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夫,本名梁向陽,1965年生,陜西延川人。延安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延安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著有《走過陜北》、《行走的風景》、《心靈的邊際》、《當代散文流變研究》、《邊緣的批評》等,曾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成果表彰獎、柳青文學獎、冰心散文獎等多項文學獎項。有作品入選中學語文教材。
前言 我與路遙
路遙是我的文學前輩,我是路遙的追隨者,我們都是延川人。我少年夢的形成,人生的展開與飛翔,均與路遙、谷溪、聞頻、陶正等人的文學引導分不開。
路遙是延川縣中學的校友,關于他的履歷,我的許多老師都能如數(shù)家珍。1981年,他的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全國“首屆中篇小說獎”后,縣中學老師們這樣夸路遙:“我們路遙的小說獲獎了!”“我們路遙就在這孔窯洞里住過!”……“我們路遙”,這是多么親切的稱呼!當作家真好,這是我中學時代對文學最直接與最樸素的認知。從那時起,我就用心來遙望路遙,也有了明確的文學創(chuàng)作沖動。
曾記得,中學時期,我經常與三五位同學相約,到縣中的后山上,進行所謂的精神會餐;曾記得,電影《人生》在延川拍攝時,我曾經騎幾十里路單車,去看高加林和劉巧珍“談戀愛”;曾記得,在京求學時,我跑遍了大半個京城才買到刊登《平凡的世界》及時部的《花城》雜志;曾記得,1989年春,已經輾轉到西安求學的我,及時次與延川籍的幾位文友跑到文學講座會上找路遙;曾記得,1989年深秋,我把路遙請到學院做文學講座,使一千多名師生目睹了他的風采;曾記得,1990年夏,路遙專門寫信推薦我,包括我到延安大學任教也與他不無關系;曾記得,1992年路遙病重后,我先后兩次跑到醫(yī)院去探視……
路遙長我十六歲。路遙對我好,是因為我的外公——一名正直的轉業(yè)老軍人的關系,他是路遙生前反復念叨的“忘年之交”。
延大是路遙的母校,因為長期在延大任教,我有研究路遙的諸多便利。一是我長期致力于路遙研究資料的搜集與整理工作。我曾主持的文學研究所與路遙研究會合作,先后推出《路遙研究資料匯編》《路遙紀念集》《路遙再解讀》等研究資料。二是我在學校支持下,于2007年籌建并建成了路遙文學館。目前,該館已成為集紀念、研究與文學交流為一體的路遙研究的重要平臺。三是我在路遙著作的搜集整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應邀擔任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路遙全集》特邀編輯,以及2014年版《路遙精品典藏紀念版》選編者。
我正式產生撰寫《路遙傳》的念頭,是在2002年路遙逝世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我發(fā)言時鄭重提出渴望具有學術品格的《路遙傳》的設想,并指出:“直到目前為止,社會上仍沒有一本擁有學術品格的《路遙傳》,這不能不說是種遺憾。呼喚《路遙傳》,應是呼喚路遙本體研究的一種重要成果的出現(xiàn)。”我的這個發(fā)言稿后來整理成《路遙研究述評》公開發(fā)表,再后來被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現(xiàn)代、當代文學研究》月刊,以及國內眾多路遙研究書籍多次轉載。我當時就暗下決心,決心自己撰寫一本兼顧文學與學術的《路遙傳》。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頭腦,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2007年夏秋之際,我受學校委托,籌建路遙文學館。在當時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我懷著報恩之心,克服重重困難,只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高效品質地完成路遙文學館的資料征集、館舍設計、裝修乃至布展等工作。當然,我在籌建文學館時,也有意識地搜集路遙的各種資料,給日后撰寫《路遙傳》做準備。
我清楚地記得,2007年9月18日是文學館完成布展的日子。那天晚上,連日勞累的我倒頭就睡,我做了一晚上夢,夢見路遙一直跟我說話,夢見他還像生前一樣鼓勵我。第二天早晨醒來后,我頭像炸裂一般疼痛。我趕緊打電話給我的研究生,讓他以最快的速度去花店買一束黃花與一束紅花,把黃花直接獻到路遙墓,并讓他告訴路遙這是我送去的。我把那束紅花獻到文學館的序廳,給路遙畢恭畢敬地鞠個三個躬,大聲地說:“路遙老師,我終于把文學館建成了。還是用您當年最愛引用的托馬斯 曼的話來說:‘終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不管怎樣,文學館終于建成了,就請您包容與諒解吧!”我把這番話說完,頭也不痛了,精神也特別好。從此,我再也沒有夢見過路遙。我想,路遙在天堂聽到我的話了!
2007年11月17日,也就是路遙逝世十五周年忌日,路遙文學館正式開館。路遙文學館館名由著名作家王蒙先生題寫,新華社專門發(fā)新聞通稿報道,路遙女兒則專門發(fā)來《瞭望父親精神的一面窗口——寫在路遙文學紀念館開館之際》的感謝信。我在開館致辭中認真表達了“感動無處不有,感激銘記心間”的心情。
這些年來,撰寫《路遙傳》一直是我心頭的一份責任。經過長期的資料準備,我于2010年寒假正式動筆。為了真實體驗與感受路遙當年艱辛的創(chuàng)作過程,我用手寫完成本稿。我的本職工作是教師,每學期要上大量的課程,要撰寫大量的科研文章,要進行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還要完成所擔負的行政工作。這樣,我的主要撰寫時間只能集中在寒暑假。當然,我也充分利用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業(yè)余時間。
要寫出一本能夠靠得住的人物“信史”,最核心的工作是對資料的收集與甄別。路遙病逝后,社會上出現(xiàn)大量回憶文章,這雖有助于傳記資料的收集,但是,許多撰寫者按照自身的立場敘述事件,既存在著“為尊者諱,為亡者諱”的情況,也存在著記憶不準與夸大事實等情況。這就要對材料進行認真辨析。為了弄清楚某些小問題,我多次查閱各種資料,走訪回憶者,了解情況。當然,路遙大起大落的人生狀態(tài)也經常影響到我的寫作,我許多次因為陷入無限悲傷而停筆不語。這樣,就勢必寫寫停停、停停寫寫。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本傳記的撰寫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在撰寫《路遙傳》的過程中,我深刻理解了古人所言的“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深刻道理。路遙就是這樣一位擁有“堅忍不拔之志”的作家,敢于花六年時間創(chuàng)作一部“三部、六卷、一百萬字”、全景式反映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巨大歷史性變遷的史詩性小說《平凡的世界》。他既敢于忍受創(chuàng)作過程中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苦與寂寞,也敢于迎風而立,挑戰(zhàn)“唯洋是舉”的文壇風氣。創(chuàng)作完《平凡的世界》后,他在給友人的通信中說:“當別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國這盤菜的時候,我并不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飯而害臊。”時間證明他的堅持是對的,讀者把他抬到“茅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撰寫《路遙傳》的過程,也是我深入學習與認識路遙的過程。我時時以路遙為榜樣,堅持打完“一個人的戰(zhàn)爭”。
作家的生命長度是由其作品來決定的。作為深受路遙影響的作者,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做好路遙人生與精神的解讀工作,給社會提供更多“向上與向善的正能量”。唯其如此,我才能對得起自己的不懈追求!
這就是我與路遙的故事。
1949年12月3日,作家路遙出生在陜北清澗縣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如果活到現(xiàn)在,他剛滿65歲,正是一個作家收獲成就的年齡。但是,在他42歲那年,路遙永遠地告別了這個平凡的世界,告別了那些熱愛他的朋友,以及冷落他的“敵人”。 文學意義上的路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矛盾體。一方面,去世后的二十多年間,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一直受到大眾的熱捧,至今仍長期盤踞在暢銷書排行榜中。另一方面,與這種民間態(tài)度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文學評論界對路遙的遺忘。
此次既是為了紀念這位作家,同時也希望能夠引發(fā)人們對其文學價值的再認識和再思考。
——北京日報文化新聞部
走出黃土高原,每遇到困難時,我都讀您的書,您的書給我力量,給我勇氣。
——潘石屹
他只用了十年就攀上文學高峰。他刺激我寫出了《白鹿原》。
——陳忠實
他是一個的作家,他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個氣勢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賈平凹
也許路遙是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文學版圖上,的一個殉道者。
——中國作協(xié)黨組副書記王巨才
如果說陳忠實給中國農村描寫的增加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把文化視角引入了農村話題,創(chuàng)建了百家村這樣一個文化人格,路遙就是把創(chuàng)新精神,理想精神寄入農村。這是他的秘密,也是他的作品長久不衰的原因。
——雷達
他就像拳擊臺上的拳擊手,既是紅方,也是黑方。
——白描
開始還真是把我給驚艷住了,胡歌順口說的是戈培爾,祖峰一個句子提溜了博士資格考的四個大佬:伊格爾頓杰姆遜德里達和阿蘭巴丟,雖然我們學校最淵博的羅老師都不會這樣說話。
內容其實跟之前買的《路遙十五年祭》《平凡世界里的路遙》多有重復,即使這樣也毫不猶豫買下,留下不朽著作的路遙值得我們尊敬,繁重的寫作也注定了他的孤獨與落寞,非常想去延大路遙紀念館憑吊一下
因為《平凡的世界》,所以想看《路遙傳》,想了解是怎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一本巨作,通過這本書了解更真實的作者。書很好,值得看!
這是第二年買下全年的中國好書,每一本都能感動,值得收藏閱讀
看過平凡的世界來買路遙傳的看書不錯的樣子……
去年在延大聽了梁向陽教授(即厚夫)的報告后就買了一本讀完,后來又陸續(xù)買了一些,送給同事、書友的。
因為喜歡路遙的書,所以也想對他有更深的了解,以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總結了路遙的一生重要節(jié)點,我都知道,本不想買,但試讀了語言,覺得通俗易懂,就買了
原本是要買路遙的的著作的,下單后發(fā)現(xiàn)買錯了,結果看到了這部能夠很好了解路遙的生平及寫的緣由 ,也是一種收獲
通過本書可以全面系統(tǒng)的了解路遙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過程,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很喜歡路遙的書,希望可以通過這本書了解其他作品背后的故事
好書,看路遙傳記對于理解他的作品,有好處。路遙的一生就像他的作品,驚心動魄,令人感嘆。還是雪漠說的;你如果覺得自己是在付出生命,那真的就是付出生命。
這么多年來,很缺一本全面的路遙傳,盡管《早晨從中午開始》可窺一斑,但那只是幾個鏡頭,現(xiàn)在終于有了“紀錄片”。這是了解路遙的一扇窗口,以閱讀紀念偉大的作家和作家的勞動。
如果你熱愛一位為文學獻身的、殉道士般的黃土作家,如果你的內心還有一份在娛樂至死的輕時代中向往崇高純文學的熱情,那么,你也許應該讀一讀這部權威、全新的傳記。
路遙的短暫人生迸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光焰,其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影響了千千萬萬普通讀者。然而,英年早逝的路遙的人生狀態(tài)始終像謎一樣地困擾讀者?!堵愤b傳》的作者是路遙生前的忘年交、路遙文學館館長以及路遙研究界的權威之一,掌握豐富的一手資料,披露了大量路遙不為人知的往事,還原路遙的寫作時代,展現(xiàn)他的寫作精神。
平凡的世界被拍成了電視劇,這本書還是在做學生時看過的,一代人生的寫照,于是就想知道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其他。。。
通過讀這本傳記,對路遙的個人成長經歷和創(chuàng)作經歷有所了解,能夠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
一拿到書籍就開始看,從后向前看,路遙生病去世的這兩章,看的人很難過,文章寫得好,很為路遙惋惜,一個偉大的作家
看完《人生》和《平凡的世界》以后才買的,看了本書再慢慢的將里面的內容套到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里面,感覺收獲良多。本書開頭平平淡淡,后期講到關乎路遙的創(chuàng)作歷程才越覺得有味。喜歡路遙的人應該購買了解,看完這本書應該再買本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幾部結合著來讀,對作者和那個時代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買來《路遙傳》后,各衛(wèi)視開始播放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看了二集,實在不想讓電視劇中的人物代替早已在腦海中成型的少平、少安等人物的形象。讀了《路遙傳》又一次被路遙的人生所感動。路遙嘔心瀝血給后人留下了傳世作品,激勵多少人懷揣夢想通過努力改變命運。路遙走了,可精神永存!
人民文學出版社就是讓人放心,質量內容都沒的說,讀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早晨從中午開始》,都非常棒,就更想再了解一下路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經歷過哪些事,這是買這本書的初衷。
為之三泣不止 王衛(wèi)國到路遙 多少坎坷路走來 從貧窮的黃土高原上爬出來 一步步走上文學的最高殿堂 其中的不易只有自己和身邊人所知 作者就是路遙靈魂的身邊人 他的書寫最權威最真實也最動人
內容豐富,讓困擾了多年的謎團終于有了答案.路遙的短暫人生迸發(fā)出的生命火焰,不僅影響了我們這一代,正在影響下一代.....他的寫作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愛屋及烏,還是愛烏及屋?我對路遙先生奮斗精神的欽佩和興趣超過他的小說。他是一個時代標桿的同時,也是對后人的警示。不知路遙先生講一點養(yǎng)生活到當下,能寫出怎樣的小說,會對當下的時代給出怎樣的吶喊?!
讀完平凡的世界后,就對路遙這個人非常感興趣,在想怎樣的人才能寫出這么偉大的作品,這本書讓我走進了路遙,了解了路遙所在的那個時代,對路遙的人生經歷有了了解,讓我更深的理解了平凡的世界!
一直在當當買書,質量好,價格優(yōu)惠,內容實,到貨快,物流態(tài)度好,希望今后能夠多推好書,建議包袋再結實點,箱子有時太軟了,常常有破損,望改進!路遙是我喜歡的作家,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
《路遙傳》帶著對《平凡的世界》《人生》作者的好奇讀完路遙的傳記,他的平凡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書中敘述他生命的最后也沒有妻子的照顧,讓人心寒,他們的愛情故事以一曲悲歌結束,林達的一生也同樣艱辛!選擇對的人,平淡的度過一生,是那樣的可遇而不可求!
從看路遙的第一本書《平凡的世界》一直到后來幾乎看完了他所有的作品,但是看的越多越想了解這些文藝背后的路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所以偶爾看到這本書毫不猶豫的就下定了,也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他小說中那些情節(jié)的原型,很喜歡
這本書拍錯了,當時以為不可以退貨后經同事確認可以打電話給客服退貨,后也是抱著一種試試的心態(tài)打了,沒想到真的可以退貨而且不用運\費.比淘定那些網(wǎng)購還方便.
讀了一整天,看了一半,這是我看過的最好的《路遙傳》。我喜歡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也想了解路遙其人,這本路遙傳內容詳實而文筆穩(wěn)健,尤其是里面有很多路遙難得一見的老照片,非常有可讀性。 推薦給大家,喜歡路遙的讀者不要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