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精選學術新銳周濂十年來公開發表的隨筆文章,包括時評、書評及其部分學術文章等。作者以其深厚的專業學養作為根基,把他對幸福、公正、德性生活、民主、自由、道德等等這些問題的哲學思考融進一個個現實故事和活潑潑的生命體驗中,用真切的道德直覺和清醒的問題意識和柳葉刀式的概念分析能力,一猛子扎進問題的深處,把深邃的哲學拉回到“粗糙的地面”。
在《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中,作者想告訴我們,在一個烏煙瘴氣的喧囂迷茫時代,在一個顛倒是非的時代里生活,個體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棄自身的價值標準,與這個骯臟的時代握手言和,或者閉上眼睛裝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環境非常糟糕的情況下,一個人依然可以選擇過一種合乎德性的生活,并以此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選擇不止做個“好人”,還可以做個“好公民”。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那個裝睡的人自己決定醒來——周濂
暢銷500000冊。擁躉無數
第8屆文津圖書獎 《北京晨報》上半年致敬20本好書榜
出版人雜志鳳凰網年度圖書
周濂,1974年12月生于浙江。先后獲得北京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學位,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5年11月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任教。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為英國牛津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著有《現代政治的正當性基礎》專著一部,以及中英文論文30多篇。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道德哲學和語言哲學。
自序
及時部分 我們都是一小撮
金斯堡得不到,阿曼達甩不掉
讓我們擔憂我們的童真吧
射象者布萊爾
“不就是”與“又怎樣”
笑而不語與中國表情
烈士與傻子
跳來跳去的羅素
笑瞇瞇的印度乞丐
活著,還是死去?
大學校園中的“無名氏”
大學生的“德性”
古格斯的戒指與費爾德曼的甜餅
節慶、傳統與革命
磕頭的理由
裝裝文明人
榜樣的力量
求求你感謝我
“我的”和“好的”
沒本事移民的,請做個公民吧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人道主義是張一撕就破的薄紗
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我們都是一小撮
第二部分 重見天日的生活
你想要打聽的那個人在哪里?
阿飛后傳
沉默并詩意地活
射象者布萊爾
當公民缺乏獨立的政治渠道和司法渠道去影響或者改變政府決策與行為的時候,單方面地強調地方官員的“責任”與“問責”,只會激化問題本身,這是因為地方官員為了規避責任,要么采取高壓手段絕不示弱,要么不惜一切代價收買民意,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只會激勵民眾在下一次采取更加極端而不是理性的行動。于是在這種惡性循環的局面下,一個患上“暴露焦慮癥”的國家越是注重它的“回應”職能,就越有可能成為布萊爾所說的那個“空虛的、裝模作樣的木頭人”。表面上的高效率,換來的卻是資源的高度透支和信用的高度透支。
金斯堡得不到,阿曼達甩不掉
“民族已到存亡之際”,這幾乎是一個讓熱血青年堅決赴死的不二理由,顧曉夢們可以篤定且幸福地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出去,并在那個更高的存在者之中變得堅強,變得寬廣。也正因為此,我總忍不住懷疑,讓網友們淚奔不止的真正原因在于,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無從把自己交付出去,我們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或借口,那個曾經能夠讓我們“變得堅強,變得寬廣,敢于去承擔,去挑戰,去贏得”的“信仰”不見了,每個人都提溜著無處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蕩……
讓我們擔憂我們的童真吧
對于成人世界之臟亂差的生理性反應,每一個少年人都曾經體驗過,只可惜此類出于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通常不會長久,遲早總要消耗殆盡。寶玉躲得了對聯,卻躲不開無所不在的世道與人心,到頭來只能削發歸隱,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王夫之的“其上申韓者,其下必佛老”,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人道主義是張一撕就破的薄紗
我相信姜文永遠也拍不出《南京!南京!》,就好像陸川拍不出《鬼子來了》。姜文從來不是一個政治上正確的人,他的“一點正經沒有”是骨子里的。而陸川則是一個嚴肅的知識分子,這種內在的氣質讓他沒法不喜歡“天地有浩然正氣”之類的價值觀,我猜想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如此之多的不嚴肅的知識分子討厭陸川以及《南京!南京!》的緣故,因為一旦知識分子嚴肅起來,就是一個既“無趣”又“簡單”的有德之人。
烈士與傻子
對于方孝孺這類“活得不明白”的人,我們的傳統是把他們叫做“傻子”的,外國人不是這樣,傻子(idiot)這個詞在古希臘文里的原義是“不關心公共事務”的人,這個觀點真是有趣,它與中國人今天對于傻子的理解恰好滿擰: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多地稱那些不關心個人事務只關心公共事務的人是傻子。想想影視劇里妻子最常出現的嘮叨:不要那么傻,那些事情與你何干?為什么就不能好好地過咱們的日子?!
笑瞇瞇的印度乞丐
再民主的社會也不可能達成的平等,所以民主的一個負面效果就是“較大程度地發展了人心中的嫉妒情感”,“人們越平等,他們對平等的渴求就越難滿足”。于是,就有了如下這個看似悖謬的現象:“當不平等是社會通則時,較大的不平等都見怪不怪。但當一切都已或多或少抹平時,最小的差距都引人注目。”
笑瞇瞇的印度乞丐不憤恨,他們安天知命,可以通過精神性的訴求來安慰人生的不公。相比之下,仇富者的憤恨情緒盡管有正當的成分,但因為糾結了太多的怨氣和嫉妒,所以最終將吞噬每一個體的靈魂。在平等意識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正確地轉移、釋放和化解社會憤恨情緒,將它疏導成社會正義的普遍心理訴求,進而促成并造就一個正義的社會,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難題。
古格斯的戒指與費爾德曼的甜餅
從鄉村到城市,從禮俗社會到法理社會,是現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前者與后者之間存在著某種結構性的斷裂:在禮俗社會里,親屬、鄰里和友誼構成了頑強的紐帶,不管人們在形式上怎樣分隔也總是相互聯系的;相反,在法理社會里,人們只是機械地聚合在一起,不管在形式上怎樣結合也總是分離的。現代社會之所以出現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道德危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道德所以可能的外部環境變了,在人潮洶涌的大型陌生人社會中,除了設立嚴刑峻法,更為重要的是要建立各種縱橫交錯的熟人社區,讓原子化的個體重新恢復與周遭環境和人的深厚聯系。這或許是在上帝已死的時代挽救道德敗壞的一個可行途徑。
沒本事移民的,請做個公民吧
現在的形勢并沒有迫使我們只可能在良民與暴民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這個社會還有許多的空間可以去拓展。作為公民,我們可以用法律做擋箭牌,如果法律是惡法,還可以“公民不服從”。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去行使一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而不是在常態生活中以良民心態逆來順受,在情緒失控的瞬間又以臆想中的暴民面目罵娘。在良民與暴民之間,我們還可以有另外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做一個真正的公民。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與此相對,那種用盡一切氣力、尋找一切機會去放聲大笑的生活恰恰是活在當下的反應,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表現。約翰?密爾說:“假如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任何在那一刻比我們強大的東西剝奪走一切,那么我
身為年輕的學院知識分子,周濂的寫作擁有一個飛翔的姿態:從概念的高處飛往地面,飛往粗糙的世界,同時,他又從現實的溝壑飛往天空,飛往理想的所在。這是一本“在路上”的書,我們共同經歷過的那些事情,在這里已經變成一張張精神圖案。
——崔衛平
雖然我以為今日中國許多可議之事皆能以常理索解,但是有些事情就是解不清理還亂,說得越多越糊涂。周濂真不愧為被看好的新生代學者之一,他既有深入線團的分析能力,也有拆解亂緒的言說本事,遂成此部堪稱評論典范的佳構。我甚至覺得每一個大學生都該在這里學一學什么叫做觀察社會現象,什么叫做分析問題。
——梁文道
以專業這把快刀,輔以對現實問題的敏銳洞察,作者游走于江湖,快意恩仇,每每出手,必著痛處。他劍鋒所指,往往在不經意處,讓讀者如飲甘泉,跟著他拍案而起、策馬揚鞭。政治倫理學基本原理,多源于常識,讀周濂,具備常識感是要件;如果碰巧你還是愛較真兒但非唯我獨尊的人,你肯定能成為作者的死黨,若正好相反,你好具備充足的底牌,否則免不了落花流水——有不信的?那好,請讀周濂《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劉蘇里
這本書的名字很有意思,一開始以為會是一本小說。堅持著看完了百分之九十的內容。作者是哲學博士,講的東西很有哲學思想,立足當下社會;其中也不乏書評等,里頭講到的很多書我都沒看過,因此整本書對我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理解難度的~
不出所料,是本好書。一開始想看這本書是因為在韓寒的團隊制作的 一個 上面看到這是韓寒最近在讀的書之一。昨晚拿到書,看了里面兩篇文章,可能由于作者周濂研究的是哲學領域,所以文章里面涉及不少哲學專有名詞以及哲學家話語的引用,雖然我哲學知識匱乏,還是挺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看了以后可以給人一種強大的震撼,在如今的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踏進社會的那一刻起,我們可能就已經忘記了曾經年輕時候的夢想與抱負,隨波逐流,就那樣渾渾噩噩的生活著,最難過的是你會慢慢習慣這樣,并且也不想去有所改變,那最后可能真的醒不來了。
這本書是今年剛剛印刷的,所以很新,但是紙質很薄。內容還沒看。宅急送的服務也真是讓人無語了,竟然晚上8點讓我去取快遞!雖說我住在鎮上,但是也不能讓我大晚上的出門去取吧,這其中可能出現的危險誰來承擔呢?!
這本書表達了很多作者的觀點,閱讀的時候覺得可以和作者有個很好的思想交流。最喜歡這種可以讓人思考的書籍。但是覺得每篇文章的篇幅有點兒短,似乎還沒來得及展開一個話題就匆匆結束了。不管怎么說還是很滿意的~會在暑假仔細品讀的!
雖然我以為今日中國許多可議之事皆能以常理索解,但是有些事情就是解不清理還亂,說得越多越糊涂。周濂真不愧為最被看好的新生代學者之一,他既有深入線團的分析能力,也有拆解亂緒的言說本事,遂成此部堪稱評論典范的佳構。我甚至覺得每一個大學生都該在這里學一學什么叫做觀察社會現象,什么叫做分析問題。
從來就不太喜歡什么誰誰誰鼎力推薦,每個人的看法不同,相比暢銷榜上的我更喜歡有塵土氣息無人問津卻被我發現的好書.這本書還沒看,但我給這個書名補充了一句話,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他笑場了.
書相當的不錯,其中的很多觀點很新穎,作者旁征博引,引經據典,雖然有掉書袋的嫌疑,不過,所觀察和所思考的事物,相當的有趣。只是,后半部分,作者牽涉了太多的哲學內容,實在有點讀不懂。當然,瑕不掩瑜,好書一本,贊一個。
我們隨意的生活,不大費腦筋去深入思考一些周圍的事情,例如哲學。當作者把一些經過深思熟慮的生活感悟呈現在你面前,你會突然發現那些人生哲思是如此貼切的表述著你的情感,你的經歷,你的精神家園……,圍繞人生這一主題,以語絲形式,選收作者在這方面的相關論述,發類編排。
在微博上看到周濂老師和梁文道、許知遠在單向街聊書,很感興趣就買了這本。果真沒讓我失望啊!視屏部分會讓你有不一樣的視角。最后一部分是學士會議上的發言稿,沒有一定通識功底的朋友估計會感覺有些乏味。總之,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和好多人推薦了呢。
這本書包含了了作者前期到現在的所有文章,我覺得前期還是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不如后期深刻。不過,在一本書中看到作者這么明顯的進步真是為他感到開心!
我是標題黨,一聽這書名,就以為是沒什么內容的暢銷書,即便知道作者是劉瑜的老公,也沒改變態度,過好久以后,看了一場周鐮的演講,感覺他非常博學,才決定買他的書。內容還沒看,相信不會像書名那樣的感覺。
這書寫到我的心坎里去了,長時間里我都是這樣的生活狀態,對整個世界懷疑懷疑再懷疑,卻沒能真正思考問題所在,做出一星半點的努力去改變。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除非他自己醒來。期待著更好的世界的出現。
“人生多險,生命多難,我們要讓自己變得強大、堅韌、有力、坦然、平安、寧靜地度過一生,也許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自己‘交’出去,交給一個‘信仰’”。找尋自己的信仰,找一個理由,敢于擔當,內省、思考,是我們一生都要去做的。
很久沒有找到這樣一本好書,可以讓我關掉電腦,集中精力一口氣讀完,并且還愿意做讀書筆記,查閱相關的背景知識。作者是一位年輕帥氣的研究者,但是讀書范圍之廣、思考范圍之深、對社會問題觀察角度之尖銳,令人嘆服。向周濂學習。
買了送給學生的 ,希望能夠叫醒這個裝睡的學生啊
扉頁上介紹作者時 說作者是學哲學出身 我隨便看了幾篇文章 發現果然基本上都跟哲學掛鉤 有些還有些艱深 不過 還好 里面講好人電影和好公民電影那一節挺有啟發意義的 而且 也推薦了幾部好電影 嗯 有事干了 哈哈
不愧是大師寫的巨作,很喜歡這個人,評論的很公正,說的頭頭是道,文章簡短但是能引發思考,民主,自由,很應該成為未來中國人真正去探討的字眼,讀過這本書,就能理解民主、獨立真正的含義,而不是以前模凌兩可的理解。
周濂的文章集,有些文章是比較久了,一開始還是看得很認真的,不知什么時候停下來了,就有些看不進去。周濂學者是去年看了他的一篇關于政治正當性的文章(發言稿?)忘了,雖然不是很懂,覺得很不錯。所以這本書是他寫的,也趕緊入手。
在很多場合都看到過這本書的身影,評價也都不錯,就買來一睹芳容。這本書是作者近十年來的一些隨筆的集結,有政論文,也有小品文,也有一些影評,內容比較豐富,作者行文流暢,有些內容很接地氣,讀起來比較舒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一看。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是啊,在這樣的當代中國下你怎么可能清醒的活在當下!是當一個沒有思想的走肉,還是去當一個真正的人啊~當我們這一代的人的活在這樣的中國,那我們該怎么辦,怎么去保持自己,不丟失自己竟有的一部分?
這是我買的第一本周濂的書,很好看。它是思考,是現實。我認為雜文的魅力就在于它足夠貼近于現實,你可以從中找到你身邊的人。《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見解自成一體,我記得里面的一篇文章《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很好看,書中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新聞事件分析得很好,讓我感受到什么叫做獨立思考,什么叫做有思想,什么叫做明辨是非,在這個言論滿天飛的大數據時代,特別需要具備這樣一雙能夠辨別愛恨是非的眼鏡,才能夠算真正活出獨立精彩的自己。
很好,讓我更加了解到不管是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如果缺少深厚的哲學傳統去沉思命運的無常,沒有堅定的宗教信仰去抵御時間的清洗,也沒有強健的法治精神和權利意識去抗拒國家的暴力,那么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歇斯底里地狂歡和饕餮,起哄或圍觀。
很好的一本書,以前沒有看過他的書,是朋友推薦。可能我現在看懂并且喜歡這本書比較難,層次可能還未達到,但是讀來部分文章已經讓我對他很是喜歡了,我一向喜歡看帶軟綿綿的諷刺意味的書籍,這本書正合適,范圍比較大,涉及比較多,會仔細研究。
很早之前就開始期待周濂的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為人長得帥,文寫得贊,學術做的好,更因為看他之前的幾篇隨筆或專欄,真是文字直指人心。《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這讀起來有點拗口的超長書名,是我見過最有感觸的書名之一。無論是高貴的謊言還是冷酷的意識形態,哪怕它看上去漏洞百出,茍延殘喘,但只要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它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那么它就仍然功能健全,運轉良好,這才是意識形態本來的面目。在某種意義上,這樣的意思形態更可怕,因為它不再是少數人處心積慮地說謊,而是所有人心照不宣地共同維護那個公開的謊言。這個世界,裝睡的人太多,清…
初識周濂的名字,就因為這句“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大至世情,小到人心,仿佛一語中的,如閃電劃亮夜幕。再是年關,媒體評選“年度十大好書”云云,此書常在其列。因而雖知評論集萃常有不能一氣呵成的特點,仍舊按捺不住好奇,閑來翻翻。 平心而論,此書并無風傳的那般**。很多篇什因為寫作已久,也難掩簡略。但如周濂所言,這些政論、時評、影評“都存在著一種內省的視角,隱晦地刻畫了過去十年來在思想與情感上的點滴變化”。如果像古留加所言,“思想家的傳記就是他的思想”,審視一位備受關注的年輕思想者的轉變,本身也是關注當代中國思潮的一個剖面。讀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