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者田曉菲從另一個視角論《金瓶梅》,原來這也是一本慈悲之書。《金瓶梅》里滿目狼藉的窮山惡水,被作者打磨得塊塊磚石溫潤如玉。經她拆解,原書里充斥的滔天利欲和遍地污穢,簌簌搖落如枯葉,鉛華后款款而出的,是女性秀致的發香和柔暖的指溫,更是有容乃大極欲則衰的悲憫。
北京大學歷年輕的天才學生,
哈佛大學歷年輕的終身教授
田曉菲 經典代表作
我以為《金瓶梅》里面的男男女女是存在于任何時代的,不必一定穿著明朝或宋朝的衣服……我們的生活中,原本不缺少西門慶,蔡太師,應伯爵,李瓶兒,龐春梅,潘金蓮。他們鮮衣亮衫地活躍在中國的土地上,出沒于香港與紐約的豪華酒店。我曾經親眼見到過他們。
——田曉菲
田曉菲,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文學教授。主要學術著作包括《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2005),《烽火與流星:蕭梁文學與文化》(2007),《神游:中國中古時代與十九世紀行旅寫作》(2011) 等等。譯著包括(英譯中)《后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2001)、《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2003),以及(中譯英)《微蟲世界:一部關于太平天國的回憶錄》(2014)。
及時回西門慶熱結十弟兄,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第二回俏潘娘簾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說
及時回 西門慶熱結十弟兄,武二郎冷遇親哥嫂
(及時回 景陽岡武松打虎,潘金蓮嫌夫賣風月)
秋天的書
一部金瓶寫盡天下民生事,惹三教九流人等閑說之。
印刷排版真的很渣,天津人民出版社真的是不入流的出版社,這種出版社出的書就是典型的盜版書的風格。不過這當然不是當當網的問題。
這是一本具有普及性又可供研究的圖書,一改歷史評論家對《金瓶梅》這本書的評價方式,值得擁有!
內容還不錯。紙質很差,字體也比較奇怪,質量上與盜版類似。
視角很獨特,文字有味道,讀起來帶感,根本停不下來。
整體不錯,名氣很大,看看究竟內容如何吧,本來買格非的《雪隱鷺鷥》,結果沒貨,就買了這本。
讀評論,過癮而又不過癮,啥時候讀讀繡像本就好了。不過作者的文字真的很耐讀。
喜歡當當買的書。對質量放心。這一次是年末大促,真的很劃算。
朋友看到我讀這本書,還亂想,其實是很正統的學術書!
非常好的書,裝幀設計很好,包裝運輸完美,字體偏小,閱讀舒適感稍受影響。
剛剛看了一章,內容確實非常不錯,只是書的紙質排版印刷和一些評論說的一樣,真的像盜版的,畢竟出版社還不出名
很好地研究金瓶梅的著作,作者學識很淵博。大愛。
新的視角,每一回進行解說,評論比較推崇繡像本,我看的是詞話本,的確插入不少說教,看來有機會也得看看繡像本,但可惜找不到滿意的版本
手頭關于金瓶梅的書有好幾本,都沒來得及讀完,還有兩套金瓶梅,也沒看,欠債太多啊。。。
女性角度解讀,內容不錯。紙質一般,字小。對不起典藏本稱號。
曉菲女士筆下的《金瓶梅》,有一種終極的關懷,一種對人性終極的拷問,審視后便有了一種精神的深度。歌德說:“我一直以為人生的問題是如何生,現在才知道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死。”
好書必買,我就是這么貪婪。田曉菲年少成名,初中時就看過她幾歲時出版的詩集,現在成了哈佛的學者,確實有才氣。
這本書已是解讀金瓶梅的經典之作,特別是詞話本與繡像本之間的比較,使我認識了兩本不同的境界的金瓶梅,。只是上一個版本裝幀紙質排版差極,這種粗糙的紙張實在罕見且有損此書內涵,看到有“典藏本”以為會好一些,不過很失望,除了紙張改善,排版照舊,字極小(特別是序)排版極密,極不適仔細閱讀。建議以后換個出版社,出個真正的典藏版。
感覺作者距離少年才女的她有些遙遠了。解讀金評梅,展示出了女學者的一面,在每個人物、場景、細節中展示出了成人的情感世界,世俗的市井的生活萬象。
自金瓶梅問世,從未見女性公開評點,更何況哈佛才女小試午刀,不可不讀!
本書算為數不多的金瓶梅解讀書籍,金瓶梅的解讀和紅樓夢的比確實太少了,值得一看。
作者5歲習古詩,少年時期,古今中外,閱讀頗豐。14歲破格入北大,198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1991年獲美國布拉斯加州立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柯蓋特大學、康奈爾大學教書。2000年受聘于哈佛大學東亞系執教至今。
因為聽了笑談金瓶梅的有聲書,開始對這部《金瓶梅》“禁書”感興趣,一搜搜到眾多網友推薦的這本書,配合看原版正好。
至今第一次看到女性出版的論《金瓶梅》專論,而且還是早慧的才女,看下能否跟前輩學者媲美,但略翻一下,解說為主,深度感覺不夠,好似為速食而作。
田曉菲論《金瓶梅》給人耳目一新,詞話本與繡像本的對比對照,給人深刻啟迪。
田曉菲的評論寫得很深刻,金瓶梅真的不是一部簡單的書,沒有金瓶梅就沒有紅樓夢這話真不假,研究金學一定看看田曉菲。
書是沒問題。但是我剛才聯系人工服務,說了另一個看似蛋疼的問題:圖書的塑封膜太污染環境。是否可以用環保的材料,或者想別的方法包緊圖書呢?現在的塑封能在運輸時很好地保護書,不讓書散開而受到折損,但塑封只能用一次,拆掉就扔,當當的售出量這么大,全國看來,這樣的塑封塑料是大量的污染。一個好的企業,是否可以帶頭做點什么呢?這也是一種形象提升呢。讀書的人肯定會更認可賣書企業的環保的行動,會更愛你們,更愛買你們的書。我寫這么多,看上去真是有點多管閑事了。但是作為一個金卡老客戶了,隔三差五買不少書,每次拆塑封,都覺得替環境捏一把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