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史書中,有記述典章制度的專門篇章,也有記載一個具體朝代典章制度的專著,如"會要"、"會典",還有貫穿各個朝代論述典章制度的著作,如"通典"、"通志"、"文獻通考"。這些著述卷帙浩繁,普通讀者難窺其奧。《中國制度史》既有條理性又有概括性的論述,使我國歷代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其可讀性和參考性顯而易見,十分切合今天的讀者學習和研究參考之需。
1.熱點:近年來知識界大興"民國熱",民國時期的大師們再次回到人們的視野,并得到無盡推崇。本套叢書匯聚了當時各具獨特風采和閃光思想的大師們秀的代表作品,為廣大"民國迷"們奉上饕餮盛宴。
2.索引:本套叢書為索引版,每冊正文后都附有大量人名、地名和一般名詞索引,便于讀者有針對性地查詢閱讀。這是本套叢書的一大特色。
3.精校:目前市面上的民國圖書泛濫,但質量良莠不齊,不少版本錯漏百出。本套叢書經過2年時間精心編校,在內容上經得起反復推敲,更、更具性。
4.精裝:本套叢書采用精裝,設計用心,作者相同的品種均在書脊下部用使同一顏色表明,書脊上部為套裝統一顏色;每冊均附贈書簽和藏書票;包裝精美大氣,十分適合收藏。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漢族,江蘇常州人。我國近代"史學四大家"之一,十二歲以后在父母師友的指導下讀史書,了解中國歷史。16歲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及時師范專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戰期間,歸鄉閉戶著書。抗戰勝利后,重返光華大學。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終生教授。 史學代表作品:《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為代表的四部斷代史、《呂思勉讀史札記》等。
及時章農工商業
第二章財產
第三章錢幣
第四章飲食
第五章衣服
第六章宮室
第七章婚姻
第八章宗族
第九章國體
第十章政體
第十一章戶籍
第十二章賦役
第十三章征榷
第十四章官制
第十五章選舉
第十六章兵制
第十七章刑法
索引
及時章
農工商業
人民之生業,必始自漁獵,進于畜牧,乃漸及于農耕。畜牧種植之利,皆在日后,非演進太淺之民所知也。
寒地之民好肉食,熱地之民則多食草木之實。我國古者蓋兼此兩者而有之。《禮記禮運》曰:"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王制》曰:"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此蓋皆食草木之實。又曰:"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此蓋皆食鳥獸之肉。中國未進化之時,地偏于東南者,其俗蓋與夷蠻同;偏于西北者,其俗蓋與戎狄同也。然我族之進化獨早。
《古史考》曰:"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實,穴居野處。山居則食鳥獸,衣其羽皮,飲血茹毛,近水則食魚鱉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腸胃。于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鉆燧出火,教人熟食,鑄金作刃,民人大說,號曰燧人。"(據《繹史》卷一引)《白虎通》曰:"燧人鉆木取火,教民熟食,養人利性,避臭去毒。"《含文嘉》曰:"燧人鉆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復腹疾。"此并足征燧人為游獵之世首出庶物之主。伏羲之號,蓋謂其能馴伏羲牲。亦曰庖羲,則謂其取犧牲以充庖廚也。伏羲蓋游牧之世首出庶物之主也。燧人、伏羲、神農并稱三皇(詳見本書第十章附錄《三皇五帝考》),儼然代表生計進化之三時代焉。其年代不可確考。姑以通行之說計之,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三代合千八百年,五帝在其前,約計二百年,三皇距周末當在二千年左右也。神農事跡明見《易系辭傳》曰:"庖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此確為教民稼穡之君。我國數千年來以農立國之基,肇于此矣。
黃帝、顓頊、帝嚳之時,人民生計如何,古書難可確考。然《系辭傳》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則下文所述九事,蓋皆指黃帝、堯、舜時言之也。其九事,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系辭?傳?正義》:"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惟農業盛,故蠶織與之并興也。曰"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曰"服牛乘馬,引重致遠"。曰"重門擊柝,以待暴客"。惟農業盛,故蓋臧多須謀守御,而數石之重,中人弗勝,非如畜產可軀而行,故陸運有待于馬牛,水運必資于舟楫也。曰"斷木為杵,掘地為臼"。其與農事相資,尤不俟論。曰"弦木為弧,剡木為矢"。戎器皆資于木,亦耕稼之世,民斬伐樹蓺,故能然也。曰"上古穴居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惟去獵牧,事耕農,不得不去巖穴而居平土,故所以蔽風雨者必資棟宇;亦惟種樹既盛,材木日繁,故宮室棺槨咸有所取資也。曰"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書契者,《九家易》曰:"百官以書治職,萬民以契明共事。"鄭云:"書之于木,刻其側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蓋《周官》質劑之論。農業盛,故通工易事,隨之而盛也。以情事度之,黃帝以降,穡事之日興,無可疑矣(少昊究為帝王與否難定,其時代則必在黃帝、顓頊之間。《左》昭十七年述其官有"九扈為九農正",可見五帝之初,農業之盛也)。而堯、舜之盡力于民,事尤有明征。《孟子》述洪水之禍曰:"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孟子?滕文公》上)此容以后世之情形推度古事,然《堯典》詳載堯命羲和四子"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授時為古代農政要端。又《禹貢》于兗州言"桑土既蠶,是降丘宅土",與《孟子》言"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及治水功成,"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合(《孟子?滕文公》下)。居于平土,固耕稼之民所急也。即謂此等皆不可盡信,而《生民》一詩,實周人自頌其始祖之辭。后稷教民稼穡,必非后人所附會明矣。然則當時之洪水,以正當農業既盛之時,故覺其為禍之烈也。
唐虞以后,農業之盛,可以《書》之《無逸》為征。是篇首言"君子所其無逸,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則知小人之依"。下文歷舉殷之賢君中宗、高宗、祖甲以至周之太王、王季、文王,蓋皆重農之主也(其稱高宗之辭曰:"舊勞于外,爰暨小人。"稱祖甲之辭曰:"舊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鰥寡。"稱文王之辭曰:"卑服,郎康功田功。"皆可為其重農之證)。《史記?周本紀》曰:"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此后稷指棄以后相繼居稷官者,非一人)。后稷卒(此后稷為不窋之父,居稷官者也),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公劉卒,子慶節立,國于豳。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亞圉立。亞圉卒,子公叔祖類立。公叔祖類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于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筑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周之先世,蓋皆以能修農業而興者也。讀《公劉》、《綿》、《七月》諸詩,而其世德可見矣。
《禹貢》一篇,或謂非夏時史官作,蓋誠然。然無以證其非追述禹時事。后史追述禹事,誠不敢必其可信,亦無以必其不可信也。古人考證,誠不如后人之精,然風氣質樸,偽造之事亦必少。如今人疑古之說,幾于古書十八九皆出作偽,實予所不敢從也。《禹貢》述九州之田,雍州居最,而周人實以農業興,即其可信之一證矣。何休稱《周官》為六國陰謀之書,其所述蓋皆東周后事。合二書所載九州土田及農牧所宜,可見古代農業之一斑矣(見下表)。
包裝還不錯,沒打開看,內容還不清楚
好
呂老頭的書看了之后真失望。。。。。
很好的書哦,包裝紙張豆很好,很滿意的,十分。。
包裝不錯
不錯
不錯,好評!
不錯
不錯,好評!
絕對的經典,今天書香節優惠,終于買到了手了,哈哈
好書
經典版本,值得收藏!
不錯
總體還不錯,名家之手
經典,書不錯,發貨快,服務也不錯。
很好,很喜歡
就這樣這樣八分
非常好,會好好用來學習提高的。
書的質量很不錯,內容扎實。
品相不好,略臟
很不錯 是正品 速度很快 朋友很喜歡
書品很好,精裝,印刷清晰精美,包裝封塑很好。內部紙張微黃,復古,上檔次。內容引述歷史史料為主,扎實全面,從類別專門史角度,以大歷史觀論述,可為歷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內有精美小小書簽,值得擁有。如果介意出版社的讀者三思。
史學大家呂思勉的扎實之作,鼎力推薦!
在我國的史書中,有記述典章制度的專門篇章,也有記載一個具體朝代典章制度的專著,如“會要”、“會典”,還有貫穿各個朝代論述典章制度的著作,如“通典”、“通志”、“文獻通考”。這些著述卷帙浩繁,普通讀者難窺其奧。《中國制度史》既有條理性又有概括性的論述,使我國歷代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其可讀性和參考性顯而易見,十分切合今天的讀者學習和研究參考之需。
里面紙張質量很好,字跡很清晰,看了一下內容發現大愛啊,包裝精美,里面還有藏書票和書簽,很漂亮,值得收藏~~
就是覺得沒必要弄這種包裝,書的內容比較重要,但是沒有軟包裝了
長篇大論比較多,多是引薦,明朝或者清朝的制度介紹不是很多,所以不是我想要的那種。
很專業的一套書,買了這套好幾本相關書。這一類的書真的很難得,雖然看的2套并非很全面,朝代也只寫到一部分,但內容、印刷都很好,價格也便宜。提示下是用 文言文書寫,簡體,有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