滴改良及至水滴石穿。努力鍛煉身體、健康飲食努力降血脂并沒有什么錯,人們只是需要更加持之以恒地鍛煉身體和健康飲食,直到血壓、血糖、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都達標為止。
關于劉瑜,首先想到的就是送你一顆子彈,但是具體的沒有了解,也是看到微博上有人推薦而且自己最近也想研究一下政治之類的才會買來看,目前還沒看但是期待還是很大的
影評,書評部分比較活潑,政論部分風格大膽率性。有了在美國學習的經歷,對世界政治事件的看法更有借鑒意義。個人覺得她的文字中理智分析,專業論述的成分不足些。但其觀點鮮明,彰顯個性,在這個時代里,也算是一面勇敢飄揚的旗幟。
這是劉瑜寫的第三本書,也是最新的書,主要講了劉瑜對當今社會上的一些問題的看法,也寫了自己的一些生活感悟,這本書中有兩個專題,一個是書,一個是電影,讓我有了接下來要看的書的列目。
這本書是朋友推薦的,一個女博士,我曾經說這個女人很幸福,但是一個男同學反駁我說,不見得。我不知道我們說的是不是一個方面,但是我認為就算她是大眾眼中的那種 女博士(找不到人嫁),但是我羨慕她得是,她獨立的人格,與對世界的獨到見解。。。
之前看過她的民主的細節。這次開始看觀念的水位,水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作者的文筆幽默,能讓我這種對民主本不是很感興趣的女生也會堅持看下去,時不時的會看到一句話笑出來的感覺很不錯,更關鍵的是讓我對民主的性質有了更深的了解。
劉瑜就是屬于那種每一本書都無需觀望猶豫直接下手即可的作者。尤其愛她的散文,文字精練而準確,時有被撓癢的爽快感覺。《送你一顆子彈》被我放在床頭隨時復習自然能有新啟發,而這本《觀念的水位》只讀了一篇前言已經覺得誠意滿滿,定不會失望!
讀過《民主的細節》再翻開《觀念的水位》。書中的視野更加廣闊,不止局限于美國,有英國、東歐、泰國、伊朗、委內瑞拉等國的政治體制的探討。對成熟的民主與不成熟的民主做了對比,讓人理解更深刻。書評和影評也很精彩。
劉喻《觀念的水位》帶給我們太多的思考。作者文字解惑開啟了我某些禁錮多年的思路,猶如劉喻喜歡用手電筒作比喻,仿佛給我混沌不開的頭腦塞進一個手電筒,一下子照亮了來路和去路。喜歡她用趣味的語言為我們解讀我們所不知道的觀點。
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當一個惡行的鏈條足夠漫長,長到處在這個鏈條每一個環節的人都看不到這個鏈條的全貌時,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理由覺得自己無辜。
這其中蘊含著劍橋的校訓,那是蘇格拉底的一句話:"我們與世界相遇,我們與世界相蝕,我們必不辱使命,得以與眾生相遇。"一個人的一生,非常短暫和脆弱,容易被時間侵蝕。但一所大學,仍然可以幫助那個人去完成認識世界、探索自身的全部征程。
對劉瑜的期待自然帶來對她更高的要求。《觀念的水位》中的文章雖不能說篇篇精品,但可以說大部分文章體現了她一貫的特點:學術訓練、文字能力和對社會現象的敏銳把握。期待她的下本書對特定議題能有更成體系的闡述,而不僅僅停留在普及!
我覺得劉瑜應該是這一類書籍中文章寫得最客觀的,沒有加入太多的主觀情感、也不會去故意討好左派還是右派。她就是把她認為好的觀點告訴你,沒有強加你認可,因為她很自信地知道好的觀念是給真正有水平的人認知的。
劉瑜的大作。一直很喜歡劉瑜,有獨立的思考,簡潔的語言。和《民主的細節》對比,這本書中提到的東歐和南美等發展中國家對我們應該更有啟發吧。
一直很喜歡劉瑜的文字,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平淡文字背后的犀利。最開始始于偶然間看到的“色”,瞬間折服于作者略顯詭異的思維和幽默,不覺就會跟著跑掉。然后一發不可收拾,搜羅來劉瑜各色文字,或幽默,或犀利,或溫馨,總有理由讓你折服。始于偶然的必然。
第一次接觸劉瑜的書,感覺會繼續看下去,感覺劉瑜的銳利但是不會傷害你,有一些人自我的觀念很強,強到要求你必須服從,但是劉瑜的觀念中不會有這種壓迫,讓你明白她的立場但是感覺她也愿意接受不同的聲音。
劉瑜的三本書全都讀過了。我覺得,劉瑜是我閱讀過的當代作者中最棒的一位。就象作者在夸刀爾登的作品一樣,劉瑜的每一篇短文也就如一件款式新、面料好、做工精致的衣服,每一篇都能夠讓人看到作者的人性之美、見識之高、文字之精。
看完了,不錯的書,還寫了讀書筆記,對于社會公共和時政評論有了新的認識,也可以說看了劉瑜的這一本才有了認識,每個人都應為觀念水位的上漲添一瓢水。也喜歡劉瑜的語言風格,不錯的學者和作家。
觀念的水位 (《I民主的細節》作者劉瑜新作)推薦語特別說明:因出版社原因,本書A有江蘇文藝和浙江人民兩個版本,圖書內容一致,封面一致,兩個版本隨機釋放對國家之頑固,對普通人之麻木,乃至知識分子之矜驕說不!簡介【作者】劉瑜:M學者,作
大部分的文章已在網絡、報紙、雜志上讀到過,但統一集結成冊再看一遍,卻有了不同的體會,比如看過了中國的政事再看外國的,突然有了很多信心,再看看劉瑜分享的書和電影,又覺得真心為生活中的各種小事、小感情、小文藝而開心。
觀念的水位 (《民主的細節》作者劉瑜新作)觀念的水位 (《民主的細節》作者P劉瑜新作)4羅斯的徘徊當革命成為家常便飯亞洲特色的民6主當民主缺失中產2階級10歷史螺旋式BB終結選舉式獨裁這只兔C子我們觀H念的水位 (《民主的細節》作者劉瑜新
劉瑜的文風向來都是用形象簡單的例子說清深奧的道理,深入淺出,非常值得推薦。書才看了一半,作者聯系一些社會現象,時而抨擊,時而嘲諷。每讀完一篇文章,都引人深思。讓我覺得自己又會思考了,哈哈。。謝謝當當推薦,是很不錯的。
劉瑜的文字還是不錯的,談她自己的專業內容時候水平也不錯,但涉及到歷史和政治經濟等她的非專業內容時就問題多多了,總是用自己已形成的觀點和立場去評價她不了解的東西,漏洞比較多。這本書比較適合給讀書不多獨立思考能力比較差的人去看。
是一個評論的集結,但是內容出乎意料的打動人,給了我許多啟發和觀念上的觸動,對中國的政治、民主、自由等由更深入的見解,不跟風。我們既要一手有權利,也要面對自己的責任,而不是把責任簡單的推卸給制度、推卸給其他人。
當搞活動的價錢跟不搞活動的價錢比較買的六本書,價格差最大的達到15元。雖然活動總價下來還是便宜了,難道提價這么多在搞活動真的厚道嗎?
看過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在老師推薦下購買了這本書。雖然談民主,但劉瑜的民主本無疑讓人更容易理解。書旨在說明,一個更好的社會,更好的制度的降臨并不是“自動”的,觀念的變化是必要環節。推薦各位購買,但令我不滿的是,紙頁有點裁剪不當。
喜歡劉瑜文字的人,在本書中仍然可以找到驚喜,她是幽默的:“所謂民主,就是選一個人上去挨罵。”她還是犀利的:“別說什么‘關了燈都一樣’,21世紀了,為什么總要關著燈呢。”書中內容,包括、國際時政、政治書評影評以及一些個體化思考的雜論,更為多樣化,閱讀上帶有跳躍感,但并不會有斷裂之感,相反,用劉瑜自己的話說:“我相信這些文章集結在一起所傳遞的信息,相比它們零散的存在,其重量和清晰度是不一樣的,而這些信息在今天的中國值得被反復和清晰地傳遞。” 一個更好的社會,更好的制度的降臨并不是“自動”的,觀念的變化是必要環節,而本書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
劉瑜的文字向來擁躉眾多,之前的作品更多關注美國民主,與中國相關度不高。而《觀念的水位》更多關注東亞、中東歐、南美洲以及非洲國家的政治與民主化,比如英國、俄羅斯、委內瑞拉、贊比亞等,這些國家的民主化進程參差不齊,而很多情況與現今中國有較強的可比性,這無疑讓《觀念的水位》更生動,更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