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本傳記大體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將毛姆的一生逐一展現(xiàn),書稿資料翔實(shí),引據(jù),兼具文學(xué)性和可讀性。本書還力求揭開毛姆不為人知的私生活的面紗,涉及毛姆的成長經(jīng)歷,毛姆的感情糾葛,毛姆的家庭矛盾,毛姆的隱秘情史,毛姆的創(chuàng)作心路,以及毛姆和其他名作家的恩怨糾纏,書中均多有涉及。本書對于不了解毛姆的讀者,是一個而有趣的引介,而對于喜歡毛姆的粉絲而言,更是不可錯過的閱讀盛宴。
-
-
-
賽琳娜 黑斯廷斯是英國著名傳記作家,曾是《每日電訊報》(TheDailyTelegraph)博學(xué)記者,離職后一心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主攻名人傳記文學(xué)。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南希 米特福德傳》、《伊夫林 沃傳》、《羅莎蒙德 萊曼傳》、《毛姆傳》等。賽琳娜 黑斯廷斯還曾擔(dān)任英國較高文學(xué)獎布克獎評委。
及時章黑馬廄鎮(zhèn)的少年時代
第二章圣托馬斯醫(yī)院
第三章本能作家
第四章白貓餐館
第五章英格蘭劇作家
第六章西里爾
第七章代號薩默維爾
第八章面紗之下
第九章廊臺和普拉胡帆船的世界
第十章分居
第十一章瑪萊斯科別墅
第十二章哈克主人
第十三章講故事的人
第十四章宣傳活動
第十五章布龍奇諾男孩
第十六章背叛
毛姆作品年表
參考書目
及時章
黑馬廄鎮(zhèn)的少年時代
1955年,薩默塞特 毛姆81歲,一家報紙在采訪他時問他是否愿意出一本傳記。他說,不,不愿意。在他看來,這是一種無意義的行為。“現(xiàn)代作家的生活本身就是無趣的。”他輕蔑地說,“……我的生活注定乏味……我可不想跟乏味聯(lián)系到一塊兒。”事實(shí)上,根本不存在這種顧慮。正如這段表述,不真誠是有可能的;乏味則絕無可能。
在他漫長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他活了九十多歲——薩默塞特 毛姆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他那些的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在世界各地深受好評,其中最著名的《人生的枷鎖》是20世紀(jì)擁有較大讀者群的虛構(gòu)作品之一。他的書被譯成幾乎所有的已知文字,售出數(shù)百萬冊,為他帶來了巨大的名望和財富。在將近四十年的時間里,毛姆在他位于法國南部的豪華別墅里被錄影、拍照和書寫,關(guān)于這位傳奇人物,公眾無法獲知的情況似乎已所剩不多。然而,從少年時起,毛姆總有一些關(guān)于他個人及其事業(yè)的私密之事,是他不愿透露的。毛姆對他的大部分生活確實(shí)秘而不宣:同性性行為違法時,他是一名同性戀者;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都曾為英國情報部門服務(wù)過,有時還要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作為一名小說家,他的大部分時間在私密的、想象的世界中度過,被他虛構(gòu)的人物簇?fù)碇谒磥恚@些人物往往比外部世界的男女更為真實(shí)。兒時便有的口吃毛病讓他與這個世界進(jìn)一步疏遠(yuǎn),并使他在極其痛苦的同時異常敏感。口吃給他的生活造成了阻礙,因此,成年后,他習(xí)慣身邊帶個翻譯,一個善于交際、性格開朗的小伙子——這個人往往也是他的情人——作為他的中間人與陌生人進(jìn)行初次接觸,毛姆則或多或少地退居幕后。雖然毛姆竭力保護(hù)自己,但他依然脆弱無比;他是一個激情澎湃、不易相處的人,既冷酷無情,又充滿仁慈和魅力,盡管他獲得了一切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他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令人心生憐憫的不幸婚姻毀掉了他那些年的生活,從人生的摯愛那里,他也得不到應(yīng)有的回應(yīng)。
對于他的很多讀者而言,薩默塞特 毛姆等同于大英帝國,毛姆就是英國紳士的象征。他們以為他出身世代望族,實(shí)際上,毛姆的父母是新移民,專業(yè)人士,屬于中產(chǎn)階層,他們不住在英國,而是法國:毛姆的一生開始并結(jié)束于法國。毛姆的父親羅伯特 奧蒙德 毛姆(1823—1884)是一名律師,律師世家的第三代,祖上是威斯特摩蘭郡的農(nóng)夫和小商人。羅伯特 毛姆的祖父來到倫敦,一輩子只混了個書記員做,他的兒子則不僅在律師行業(yè)聲名顯赫,還是英國律師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羅伯特的家族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得相當(dāng)好,19世紀(jì)40年代,他把家搬到巴黎,并在那兒開了一家分社,他的合作伙伴威廉 迪克森則留在倫敦。毛姆與迪克森的律師行“英國法律專家(Juriconsultesanglais)”位于富博圣歐諾黑路54號那棟壯麗的沙羅斯特府邸,在英國大使館的正對面,毛姆和迪克森的事業(yè)在這里蒸蒸日上,尤其是在他被英國大使館半官方地任命為法律顧問之后。
三十五六歲時,羅伯特 毛姆過上了好日子。在拿破侖三世和第二帝國的興盛時期,巴黎似乎人人都在賺錢,大家高喊著“發(fā)財”。幾乎每天都有新店鋪和新公司開業(yè),巴黎人口急劇增長,毛姆和迪克森的主要生意來源——英國僑民的人數(shù)同樣如此。后來,羅伯特 毛姆終于覺得自己有錢到可以娶妻了,于是,1863年10月1日,39歲的他娶了一個迷人的、比他小16歲的年輕女子伊迪斯 瑪麗 斯奈爾(EdithMarySnell)。婚禮由羅伯特的牧師弟弟亨利 毛姆主持,婚禮地點(diǎn)設(shè)在英國大使館內(nèi)。婚禮結(jié)束后,毛姆夫婦住進(jìn)位于丹婷大街(現(xiàn)在的富蘭克林 D.羅斯福大街)25號的一套公寓。丹婷大街是條寬闊的林蔭路,路兩旁矗立著栗子樹,在香榭麗舍圓形廣場附近,從家去辦公室很方便,步行只需五分鐘。這套公寓在一幢新公寓樓的四層,采光充足、十分寬敞。大客廳的墻上掛著古斯塔夫 多雷①的版畫,擺放著羅伯特 毛姆年輕時從國外旅行帶回來的塔納格拉的小雕像、羅茲島的器皿和土耳其華麗的匕首。書房里有兩個深栗色的書櫥,里面塞滿了斯科特、狄更斯、查爾斯 金斯利、馬里雅特船長的書,還有伊迪斯喜歡的陶赫尼茨出版社出的小說。
毛姆夫人的出身遠(yuǎn)比她的丈夫更富有異國情調(diào)。伊迪斯的大半生是在法國度過的,但她生在印度。她父親去世時,她只有1歲零1個月,兩年后,她的母親安妮 艾麗西亞帶著她和遺腹的妹妹羅斯離開印度,回到英國,不久后又移居法國。兩個女孩進(jìn)入修道院學(xué)校讀書,母親為了貼補(bǔ)家用,用法文寫點(diǎn)小說和兒童故事,并為客廳歌謠(drawing-roomballad)譜曲。顯然,安妮 艾麗西亞是個有文化、有性格、有財力的女人,不僅比她的丈夫年輕很多,社會地位也更高些。查爾斯 斯奈爾是法爾茅斯一個修帆工的兒子,安妮 艾麗西亞則是約克郡一個富有的鄉(xiāng)紳的女兒,不過,這個鄉(xiāng)紳搬到康沃爾后損失了大部分財產(chǎn),投資錫礦也失敗了。她的母親是布里爾頓人,出生在柴郡一個可以追溯到12世紀(jì)的地主家庭,安妮 艾麗西亞姓布里爾頓,她的一個叔叔給毛姆起了薩默塞特這個教名,為的是紀(jì)念他一個杰出的教父——亨利 薩默塞特將軍爵士(Gen.Sir),但毛姆從
①GustaveDoré,1832—1883,19世紀(jì)法國著名版畫家、雕刻家和插圖作家。來沒喜歡過這個中間名。伊迪斯結(jié)婚并在巴黎定居后,安妮 艾麗西亞和羅斯搬到了圣馬洛,六年后,27歲的羅斯死于肺結(jié)核。在19世紀(jì)的法國,肺結(jié)核是頭號殺手。它殺死了羅斯,后來也殺死了她的姐姐伊迪斯,還差點(diǎn)殺死她的外甥威廉 薩默塞特。此后,安妮 艾麗西亞 斯奈爾又活了三十五年,于1904年89歲時于勒芒逝世。
毛姆一家在巴黎愜意地生活了差不多七年時間。性格活潑、喜好交際的羅伯特賣力工作,伊迪斯則負(fù)責(zé)料理家務(wù),撫養(yǎng)三個接踵而至的兒子。她有兩個閨中密友,一個是活潑的美國女人瑪麗(米妮) 沃德豪斯,一個是英國女人伊莎貝拉 威廉姆斯-弗里曼,她們都嫁給了大使館的二等秘書。她們經(jīng)常結(jié)伴出行,去新開的大百貨商場購物,或開車去布洛涅森林游玩,拜訪伊迪斯的熟人,英式下午茶當(dāng)時剛在法國流行起來。這段時間,羅伯特賺了不少錢,他很高興讓妻子隨意揮霍。二人享受著奢華的生活,他們有自己的馬車,經(jīng)常去看戲、聽歌劇,在家里大方地招待客人。伊迪斯打扮入時,家里到處都是鮮花,桌上擺著上好的溫室水果和反季的葡萄和桃子。毛姆夫婦的大部分社交生活圍繞著大使館進(jìn)行,但伊迪斯也有作家和畫家朋友,比如普羅斯佩 梅里美①和古斯塔夫 多雷,作為英國僑民圈里的頂尖美女,毛姆夫人因富有同情心和魅力而廣受歡迎。她是被列入上流社會年度名錄的極少數(shù)的外國人之一,死后她被描述為雅的沙龍常客,“一個迷人的女人,在巴黎上流社會有無數(shù)朋友,并享有崇高的地位。”這樣的頌詞未免言過其實(shí),但毫無疑問,伊迪斯 毛姆是個魅力無窮的女人。
毛姆夫婦的身材都很矮小,但羅伯特的相貌近乎粗野——圓滾滾的身材,一張蠟黃的臉,白眼球發(fā)黃,球狀的下巴上長了一圈胡子,還留著濃密的絡(luò)腮胡;伊迪斯則像個漂亮的洋娃娃,她的頭發(fā)是鮮艷的赤褐色,蒼白的膚色毫無瑕疵,深棕色的大眼睛深陷,兩只眼睛分
①ProsperMérimée,1803—1870,法國現(xiàn)實(shí)主義作家、中短篇小說大師、劇作家、歷史學(xué)家。得很開。照片中,她漂亮的嘴角稍微有點(diǎn)向下耷拉,她最小的兒子顯然遺傳了這個特征。伊迪斯嬌小的身材在緊身收腰、19世紀(jì)60年代依然很流行的鐘形裙的襯托下顯得十分精致。她有一件華麗的帶蕾絲邊的黑色鐘形裙,她穿著那條裙子的樣子真是明艷照人。她或許請不起皇后和法國宮廷貴婦們惠顧的大裁縫沃思,但她確實(shí)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時尚天賦,總能打扮得優(yōu)雅別致,這大概是在法國長期生活的緣故。毛姆夫婦一同出現(xiàn)時的反差感令人忍俊不禁,他們被親切地稱為“美女與野獸”。米妮 沃德豪斯問過伊迪斯怎么會愛上這么一個丑陋的小個子男人,伊迪斯的回答是:“因?yàn)樗肋h(yuǎn)不會傷我的心呀。”
1865年10月,這對夫婦的及時個孩子降生了,是個男孩,取名查爾斯 奧蒙德,一年后,弗里德里克 赫伯特出生,1868年6月,亨利 內(nèi)維爾出生。三兒子還不到兩歲時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隨后不久,拿破侖三世于1870年9月在色當(dāng)投降。隨著普魯士軍隊(duì)挺進(jìn)巴黎,毛姆夫婦和大部分英國僑民一起離開巴黎,前往英國,兩個仆人留下看家,走之前他們將一面英國國旗固定在陽臺上。他們把孩子寄放在倫敦的祖母家,他倆則去了意大利,他們都太需要這個假期了,羅伯特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伊迪斯三年內(nèi)連生了三個孩子。巴黎遭到可怕的圍攻,挨餓的民眾淪落到拿老鼠和動物園里的動物充饑。五個月的圍城后緊接著是血腥的內(nèi)戰(zhàn),也就是巴黎公社運(yùn)動,城里的大部分地區(qū)被摧毀,造成兩萬多人死亡。不過,到了1871年5月底,政府軍重新奪回控制權(quán)。八月,毛姆夫婦返回巴黎,他們忠實(shí)的男仆弗朗索瓦去北站接他們,告訴他們家里完好無損,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那面顯眼的英國國旗。
雖然家沒被德國人損毀,但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區(qū)呈現(xiàn)出一派荒涼景象,雖然重建工作立即啟動,且進(jìn)展迅速,但恢復(fù)商業(yè)生活仍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很多英國人永遠(yuǎn)地離開了。羅伯特 毛姆發(fā)現(xiàn)自己囊中羞澀,幾乎又要白手起家。同時,伊迪斯重操舊業(yè),照顧三個鬧哄哄的男孩。1873年,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又懷孕了。法國政府為了增強(qiáng)軍事力量,通過立法強(qiáng)迫出生在法國的外國人家的男孩加入法國國籍,這樣將來就可以對其自動擁有征兵資格。為了避開這一點(diǎn),英國大使里昂斯勛爵批準(zhǔn)在使館二樓設(shè)立一間產(chǎn)房,讓那些與大法官、法庭有直接關(guān)系的人的太太們在英國領(lǐng)土上生孩子。就是在這里,1874年1月25日,伊迪斯生下了她的第四個孩子,又是一個男孩,他的名字叫威廉 薩默塞特。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毛姆的幼年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他的三個哥哥——查理、弗雷迪和哈利被送到英國讀書去了,只在過節(jié)的時候回來。所以,小威利①過的是被驕縱、溺愛的獨(dú)子生活。父親整天在辦公室,他睡著了爸爸才回來,心愛的母親屬于他一人。他的乳母離開后,照看威利的是個法國女傭——他的“奶媽”,他們共用一間臥室,早上,她帶他去見母親,那時母親洗完澡正躺在床上休息,這段充滿親密和愛意的記憶永遠(yuǎn)留在毛姆心間。見過母親后,威利會被帶出去玩兒,通常是去香榭麗舍大道。那會兒,寬闊的大道兩旁是私人住宅和豪華公寓。他和奶媽穿行在馬車和時髦的行人中間,向靠近協(xié)和廣場的一個花園走去。那里有環(huán)島,《潘趣與朱迪》木偶戲表演,賣姜餅和麥芽糖的小攤,圓形廣場附近還有一幅用槍炮和身穿法國軍服的“尸體”組成的巴黎圍城全景圖。花園里總是有孩子,年齡稍長后,威利被允許跟他們一起玩兒,他們在灌木叢里沖進(jìn)沖出,玩兒激烈的打仗游戲。
威利有白皙的皮膚、金色的卷發(fā)和棕色的大眼睛,腰間系著一條黑腰帶,他和他的玩伴們——那些穿著短褲和系帶靴的法國小男孩沒什么區(qū)別。他的法語比英語說得流利多了,有時還會混在一起說。24小時,小兒子逗得伊迪斯哈哈大笑,他從火車的窗口瞥見一匹馬,于是,大聲喊道,“Regardez,Maman,voilàun'orse.”②現(xiàn)存他的及時封信
①毛姆的昵稱。
②法語,“看哪,媽媽,那兒有一匹馬。”是他6歲時寫給父母的,用的就是法文:
cherpapa,cheremaman,votrepetitwillieestheureuxaujourdenoeldevousexprimersesmeilleurssouhaits,etsareconaissanteaffection.croyez-moi,cherpapa,cheremaman,votrefilsrespectueux,williemaugham.(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你們的小威利很高興在圣誕節(jié)這天給你們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和感激之愛。相信我,親愛的爸爸、親愛的媽媽,尊敬你們的兒子,威利 毛姆。)
下午,母親或奶媽陪他一起喝茶,有時,威利會被帶到客廳向客人們炫耀,有一次未來的法國總理喬治 克列孟梭也在場。有時,他會被要求背誦一則拉 封丹①的寓言,幸運(yùn)的話,一些好心的先生還會給他小費(fèi)。毛姆7歲生日那天,母親的一個朋友給了他十二法郎,他用這些錢及時次買票看了戲;那天是大哥查理陪他去的,看的是薩爾杜寫的一部“殘暴”的情節(jié)劇,莎拉 伯恩哈特②的樣子嚇得他心驚肉跳。星期天,威利陪母親去大使館對面的英國教堂,母親總是在牧師布道前就帶他出來。
對小威利來說,母親是他整個生活的中心。他毫無保留地愛著她,她的愛也給他實(shí)實(shí)在在的安全感。父親則是一個模糊的形象,對他幾乎沒產(chǎn)生大的影響,他知道,母親的注意力永遠(yuǎn)在他身上,除了他們之間親熱的關(guān)系,其余的一切他都不太在乎。威利最開始去的是一所法語走讀學(xué)校,和哥哥們不一樣,家里最早給他們請的是英國的家庭教師。哥哥們回巴黎度假的時候會令毛姆興奮,盡管打破了日常
①LaFontaine,1621—1695,法國古典文學(xué)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詩人。他的作品經(jīng)后人整理為《拉 封丹寓言》,與古希臘著名寓言詩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國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稱為世界三大寓言。
②SarahBernhardt,1844—1923,19世紀(jì)和20世紀(jì)初著名的法國女演員。的生活規(guī)律。伊迪斯是一個有才華的業(yè)余演員,經(jīng)常邀請成年觀眾來家里觀看演出,孩子們也被允許參與其中。據(jù)一個當(dāng)時的觀眾講,伊迪斯的表演“遠(yuǎn)遠(yuǎn)高出一般的業(yè)余水平”。母親的朋友們,比如威廉姆斯-弗里曼夫婦也熱衷戲劇表演,星期天下午,威利經(jīng)常陪媽媽去他們家。這個家里有一個威利的同齡人維奧麗特,她也是在大使館出生的。毛姆給她的兄弟姐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覺得威利是個開朗、自信、富有想象力,而且非常勇敢的小男孩,他們甘愿讓威利當(dāng)他們的頭兒。他們喜歡聽他講故事,威利也總能想出新鮮的玩法。威利的大哥查理還帶他們?nèi)タ催^馬戲表演,孩子們經(jīng)常一起在香榭麗舍大道玩耍,一邊吃著糖塊,一邊看木偶戲,威利
突然間喜歡上了毛姆的書 于是就想多知道些作者的故事 這就是買這本書的初衷 目前還沒開始看 書質(zhì)量不錯
一直都很喜歡毛姆的作品,一看到毛姆的傳記,很激動,希望寫得不錯
毛姆不屬于有天賦的作家,但他卻是勤奮型的作家。他就像村上春樹說的一樣,善于不斷地挖掘自己,在自身的深井里面,找到自己想要寫的語句,找到自己想要表達(dá)的東西,他的整個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挖掘自己的過程。我在書中看到了一個人所能達(dá)到的所有可能!
以前看過,買來收藏的。喜歡毛姆的傳記和他的所有作品。
喜歡毛姆這個老頭,所以買了毛姆傳。可惜毛姆短篇沒貨!!
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里面提到《月亮與六便士》,看完后覺得很震撼,不過先看的是《刀鋒》從中獲得更大的能量。很慶幸能在年輕時遇見毛姆,為我解開了很多人生的迷惑,給了我生活的勇氣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他的傳記怎能不讀?
讀了很多毛姆的書,對毛姆的文字喜歡得不得了。這本自傳,史航在微博推薦過,應(yīng)該不錯,期待一個充滿收獲的愉快的閱讀體驗(yàn)
他是20世紀(jì)最富有的作家,他曾被BBC調(diào)查評為全世界最想見的人之一,他曾對巴爾扎克和司湯達(dá)冷嘲熱諷,他曾和丘吉爾和卓別林談笑風(fēng)生,他是二十世紀(jì)英國名流的核心人物,他就是威廉?毛姆,一個堪稱傳奇的人物。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歷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二十世紀(jì)“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 有人說,“如果有人能將毛姆的一生寫出來,那將比他的小說精彩一百倍。”本書正是對這一描述的踐行。此本傳記生動講述了毛姆跌宕起伏的一生,塑造了一個復(fù)雜、豐滿、真實(shí)的毛姆,他的一生可能并不完美,但絕對足夠傳奇。
賽琳娜女士所著《毛姆傳》可讀性很強(qiáng),按照年代順序,以翔實(shí)豐富的資料和流暢輕快的故事語調(diào),鋪展開毛姆一生在戲劇、情感、小說、交友、游歷等各方面的蹤跡。閱讀時可令人手不釋卷。
很不錯,最開始接觸毛姆是月亮與六便士,后來看了刀鋒 就喜歡上該作家,聽說毛姆一生坎坷,買來看看,喜歡傳記類的書
這本傳記是蘭登書屋權(quán)威版本,作者采訪人物素材扎實(shí),為我們?nèi)轿坏爻尸F(xiàn)出一個個性豐富、立體的毛姆作家形象。喜歡毛姆作品的讀者,不容錯過此書
非常精彩,詳盡真實(shí)的材料塑造出相對真實(shí)的毛姆,毛姆一生寫的劇本和小說也都提到了選材的出處與背景,不容錯過。
非常精彩的傳記!毛姆的小說不見得部部精彩,但他的人生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這個毛姆,活了將近一個世界,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歷史大事件,并且他行動力超強(qiáng),什么事都愛參與,還曾周游世界,還來中國見了辜鴻銘,還寫下了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游記和小說。
毛姆是本人非常喜愛的一位作家,看完這本《毛姆傳》,感覺毛姆的一生非常傳奇。
毛姆本人的經(jīng)歷和故事比他的小說精彩的多。有些作家,有趣的東西都在作品里,毛姆的故事卻既在作品里又在人生中,他幾乎無處不在了。
毛姆是一個對人性有敏銳的洞察力且擅長聰明的講故事吸引讀者,卻不忘低調(diào)刻薄的嘲諷世人又有著屬于自己的情懷的作家。人要是太聰明了,就不有趣了,他得遇到同自己一樣聰明的人才找到的有趣。所以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愚昧反而是一種幸福。這是毛姆自己的傲嬌。
讀此書,窺人私密事,是獵奇的過程;十六個章節(jié),將毛姆從少年時代至91歲病逝期間的每一寸隱私都翻了出來。真的太難想象,一個純粹靠寫作為生的作家同時還扮演著這么多的角色,一個畢生勉力維持形象的“老派英國紳士”背后竟有著如此豐富的秘密生活!
我把毛姆 的書看了幾本,覺得很好,所以買了毛姆傳。來領(lǐng)會毛姆的個人meil
這本傳記的確寫出了很多毛姆的“秘密”,例如他年輕時關(guān)于性取向方面的躊躇以及心理活動,他與丘吉爾的交情、他在俄羅斯做間諜的經(jīng)歷,以及他在晚年與自己老婆鬧翻的種種,這本書等于重新塑造了一個毛姆,一個復(fù)雜、扭曲,但是活生生、真實(shí)可敬的毛姆。
書做得很好,封面、內(nèi)文、紙張、印刷都很講究,傳記本身也十分精彩,這無疑得益于毛姆不平凡的人生,我很早就覺得餓,毛姆是最適合寫傳記的作家之一,他的人生不僅僅是難得的八卦和談資,同時也是非常有啟發(fā)和哲學(xué)性的一生。
對毛姆感興趣是因?yàn)閺垚哿幔沂莻€張愛玲迷。看過有評論說張的小說受毛姆影響很深,雖然張自己否認(rèn),但看過毛姆之后,才覺得毛姆果然要比張高出許多。所以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毛姆粉了!墻裂推薦!!
非常好讀的傳記,不僅有賴于毛姆自身傳奇式的人生,也有賴于作者善于把密實(shí)的細(xì)節(jié)梳理得如此清晰生動。我喜歡書中那些瑣碎的細(xì)節(jié),讀時甚至能感覺出作者的津津樂道。當(dāng)然對于毛姆精神世界的探析是點(diǎn)到為止,并未深入。
盛譽(yù)下的毛姆,晚年的毛姆,害怕衰老,害怕死亡。對世界滿是敵意。阿倫很多時候,因?yàn)樗斓骄癖罎ⅰ2焕斫猓返降渍f了什么做了什么,我想,他那個老頭子,仗著自己有點(diǎn)錢有點(diǎn)本事,什么事都敢說得出口。在我心里,他不是個溫情的人。只是個寫故事的好手罷了。
毛姆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他的小說還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早年看的《月亮》和《刀鋒》簡直重塑了我的三觀,因?yàn)槊罚议_始變得積極、愛書,愛觀察,因?yàn)槊罚易兊美潇o、理性,又對世界充滿好奇。有一種作家能夠讓人找到自己,另一種能讓人找到世界,而這兩者毛姆都做到了。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歷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二十世紀(jì)“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 有人說,“如果有人能將毛姆的一生寫出來,那將比他的小說精彩一百倍。”本書正是對這一描述的踐行。此本傳記生動講述了毛姆跌宕起伏的一生,塑造了一個復(fù)雜、豐滿、真實(shí)的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