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六神磊磊”2014年開設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六神磊磊讀金庸”粉絲近百萬,成為很受歡迎的原創自媒體之一,其微信公眾號文章閱讀量都在10萬 ,多篇文章微信閱讀量甚至高達50萬以上。其在騰訊的“大家”專欄文章,閱讀量高達100萬以上。
韓寒主辦的“一個”收錄推薦。
累計閱讀量過10000000次
一樣的江湖,一樣的金庸,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讀出不一樣的味道,思慮不一樣的人生。
既有對金庸武俠故事的還原,又有對社會現實的冷峻思辨;既有對過往江湖的犀利調侃,又有對當下現實生活的批判建言。
本書能夠喚起你想象世界和他人的能力,讓你知道原來江湖并不只是金庸筆下的模樣,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自己的江湖,而你,就是這個江湖的俠者。
六神磊磊,媒體人,騰訊“大家”專欄作家。一年前俠義情懷蠢動,開設“六神磊磊讀金庸”微信公眾號,受到百萬粉絲熱捧,成為了一個胖子橫行的自媒體世界里珍貴的瘦子。
(一)王重陽和林朝英:他們還以為自己在談戀愛
王重陽和林朝英,是一對神仙眷屬。和這一對相比,江湖上其他的幾對所謂“神仙眷屬”都統統差了點意思。
袁士霄和關明梅顯得比較“遜”;無崖子和李秋水顯得比較“淫”;楊過和小龍女離經叛道,顯得不如王林兩人“正”;郭靖和黃蓉則顯得比較世俗,仙氣兒不夠。黃藥師和馮衡這一對本來挺討人喜歡,但是金庸后來改了書,安排黃老邪去暗戀梅超風,意境大跌。至于歐陽鋒和他嫂子……咱們可以不提那一出嗎?
綜上,王重陽和林朝英,簡直是天造地設、組織贊成、群眾擁護、形勢需要的一對革命夫妻。傲嬌如黃藥師,在評點二人時說的是“二仙此相遇”,如此不吝溢美之辭。然而結果大家都知道:這兩人沒有在一塊。
于是問題就來了:為什么?
金庸對此先后給出過兩種解釋。及時種解釋最深入人心,說這兩個人“競爭之心”太重,互相不服氣,死掐了一輩子。用原文說就是:“二人武功既高,自負益甚,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爭競便隨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意思是說,這兩人都是頂尖的奧林匹克運動員,只知道“更高、更快、更強”,不懂得“友誼及時,比賽第二”,所以關系處不好。
這個解釋,似是而非。江湖上互相競爭的夫妻有的是。比如胡青牛和王難姑,兩人一個是“毒仙”,一個是“醫仙”,慘烈地互相掐了幾十年,都想要壓倒對方,一直鬧到死才作罷。他們的“競爭之心”比林、王豈非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卻不影響他們結婚做夫妻。
此外,王重陽真的是對林朝英一點都不相讓嗎?翻翻原著,其實未必?!渡竦駛b侶》上借丘處機的話說,王重陽對林朝英“知她原是一番美意,自是一路忍讓”“先師不出重手,始終難分勝敗”“決意不論比甚么都輸給她便是”。由此看來,他和林朝英打架,其實從頭到尾都在讓。
第二種解釋,是說兩個人“礙于禮教”,不能在一起。原著中楊過說:“當年重陽先師和我古墓派祖師婆婆原該好好結為夫妻,不知為了甚么勞什子古怪禮教,弄得各自遺恨而終。”
楊過這種說法,沒有證據,多半出于私心——明明是他自己要搞師徒戀,卻去附會古人,到重陽祖師的身上找合法性。王林二人既非師徒,又沒有什么親緣關系,他們想要結合并沒有任何禮教上的妨礙。
事實上,這兩個人鴛盟難偕,另有其問題:王重陽和林朝英的關系不像朋友,倒像是網友——平時交流挺多,互相之間也寫了好多信,“英妹”“英妹”地亂叫,但一見面就尷尬,找不到共同話題,只好講論武功。
這兩人的互動方式,也很類似于網友——今天我發帖、你頂帖,明天你發帖、我頂帖,看似朋友圈里熱火朝天,關系卻沒有實質性進展。
比如原著中,王重陽給林朝英寫信,絮絮叨叨地只是講自己帶兵抗金的戰況,等于是在朋友圈發帖:“坑爹啊,今天金兵好猛”,林則回帖“喆哥贊”;下一次林朝英跑到古墓叫陣,也等于是發了個帖“哈哈,我武功天下及時”,王于是又積極回帖:“嘿嘿我不信”。
他們無休止的“爭勝負”“拼輸贏”,只是表面現象。我不認為兩人真的這么在乎勝負。誰高誰下,雙方心里不都明鏡一樣么——原著上說,王重陽“自料武功稍高她一籌”,林朝英也知道他“并非存心和我相斗”??墒遣欢酚衷趺崔k呢?畢竟除了戀愛關系,“纏斗”好歹也算是種親密關系?。?/p>
王重陽和林朝英的真正問題,在于不會談戀愛。
戀愛和輕功、暗器一樣,也是一門需要先天稟賦和后天學習的技術活。張翠山不會談戀愛,但是幸虧殷素素會,所以做成了夫妻;而王重陽、林朝英兩人都不會,作為一派宗師,他們又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橋板,所以問題就大了。
他們都是文武全才,王重陽甚至連工程建筑都懂,古墓的圖紙都是他畫的;林朝英也一樣,你看玉女劍法里,她會的東西真是太多了:“小園藝菊”“撫琴按蕭”“松下對弈”“錦筆生花”……這樣的兩個人,怎么肯暴露自己不會談戀愛呢?
一個人越是、越全能,萬一碰到某個自己不會的領域,就越是寧死也不肯碰。
于是他們互相寫了那么多封親熱的信,卻“沒一句涉及兒女私情”。他們都努力裝作“只要我愿意,隨時可以談私情”,就像兩只強壯的旱鴨子在泳池邊上淡定地比劃、熱身,聊天氣,聊美食,卻誰也不肯下水。
他們上演了一幕幕類似“給女神吭哧吭哧修電腦,修完水也不喝就回家”的拙劣對手戲。林朝英聲稱自己看中了古墓,說:喆哥,我覺得你的房子真好。王重陽馬上回答:好呀,我搬出來給你??;過了幾天王重陽跑來說:英妹,我發現有一種石床對你的身體很好。林朝英說:好呀好呀我要!結果王重陽辛辛苦苦地給打了張“寒玉”牌單人床。
他們就這樣不咸不淡地互相頂著帖,揮霍著年華歲月,還以為這就算是在談戀愛。
,林朝英孤獨地老了,死了。王重陽跑到古墓,熟視故人遺容,“痛哭了一場”。
然后呢?給她作上一篇女兒誄?或者像段正淳一樣殉情?那是你們想多了。他的做法是——吭哧吭哧地把一篇武功刻在人家墻上,還非常呆氣地留了一行字:
“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于人。”
有人或者會說:瞧,你還說他倆不是爭勝!都人鬼殊途了,他還一心想著比武呢!
然而再仔細想想,那是爭勝嗎?那只不過是王重陽又重復了一遍自己會做的事:他又更新了一條朋友圈:“妹子,還是我武功高嘛”,然后得意洋洋地圈給了林朝英。
他都這么老了,但戀愛的技術仍然停留在小男孩階段:不知道怎么接近心儀的小姑娘,于是挑釁她,拉她辮子,換來她的憤怒回應,然后沾沾自喜。
不同的是,這一次,林朝英再也不會回帖,也不會點贊了。他們朋友圈里的更新,永遠停留在了這一年的這24小時。
你也很體面,我也很體面,但是我們的愛情,只收獲了一個永遠寂靜的朋友圈。
(二)哪個碧池吃了你的菜
如果用紅樓里的分類法來看《神雕俠侶》里的姑娘,那么“正冊”里大概會是小龍女、郭襄;“副冊”里可能是郭芙、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又副冊”里會是完顏萍、耶律燕、洪凌波……
這些美麗的女士之中,沒嫁掉的至少占一半,而且是干脆一輩子都沒嫁。《神雕俠侶》,就是一部剩女書。
讓很多人痛心疾首的是,論長相、論素質、論武功,沒嫁的女士都不比嫁了的差。要是再加上林朝英、李莫愁這些沒嫁的,那剩女們在素質上甚至還要壓倒人妻們。
要知道,當時江湖武林上的戀愛環境是不錯的——戀愛基本上自由,道德法制環境都很寬松,青年男女們活動范圍既大,交際圈子也廣,私相授受、瓜田李下、肌膚之親都是常事,何況房子又不貴,還允許自己私搭亂蓋。
剩女們到底“剩”在哪里?都是“一見楊過誤終生”嗎?恐怕沒有那么簡單。
原因之一,眾所周知:社會的外力,會使戀愛和婚姻的輪盤發生偏轉。例如郭芙,她本來應該是最嫁不出去的一個,結果她卻嫁得好,家庭最完滿。她老公耶律齊是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結婚之后又馬上接任丐幫幫主,用書上的話說,“她這一生甚么都不缺少了”,上哪兒說理去?
這就是典型的輪盤偏轉,讓郭芙這種情場里的“下駟”硬生生變成了“上駟”。耶律齊被郭家相中了,憑空被拎去當女婿,別人只有讓步。在戀愛的自由選號池里,有些號碼壓根就沒有被放到池子里來。假如是一個只喜歡耶律齊的女孩子,在選號池里撈了半天,只看到武修文、武敦儒這種甲魚,不肯下叉,于是就剩下了。
由此可見,如果你看中了一盤菜,卻總是遲遲不見它被端上桌,那么多半是被郭芙們吃掉了。
程英們被剩下,還有結構性的原因。在江湖里,一個人的師承門派,大概就反映他們的社會身份。比如門派峨眉派的紀曉芙,和超門派武當派的殷梨亭訂婚,這應該是當時江湖里最標準的婚姻模式。
女士們都在習慣性地“仰攻”。二流人物的女徒弟,總是想方設法撬人物的男徒弟。就像溫青青撬袁承志,殷素素撬張翠山,連孫不二的女徒弟程瑤迦,都勇敢地嘗試過撬洪七公的男徒弟郭靖。女追男隔層紗,只要有決心,何紅藥都可以推倒金蛇郎君。
于是問題就來了,那些二流人物的男徒弟怎么辦?例如丘處機們的男徒弟、達爾巴們的男徒弟、彭連虎們的男徒弟怎么辦?他們在讀者的眼里固然不太重要,不過是書中的邊緣配角,但別忘了,在現實江湖上精英畢竟是極少數,趙志敬們才是江湖上最中堅、最廣泛、數量最多的人群。
他們只好往下找,去找三流人物的女徒弟,例如朱長齡們的女徒弟、侯通海們的女徒弟、枯木大師們的女徒弟……
武修文懂得向下找,最終放棄了郭芙,順利娶了完顏萍。妄圖挑戰這一規則的,即便一時小動作得逞,也往往只能作死。比如丘處機的徒弟——尹志平同志。作為二流人物的男徒弟,他不肯俯就,偏要仰攻,冒死去進攻人物的女徒弟小龍女,結果可想而知。
因此,我們常常只顧同情剩女,卻往往忽略了江湖里那些悲催的剩男。
比如黃河四鬼,比如藏邊五丑,比如江南六怪,比如鹿清篤,比如高則成、蔣濤,比如曹云奇,比如徐錚……這些沉默的剩男,如果不是鐵桿金迷,你可能連他們的名字都沒聽過。更別提那些神拳門、巨鯨幫、海沙派里的寂寞男青年們,他們都是有血有肉、同樣渴望愛情和婚姻的活生生的人,卻一直都剩著。
就像你我身邊,多少剩下的小伙在廠礦里、車間里、工地上。我們大談所謂都市剩女現象的時候,很少想到他們。
江湖上還有一個規律:越是往基層走,男士就越容易被剩下,而女士反而越不愁嫁。在那些江湖二三流的門派中,姑娘很搶手,根本不用擔心被剩下。比如田青文、馬春花、戚芳們,這些二三流門派里的花朵兒哪一個不是扛著大備胎?
最容易被剩下的,反而是程英。她已經是黃藥師的徒弟了,還能到哪里去找更的青年才俊?即便好不容易物色到一兩個,卻還必須要求自己愛得有尊嚴、有風范,面對各色女子們的洶洶競爭,她那一枚含蓄的粽子,一句委婉的毛詩,能有多大勝算?
當然,我相信,所有有著好胃口的姑娘,最終都會找到自己的菜。只有兩種人會真有可能被剩下——過于現實的人和過于理想的人。
程英、郭襄,都有點過于理想,前者只得到了一句“兄妹之情,皓如日月”,后者只得到一句“咱們就此別過”。馬夫人康敏則好像有點過于現實,已經嫁了副幫主,卻非要撬幫主;段正淳已經答應了她當側妃,偏要當皇后。
我突然發現,這兩種人其實是一種人,都是過于理想的人。
(三)那些掉進黑洞的大備胎
盼望已久的書終于來了,感謝平臺發送的到貨信息。發送貨很快,很滿意
作者有思想,總體對金庸的作品挖掘有深度,與現實江湖結合的好。前面寫的比后面好。
只有幾篇寫的不錯。不喜歡把純文學和政治、社會聯系在一起。打著談金庸作品的名號談政治,如果不是程靈素那幾篇寫得好,真想罵作者。
從小看金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因為改編,有很多細節并不能體會,看這本書能補回來。
基本磊磊的公眾號文章都會讀一讀,借金庸人物之口訴說當下,幽默中帶著諷刺。出了合集當然要捧個場了,簽名確實是親筆的。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對金庸作品進行不一般的解讀,閑暇時讀有不一般的樂趣。
就是包裝略單薄,估計是分揀是有拋扔,一個角折了!不過整體不錯!內容跟我想象的有出入不過尚可接受!
作者對金庸的小說了如指掌,語言幽默風趣,結合現實,讀起來常常會心一笑,有所悟。
作者對金庸作品很熟悉,視角很獨特,有自己的思考,向作者學習!
六神帶給我的生活無數樂趣,讀他的書,輕松愉快,又令人深思。
很有趣。其實很多文章看過了,公眾號看的好處是時效性強,有針對性,而且評論也很精彩,為表支持特意買了實體書。
能把金庸的書與現實聯系到一起,真是神人呀!現實即江湖
先在微信上關注了六神磊磊,看了幾篇文章,確實不錯,然后看到他集結成了書,就忍不住要來買了,書到了,是正版,確實很棒!?。?
讀金庸的書,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時代解讀!這本調侃味道十足的書,是當下最有意思的一種解讀!
從網文到實體書籍,六神磊磊分析金庸武俠世界真是透徹,直面人性,值得一讀。
好喜歡六神磊磊的文章,特別有意思,還是從金庸作品里出發,覺得更好了。
說好的騎馬仗劍走天涯,變成了騎驢搬家(¬_¬)。挺符合我心中對這本書的期待。非常喜歡,快遞小哥送貨特敬業,傾盆大雨都攔不住,給32個贊。
很迷六神磊磊,關注了公眾號,這本書也不錯,繼續入其他大作
伴隨著金庸武俠小說的中學時代,如今人到中年,再看到六神磊磊的品評,書中刀光劍影的武俠江湖,仿佛就在眼前。
這本書很好看,把金庸小說里的人物歸類整理很到位,書買了,kindle電子書也同步買,方便在家和出差時候都能看
書還是不錯的。就是同時下了兩個單,這本書是根本沒打電話,直接扔快遞柜了,另一個單的貨已經好幾天了,根本沒收到貨,卻顯示已簽收了,我也是無語了。
你我皆凡人:從金庸武俠里讀出來的現實江湖(六神磊磊作
你我皆凡人:從金庸武俠里讀出來的現實江湖(六神磊磊作品)...
這也是沖著金庸兩字去的。關注了六神磊磊的公眾號,基本每期的文章都會追,就是因為公眾號的推送,才買的這本書,個人感覺公眾號推送的文章都比書寫的好。
金庸的江湖,現實中的江湖,不一樣的時代,一樣的江湖
內容毫無疑問是有趣的,事實上我在網上已經看過一些,要批評的是:一、字太??;哎,您就一定得挑戰讀者的眼神嗎?正常的尺寸那么一頁同樣裝得下!若非作者網名如雷,恐怕是沒人有耐心讀書的。
微信公眾號關注了作者很久很久,某天突然在當當發現心儀的作者居然出的有書,并且價錢還超級劃算,毫不猶豫的下單付款,到手之后更是感覺這部書不止值得看,還值得珍藏,太喜歡太滿意了
以前所未有的視角,用金庸的坐標,講一講那些故事
江湖,金庸的江湖也是一個消退的江湖,世事變遷呀,到了如今的職場江湖也是刀光劍影,但失去了萬丈豪情
金庸的武俠世界本是理想與虛幻,但是作者用一種“你我皆凡人”的態度對金庸的作品及人物進行解析,又仿佛說的是我們自己,這才是文學作品的一大境界,幾天之內就一口氣讀完了,繼續支持六神磊磊,愿再出佳作!
書很好看!作者對金庸小說中人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給讀者打開新的視角,很有趣的書。最驚喜的是我收到的書打開第一頁有作者簽名!不是印上去的,能看出來,分辨好久最后激動得不行??傊杏X還挺值的!給個五星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