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戰爭論圖書
人氣:123

戰爭論

《戰爭論》是一部軍事理論作品。該書在戰爭的概括性、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眾戰爭、集中兵力等許多方面都有精辟論述。書中“戰爭是政治的續”的理論至今仍是我們解讀國際局勢的指南。 ...
  • 所屬分類:圖書 >政治/軍事>軍事>軍事理論  
  • 作者:(德)[克勞塞維茨]著,[孫志新]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50235816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1
  • 印刷時間:2014-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戰爭論》是一部軍事理論作品。該書在戰爭的概括性、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眾戰爭、集中兵力等許多方面都有精辟論述。書中“戰爭是政治的續”的理論至今仍是我們解讀國際局勢的指南。

《戰爭論》是世界上偉大的兵學名著之一。書中所蘊含的謀略智慧已遠遠超過軍事范疇,被廣泛用于各領域,備受各國政治家、外交家、企業家的青睞。既可用于商業競爭的決策和參謀,又能為個人處世出謀劃策,讓人受益終生。

編輯推薦

《戰爭論》出自克勞塞維茨之手??藙谌S茨是德國軍事理論家、軍事歷史學家、普魯士將軍,西方近現代軍事理論的鼻祖。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侖戰爭,在此基礎上著就《戰爭論》一書,被稱作“西方兵圣”。

《戰爭論》是戰略與戰事并重的軍事圣典,經典呈現拿破侖軍事思想。書中所包含的謀略智慧已遠遠超過軍事范疇,被廣泛用于政治、經濟、外交等各個領域,備受各國政治家、外交家、企業家的青睞。它是一本融會貫通的人生韜略奇書,彰顯人文精神的哲學與智慧。

作者簡介

克勞塞維茨,德國軍事理論家、軍事歷史學家、普魯士將軍,出生于普魯士馬格德堡的一個貴族家庭,12歲參加普魯士軍隊,13走上戰場,之后進入柏林軍官學校學習,后又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并晉升為將軍。他一生參加了四次著名戰役:萊茵戰役、奧斯塔德會戰、1812年法俄戰爭和滑鐵盧戰役。在擔任軍官學校校長的12年中,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運用辯證法系統地總結戰爭經驗的思想成果,著就《戰爭論》一書。這本書被稱作“西方軍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稱作“西方兵圣”。

目錄

導讀

及時章戰爭的性質

第1節什么是戰爭

第2節戰爭的目的和手段

第3節軍事天才

第4節戰爭中的危險

第5節戰爭中的勞累

第6節戰爭中的情報

第7節戰爭中的阻力

第8節結束語

第二章戰爭理論

第1節軍事藝術的區分

第2節關于戰爭理論

第3節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

第4節方法主義

第5節批判

第6節關于史例

第三章戰略概論

第l節戰略

第2節戰略要素

第3節精神要素

第4節主要的精神力量

第5節軍隊的武德

第6節膽量

第7節堅忍

第8節數量上的優勢

第9節出敵不意

第10節詭詐

第11節空間上的兵力集中

第12節時間上的兵力集中

第13節戰略預備隊

第14節兵力的合理使用

第15節兵力的配置形式

第16節軍事行動中的間歇

第17節現代戰爭的特點

第18節緊張與平靜

第四章戰斗

第l節引言

第2節現代會戰的特點

第3節戰斗概論

第4節戰斗概論(續)

第5節戰斗的意義

第6節戰斗的持續時間

第7節決定戰斗勝負的時刻

第8節戰斗是否需要經過雙方同意

第9節主力會戰

第10節主力會戰(續)

第11節主力會戰(續)

第12節戰略上利用勝利的手段

第13節會戰失敗后的退卻

第14節夜間戰斗

在線預覽

軍隊的武德

必須注意這么一個問題,武德不同于單純的勇敢,也不同于對戰爭事業的熱情。勇敢的確是武德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軍人的勇敢與普通人的勇敢是兩回事,后者的勇敢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的品質,而軍人的勇敢除了這一點還可以通過訓練培養出來。個人勇敢所特有的隨心所欲、不受控制地展示力量的傾向,是軍人的勇敢所必須擺脫的,因為軍人的勇敢必須服從更高的要求,即服從命令、遵守紀律、規則和方法等。而對戰爭事業的熱情,雖然能增添武德的生命力,使武德的火焰越燃越旺,但是它不是武德所必需的組成部分。

戰爭是一項特殊的事業,即使它所涉及的方面很廣,即使一個民族所有能夠參加戰爭的男子都來參加這個事業,它依然是一種特殊的事業,它不同于人類生活的其他各種活動。武德在個人身上的表現包括:深刻了解戰爭事業的精神實質,激發、鍛煉和汲取在戰爭活動中的力量,將自己的全部智力都運用于戰爭事業中,然后通過訓練使自己而敏捷地做出行動,竭盡全力,將自己從一個普通人轉變為一個稱職的軍人。

因此,任人們千方百計地設想將一個人既培養成公民又培養成軍人,任人們將戰爭想象成具有全民的性質,任人們認為戰爭的發展如何地不同于以前傭兵隊長時期,也是無法抹煞戰爭事業的特殊性的。既然這樣,那些始終從事戰爭事業的人,就會始終把同自己一起從事戰爭的人看做一個整體,戰爭的精神要素,就是通過這個團體的規章制度完善起來的。事實上也正是這樣。因此,我們主張從較高角度來觀察戰爭,不能輕視軍隊中或多或少具有的這種團體精神。打一個恰當的比喻:在我們所說的武德中,這種團體精神就好像是一種粘合劑把起作用的各種精神力量粘結在一起;而組成武德的那些晶體,需要依靠這種團體精神才能相對容易地把它們凝結起來。

對于一支軍隊來說,在極其猛烈的炮火下如果它仍然能夠保持正常的秩序,不被想象中的危險所嚇倒,而當面對真正的危險時也毫不畏懼;在勝利時感到自豪,在失敗的逆境中仍能自覺地服從命令,對指揮官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信賴;在困苦與勞累中,如果它仍能把這種困境看做是獲勝的手段,不但不氣餒還像運動員一樣繼續鍛煉自己;如果它只抱有保持軍人榮譽這樣一個的簡短信念,并能將上述所有的義務和美德牢記于心,那么,毫無疑問,這就是一支富有武德的軍隊。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一支軍隊假如沒有這種武德,它還是可以像旺代人一樣出色地戰斗,像瑞士人、美國人和西班牙人一樣實現偉大的事業,更有甚者可以像歐根和馬爾波羅一樣,率領沒有武德的常備軍并最終取得勝利。所以,并不是說必須具備武德才能使戰爭取得勝利。我們特別強調這一點,目的是為了使這里所提出的概念更為明了,即既不能忽視武德的重要性,也不能將武德看做取勝的必需因素。事實也確是如此。武德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力量,它是可以被單獨考慮的,其作用也是能夠估量的,就像一件工具的力量是可以計算出來一樣。

我們已經闡述了武德的特點,現在還想進一步談一談武德的作用,以及獲得武德的途徑。

如同統帥的天才與軍隊的整體的關系一樣,武德與軍隊各部分的關系也是如此,統帥指揮的只能是軍隊整體,而不是軍隊的各個單獨的部分。對于統帥指揮不到的部分,就必須而且只能依靠武德。我們應該以的品質和才能作為選拔統帥的依據,而選拔隊伍的主要指揮官則必須經過慎重的考察。一般來說,指揮官的職位越低,這種考察也可以相應少一些,也可以相應地降低對個人才能的要求,但是卻必須具有武德。當然,一個奮勇作戰的民族所具有的勇氣、智慧、刻苦與熱情這些天賦品質,是能夠起到同樣的作用的。也就是說,這些品質能夠代替武德,同樣,武德也能夠代替這些品質。這里就告訴我們兩個道理:

(1)只有常備軍具有而且也最需要武德。民眾武裝天賦的品質,如勇敢、機智、刻苦和熱情等,可以代替武德,而且這些品質在戰爭時期更容易養成。

(2)常備軍對民眾武裝作戰與對常備軍作戰相比更需要武德,因為在對民眾武裝作戰時,兵力比較分散,各部隊更需要依靠自己單獨行動。而當軍隊能夠集中戰斗時就可以較大地發揮統帥的天才作用,即使武德不足也可以彌補。一般而言,戰爭變得越復雜,兵力變得越分散,軍隊就越不能缺少武德。

結合上述兩點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教訓:一支缺乏武德的軍隊,在組織戰爭時就應該盡量簡單,或者更加注意戰爭組織的其他方面,千萬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

因此,戰爭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理所當然是軍隊的武德。假如缺少這種力量,就應該想方設法用其他精神力量來代替,比如統帥的才能或者民族熱情等。否則,所付出的努力很可能是徒勞無益的。無論是亞歷山大率領的馬其頓軍隊,或者凱撒率領的羅馬軍團,亦或是亞歷山大 法爾涅捷率領的西班牙步兵,或者古斯達夫 阿道夫和查理十二率領的瑞典軍團,以及腓特烈大帝率領的普魯士軍隊、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他們都是依靠了這種巨大的精神力量而成就了偉大的事業。對于這一點我們必須承認,否則只能說明他在故意無視一切歷史事實。

必須明確:這種精神力量的產生只能有兩條渠道,而且必須把這兩者密切結合起來才能產生這種精神力量。及時條渠道是軍隊經歷過許多次戰爭并取得很多勝利,另一條渠道是軍隊經受過很多超乎尋常的勞累與困苦,因為只有經過磨煉的軍人才會認識到自己的力量。一個統帥必須習慣于向自己的士兵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一旦士兵克服了勞累與困苦,他就會感到無比自豪。因此,只有經過無數次勞累與困苦的磨煉,只有在一次次勝利的鼓舞下,才能培養出良好的武德;也只有在勝利的陽光下,武德的幼芽才能茁壯成長,才能夠抵抗更多的不幸與失敗,甚至能夠克服和平時期的松懈狀態,在一定時期內至少是這樣的。所以,一旦擁有了這種精神力量之后,即便這支軍隊的統帥平庸無為,或是處在一個和平的環境中,這種精神力量仍然會延續很久。

還必須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武德和情緒是兩回事,不能等同看待。一支遍體鱗傷、久經戰斗的部隊所發揚的團體精神,即良好的武德,是不能與那種只靠條令和操典組合在一起的常備軍的自負與虛榮相比擬的。苛刻的條令和勤務規則或許能夠讓軍隊的武德保持得更長久一些,但是其本身是不會產生武德的,因此,我們雖然承認這的確有價值,但是不應該過高地估價它。和平時期訓練出來的軍隊特色有:嚴謹的秩序、作戰技能、堅強的意志,以及一定程度的自豪感和高漲的情緒,這些是我們必須珍視的,但是它們并不能像武德那樣單獨發揮作用。整體只能依靠整體的力量來維持,這就如同一塊冷卻得過快的玻璃一樣,稍不謹慎,一道裂縫就可以導致整體的破裂。因此,一支沒有經過勝利與失敗的磨煉的軍隊,一支能適應艱苦環境的軍隊,即使擁有最飽滿高漲的情緒,一旦遇到挫折,就會變得膽怯,甚至變得非常恐懼,這就是法語中所說的“大潰敗”。這樣的軍隊只能在統帥的帶領下有所作為,否則將一事無成。所以,我們絕不能把武德與情緒混為一談。

第6節膽量

膽量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力量,它能促使人們戰勝精神上的極大危險,所以在戰爭中它也應該被看做是一種獨特的有效要素。事實上,膽量只有在戰爭這個領域里才顯得更有地位。

對軍人而言,從普通士兵到統帥,膽量都是最難能可貴的品德,它就好像是真正的鋼一樣,使武器發出鋒利的光芒。

我們還必須承認,在戰爭中膽量所占的地位非同一般。所以在戰爭中,不但要考慮到時間、空間和數量等問題,還必須考慮膽量所起的作用。當一方的膽量超過另一方時,他的膽量就會因為對方的怯懦而發揮獨特的作用。所以膽量是一種真正的具有創造性的力量。在哲學上,想要證明這一點也是輕而易舉的。每當膽量大的人遇到膽小怯懦的人,就一定有可能獲勝,原因怯懦往往使人喪失鎮靜。除非遇到深思熟慮且謹慎小心的人,膽量才會處于劣勢,因為謹慎有理由被看做是另外一種膽量,它與膽量可以相匹敵。不過,這種現象往往是很少見的。因為,絕大多數謹慎小心的人,也是膽小怯懦的人。

在軍隊中,培養膽量這種力量,并不會阻礙到其他力量的發揮,因為軍隊之所以必須服從更高意志,以上級的意志為轉移,根源在于其置身于戰斗隊形和勤務規則的約束之中。在這里,膽量就好比壓縮待發的彈簧一樣。

指揮官的職位越高,就越需要通過智力,以及深思熟慮的奇謀異策來衡量膽量的尺度,使膽量不至于陷入毫無目的和盲目的感情沖動的境地,因為地位越高,牽涉到自我犧牲的問題就越少,牽涉到其他人、甚至全體生死存亡的問題就越多。如果說控制士兵的是已成為第二天性的勤務規則,那么,控制指揮官的就一定是他的深思熟慮與自控力。單憑膽量的指揮官在行動中往往容易出錯。但是,這種錯誤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應該與其他錯誤區別對待。相對而言,那些敢于表現出膽量的軍隊還是好的;這就如同土壤是否肥沃,可以通過雜草是否茂盛來證明一樣。即使是毫無目的的膽量,像蠻勇,也不能輕視它,從本質上說,它與膽量是同一種感情力量,只是缺少了智力的支配與控制。膽量在什么時候會變成一種危害?只有當膽量違背原則,忽視上級明確的意志時,才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危害。但是,我們并不是由于膽量本身的緣故而把它看做是危害,其根本原因在于拒絕服從,因為在戰爭中服從是至高無上的。

在戰爭中,當指揮官的見解一致時,因小心謹慎而失敗比因大膽妄為而失敗的事例要多得多,這一點讀者肯定會認同我們的看法。

按理說,膽量常常源于合理的目的,所以會削弱膽量本身的價值,但事實上恰恰相反。

當有了明確的作戰方針,或者智力占上峰時,一切激情的揮發就會失去原本具有的威力。所以,指揮官的職位越高,膽量會變得越小,因為,雖然智力與理智并沒有因為職位的上升而提高,但是他們仍然會受到來自外部的,諸如客觀事物、情況、想法的頻繁而沉重的壓力,他們的個人見解越是缺乏,所受的壓力就越重。法國有句諺語:“在第二位時大放異彩,上升到及時位時便會黯然失色”,在戰爭中,這句話所揭示的生活經驗也同樣適用,基本原因就在于此。在歷史上,那些被認為無所作為、優柔寡斷的統帥,在職位較低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都是以勇敢和果斷著稱的。

在這里我們必須指出,必要性誘發了大膽的行動。必要性有程度上的不同。如果是十分迫切的必要性,當事人權衡了利弊得失不惜鋌而走險,那么唯有他的果斷是值得我們稱道的,而果斷有其自身的價值。為了表現騎手的本領,年輕人躍過了深溝,那可以稱之為膽量,假如被一群土耳其士兵追殺而躍過了深溝,那就只是果斷了。相反,行動的必要性并不迫切,那么必須考慮的情況就會很多,而膽量的作用就越不會受到必要性的影響。1756年,腓特烈大帝知道無法避免戰爭,而免遭滅亡的方法只有先發制人,所以必要性促使他發動了戰爭,但同時也具備了膽量,因為只有他才能在那樣的環境下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平常人是難以想象的。

雖然只有統帥或較高指揮官考慮戰略問題,但對戰略而言,各級人員的膽量與武德一樣,也是有一定的重要性的。一支軍隊如果來自勇敢的民族,同時又注意培養勇敢的精神,他們可以做的事情是那種缺乏武德的軍隊所難以做到的,因此我們涉及到了軍隊的膽量問題。我們原本要說的是有關統帥的膽量,可是現在也無話可說了,因為我們之前已盡較大的努力闡明了膽量的特性。

指揮官的職位越高,在他的活動中智力、理解力與認識力就越起著主導作用,而膽量這種感情力量就越發顯得不重要。因此很少見到那些身居較高職位又具備膽量的,正因為如此,膽量在這些人身上就越值得稱道。英雄的標志是具備超常才智做指導的膽量,當然,這種膽量所表現的不是去違背事物的性質與規律,而是表現在決策時對天才,也就是的判斷,快捷而自然地做出較高肯定,并給予有力的支持。智力和認識力越是受到膽量的鼓舞,能夠發揮的作用就越大,也就越能開闊眼界,從而使結論更加正確。不過,請千萬要記住,目的越大危險也就越大。一個平常人,我們暫且不談膽小怕事的人和優柔寡斷的人,在沒有危險和不需要負責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對某種事物的思考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墒?,當危險和責任從四面八方涌來時,他就無法冷靜地去觀察問題,最傷腦筋的是他會失去決斷能力,因為任何人都無法在這方面幫上什么忙。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把一個人的膽量和能力結合在一起,才能成為杰出的統帥;也就是說,膽量這種感情力量是成為杰出的統帥的必備條件。也許,隨著一個人職位的提升,這種經過長期修煉而形成的感情力量會減少,但是,總有那么一些人,會把這種感情力量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于是就會有更大的冒險精神,追求的境界也會更高。無論這種精神力量來自必要性,還是榮譽心,也不論是腓特烈的行動,或者是亞歷山大的行動,從對批判的考察來講差不多都是一樣的。假如亞歷山大的行動是因為大膽而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那樣,腓特烈的行動就更多的是因為內在的必要性從而更能滿足人們的理智。

接下來我們談談大膽的精神。

假如這個民族本來就具有大膽的精神,那么這個民族的軍隊肯定也具有大膽的精神;如果一支軍隊本來沒有大膽的精神,如果能夠有一個有膽量的指揮官,在他的指揮下,通過多次勝利的戰爭就能培養出這種大膽的精神。

在當今社會,要培養一個民族的大膽精神,那就只有通過戰爭,而且必須是依靠膽量而進行的戰爭,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民族克服懦弱和貪圖安逸的不良傾向,從而長盛不衰。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想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自強自立,就必須使它的民族性與戰爭鍛煉不斷地相互促進。

第7節堅忍

也許讀者會感到意外,我們并沒有在這里提到一些有關角和線的問題,在這里看到的是每天都能在大街上遇到的普通人,而不是科學世界的公民;雖然如此,我們仍不打算在所研究的論題范圍之外加任何一點數學的成分。

在戰爭中出現的許多事情與人們的想象都大相徑庭,從遠處看或是從近處看也會產生很大的差別,在這一點上,其他任何事情都沒有它那么復雜。建筑師看著建筑物按照他的設計圖逐漸建造起來時,他的心態是平靜的;醫生和建筑師相比,雖然會遇到更多的意外結果或是偶發現象,但他是很清楚自己所使用的手段的作用及用法的。然而在戰爭中,情形就大不相同了,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使統帥受到沖擊,例如情報的真假,由恐懼、大意和急躁而產生的錯誤,一些正確的或錯誤的見解,惡意、真假責任感,懶惰或疲乏所引起的不服從行為,以及一些意想不到的偶發事件等等??偠灾?,他處在各種各樣的感受之中,這些感受除極少數是令人鼓舞的以外絕大多數是令人擔憂的。長期的戰爭經驗早已使他具備對具體現象迅速做出判斷并想出對策的能力。勇敢的稟性和頑強的意志會使他以堅強的毅力抵御住這些感受。一旦讓步就會前功盡棄。因此,在實現自己的意圖的過程中,就必須想方設法實現這個意圖,用堅忍的精神來同這些感受相對抗。眾所周知,在戰爭中,必須要經受住無數的勞累、艱辛和困苦才能取得豐功偉績。由于肉體和精神是最薄弱的往往容易使人屈服,所以只有具備并表現出被世世代代所贊頌的堅韌不拔的偉大意志力,才能使他達到成功的彼岸。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的一本書。買了很久也看了很久。真實熱烈。讓人很幸福。

2016-09-05 21:01: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只是克勞塞維茨的前三卷,省去了很多東西。如果是僅僅想看看戰爭論,可以買

2014-12-18 18:39: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都是塑封包裝,很不錯,快遞稍稍慢了點,不傷大雅。

2016-11-17 10:43: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看,不過這本書厚度一般,大體翻了翻,估計做個入門用書還是不錯

2016-10-09 12:31:36
來自我不不**的評論:

經典的戰爭理論著作,雖然是特別德國人寫的,其中的道理確實也適用于今天的備戰。這的推薦。學點知識沒有什么壞處。

2014-11-27 14:29:39
來自阿基米**的評論:

現代軍事理論的經典制作,可以媲美《孫子兵法》。需要耐心品讀,非常滿意的一次購物體驗!

2016-01-23 20:45: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尤其和孫子兵法一起看,中西方文化的對比

2017-05-21 11:54:1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沒看,打算收藏,經典書、經典看、經典用、經典情。

2017-05-19 16:47: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因為在閱讀《戰爭史》時作者時常提到這本書里不同的觀點,所以引發了閱讀的興趣。

2017-03-12 16:29: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的質量還可以,快遞員態度也很好!就是戰爭論,本來是買一本的,怎么買了兩本!

2015-10-21 15:27:26
來自夜下孤**的評論:

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 。

2015-01-07 16:03:5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法國軍事家克勞塞維茨的經典之作,如同我國古代的孫子兵法,對后世有深遠的影響,值得一讀。

2017-06-04 01:22: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總體看來還可以,看了下書的內容,還是可以的。特別趕上了滿200送100的活動,省了很大一筆錢,比較開心。。。唯一感到困惑的是,這本書的邊裁不是很光滑,有點粗糙,甚至讓我懷疑像盜版的

2016-04-27 23:35:29
來自lanfeng**的評論:

喜歡這本書,考慮了很久,正好等到當當雙11搞活動4.9折封頂,算是碰上好時候了。連帶這本書一共買了十多本書,把籌劃了一段時間的書單上的書都買了。感謝當當網,支持當當網,謝謝了,物流配送也很給力,下單的第二天就收到了。收到書,粗略看了一下,內容詳盡,印刷很正規,紙質也很好,真的一本好書,性價比很高。祝當當網越來越好!!

2016-11-11 13:25:31
來自綦毋懷**的評論:

戰爭的經典之作,希望可以給我一些知識層面的增長。

2016-11-07 08:51:45
來自***(匿**的評論:

看了此書,與人探討政治與軍事的時候,逼格可以提升很多

2017-03-23 10:21:36
來自wobiniy**的評論:

克勞塞維茨曾經說過:“你想要和平嗎?你想要和平你就要準備戰爭?!蔽矣X得僅僅是這段話就足夠吸引我讀一讀他寫的《戰爭論》了!

2015-11-04 19:47:18
來自914915**的評論:

萬卷出版的前身遼寧教育曾有出版萬有文庫,本書繼承了萬有文庫的內容加以改良,同時不再如以前的簡潔封面,而是加上了藝術氣息的配圖,戰爭也是一門藝術。

2016-03-15 14:53:13
來自龍沒有**的評論:

久負盛名的軍事戰爭學代表作,西方的孫子兵法

2016-07-19 19:07: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書對于了解戰爭從大的層面來說,非常有意義--推薦

2017-08-02 16:09: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看了之后對戰爭的詮釋很到味,對戰爭的認識提高了

2017-08-20 18:34:19
來自simo751**的評論:

讀約翰基根的《戰爭史》,就忍不住想了解一下克勞塞維茨的戰爭理論。

2017-09-08 10:06:14
來自瓏泉鈴**的評論:

《戰爭論》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 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克勞塞維茨本人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2] 作者在書中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御、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3] 盡管該書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由于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

2017-07-27 23:35: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說出了戰爭的本質。日本的石原莞兒就是看了這本書,提出了先進攻蘇聯,再占領中國,最后跟日本決戰。九一八事變就是這個小日本的注意。后來被東條英機排擠除了軍界。

2017-07-10 09:31:28
來自emocore**的評論:

除了對戰爭本質的揭示,《戰爭論》還精心研究了戰爭中一切因素,它的一些主要觀點和精辟分析,仍然能夠對今天的戰爭理論和戰爭實踐研究有巨大的借鑒作用。

2014-11-27 14:34:2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戰爭論》出自克勞塞維茨之手。克勞塞維茨是德國軍事理論家、軍事歷史學家、普魯士將軍,西方近現代軍事理論的鼻祖。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侖戰爭,在此基礎上著就《戰爭論》一書,被稱作“西方兵圣”。

2017-05-15 15:25:53
來自我***(**的評論:

不愧是西方的軍事理論著作,受益匪淺,其實人生也是一場戰爭,也有許多可以參照的地方不是嗎。另外本書配合英國約翰基根的戰爭史食用更佳,先戰爭論再戰爭史。

2017-06-01 16:51:1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